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作者:我方團隊覃仕勇

中國歷代王朝里,要論哪家王朝,在影視戲劇小說這類娛樂領域,近一百年里被長期口誅筆伐到慘?妥妥就是大明朝。

尤其是好些以封建黑暗為主題的作品,哪怕情節編到腦洞都大開,都不忘了拿明朝做背景。最典型的,比如寫武俠小說紅透華人世界的金庸老先生,書中愛恨情仇里,也總不忘了順手一擊罵兩句明朝,而他本人,也對明朝嚴重沒好感,以他原話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

這一句話,基本濃縮了好些歷史票友們,對明王朝的直觀黑印象了。

而在這個無比「黑」的大明王朝里,有哪個皇帝,又堪稱形象最黑最招罵的皇帝呢?答案也無可爭議一位:明武宗朱厚照。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他形象有多黑?隨便下幾個影視劇就知道,就連天后王菲,都演過以他為主角的電影《天下無雙》,此外類似《再與天比高》之類的武俠片,都少不了他各種荒唐事。銀幕上的形象,常年吃喝嫖賭性格叛逆,哪裡是個皇帝,分明就是二世祖!

至於出名討厭明朝的金庸老先生,當然也沒放過他,他的代表作《鹿鼎記》里,當韋小寶慫恿康熙帝親征吳三桂時,立刻就被康熙一頓奚落,還搬出明武宗朱厚照來做反面教材,就這麼給康熙的「英明神武」當墊背!

黑到如此慘,但嚴格點說,還真沒法說這些藝術家在瞎掰,因為就算在正史里,這位帝王的評價,也是長期不夠高。正規的史書里寫到他,不是說他寵幸奸佞,就是說他做事乖張出格,成日不務正業,比他那締造弘治中興的一代聖君父親明孝宗,更是差到十萬八千里,所以翻翻各類史書,基本他都是反面教材。正是這種長期形象,才給影視劇提供了豐富素材。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但是,對這位黑材料豐富的明朝皇帝,同樣對明朝極少好感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卻有不同評價,以他的原話說,明朝皇帝總體上不好,但「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也就是說,在毛澤東眼裡,挨夠罵的明武宗,卻還是明朝比較好的皇帝!

到底好在哪裡?不妨,先來簡略看看《明史》里的《武宗本紀》:從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即皇帝位算起,這位皇帝一共在位十六年,期間的各種大事,卻簡直是扎堆出現。

最出名的就是外患,特別是正德十二年以前,韃靼梟雄小王子,幾乎是年年犯邊,大同甘肅河套薊州等邊關,全都打得生靈塗炭,而且盤點戰績,基本是明軍吃虧多。

內部也打到一團糟,不單兩廣江西湖廣都鬧盜賊,而且連京城眼皮底下,都鬧出著名的劉六劉七起義,連北京城也一度告急。大明朝用盡洪荒之力,甚至派上了邊軍精銳,才算艱難平定!

藩王造反也發生了兩次,先有寧夏安化王之亂,後有江西寧王之亂,雖說都是鬧騰起來沒多久就平定,卻也折騰出不少戰火。不過好一點的後果是,自他之後,明朝藩王從此徹底廢了武功,再也沒有鬧騰過。

單看這三類大事,基本可以用八個字,總結他在位時的狀況:內憂外患,焦頭爛額。

那麼處在這狀況里的明武宗,個人表現又如何呢?

主要的事情,說來都是槽點,比如剛登基,就寵幸劉瑾等八個太監,也就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宦官集團「八虎」,罷免了大批忠良臣子,一度由著劉瑾專權,好幾年殘害忠良,自己卻是修豹房喝酒飲宴,國家大事當了甩手掌柜,後來好不容易醒悟法辦了劉瑾,又寵信了武將江彬,這下更玩出花樣,還干出與老虎摔跤的驚悚事,後來更多次外出巡遊,鬧的各地雞飛狗跳。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乍一看去,真是荒唐到家了。

尤其在文官們眼裡,他最荒唐的,正是對文官們的苛刻對待:剛登基就和文官頂牛,讓他上朝理政,他偏帶一群太監耍樂,而後更大批罷免文官,劉瑾專權時代,對文官們更是經常虐待,後來辦了劉瑾,對官員更毫無信任,說啥都不聽,這樣的皇帝,自然昏的可以。

可是另一個事實卻是,饒是昏成這樣,國家也亂到如此,但所有的麻煩,他都一手平定,不管是外患還是內亂,甚至王爺造反,別管多凶,都叫他硬生生摁下去。

甚至他期間的一些好事,也基本不被提起,特別是減稅賑災,他在位的十六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做這事密度最大的十六年,不管有什麼災,幾乎是有災就減稅,更是有難就賑災,鬧這麼亂,國家卻穩定度過,與這事很有關係!

