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微信號:ddhjzz


『軍媒新銳,原創陣地』


2016年10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

時間:2016年10月27日15:00


地點: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發布人: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


國防部證實:解放軍將於近期漲工資


記者:近期,互聯網論壇和微信中流傳解放軍將於近期漲工資,請予以證實。


吳謙:這個消息我可以證實。此次適度上調軍人工資是落實國家建立工資定期增長機制之後的首次調資。需要指出的是,軍人工資水平是根據國家統一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結合軍人職業特點合理確定的。軍人工資保持在一個適當水平,有利於減輕軍人後顧之憂,激勵廣大官兵更好地履職盡責。


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即將訪華

吳謙: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將率高級軍事代表團於10月28日至11月3日正式訪華。期間,將與中國國家和軍隊領導人舉行會見會談,就兩國兩軍關係、國際和地區形勢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代表團還將參觀有關軍事單位。


中俄英巴四國空軍飛行表演隊將參加珠海航展


吳謙:11月1日至6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將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應中方邀請,俄羅斯空天軍「勇士」和「雨燕」飛行表演隊混合編隊、英國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和巴基斯坦空軍將在此次航展期間進行飛行表演


其中,俄羅斯「勇士」和「雨燕」混合編隊由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組成,將首次在俄境外進行混編飛行表演。英國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12架「鷹」式教練機首次來華參演。巴基斯坦空軍3架「梟龍」戰鬥機參演。此外,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6架殲-10戰鬥機也將參演。屆時,中俄英巴四國空軍將同台獻技,這也創下參加珠海航展的外軍飛行表演隊及飛機的數量之最。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答記者問。 李愛明攝


中越國防部將舉行第九次防務安全磋商


吳謙:經雙方商定,中越國防部第九次防務安全磋商將於11月4日在成都舉行,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海軍上將與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詠上將共同主持。雙方將就兩國兩軍關係、國際和地區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四國機制」第二次聯合工作組會議將在京舉行


吳謙:阿富汗、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四國軍隊反恐合作協調機制(簡稱「四國機制」)第二次聯合工作組會議將於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期間,雙方將就機制的具體合作事宜深入交換意見。


「四國機制」旨在落實四國領導人就加強地區國家反恐合作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四國軍隊反恐合作,不針對任何國家或國際組織。中方願與機制各方共同努力,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加強反恐能力建設,推動「四國機制」不斷走深走實。


標題: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答記者問。 李愛明攝


中美兩軍將舉行聯合實兵演練和研討交流


吳謙:根據中美兩軍達成的共識,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與美國太平洋陸軍,將於11月13日至18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南部戰區綜合訓練基地舉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實兵演練和研討交流。此次聯演和交流,以高海拔條件下專業救援為課題,按照研討交流、指揮所推演和實兵演練三個部分實施。雙方計劃共派出223人參加,其中中方134人、美方89人。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答記者問。 李愛明攝


首艘國產航母主船體合攏成型


記者:最近網上有不少關於首艘國產航母的消息。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吳謙: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研製工作正按計劃進行,目前已完成設計工作,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正在開展設備安裝和舾裝等建造工作。


中菲兩軍關係歷經山重水複,期待柳暗花明


記者: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期間和中方達成一致,將就南海問題回到對話磋商的軌道,請問對此有何評價?


吳謙:我想從軍隊的角度,特別是中菲兩軍關係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中菲兩軍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兩國軍隊將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和杜特爾特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排除干擾,管控分歧,積累互信,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兩國關係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如果你需要我評價一下近段時間以來的中菲兩軍關係,我想說的是,雖然歷經山重水複,但是我們期待迎來柳暗花明。


火箭軍部隊均具備實戰能力


記者:9月底,央視等中央主要媒體公布的照片和視頻畫面顯示,火箭軍某旅已經裝備了東風-21C型中程彈道導彈。請問這是否意味著該型導彈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


吳謙: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經過多年發展,火箭軍已建設成為一支精幹有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擁有射程銜接、有效懾戰的武器裝備體系,在遏制戰爭威脅,營造我國安全有利戰略態勢,維護全球戰略平衡和穩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火箭軍將繼續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加強戰略核力量和常規導彈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火箭軍部隊均是具備實戰能力的部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

確認了!軍人工資將進行首次定期增長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答記者問。 李愛明攝


美方在指責別國之前,應先檢討自己


記者:美國防長卡特近日在《外交》雜誌發表題為《再平衡與亞太安全:建立一個有原則的安全網路》的文章稱,「美致力於建立一個有原則的、包容的安全網路。中國模式與亞太國家的目標不合拍,它反映的是這個地區遙遠的過去,而不是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所希望看到的有原則性的未來。」請問對此有何評價?


吳謙:我們注意到了這篇文章。文中的涉華內容充斥著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充分體現著遙遠的過去,也就是冷戰時期的色彩。


卡特先生繼續兜售「亞太再平衡」戰略,稱其是經濟、外交、軍事等多方面的平衡。但我們看到的卻是,美方不斷強化在亞太地區的前沿軍事部署,頻繁舉行軍事演訓、加大對華抵近偵察、派軍艦赴中國有關島礁鄰近海域挑釁、強化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同盟關係等。我們認為這樣下去,不但不會取得「平衡」,反而會導致地區局勢的「失衡」。


卡特先生多次強調「原則」,拿這個詞來說事,來上綱上線,動輒指責中方違反原則。但事實上,中國政府始終倡導原則。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印度、緬甸就共同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政府在國際關係中一貫堅持以《聯合國憲章》為宗旨的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國際準則。而美國的「原則」更多的是那種不加掩飾的利己主義原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已生效20多年,美至今都沒有批准,卻還在指責他國違反原則,這難道不是霸權主義邏輯?


