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莽改制後為何僅一年就滅亡?

王莽改制後為何僅一年就滅亡?

王莽改制後為何僅一年就滅亡?



歷史故事微信號:lishigushi

您也可以添加「歷史故事」【lishigushi】公眾號的微信私號「 lsgs2016 」,閑聊歷史!


一個王朝如一個人的生命,誕生以後,終會有壽終正寢那一天。西漢王朝即是如此。與西漢相比,王莽的新朝一世而亡,可謂是早夭。今天我們探討王莽的失敗原因,也許會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對王莽的失敗,史書上的評論大體相同,一般都歸結為改制無方、食古不化、人心思漢等。然而若綜合分析,應該說,王莽失敗的原因是多重的。就客觀原因來說,王莽的失敗是一種必然。西漢末年人口自然增長加速,帶來了大量社會剩餘勞動力,改變了農民與土地的依附關係。結果是流民數量暴漲,社會生產生活秩序被嚴重破壞。以前,在解釋王朝興廢原因時,我們過多強調階層的對立與矛盾,其實,在耕地面積基本固定,生產方式無革命性改變的情況下,人口激增是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承受之重。


此外,自然災害也加速了王莽的失敗。黃河在歷史上一共有九次大改道,第一次是在春秋時期,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始建國三年(11年)。黃河在魏郡,即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決口改道。黃河決口成災,在漢代並不少見,但這次決口形成了改道,顯示出這場水災的嚴重,而更嚴重的是,在人口極為稠密的關東地區,大量耕地被毀。這給了王莽政權最致命的一擊。禍不單行,與水災相伴又有旱、蝗、瘟疫等災害。新莽朝的農民起義,大多集中在黃泛區,自然災害愈重的年份,起義的聲浪也愈高。就主觀原因來說,王莽代漢而立,其實是以王莽為中心的儒生集團的一場政治實踐。作為儒生,王莽有與傳統文人相同的性格缺陷。

其一,習慣把理想當作現實。班固說「莽誦六藝,以文奸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王莽誦讀六經,藉以包裝自己的謬論。班固的評說是不對的。王莽不過是把夢當成真而已,所以他的改革措施只看到改革社會的必要性,沒有顧及社會現實的可能性,所以,好夢難以成真。


其二,做事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王莽的改制多朝令夕改,遇到困難時,缺乏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勇氣。地皇三年(22年),各地農民相繼起義,「天下潰畔,事窮計迫」,王莽於是徹底廢除井田、奴婢、山澤、六筦之禁,即位以來不便於民的詔令也都廢除,可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滅亡。因為「口惠而實不至」,所以「怨災及其人」。


其三,過於相信自己,而疑心過重。在王莽代漢的過程中,劉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王莽做了皇帝後,便對劉歆有了防範,棄之不用。棄用劉歆,昭示著漢末儒生集團的分裂。與秦始皇一樣,王莽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事必躬親,很難容人、任人,也許過於勤勉,不善於用人,便很難做一個好皇帝。就改革本身來說,通過對其具體政策措施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問題。


首先,改革的藍圖就有很大問題,改革的目的和手段相互抵牾,難以統一。漢代經學比較注重社會秩序,對國家與制度則重視不足。這一傾向在古文經學中的表現更為明顯,王莽恰恰是古文經學的巨擘。所以王莽改制的頂層設計,其根本目的是社會的整合,不是國家建設。可是,事實上,整合混亂的社會秩序,必須以完善國家制度作為起點。


王莽的「王田制」,將全國土地國有化,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其意在於消除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經濟秩序,本意是善良的,但這一善良政策註定會失敗。原因很清楚,西漢末年,大土地所有者基本是身份性地主,作為官僚,他們充斥於各級政府之中,是土地國有化的最大受害者,所以,這一措施必然引發官僚集團集體反彈。結果,王莽既沒有能力兌現耕者有其田的承諾,又觸犯了官僚集團的特權利益,損害了自己的政權基礎。

王莽禁止奴婢買賣,立意是要扼制奴婢數量的擴大,倡導平等,重建和諧社會秩序。但這項措施卻上下不得人心。禁止奴婢買賣,必然危及官僚、豪強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無路可走的平民斷絕了一條賣身為奴的生路。王莽的「五均六筦」政策,從內容看,如果能夠施行,可以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但是由於缺乏官僚集團的支持,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賈來推行,這樣,反而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壟斷集團。


王莽的改革過急過速,一有想法,便要全國推行。為了保證改制落實,還輔助以嚴刑酷法。這種不經過試驗,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的改革,結果往往是朝令夕改,引發更多的社會混亂,改革的結果與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此外,新莽時期,還多次發動與周邊民族的戰爭,這些戰爭,沒有起到用外部民族矛盾緩解國內社會矛盾的作用,反而因強征暴斂,更加激化了國內矛盾。我們不能同意班固等舊的史學家對王莽的定論,同樣我們也不同意胡適的說法,王莽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主義者」。胡適錯了,每一個社會主義者都是有理想的人,但是有理想的人並不都是社會主義者。


王莽改制失敗了,王莽死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在實踐中失敗了。但是,我們應該肯定,王莽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應佔有一定的地位,我們還可以從斑駁的歷史記憶中,從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怯懦的實踐中,得到一些經驗、一些教訓。


王莽的這種改制很大程度上是對當前社會的一種背離,是錯誤的。因而,也就不能成功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趙武靈王為什麼被兒子活活餓死?
韓信他到底該不該死?
徐福東渡究竟為了尋找什麼?
武則天為何將皇位歸還給李氏?
嘉慶皇帝殺死和珅的深層次原因

TAG:歷史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趙匡胤奪取開封城後 為何僅僅一年就掃平天下
沙僧為何僅打爛一個玻璃杯,就被重罰下界?
劉基能掐會算,料事如神,為何僅僅一次失算,朱元璋就不高興了?
攝政王多爾袞死後被追為皇帝,為何僅二月便遭追尊者們給終極打擊
敘利亞曾組建了龐大的聯盟,為何僅僅3年後便分崩離析?
曾經創造了傳說的西康省,為何僅僅存在了16年時間?
南明為何僅僅堅持十八年就滅國了?為何不能像東晉、南宋那般延續
他被視為能夠光復明朝的光武帝,但是為何僅僅支撐了1年時間
如何僅使用1種成分就能永久減少毛孔粗大問題?
曾將河南一分為二的平原省,為何僅持續了3年多時間?
不可一世的法國為何僅41天就淪陷?高傲的雄獅再也抬不起頭
娛樂圈被預言17年將爆發的5小花旦,為何僅只有最後一位火了?
明朝為何僅存276年?皆因朱元璋做了這件天理難容之事
曾經滅宋吞遼的大金國,為何僅僅持續了100多年時間?
大明朝佔領越南,為何僅統治二十年就主動放棄?
參加二戰幾乎4年時間,美國為何僅僅損失了32萬人?
席捲半個地球的大元王朝,為何僅存八十餘年?原因大家都知道
解密:「跨時代改革家」王莽的「新」朝為何僅僅存活了16年
他戰功卓絕,與林彪、羅榮恆齊名,一天滅敵13萬,為何僅授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