當然後世也有疑問,亂成這樣,還要減稅賑災,他錢從哪裡來?看看他登基起做的其他幾個事就明白了:正德三年就頒布退休制度,規定在京官員休假超期和生病滿一年的,統統都退休,正德四年起又整頓天下屯田,清理江南欠稅,同時嚴查食鹽貿易,這兩個事的經辦人,就是當時正「專權」的劉瑾。

看這幾件事就知道,全動的士大夫集團的利益,打的是當時越演越烈的官商勾結和土地兼并,而且事實證明,劉瑾做的很不錯,確實國庫充盈,特別是清丈土地,成果足以與後來張居正改革比肩。起碼賑災抗敵的錢有了,不至於落到晚明崇禎那地步。

而且專權年代的劉瑾,另一大業績,也被後人選擇失明:反貪!這位「九千歲」,當時在明武宗授意下,全國大查積欠爛賬,查到一個辦一個,好些個落網腐敗分子,哪怕人已經作古,也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子孫後代一代代賠錢,大批貪腐分子,被惡治的家破人亡!

這份功勞,劉瑾專權時,其門下御用門人們,經常歌功頌德,劉瑾倒台後,卻是基本不講,但多年以後,明朝歷史學家薛英旗卻感嘆,劉瑾就算人品差壞事多,反貪卻幹了大好事,對這個功勞,絕不能「因人而廢言」!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這個中肯評價,其實也濃縮了明武宗的正面業績,但這個業績,動的就是官僚集團利益,這利益動的有多狠?當時的官僚們,家家都是大片良田,過著不交稅的特權日子,國家的賦稅,長期壓在貧苦農民身上,日子久了就激起民變,這個定律,明武宗這次摁下來一次,晚明有反彈,但那時崇禎,早已沒了這魄力!

有這魄力的明武宗,當然也沒落好名聲!

而隨著劉瑾最後的落馬倒台,明武宗搭上個太監,但和文官集團的頂牛,卻依然繼續!比如我們熟悉的「豹房」,照好些文官筆記宣傳,就是他淫樂的場所,但最直觀的《明實錄》告訴我們,那就是明武宗的辦公場所,他在裡面的主要活動,就是批奏摺處理國事,不誇張說,那就是大明帝國的發動機!

而在內憂基本平定的情況下,一直挨罵的明武宗,也決定辦另一個大事:平定外患,打敗長期侵擾明朝邊陲的韃靼梟雄小王子。這個小王子,明孝宗年間曾被名將王越胖揍過,但這時也遠非昔日那愣頭青,早已統一蒙古草原,甚至嚷嚷要復辟元朝,自明武宗登基後,更是年年侵擾,令明軍吃了不少虧,十足一個噩夢強敵。但對這強敵,明武宗卻熱血萬丈:較量下!

可這較量,說來容易,做來卻難!文官集團們不幹啊,在他們眼裡,皇帝就該在京城安坐,打仗是邊關將士的事,而這韃靼小王子,在他們眼裡不過蠻夷草寇,守好邊關就行,這樣的短視,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少造惡果,萬幸的是,明武宗沒聽他們的,他用了一個自己的方式,解決了這次頂牛。

正德十二年八月一日,明武宗扮成平民,突然來了個摸黑大逃亡,帶著親信一路狂奔,終於在二十八日到達宣府,隨後集結軍隊,厲兵秣馬準備大戰!

在經過一個多月精心布局後,十月二日,韃靼小王子和他的騎兵主力軍團,突然撲向了應州,他們原以來,這次又是一次隨意宰割般的搶劫,沒想到三天以後,橫在他們面前的,是屯兵應州的明武宗主力,大戰驟然打響,明軍三軍用命,結結實實與韃靼軍血戰四天,打的小王子精疲力盡,真箇倉皇逃去,這正是大明王朝自明孝宗賀蘭山大捷後,對北方韃靼的又一次光輝勝利:應州大捷!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而這次應州大捷,過程也十分激動人心,以《明實錄》說,明武宗親自上陣殺敵,還親手剁了個韃靼兵,足以與當年威震漠北的永樂大帝比生猛,但如此生猛之戰,到了《明實錄》結尾,卻成了「虜首十六級,而我軍亡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真是敗仗?

