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獻陵。獻陵是大唐第一座陵墓,也是從這時直至180年內,唯一一座「積土成冢」的帝陵。這和國家初定的大局有關,也因為陵墓修建還沒有形成定規,延續之前朝代的規矩。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獻陵石虎。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庄陵。唐庄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東北十五公里陵前鎮柴家窯村東250米處,是唐敬宗李湛(809~827年)的陵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從沈夢了解,此時,國力衰微,「積土成冢」也成了弱勢朝廷的一種常見選擇。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清畢沅立庄陵碑。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端陵。端陵是唐武宗李炎的陵墓,位於陝西三原縣徐木原西邊(今三原縣徐木鄉桃溝村東北),東距高祖李淵獻陵約5公里,西北距代宗李豫元陵約6公里。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端陵石人(無頭)。端陵石刻卑小,線條粗略,有形而無神,視覺效果較差,除少數屬於精品外大部分都不能與唐前期相比。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唐靖陵。靖陵位於陝西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乾縣鐵佛鄉南陵村境內,為唐僖宗李儇墓是唐僖宗李儇的陵墓,也是西安唐十八陵中年代最晚的一座,以及唐陵中唯一一座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也是唐代帝王陵墓中最後一座以「堆土為陵」形制建造的陵墓。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陵「積土成冢」?



靖陵冬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從沈夢 的精彩文章:

民國30餘歲青年偉人:蔡鍔,李大釗,還有他們!
英拉七個最美瞬間:颯爽英姿,美麗端莊!
英拉他信中國行:看長城,「血拚」秀水街,千里探祖
張獻忠沉船發現的十大文物:一金印被賤賣800萬
打開神秘巨棺,發現詭異的北斗七星,還有瑞士手錶?

TAG:文從沈夢 |

您可能感興趣

唐太宗提倡「因山為陵」,為何還有這麼多陵是「積土成冢」?
唐太宗的昭陵:因山為陵 天下第一陵
茅田山因山花而艷、因奇石而怪,因飛瀑而秀,因古寺而靈
山東省一個縣,因山得名,擁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山東省一縣級市,因山得名,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地!
風水中的論山該怎樣理解 如何因山尋龍給祖墳選址
蛋糕島和平解決,果然還得靠山治,只因山治有個作為廚師的根本原則
祭祀山神基本都要用米只因山神也愛吃大米?
蛋糕島和解,果然還得靠山治,只因山治有個作為廚師的根本原則
邁克爾 喬丹感動得哭了,官司勝訴,只因山寨版壞我聲譽
永泰青雲山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雲而得名
一座因山前有湯江流過而得名的山,彼岸花開——浙江諸暨湯江岩
因山多平地又少,川渝東北的這些村莊都蓋在半山腰上
雲髻山,因山峰像古代老人盤在頭上的髮髻及多藏於雲霧中而得名
文斯莫克.伽治與貝加班克,《海賊王》「血統因子」是否因山治而改變戰爭格局
俄媒稱 中國發展如此迅猛,只因山寨能力太強!
「日照」得名或因山頂道觀
倒馬關,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歷史上「因山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