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是神宗皇帝忌日,在金兵追擊下串逃到杭州趙構帶領百官主持完行香大典,之後又臨朝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檢校少傅、奉國軍節度使、制置使劉光世被任命為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下朝後,趙構終於抽空前去看望自己最寵愛的潘賢妃,還有自己唯一的兒子趙旉。

當初康王趙構臨危獨身出使,家小全留在了開封,金人攻破開封后,與其它趙氏成員一樣,趙構的正妻邢王妃與另外兩位側室田春羅、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個女兒都被金人擄走,而府上的另一位側室潘氏卻幸運的逃了出來,南渡投奔趙構。

趙構在危難之際登基,沒有心思納秀攬妃,他將寵愛放了和他一樣幸運出逃的潘妃身上,建炎元年六月,潘妃為趙構生下一子,趙旉,將趙氏的香火延續下來。

趙構一度想立潘氏為皇后,卻遇到呂好問等大臣的反對,只有立為賢妃。

雖然趙構一行倉皇而逃,但南遷杭州,卻是之前就於計劃之中,建炎二年十月,趙構聽從了時為侍御史的張浚的建議,命常德軍承宣使孟忠厚奉隆祐太后搬到杭州,六宮嬪妃及小皇子趙旉跟隨太后同往。

到杭州後,趙構以百官家屬未至,獨寢於堂外。睡的是白木床,上施蒲薦、黃羅褥。以示與軍民同苦之意。

稍安頓後,他還是想到自己的妻兒,心身都有了需求,於是前往臨幸潘賢妃。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春宵苦短,帝國的未來趙構也不知在何方,但這並不妨礙他暫時沉醉一下溫柔鄉,在柔美的潘氏懷中尋求一下慰藉。

關鍵時刻,窗外卻突然火光四起,刀戈利刃之聲相擊,壞了趙構的好事。

近衛顧不得避嫌破門進室,說「苗傅,劉正彥兵變叛亂,皇上請速更衣前往主持大局」。

趙構從床上一躍而起,臉色蒼白,邊更衣邊抖嗦,說這天下,還不夠亂的嗎?苗傅,劉正彥,你們想幹嘛?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劉正彥和苗傅都是掌握杭州兵權的御營司都統制王淵部將。

王淵熙州(今甘肅臨洮(táo))人,年輕時好財重義,善騎射,頗有俠名,徽宗時期應募伐西夏,屢立戰功,後隨經童貫征討方臘、征遼等役,是西北軍久負盛名的老將。

靖康元年王淵升真定府總管、都統制,金軍二圍開封,王淵隨北宣撫使范訥勤王,兵屯駐雍丘,得知康王在相州開府,王淵率部投奔,隨後張邦昌開封稱帝,趙構命王淵率兵三千到開封保護宗廟,王淵到開封后成功的將張邦昌和眾文臣帶歸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

高宗皇帝對王淵極為器重,即位後置御營司,以王淵為都統制,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同知樞密院(樞密院副長官),成為了南宋政府級別最高的武將。

作為名震西北多年的老將,王淵上任後的表現並不差,其時江南一帶群盜烽起,王淵提兵征剿,平趙萬於鎮江,誅陳通於杭州,降張遇於楊子橋,所向披靡,大獲全勝。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宗澤之後,王淵是帝國最負盛名的武將了,如果說後來的中興四大將岳飛算是宗澤的嫡傳弟子的話,那張俊和韓世忠則是王淵的門生故將了,張俊更是侍王淵如父,而王淵對韓世忠不僅有提攜之恩,還有成人之美典故,提攜之恩是早年的韓世忠還是一個沒落的低級武官,直到遇到了王淵,王淵對他禮遇堪厚,隨即韓世忠跟隨王淵南下征方臘,於是有了力擒方臘的英雄壯舉。除此之外,王韓之間還有艷史一則,早年王淵在東京還是一個小官時,結識了一個周姓青樓知音,後來離散,南渡後,周美人為秀州太守皇族子弟趙叔近所有,這成了王淵的一塊心病。

