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話」

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話」

漢聽君有話說:


讀《三國演義》,漢聽君一直在思索三國時如果劉備去找孫權說話是不是還要帶上一個浙江話翻譯?在沒有普及普通話的那時,孫權能聽懂河北話嗎?這樣說來,古代是不是還有「方言翻譯」這樣的官?

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話」


還有就是,商朝的普通話是不是安陽話,漢、唐時期的普通話是不是西安話,宋朝則是開封話......這個問題著實困擾漢聽君已久,直到看到這篇揭開古代各朝「普通話」迷津的文章。


普通話名稱變遷:雅言-通語-正音-雅音-官話-國語


漢語方言紛繁複雜,自古已然。慎在《說文解字》里就說過:「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根據西漢揚雄所著《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的記載,漢初的方言大致已有十來種。

方言太多,還差別很大,於是人們需要一種在一定範圍內,大多數人可以交流的語言。這就出現了所謂的「通語」,即通用的語言。揚雄的《方言》最先提出了這個概念,並與方言對應。不過,這種通用的語言實際比「通語」這個概念要早得多,各個歷史時期通語的具體稱謂也不一樣。


夏商周時期的通語叫什麼指什麼,現在已不可考。先秦時期的通語叫「雅言」,《論語·述而第七》里說:「子所雅言,《詩》、《書》、《禮》,皆雅言也。」不過,這裡所說的雅言,更多的可能是指一種書面語。

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話」



孔子當時周遊列國,弟子三千,來自全國不同各地,語言不通,如何講學?答案就在這裡——雅言授課。

到了秦漢時期,多稱「通語」,隋唐時期多稱為「漢音」。至宋元時期,則稱為「正音」或「雅音」。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話」,並且沿用至清末。


1909年清政府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國語這個叫名一直在台灣地區保留至今,但大陸地區至20世紀50年代以後就改稱「普通話」。「國語」與「普通話」實際上是異名同實。


歷朝的「普通話」是什麼?


各個時期的通語都是以某種通行範圍比較廣泛的方言為基礎的,這個方言流行的區域通常都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帶。


從先秦的「雅言」,秦漢的「通語」到隋唐的「漢音」,其通語都是以現今河南洛陽、陝西關中地區一帶的方言為基礎的。在這之後,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移,因此宋元的「正音」或「雅音」改為以現今河南北部至河北、北京一帶的方言為基礎。明初至明中期的「官話」是以現今南京一帶的方言為基礎的。明中期以後至後來的普通話則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方言為基礎。

來,請用唐音和我們一起朗誦《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zhiang zên mraeng ngüad guang,


疑是地上霜ng-ijie』dih jiangh shiang。


舉頭望明月gye』 deu müangh mraeng ngüad,

低頭思故鄉dêi deu s-iguoh hiang。(』上聲,-h 去聲)


20世紀30年代以後,語言學家趙元任在劃分漢語方言時,把具備一定共性的方言統稱之為「官話方言」,並沿用至今。從此「官話」一詞只用於指稱「普通話」或「國語」的基礎方言,而跟「通語」的含義分道揚鑣。


元明清以來,北京就成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天長日久,他們也學會了這種南京口音的「普通話」,不過當時只能在官場使用,所以那時候的普通話也稱為「官話」,依然沒有廣泛推廣。


武林外傳的《同福客棧》里可謂匯聚全國方言,形象地還原了古人語言不通如何交流滴:佟掌柜的陝西話、老白與李大嘴的東北話、郭芙蓉的閩南話、祝無雙的上海話、燕小六的天津話、邢捕頭的山東話、小米的河南話,以及呂秀才的上海話&英語......


而現代意義上的普通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寫了一本叫《江蘇新字母》的書,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並且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


後來,會說官話的人越來越多,稱為「官話」就不那麼合適了,於是那時候的普通話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國語。不過「國語」這個名稱當時爭議很大,包括瞿秋白在內的很多人都反對過。


古代沒有「普通話」 人們如何交流?


根據方言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影響最廣泛的應屬官話方言,使用人口佔到了漢族總人口的73%,像我們平時在影視作品中接觸最多的東北話、陝西話、河南話,山東話……都是屬於官話方言中又按照地域所劃分的不同支系,比如上面提到的東北話就屬於東北官話區,包括黑、吉、遼大部分地區和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東北部,這些不同支系中又可以分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為若干小片……


不過官話方言的劃分雖然詳細又有很多分支,人們對不同地區的方言理解起來並不苦難,基本都是語音的變化。


而吳方言、客家話、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湘方言、晉語這幾種對於其他地域的人來說就是略像「不同語種」的語言了。


這幾種方言的基礎都是以時代更久遠的古漢語以及中古漢語為基礎,相對現代漢語保留了大量的古音調,更像是先秦時代的雅音,比如孔子是用粵語講論語,嬴政講著閩南語登基!


傲嬌的方言:粵語、洛陽話、陝西話一票之差落選普通話


現代漢語對普通話的語音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其中,承德市灤平縣是全國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


而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民國初期粵語僅以一票之差落選了當時作為普通話的「國語」。此外,作家王蒙還提出了另外兩種說法,在洛陽和陝西當地都分別流傳著:洛陽話以及陝西話當年也是僅差一票就成了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無論真假,方言在不同時期都擔當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演變到今天,漢語方言總體上可以分為八大類別:官話方言、吳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贛方言、湘方言、晉語。


古人不會說「普通話」能當「公務員」么?


自通語誕生之日起,官方對使用這種「普通話」的要求就日益嚴格。早在「雅言」時期說不上什麼官方的約束和規範,更多的是從俗從眾而已。但到了秦漢的「通語」,隋唐的「漢音」以後就不同了,陸續出現半官方或官方性質的規範約束加之於通語。


《魏書·咸陽王禧傳》中就記載了一次孝文帝就推廣「普通話」徵詢咸陽王禧意見的對話,孝文帝說道:「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而對於故意不說正音的人,則要處以降爵黜官的懲罰。孝文帝更是表達了對持反對意見的大臣李沖的不滿,「沖言:『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何必改舊從新。』沖之此言,應合死罪。」可見那個時候,在正式場合學通語,說通語已經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質。到了「官話」,「普通話」階段更是如此。


文章不錯,掃一掃打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抗戰海報: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實,美國援助中國抗戰的海報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孟子對曾國藩一生三大影響
你可知寺、廟、祠、觀、庵之別?
你無法理解德國人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普通話
揭秘:中國各朝代皇帝治腎虧秘事!
中國古代各朝皇帝順序表
古紙各朝代書畫鑒別的技巧
清三代乾隆皇帝愛受藏各朝代書法和名人字畫
一頂烏紗帽:解密各朝各代的官帽秘密!
歷史上各朝各代的「五虎將」,英勇無敵笑沙場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盛行的文字獄,為何會在明清兩朝達到鼎盛
古代也有閱兵:盤點古代各朝的閱兵式
講述各朝代袈裟的特徵與斷代
史上各朝帝王「御幸」制度揭秘 先秦一夜御女
你知道中國古代有「互聯網」嗎?秦朝的直道、和各朝的驛站
中國歷史很難背嗎?各朝各代皇帝順序一覽表!
各朝各代的人如何談戀愛?
圖解:中國各朝代刀劍
我國古代各朝用來開疆闢土的軍刀你都知道嗎?
盤點古代各朝鎧甲,宋代最帥,唐朝霸氣外露!
各朝各代軍裝大科普,看了你就知道中國古代軍人有多帥
詳解中國古代各朝代游牧民族的變遷史和文化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