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維為了一個投降的主子而喪命,是愚蠢還是忠義?

姜維為了一個投降的主子而喪命,是愚蠢還是忠義?

姜維為了一個投降的主子而喪命,是愚蠢還是忠義?



姜維,字伯約。著名的將領、軍事統帥。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

諸葛亮去世之後,留下了一個見多識廣的劉禪,劉禪是蜀漢的希望。但,此時的蜀漢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局面,蜀國內亂也一直存在,國力也有衰弱的跡象。而這時,姜維卻對魏國進行了多達十一次的征伐。


第一次北伐,延熙元年姜維和蔣琬率偏師出隴右,在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延熙七年姜維和費禕出兵興勢,遣王平襲擊魏將曹爽,曹爽大敗。


第三次北伐,延熙十年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

第四次北伐,延熙十二年姜維派廖化去洮城,此時已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情況下,姜維獨力與魏國眾多將領作戰,雙方互有勝負。


第五次北伐,延熙十三年姜維以羌胡為輔,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平手。


第六次北伐,延熙十六年費禕遇刺被害後,姜維出兵包圍南安,魏將陳泰帶兵解危,姜維糧盡而退。


第七次北伐,延熙十七年出隴西狄道,斬魏將徐質,將河關﹑狄道﹑臨洮三個縣的居民遷往蜀地。


第八次北伐,延熙十八年魏國發生政變,曹爽被殺,魏將夏侯霸投降。姜維出兵狄道,於洮西大破王經的兵俊,王經退守狄道城,後陳泰派兵解圍,姜維退兵。

第九次北伐,延熙十九年姜維再次出兵,蜀將胡濟失期不至,為鄧艾破於段谷,蜀軍死傷慘重,蜀國將士多對姜維有所怨恨,姜維上表自貶為後將軍,一樣行使軍權。


第十次北伐,延熙二十年魏國諸葛誕叛亂,姜維趁機出兵秦川,魏軍堅守不戰對抗。次年諸葛誕兵敗,姜維退兵,重新陞官為大將軍。


第十一次北伐,景耀五年姜維再次出兵,與鄧艾戰於侯和,為鄧艾所破,然後還住沓中。此時黃皓欲以閻宇替代姜維,姜維因厭惡黃皓擅權,曾向後主請求誅殺黃皓,但後主沒有接受,姜維察覺此舉可能惹怒黃皓,為了避禍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禍。


十一次的征伐換來的不是勝利,換來的是耗盡了蜀漢的國力。《三國志》這樣評價姜維: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這是對姜維的最終評價,其中「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這段話,意思就是姜維為了自己的功名,連年北伐,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而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蜀國國力衰弱,近似滅亡。後主劉禪為了百姓不再受戰亂的危害,因此投降曹魏。這本該是最好的結局,可姜維不這樣想,不知道是他傻還是他忠,他想復國。於是利用鍾會的野心,去投降鍾會。

魏咸熙元年,司馬昭令以檻車征艾。艾既敗,會獨統大眾,威震西土,遂決意謀反,欲使姜維將五萬人出斜谷為前驅。會自將大眾隨其後。但司馬昭對鍾會懷有野心早有戒備,遣中護軍賈充率1萬步騎入蜀進佔樂城,隨即親率10萬大軍進駐長安,使鍾會措手不及。鍾會大驚,正月16日,遂扣押魏軍所有將領,並出示廢黜司馬昭的所謂太后遺詔,逼眾造反司馬昭,諸將被迫簽名。姜維見時機已到,便慫恿鍾會誅殺被扣將領,預謀趁機殺掉鍾會,恢復蜀漢。並密書與劉禪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姜維勸鍾會早殺眾魏將,鍾會想聽從姜維的意見,但仍猶豫不決。因鍾會遲疑而消息泄露,18日中午,魏將胡淵引兵殺出,箭如雨下。雙方在宮城內外展開激戰,姜維親自格殺五六人,戰死。


姜維最終試圖復國不成,被殺。可能這是他的忠義,但這也是他的愚蠢,自以為是的愚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漠冷 的精彩文章:

項羽、呂布靠邊站,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戰神
摔斷日本柔道家腰脊骨,拳打俄國大力士的清末八拳王
4個月獵殺201人,有死亡之母之稱的華裔狙擊手
釣魚城,蒙古鐵騎36年難以攻破的堅實堡壘
志願軍英雄,率領12個人,13分鐘消滅美軍一個團

TAG:杜漠冷 |

您可能感興趣

蜀漢滅亡的真正原因,劉禪主動投降時其一,姜維的這一決定才是主要原因!
吳三桂並非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才是他投降清軍的主要原因!
日本鬼子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是核彈,不是聯軍,毛主席一語道破!
二戰日本不是因為懼怕原子彈投降,真正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二戰中的日軍為何死活不肯投降?原來武士道是幌子,真實原因是這些
唯一一支拒不投降的「叛亂」日軍:天皇不是那種人!聖旨是假的!
讓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彈,也不是蘇聯,而是因為一個秘密
為什麼有人玩LOL從來不投降?這是一種榮耀,還是愚蠢?
原子彈真的是讓日本投降的原因嗎,才不是,日本其實在打這種主意
明朝地主為何寧肯投降清朝,也不願投降李自成?這三點是主要原因
二戰結束日本不是因原子彈而投降,是什麼讓他們感到更可怕?
日本投降並非原子彈,這幾個原因才是主要!
不是因為原子彈:日本的投降真正原因竟然是這?
他們賣主求榮來投降,鐵木真卻大怒:謀害主子的人不能留!殺
日本投降,真正原因不是核爆威脅,而是害怕他說的這句話
日本戰敗女兵,寧可自殺也不肯投降,這是為什麼?
歷史是個騙子:吳三桂並沒有衝冠一怒為紅顏,更沒有投降李自成!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不是原子彈,而是他說了這句話
日本宣布投降後,軍國主義不是忙著切腹,而是拚命在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