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自由而熱烈地向上生長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自由而熱烈地向上生長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自由而熱烈地向上生長



我有一個會爬樹的女兒。


七歲了。


不僅愛爬樹,她還愛不知疲憊地奔跑和跳躍。


她不愛奶油蛋糕,她說有奶油在肚子里不舒服。她愛麵條,無論地球哪個犄角旮旯的風味。大家都愛冰淇淋,她寧可吃西紅柿,生的、熟的、做調料的西紅柿,她全喜歡。

她最遺憾人還得睡覺,覺得睡覺浪費太多的時間了。她睡得有點晚,起得有點早,沒有半夢半醒的狀態,醒了,就是一下清醒了。


她一年四季只喝涼水,冬天只穿一條單褲。


她挺皮實,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感冒了,發高燒了,也從未使用過抗生素,慢慢自己就好了。


她不喜歡城裡車水馬龍的熱鬧,她說太吵,她喜歡鄉村野外,因為那裡很安靜,可以聽到鳥叫的聲音。


在人面前,只要不是熟透了,她固執地堅持著無表情、不講話,一副酷到讓我下不了台的樣子;私下裡卻可以拉著小夥伴滔滔不絕,可以狂熱地玩兒角色扮演遊戲,直到小夥伴累得睡著。

要是沒人一起玩,她就趴地上趴床上畫畫,兩三個小時,靜悄悄地讓人忘了還有這麼個小姑娘。


她不看電視,不認識明星,讓我意外的是,她喜歡認字,走哪問到哪,文字版無插圖的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她悶了一整天居然看完了!



我像她這麼大時,住在北京二環路邊,每天沿著長安街去全市聞名的重點小學上學。沒有節假日,別人放假我苦練才藝。四歲起就吃力地抱著比我還寬的手風琴,拉琴拉得汗流浹背,五線譜上的一首首世界名曲,在我看來就像是枯燥無味的數學作業,我從來沒欣賞過音樂,也沒體會過這琴聲有多美,只是氣喘吁吁,覺得貝斯聽起來真像噪音。甚至,我都沒想過這樣拉琴為了什麼,為了誰。反正,爸爸媽媽讓練,就埋頭苦練吧。


當我現在和女兒搶著鋼琴彈的時候,我才發現,簡單的幾個音符,就可以幻化成那麼美好的旋律,原來音樂可以撫摸到我的靈魂。而我女兒,也把鋼琴看成是她奇妙的玩具,每天都會去玩兒上半個小時。

除了拉手風琴,我八歲就開始演電影。我的童年可忙了,被各種測評、試鏡佔據著,心理倒是在不停的緊張之後,慢慢變得強大了。值得慶幸的是,我的學習從未耽誤,練就了自學的本事,並且天賦異稟會考試,後來輕鬆考上了傳媒大學,我一直算得上品學兼優。


我收穫了很多讚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一直悶悶不樂到我女兒降生。



我們讓自己的女兒,過著一個慢悠悠的自然成長的童年。她壓根兒就沒往起跑線上站,她甚至還傻乎乎的不知道什麼是賽跑,因為她的學校沒有考試。

北京有一條自然河流——溫榆河,在郊區河邊的村子裡,一所只有泥沙操場沒有塑膠跑道,里里外外都透著股農村拙樸氣息的學校,成為我和女兒共同的選擇。


一年級的主課是吹豎笛、做編織、學木工活兒、畫濕水彩;識字課不如叫「畫字課」,每個字都不怕麻煩地「看圖識字」,從象形文字開始畫起,一直畫到這幫孩子認為天下什麼事都可以畫出來。


老師帶他們在樹林里散步,鼓勵孩子和每一棵樹做朋友,和樹說悄悄話,感知不一樣的生命。數一數樹上的枝丫,觀察枝丫交錯的造型,這就算是深深淺淺地開始了自然科學、算術和幾何等好幾個學科的啟蒙。


她目前沒參加過一次考試,更沒參加過任何比賽。


甚至,她在四年級前也沒有家庭作業。


她曾經覺得有一點孤單。因為,上幼兒園時,吃過晚飯去公園走走,她會認識好多一樣大的新朋友。當她上了小學,特別是到了二年級,晚飯後,公園裡依然有小朋友,可是她往裡面一站,至少高出人家半頭。她倒真不想當大姐大,實在是因為別的學校的二年級小朋友都忙著學習呢。偶爾碰上一兩個年齡相仿,或者比她大點兒的,走近一看,都是他們學校的。


後來,她和同學就相約好晚飯後一起玩兒,他們經常會觀察蟲子,玩兒沙包,用石頭在地上畫畫。


她現在看上去,不太像一個好好學習的小學生,更像是一個自由瘋長的生命。



在中國,成績是衡量一個小孩成長的核心標準。


大人跟小孩說話的開場白不是「吃了嗎?」而是「考試了嗎?考第幾?」。學習是為了考試,恨不得吃飯睡覺玩兒,都是為了考出個好成績。養成習慣了,經常自己還沒弄清楚狀況,就抑制不住要和人PK一下。


其實考試和比賽是會上癮的,會讓人學會很多的小聰明,最開心的事,應該就是碰巧考到了自己會的,蒙個高分兒就像中了彩票一樣手舞足蹈。時間久了,只願意琢磨考試的套路,早沒有了想弄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兒的好奇。


現在周圍很多與女兒同齡的小朋友,比我的童年還要忙碌,因為現在升學競爭更激烈,各類輔導班到處都是。


家長們無須像當年我的父母那樣,拿著張報紙滿城找特長班。小朋友們七八歲開始補數學補語文,考奧數,參加國際競賽,還有的在苦練游泳或者跆拳道,希望在比賽中拿個名次,作為升學的砝碼。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相信,這些小朋友付出的努力定有回報。



有一天,打開朋友圈,看到一位不知因何事有了感觸的媽媽發帖子說,要努力掙錢,打點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每個老師,讓孩子眼前都是微笑的臉。


本以為我們搬到五環外,住在二十年前我姥爺帶我坐火車來過兩回的郊區,是離群索居。但是,這位媽媽住在摩肩接踵的城市核心地帶,卻孤單到令人心寒。如果孩子是被這些空殼一樣的笑臉陪伴長大的,他會有一顆怎樣怯懦脆弱的內心呢?


