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本公眾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一說起「嫉妒」,估計不少父母都會挺鬧心,對娃的各種槽點也是信手拈來:


看到別的孩子做手工,順便誇了幾句,自家女兒就嘟著小嘴一臉不開心;

周末一起逛超市,給老大老二各買了一件玩具,剛到家,老大就板著臉說自己的沒有弟弟的好。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先不說孩子了,說說你吧。

假設你跟老公正逛街呢,迎面走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下意識地,你用餘光瞥見老公果然在直勾勾地盯著那位美女,請問這時你會作何反應?


要是激烈點兒的話,可能會——


「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


甚至是反覆質問,


「口口聲聲說只愛我?騙誰呢你!」

你說,這是不就是明晃晃的「嫉妒」!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所以現在,你知道嘍,「嫉妒」其實表現得特別頻繁、平常,而我一直認為「嫉妒」不是某種感情的終極形態,只是其他情感的「面具」。


進一步說,如果一個人表現出了嫉妒,說明他多少對某種行為有負面解釋的傾向,找到背後的原因,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

這裡要引入一個術語叫「inner critic」,中文翻譯為「內在負面評價」。就是說,你老公看別的妹子而你會生氣,會吃醋,這是因為很可能在你心裡,你默認自己是不夠好看,不夠有魅力的。


你內心傾向對自己做負面評價,而事實可能只是所有雄性動物都有好色的一面,和你本身怎麼樣沒有半毛錢關係。


光有這種負面聯繫還沒什麼,人之常情嘛,可要命的是當你有這種負面評價的時候還沒有人願意傾聽,反倒責備你不理解你。


比如這時你老公的反應可能是,「煩死了,你怎麼老這樣啊!有完沒完啊!」

糟糕了,旁人這樣的反應很容易又把你推向下一個階段,叫做「negative self-coaching」(自我負面教育)。


踏入「深淵」分三步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讓我一步一步來給你剖析:


首先,扭曲事實:你會把自己想像出來的負面情況不斷地進行自我加強。就好比你每天對自己說100遍「我很醜」,過一個星期你可能就真的美不起來了。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接著,根據扭曲的事實找結果。你會基於自己以前的經歷找到如果「我很醜」帶來的結果。大腦開始檢索,結果你發現,你的某位朋友曾經就被她男友/老公因為外貌而拋棄了,因此你得到了結果:如果我長得很醜,那麼我就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會愛我。


然後,根據找到的結果來選擇接下來的動作。這時你會對所有人失去信任,甚至開始猜疑老公,並且想盡辦法去證明你的觀點。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這就是嫉妒如果不被重視所能釋放出的最大負能量。如果要打斷這條關係鏈,最關鍵的步驟有三點:


第一削弱自我評價中的負面傾向,


第二向人傾訴嫉妒背後真實的情感,


第三過去的經歷有好的結果。


帶著這三點,讓我們重新看看開頭的例子。


例子1:小女孩如果自己本身很自信,認為我做的手工特別棒就不會嫉妒母親對於同伴的誇讚。如果母親在捕捉到孩子嫉妒的細節時,聽孩子傾訴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責怪或者冷漠的不說話,也許這場誤會就會煙消雲散。如果小女孩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以前經歷,發現媽媽其實也經常表揚自己,說不定自己就把這個結打開了。


例子2: 老大如果認為自己足夠優秀,可以得到父母一樣的愛,就不會嫉妒老二的玩具。如果母親在捕捉到了孩子嫉妒的細節時,臨時增加與老大獨處的「悄悄話」時間,也許老大就會把羨慕老二玩具背後的真實情感全盤托出,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信任也就多了一步。


說完例子,可能有些家長會說,你講的這些道理我都懂,可為什麼我的孩子還是很容易嫉妒呢?問題就出在,我們依然認為嫉妒是孩子的錯誤行為,而忽略了自己對於這種行為的貢獻。