後來趙叔近有和謀反的士官陳通勾結之舉,朝廷派張俊出兵征討,張俊殺了趙叔近,把周美人帶回交給王淵,王淵卻不願將周美人留在身邊了,他最初將周美人賜給張俊,張俊說您就像我父親一樣,您曾經的女人我怎麼能要呢?堅決不受。王淵於是就把周美人賞給韓世忠,韓世忠素來不看重女人名節之類東西,沒客氣,納得美人歸。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劉正彥苗傅都是西北軍名將之後,劉正彥父劉法是北宋帝國童貫時代威鎮西北邊陲的一代名將,官至熙河經略安撫使知熙州,後戰死蓋朱城,劉正彥最初任閣門祗候的小官職,後來做到正五品的朝奉大夫 ,最後又因被免。

王淵做御營司都統制後,想到了自己老戰友劉法的兒子劉正彥,於是向朝廷推薦啟用劉正彥在其帳下效力,並極為重用,劉正彥很快從武德大夫做到了御營右軍副都統制。

但劉正彥是一個自私是氣量短小的武人,他並沒有記做王淵的提攜之恩,反到很快記恨起王淵了,起因是王淵派他征討丁進,並讓原遼降將劉晏隨其出戰。此戰中,只有八百騎的劉宴面對丁進大部,出奇計,讓自己的騎兵持五色騎,循山而出,一色盡則以一色易之。丁進見官軍累日不絕,顏色各異,以為官兵眾多,遂不戰而降。

戰後王淵明察秋毫,雖然劉正彥是此次出征的首領,但王淵還是把頭功記在了劉宴身上,劉正彥只獲小賞,自此之後,劉正彥就不太聽從王淵的調遣,始有反意。

王淵的決定證明他是一位識才之人,劉晏雖然是原遼降將,但後來跟隨韓世忠,活躍在抗金戰場上,屢立奇功,最後戰死沙場以身報國,而劉正彥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苗傅也是出身西北名將世家,其祖父苗授,其父苗履都是西北軍名將,靖康元年,苗傅從梁揚祖部從康王,隆祐太后南渡杭州,苗傅為統制官,率所部八千人護從,駐兵杭州。

苗傅自視為名將之後,現在自己只做一個小小的統制官,而王淵白丁起身,卻做到了簽知樞密院(樞密院副職)、御營司都統制這樣的高位,心中十分不滿。

兩位將二代的不滿合在一起,南宋朝又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他們聯合作了一個決定,反!

南宋軍事上的潰敗以及倉皇出逃杭州,百姓怨聲載道,軍士士氣低落,劉苗二人開始密謀造反,適逢王淵在軍中又做了一件不得人心之事,南逃時制置使劉光世的部隊沒有趕上趙構腳步,光世上書告狀說是因為專管運兵船的王淵不給他的兵渡江,王淵為自保,殺了江北都巡檢皇甫佐,此事在軍中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劉苗二人乘機在軍中散布,說王淵找替罪羊,並趁機串聯中軍統制吳湛等中級軍官,伺機起事。

建炎三年三月初五,劉正彥、苗傅、王世修等將領兵埋伏在城北橋下,王淵退朝經過城北橋時叛軍一涌而出,弒王淵於城北橋上。

隨後,劉苗帶兵包圍行宮逼宮,趙構登上內宮城樓,問劉苗二人意欲何為?劉苗打出的口號是清君側,誣王淵與趙構身邊的太監總管康履謀反。

王淵已被殺,太監頭目康履成了眾矢之的,要趙構交出康履、藍圭、曾擇三個太監頭目。

趙構最初並不願意,說這幾個人如此犯事,發配流放就行了,何必要濫殺。

叛軍不同意,趙構和近臣商議,主管浙西安撫司機宜文字時希孟、軍器監葉宗諤等人都勸趙構交出康履。

太監康履成了替罪羊,被交給了叛軍,劉苗二人得到康履後,立即腰斬於宮前。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陳東領導的太學生暴動,以後南宋初的劉苗兵變,口號和目標都對準了皇帝身邊的宦官,陳東領導的太學生們當日就在東京城打死了幾十名太監,劉苗兵變更是在杭州城大肆殺戮宦官,見無鬍鬚者殺之。儘管兩次事變的性質完全不同,但太監集團都成了他們的頭號打擊目標。

其實在趙氏帝國,太監集團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傳統勢力之一,,在宋帝國文臣政治核心體制下,一直受遏制,堪稱各代最老實本份的太監(童貫是唯一非典型),帝國的興亡,最大的責任群體本是那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文臣,和太監們關係不大,但因為前朝同行們留下的惡名,卻總成為了起事者興師問罪的緣由。