卡特先生談到「包容」,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惜我們卻只看到美國對其盟國的包容,甚至是縱容。只要是美國的盟國,無論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美方都會一味偏袒;而對於中國等非盟國,只要美方看著不順眼,不是發文指責,就是軍事挑釁,哪裡看得出一絲一毫的包容。


卡特先生在文中最後宣稱,美軍在過去70多年中為世界提供安全這一「氧氣」。我們不禁要問,從朝鮮到越南,從伊拉克到利比亞,美軍究竟是提供了氧氣還是硝煙?


我們希望美國某些人士在指責別國之前,先認真檢討一下自己。


聯合國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授勛


記者:今年7月10日,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遭遇襲擊,現在已經過去3個多月了,請問當前赴南蘇丹維和人員的工作與安全狀況如何?


吳謙:我先簡要介紹一下中國在南蘇丹維和人員的情況。當前中國軍隊派駐南蘇丹的維和人員共有1056人,包括1個維和步兵營700人、1支工兵分隊268人、1支醫療分隊63人,以及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工作的參謀軍官和軍事觀察員25人。根據聯合國統一安排,中國維和步兵營隸屬於聯南蘇團的南戰區,部署在首都朱巴地區,主要擔負巡邏警戒、防衛護衛、保護平民、聯合國人員以及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人員等任務。


今年7月8日至12日南蘇丹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交火期間,中國維和步兵營在聯南蘇團的指揮下,主要執行1號難民營警戒防衛、聯南蘇團總部警戒防衛、難民收攏引導援助、重要目標警衛和應急增援等5項任務,有效保護了9000餘名難民和聯合國工作人員安全。


交火事件發生後至今,中國維和步兵營在加強自身安全警衛的同時,加大兵力投入,堅決執行聯南蘇團賦予的各項任務,累計出動兵力49380人次,車輛5810台次,行程9600公里。10月18日,聯南蘇團舉行授勛儀式,向中國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授予維和勳章。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兼聯南蘇團團長羅伊女士對中國為聯合國維和行動所作的重要貢獻表示感謝。她表示,中國維和步兵營以專業的能力和奉獻精神,為維護南蘇丹和平穩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當前南蘇丹衝突雙方雖然已經宣布停火,但小規模衝突仍未停止,社會治安狀況仍然嚴峻,需要國際社會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推動南蘇丹局勢緩和。最後,我想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維和人員,那就是臨危不懼。我們也希望南蘇丹的局勢最終能夠轉危為安。


中柬兩軍:情同手足好兄弟,互幫互助好朋友


記者:10月中旬,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了柬埔寨。請問如何展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柬兩軍關係?中柬兩軍明年會有什麼樣的合作項目?


吳謙:10月中旬,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柬埔寨,與柬方就推動中柬全面友好關係的發展達成了重要共識,為中柬兩軍關係的發展規划了藍圖。中柬兩軍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互幫互助的好朋友。下一步,中國軍隊將與柬埔寨軍隊共同努力,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保持兩軍各層級團組交往,深化在人員培訓、軍事訓練、後勤裝備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多邊安全事務協調,推動兩軍關係邁上新台階,取得新發展。


| -- |


本文來自軍報記者


「當代海軍」(微信號:ddhjzz)


合作電話:010-6696037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海軍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Word天,沒想到海測兵這麼猛
跟水兵談戀愛是種什麼滋味
海軍這兩個單位招研究生了,約嗎
拿著「馬斯基特」的三弟,為何水兵都愛你?
生於東海艦隊,芳齡16歲,祝她生日快樂

TAG:當代海軍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楊強:5個要素決定是否可以邁入人工智慧行業
德意志銀行:機器人將大幅取代人工 請不要阻止這項進步
設計師行業恐怕未來會被淘汰了!這個人工智慧可以將塗鴉變成傑作
我想進入人工智慧行業,切入點在哪裡?
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正在進入改變每個行業!
在印度,人們用死羊進行人工降雨
人工智慧會導致事業量增加還是工作崗位增加?
首屆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將於9月舉行
白宮首次探討人工智慧,政府應不應該對AI進行管理?
當人工智慧左右政治輿論,我們真的確定將選票投給對的人了嗎?
思必馳俞凱:深入行業 4 年,我們發現了人工智慧行業 3 大趨勢
中國人工流產人次逐年增高,性教材卻再遇爭議
五年內人工智慧將迅速取代這些工作,你可能會因此失業……
人工智慧模擬股票市場實時投資:波動期收益更高
聯合國首次人工智慧峰會召開:讓AI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
獨家 | 人工智慧行業薪酬曝光,是時候轉行了
里程碑式計劃!十年內人工合成人類基因組
預產期到了需要人工破水嗎
失業潮不遠了!人工智慧正在顛覆金融行業,IBM機器人上崗,銀行業務量增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