我再分享一個故事


靜靜是一個特別乖巧的女孩,大部分時間都是由保姆來接送上下課。有一天,她母親來學校接她,我想靜靜一定激動壞了!可結果卻出乎意料,她上前抱住母親,嘴裡卻哭著喊,「我不要!我不要!」 最終在劉老師的安撫下,靜靜才恢復平靜。


劉老師,是靜靜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平日里,靜靜喜歡坐在劉老師的大腿邊聽故事。但只要她看到有別的小朋友想要靠近劉老師,就會用力的去踢他們。有一次,靜靜從洗手間出來,看到劉老師給另外一個小男孩讀故事,她衝上前去,用絲巾繞住劉老師的脖子,並且哭著大喊「我討厭你!」 作為旁觀者,我感受到了震驚也有傷心。


這是我從美國老師的博客上摘錄下的一段真實故事,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孩子嫉妒心太強了,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而我讀到的卻是一個嚴重「缺愛」的孩子。她太自卑了,她不認為自己身上有任何優點配得上老師對她的愛。不管是誰,她都要做出反抗,生怕別人搶了自己好不容易爭取到的「被愛」的權利。最後那個小身軀的驚人之舉和以及哭聲中的吶喊我看到的是一個小女孩的絕望,這個場景可以刺穿每個教育者的心。對不起孩子,老師應該早點出現在你的生命里,彌補那些你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的愛與關注。


如果你還在抱怨孩子嫉妒,請你多看一層,是不是自己造成了他自卑,造成了他不願意正面的評價自己?如果是這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改變的前提是接納自己。


太多的教育專家會直接告訴家長:你需要停止貶低,嘲諷,侮辱孩子;要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要正確的評價孩子。可我想說,哪個家長不知道這些行為有好處,可問題在於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做不到呢?


人是最誠實的動物,早期的經歷已經深深的在你身上烙下了印記。因此,我希望你能停下來,花一些時間和自己聊天。問自己,是什麼讓你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也許你會回憶起童年時候父母對你的教養方式,也許你會想起那些悲傷的不願意與人分享的經歷,其中可能有暴力甚至性侵。這樣的回憶會很痛苦,甚至會讓人流淚。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想讓這個詛咒般的循環在你這一代停止,不再傳到你的寶寶身上,那你就必須這麼做。只有先完整的接受自己才可能改變。


當你接受「自己」之後,請不要害怕,相信你的大腦有學習新思維的能力。只要你自己在大腦中設立一個堅定的mindset(思維定式),-「我能改變,我有能力控制情緒。」並且每天反覆正每天加強100遍,直到你真的相信他。


當這些準備工作就緒,我們可以來聊如何改變了。今天只想說最重要的一條。「共情:感同身受的分享感情。」這是我從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論文里找到的最有效應對孩子嫉妒的方式。


如果你在給二寶餵奶,發現大寶生氣了,你可以這樣和他說, 「之前媽媽在喂老二的時候看到你有些難過,媽媽很能理解那種感受。就好像自己的愛被莫名其妙的分掉了一般。媽媽其實特別愛你,小弟弟出生的這一段時間,對我們家每一個人都是特別大的挑戰,媽媽其實很感動的,你經常給媽媽遞尿布,還給小弟弟講故事。本來全都屬於你自己的時間,現在需要分享一出來給別人,一定不好受。媽媽也有很類似的感受,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給你們兩個分,也很擔心你會有想法不開心。其實媽媽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特別開心。只是有時候,媽媽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會莫名其妙的吼你。媽媽真的要為這些行為道歉的。還有,媽媽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以後我們兩個增加一個悄悄話時間,這段時間只屬於你和媽媽。媽媽會給你分享一天里最開心和最不開心的事情,你也給媽媽分享一件你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好不好呀,這樣我們互相幫助,心情都會好一點。」 當你願意與你孩子最真實分享感受的時候,孩子會給你最好的結果。


