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錯」鞋 足患伴一生
文/張正修
現實生活中,孩子得了近視,家長大都會高度重視,但孩子的腳出了問題,恐怕很多家長未必會留意。4~14歲是兒童足部健康最容易出問題的階段,扁平足、後足外翻、X形腿……多數都是在這時形成的,而且多數與孩子走路姿勢、坐姿和穿錯鞋有關。
4~14歲孩子最易得足患
走路啪嗒啪嗒像只鴨子,是很多人對扁平足人士的形容。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約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香港的一項調查發現:4~12歲兒童中三成患有扁平足或其他足部問題,其中4~8歲的小朋友超過六成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
4~14歲是兒童成長期間出現各類足部問題的高峰。因為4歲後孩子的足弓慢慢成形,很容易出現扁平足、後跟外翻及X形腿等階段性現象。早期可能僅限於影響外觀, 或者較易疲勞及跌倒,不算太嚴重。但孩子的骨骼是不斷生長的,有些足部現象不及時糾正,慢慢的就較難復原,例如拇指外翻。嚴重拇指外翻除了影響外觀,更可能會壓迫第二腳趾,令其屈曲而引起雞眼。足患較重時會有炎症、骨刺及關節耗損等癥狀,疼痛可延伸至膝部或腰部等部位。這些後遺症一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就很難糾正了。
穿鞋不當可致扁平足
學者們認為,後天形成的足患與孩子在4~14歲時穿鞋不當很有關係。比如說,如果長期讓孩子穿一雙欠缺足弓承托的鞋,就會增加患扁平足的機會;如果鞋後跟太軟,足踝容易失去支撐,足後跟部就容易受傷。由於腳有肥有瘦,鞋子的腳掌部位需要不同的大小圍度,否則會擠壓腳趾形成畸形。更重要的是鞋底應該用一個定形中底來穩定鞋形,穿著時才能達到固定足部形態的效果。
扁平足與足底筋膜、韌帶過度鬆弛、肌肉發育較差等因素有關,其中先天及家族遺傳有一定的影響。例如父母扁平足,小孩子患扁平足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但後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例如,現在很多學生穿著布鞋做劇烈運動,因為布鞋缺乏良好的吸震和穩定性,容易引起足痛及增加受傷的機會;如果孩子經常喜歡跪坐,會增加「八」字腳機會, 容易跌倒。
買鞋小貼士
1~4歲的幼兒,足部非常細嫩,而且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蓋足弓,建議穿後跟杯加硬及有溫和足弓墊的鞋子。
到了4~14歲,孩子的足弓慢慢成形,但足部發展尚未成熟。這時就要按照孩子足部不同的扁平程度,通過專業的足部檢查,選擇合適的鞋墊或者鞋。
——選自《家庭醫學》合訂本
★全國郵發代號:36-43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0371-65968289/ 6595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