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1955年,我國劃分瀋陽、北京、南京、濟南、廣州等十二大軍區,這十二個大軍區司令,個個從戰爭年代走出來,堪稱非凡的將帥之才。而其中最年輕的一名軍區司令,年僅41歲便當上北京軍區司令的楊成武上將更有濃墨重彩的一生。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兩次戰鬥顯威風,毛主席誇他關鍵時刻能打仗


楊成武參加革命早期是在家鄉長汀參加赤衛隊,並任隊長。1929年,毛澤東、朱德的紅四軍進入長汀縣,楊成武第一次見了毛主席,還被主席夸人小鬼大,能繳民團的槍。這次會面,毛主席給楊成武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楊成武給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則是之後的兩次戰鬥。


1933年2月,江西宜昌黃陂仙人橋之戰,楊成武此時在紅三十二團,這次中央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大兵團伏擊戰讓楊成武一戰成名。紅三十二團戰略上位於全局布下的口袋陣的一個關鍵位置,在團長不在的情況下,楊成武看準時機,有效地發動了對敵人的衝鋒,衝散了進攻的敵人,聶榮臻稱讚他是「模範政治委員」。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1933年11月,紅一軍團轉移時遭到毛炳文第八師追擊,形勢危急。林彪、聶榮臻動員凡是有戰鬥力的都拿起武器作戰,而楊成武的紅四團作為關鍵力量及時趕來,解了紅一軍團的圍。


毛主席看過這兩次戰鬥的戰報後,對楊成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評價楊成武,「能打仗,而且關鍵時刻能發揮關鍵作用」。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飛奪瀘定橋,擊斃「名將之花」,紅旗插太原,啃硬骨頭數他強


長征時期,紅4團受毛主席之命,奔襲瀘定橋,為紅軍橫渡大渡河創造條件。大渡河河水湍急,要渡河只能走河上的橋,而只有13根碗口粗連成的瀘定橋橋面上的木板已被抽走,加上敵人駐守的兩個團的兵力,過橋相當艱難。國共雙方都在爭瀘定橋這個關鍵點,楊成武的紅四團與國民黨的增援部隊分別在大渡河兩岸開始了急行軍賽跑,楊成武鼓勵戰士敵停我不停,經過一晝夜的行軍,紅四團第二日早晨趕到瀘定橋,並於下午4時開始總攻,至晚上,佔領瀘定城。紅4團順利完成保證紅軍主力渡過大渡河,衝出蔣介石包圍圈。


抗日時期,楊成武代表性戰役是擊斃日本中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1939年,阿部規秀對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實施「掃蕩」,而這次「掃蕩」註定是失敗的。首先是戰爭的非正義性,其次與第一次率領掃蕩的遷村憲吉大佐相比,楊成武更熟悉地形,作戰方案更有把握,再加之八路軍士兵的高漲士氣,這次反「掃蕩」當天就順利結束,斃敵600餘名。日軍作戰如果失敗,必有出兵報復的規律。遷村憲吉失敗後,阿部規秀惱羞成怒,為一雪恥辱,報效天皇,第二天阿部規秀便率1000餘人沿著遷村憲吉的舊路,找八路軍報復來了。衝動是魔鬼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阿部規秀雖然有戰術有能力,但是在一貫的輕狂自負和怒火的盛頭上,阿部規秀被楊成武部牽著鼻子打,帶進了早預設好的口袋裡,一舉擊斃這個「名將之花」。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解放戰爭後期,太原作為閻錫山的老窩,他在那裡修了幾千個堡壘,構成了一個密集的網路,令人無從下手。針對這個難題,楊成武提交了一個分割、包圍、就地殲滅的作戰意見,只用十小時,便徹底打破了閻錫山「共軍3個軍,1個月也攻不下的要塞」的狂妄大話。



飛兵強奪橋名將之花也難逃,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新中國成立後,楊成武擔當了拱衛京津的重要任務,並出任北京軍區第一任司令,這充分體現了毛主席對他的信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敗俄國大力士周恩來武術恩師,東北大刀隊他一手帶出
蔣介石死裡逃生,竟是老對手大意

TAG:古今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飛兵強奪橋 巧布神兵,名將之花也難逃 他是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
趙構要加重岳飛兵權,岳飛卻撂挑子不幹,由此埋下殺身之禍根苗
孟良崮戰役,6縱飛兵是神機妙算嗎?是誰擔負起割裂74師的重任
孟良崮戰役「飛兵」奇襲垛庄,張靈甫74師後路被斷,粟裕終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