我寧願她健康又結實,吃了樹上沒洗的果子,踩了深秋寒涼的河水也不會生病,頭髮上沾著樹葉,臉上還有泥土,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剛長出的新的大門牙。她可以自由地奔跑,有靈活的身體,自如的雙手,有快樂的能力,充滿好奇的眼光,這有多好。


這樣讓她自己瘋長,有點像我們做的一個實驗。結果我們才知道,如果沒有要求,也沒有訓練,一個孩子也會把很多事情做好,那水到渠成的過程,就像換牙和長個兒一樣,自然而然,甚至你想攔都攔不住。


她漸漸開始愛讀書,馬上要看《海底兩萬里》,而這本法國作家凡爾納的名著,我自己好像是三年級才讀。她喜歡探知宇宙的秘密,也關心動物的世界。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自由而熱烈地向上生長



這個小女孩兒不戴項鏈,卻經常在脖子上掛個望遠鏡,手裡拿個放大鏡,那遙遠的、微觀的世界,對她充滿了魔力。


昨天,她對我說了潛水艇如何沉下去和浮起來,我反思了下自己為什麼小學時從沒關心過這些問題,為什麼我曾經那麼討厭自己學的每一項特長,根本不想多看那架昂貴的手風琴一眼,為什麼我一直覺得「學習」是一個帶著嘲諷意味的詞語。


同樣,我們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從數樹葉、枝丫、石頭,到學會了加減法。她說,同學們經常在課間做數字遊戲。上一次去書店,她一定要買一本《二年級數學思維》回家,因為上面有很多數學題。做題,是她玩兒的一種方式,一會兒就寫出很多答案。


我們試著出幾道奧數題給她,她又掐手指頭又閉眼念念有詞的,竟然都答對了。有一天,她入睡前迷迷糊糊地對我說:「媽媽,明天我醒了,再給我出一道題。」


我沒對她說過「去學習吧」,怕「學習」這個詞傷害到她。她卻總在學著很多東西,儘管她都把這些叫作「玩兒」。


沒有一點的勉強,不為任何人的期望,她就學會了這些,雖然看上去很拙樸,但是我們很為她驕傲。


很感恩與她在這個世界相遇,使一個麻木疲倦的生命,被一個全新的生命叫醒了。她的到來,使我開始思考,一個生命要如何長大才好,也讓我有機會和她一起成長。


我終於體會到,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可以退讓,因為生命已經被造就得如此美麗,在生命的光輝里,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我不想自作聰明地去栽培她,只想守護著她,讓她在好的土壤里,憑她自己的力量,自由,瘋長。


本篇文章節選自瑤淼的新書《自由瘋長》。這本書記錄了一對「任性」母女不同尋常的成長曆程。



每一個生命,都應該自由而熱烈地向上生長



憑著「讓孩子在折騰中成長」「讓生命長成本來應有的樣子」等信條,瑤淼對七歲的女兒自幼實行「野生散養」。生活、教育皆順其自然——不嬌奢,不粉飾,不被世俗和既有道理捆綁。


大白媽媽很慶幸,能第一時間拿到瑤淼的簽名版圖書,準備送給你們。


如果你也想要這本書,記得關注下周的文章哦。數量不多,所以請屆時眼疾手快的搶到吧。


本文作者:瑤淼


資深節目主持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現為CCTV6《中國電影報道》及大型互動親子節目《拜託了媽媽》主持人。2009年,瑤淼女兒出生,小名橙子。女兒的到來讓瑤淼開啟了一段自我認識、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全新人生。


關注"大白媽媽訂閱號"(ID:dbmmdyh),更多精彩文章搶先看,諸多福利享不停。更能第一時間找到專家、醫師,享受快速線上問診服務,足不出戶諮詢任何養育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白媽媽 的精彩文章:

超市裡賣的「兒童食品」,到底有多扯!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里,最需要獨立的,其實是父母們
美貌與健康的「殺手」,如何正確辨別胎記&血管瘤?
價格越高的牛奶,品質就越好?
三款製作多樣的南瓜料理

TAG:大白媽媽 |

您可能感興趣

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
當外星生命降臨到地球上,目的可能只為了生存
世界上唯一沒有狗的大陸地區,願我們善待每一個生命
在世界各地用生命在玩自拍的人,每一張都為他們感到害怕
壓抑自己80年,他生命的最後,選擇忠於本心,光明正大地做一回女人
不放棄自己的生命,對生活充滿渴望,這樣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蔚藍地球上的那些多姿多彩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音符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生命第一個愛戀對象應該是自己
外星生命一定存在,但一定不是類似於地球上的生命
你前世是什麼投胎而生,以及一生命運趨勢?
溫柔對待世界上的而每一條生命,真的有那麼難嗎
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拍下了照片迎接死亡
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自拍,看一眼我都不敢
凡是生命,不論大小,都有一種對自我的認同
生命是平等的,每個生命都應該有一個家
他們生活的地方被地雷包圍,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