到底敗不敗,還是事實說話,不管這些史料怎麼批明武宗,但關於此戰,一個後果卻公認:原先年年來,號稱打遍北方無敵手的韃靼小王子,這以後卻是好多年不敢來,直到明武宗駕崩,堂弟嘉靖帝朱厚熜即位,這才大搖大擺的又來。如此躲著明武宗,此戰結果,已然明了。

說是一戰打出多年和平,毫不為過!

對於此戰,真正給出客觀公正評價的,還是談遷的《國榷》:「自宣府至西陲,往返數千里,上卻輦乘馬,佩弓矢,衝風雪,歷險阻,寺人病憊,上不以為勞也。」

輝煌一戰,正是這鐵血帝王一生里,最為驕傲一筆。

完成這驕傲一筆後,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又要巡視江南,自然又被文官集團反對,但反對歸反對,他還是去了,可就算被後世批驕奢淫逸,他這次南巡的規模,比起後來的乾隆,也是寒酸的多,沒有規模浩大的龍舟船隊,更沒有金碧輝煌的行宮,一路行來,主要是借宿於官員或太監的住宅里。

而且除了寒酸,一路還總被地方官員吐槽,明朝的官員,可不如清朝官員那麼懂事,見了皇帝駕到,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拍馬屁,而是怎麼把這皇帝頂牛回去,免得他騷擾地方百姓。於是一路上,好些打臉的事就來了。比如到了山東臨清,當地官員接待他,連餐具都是粗糙不堪,這個參考明朝法律就知道,不給皇帝用好餐具,重了是違制殺頭罪,明武宗呢?這位殺韃靼兵從不手軟的帝王,只是淡淡一句抱怨:慢我何甚?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征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類似事情,可不止一件,相反一路都是,還有更過分的,比如在揚州,武宗釣了一條魚,他故意與太守蔣瑤開玩笑,出五百金的天價,要蔣瑤買下來。蔣瑤當真了,氣呼呼地把妻子的首飾、衣物拿出來了,說:「臣沒錢,只有這些了。」武宗被搶白後,也不生氣,提出要看看揚州的瓊花。蔣瑤回答說,自從宋徽宗北狩以後,瓊花就已經滅絕了,哪還有得看?

宋徽宗是亡國之君,蔣瑤拿武宗與他相比,蔣大人膽有多大?換到清朝,他在乾隆面前說句這個試試?但明武宗聽了,只是一笑了之。

正德十四年(1519)秋天,明武宗在積水池釣魚時,不幸落水,被溺後患上了肺炎,這位爭議帝王從此卧床不起,次年不治身亡。

雖然《明史》《武宗本紀》對武宗的評價不咋地,但很多明朝人還是很贊武宗的。

萬曆朝的何喬遠在《名山藏》武宗本紀里就說:「帝留意戎事,慨然有肅清海宇、鞭笞夷虜之志。」

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的名相楊一清誇讚武宗,說:「主上之剛斷,又豈近代人主之可及哉!」


作者推薦:

奏摺上的晚明 覃仕勇
¥23
| 京東

購買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倆皇帝御駕親征,為什麼一位把敵人打吐血,一位被敵人生擒?
一場皇帝御駕親征,卻被「反殺」的戰役,大家都猜到了嗎?
史上慘敗親征皇帝:一位陣前窩裡反被三樣兵器弄死,一位被敵生擒
太囂張,斬來使,逼急皇帝,朱棣5次親征,將他們一一絞殺!
這位打仗很牛當皇帝卻很菜,親征喝醉被活捉,死無葬身之地亡了國
不僅皇帝御駕親征,連百官都成古惑仔的王朝
明朝最貪玩皇帝:親征反王,別人捉到不算放了自己捉,大事不糊塗
史上七大親征皇帝:外族入侵親自出馬,最後這位狠,誰不前進殺!
明朝一皇帝御駕親征,擊敗蒙古小王子五萬鐵騎,卻被稱為「昏君」
群臣激烈反對劉備伐吳,他為什麼還要御駕親征?
勘破封神:魔家四將死後,聞太師為何就親征?
檀淵之盟的達成,是因為他的任性?皇帝親征,幾道聖旨都指揮不動的宋朝將領王超
順治帝兒子替父親征,被鄭成功大炮轟死,難道他十歲就領兵打仗?
明英宗率領幾十萬大軍親征,為何沒有一場勝仗,反成了囚犯!
歷史上十大御駕親征的皇帝,哪位皇帝做的最好?
此人大字不識,脅迫皇帝御駕親征,換來了北方百年安定
這位女皇帝御駕親征,想吞併朝鮮半島來入侵中國,卻死在親征路上
皇上御駕親征,宰相留京輔佐太子:凡事全包我身上!結果宰相被殺
隋煬帝為什麼不惜國破家亡也要三次親征高句麗,原因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