你還可以誠實的給孩子分享自己是如何應對嫉妒的。「今天爸爸在街上看了別的小姑娘,媽媽特別生氣,還和爸爸吵了一架。後來我想想,我這種行為也挺幼稚的,你覺得是媽媽漂亮還是街上別的阿姨漂亮呢?」(孩子一定會很給力的支持你,你放心)然後你可以接著說,「對嘛,我們應該看到自己好的地方,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你有沒有這種很生氣然後事後想想其實挺傻的經歷呀,和媽媽說說唄。」


然後你可以接著孩子的話往下衍生,聊天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讓孩子看到其實成人也會嫉妒,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第二是鼓勵孩子發現自己身上的美好,構建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


最後還想推薦一本我特別喜歡的講情感的繪本叫做 「The way I feel」。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我喜歡他的理由是因為這本繪本裡面講了很多細膩的情感,比如說「嫉妒」、「驕傲」。很多時候,大人只注重與孩子分享「大愛」與「大恨」,卻很少與他們分享細膩的情感。

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



嫉妒這一頁,他是這麼寫的,「我現在就想和你玩,我不覺得按順序等待很公平,我只想自己擁有你,要我分享的時候就會很嫉妒。」 他並不像新華詞典那樣去單純的解釋「嫉妒」,而是用一個非常生動的場景去讓孩子身臨其境的重新感受嫉妒的滋味。


這種對情感具象的演練和認識非常必要,下一次當孩子再碰到類似的場景時,自己就能意識到「我現在的這種感受叫做嫉妒。」 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討論如何應對這種感受。比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說,「下次如果你感受到故事書里說的這種嫉妒,可以馬上來和我們分享,我們會很好的聽你說,然後一起來找一個最好的方法,保證你心情大好!」你還可以告訴孩子,有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負面的評價自己了,事實並沒有那麼糟糕,換個角度看,說不定這種不開心就自己煙消雲散了。


今天文章就差不多到這兒了,最後再重複一遍,請讀懂孩子「嫉妒」背後的秘密。花一點時間和自己聊天,接納完整的自己,勇敢的與孩子共情的分享感受,幫助他們走出自卑,重新積極的評價自己。


關注公眾號後,在公眾號輸入相關關鍵詞,看優質原創文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青藤爸爸 的精彩文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破?專註力可以訓練嗎?-心理學家告訴你「專註力」的秘密!
孩子開始罵髒話,怎麼破?
啟發數學思維、培養空間認知能力,一步到位+性價比最高的兩款高品質磁力片推薦
這個幼兒園居然什麼都聽孩子的!不會亂套嗎?-加拿大瑞吉歐幼師手記
上幼兒園第一天就被勸退,究竟是怎麼回事?

TAG:常青藤爸爸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假期里想放縱?請讀一讀
如果你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請讀一遍,效果持久!
如果你總是靠吼來教育孩子,那麼請讀幾遍,效果真絕!
如果你總是控制不住沖孩子發火,發完還後悔?請讀一遍,效果顯著!
控制不好情緒,請讀這9句話
總是控制不住沖孩子發火?家長請讀一遍,效果顯著!
你知道女人一生能做多少次嗎?為了自己,為了她,請讀
購買蜜蠟前請讀完這篇文章
兩曼請讀「聲聲慢」!穆鳥得學小鳥依人點,瓜帥應多些砍瓜切菜!
玩和田玉人要想不吃虧,請讀懂未來8大趨勢
買預包裝食品請讀懂四指標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辭世,有空請讀讀他的奧斯威辛往事
昨日記||純手工性感(劃線內容有一定保密性,請讀者自動跳過)
搶票!新快報邀請讀者免費觀看《緝槍》
奔3,奔4,奔5女人請讀,受益匪淺!
請讀雷洋散文:《春日小記》
奔3,奔4,奔5女人請讀
◢奔3,奔4,奔5人士請讀
奔3,奔4,奔5女人請讀(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