殺了太監頭目,並許諾以苗傅承宣使、御營都統制,劉正彥觀察使、御前副都統制的高位,卻仍然滿足不了劉苗,二人把矛頭直指趙構,說他即位不當,將欽宗皇帝置於何處。

聽了劉苗二人的話,趙構的心涼了,知道劉苗真正的目標是他。

這時候身邊的執宰朱勝非說還是我去和他們談談。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到了劉苗營,苗傅劉正彥提出了他們的政治條件,讓趙構退位,隆祐太后垂簾聽政,立皇子趙旉為帝。

朱勝非回宮把叛軍的條件捎給了趙構君臣,給了趙構和他的臣屬們一道選擇題,率百官死社稷,還是從叛軍,立太后幼帝效東漢末年董卓故事。趙構嘆了口氣,說有今日之事是我這個皇帝沒當好,為保全江山社稷,我退就退吧。

朱勝非安慰皇帝,說這也算權宜之際,我到劉苗營時打探過其下面將領的口氣,他們對劉苗也並不如何忠誠,現在當務之急是穩住他們,然後等各地勤王部隊的到來。

是日,趙構下詔退位,移居顯忠寺。劉苗給他封號睿聖仁孝皇帝,留了十五個內侍,被軟禁起來。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劉苗當政後,要做的兩件事一是改元,二是要遷都金陵,太后和朱勝非商議覺得如果兩件事都不同意恐怕劉苗會發憤翻臉不認為,於是同意改元明受,而遷都,朱勝非對劉苗說金陵現在離金兵太近,不安全,目前還是杭州安全,劉苗迷糊著放棄了遷都的想法。

些時的趙構,已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只能寄望於杭州外手握兵權的大將們,第一時間趕過來,救他於水火之中。

誰才是他的救星?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呂頤浩,字元直,樂陵人(今山東德州),出身貧寒之家,哲宗紹聖三年的進士,五十歲的時候,曾和种師道一起參加過伐遼,任燕山府路轉運使,收復燕山北宋君臣沾沾自喜之際,呂頤浩看到了金人崛起給帝國帶來的軍事危險,上書「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請議「長久之策」,雖然因此而被貶,但此舉隨後被時人廣為贊益。

南宋朝廷建立,呂頤浩知揚州,趙構跑往杭州,呂頤浩屯駐京口(今鎮江)阻擊金兵。不久改為江東安撫制置使,駐軍江寧(今南京)。

接到趙構退位的詔書,呂頤浩召集幕僚屬吏分析這道怪異的詔命,他屬下一名叫李承邁說皇帝的詔書一定是迫不得已,不然詔書中不會有「順天畏人」這樣的詞句。

呂頤浩子呂抗說一定是杭州城兵變了。

呂頤浩馬上聯繫各地官員將軍,商議勤王事宜。

呂頤浩也清醒的意識的,自己年老勢孤,他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搭檔,才能完成勤王的政治使命。

他立即揮毫,寫信給比他年輕了二十八歲的張浚,深情呼吸張德遠,說趙氏帝國的危局需要我們前來解救。

揚州失守後,張浚召集了萬餘潰兵退守平江。

接到杭州方面改元的消息,張浚知道大事不妙,逐舉策兵,舉起了勤王的大旗。

但無論是呂頤浩還是張浚,他們雖然手頭都有一些兵馬,但畢竟是文人,劉苗是久經沙場的西北軍將領,掌握的是帝國僅存的王牌隊伍,呂張二文人帶領些殘兵潰卒,肯定無法與之對抗。

他們需要手握兵權的武將的響應。

當時杭州附近手握兵權的大將,除王淵外,兵馬最多的是劉光世和范瓊。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劉光世出身將門世家,其父劉延慶是西北軍大將,曾任北宋帝國二次伐遼主帥,年輕的劉光世也參加了那次並不光彩的戰鬥,女真人二次圍困開封,劉延慶及子劉光國戰死,劉光世率三千騎投奔,給趙構雪中送炭,被任命為元帥府五軍都提舉,趙構稱帝後,任提舉御營使司一行事務、行在都巡檢使,以討平山東李昱之功,升領奉國軍節度使,是南宋建立後第一個建節的將領,在劉苗兵變當天,又任命其為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極見趙構對其倚重。

但劉光世自從征遼之戰開始,就證明是一不可靠的自私膽小鬼。和遼兵當逃,女真人南侵,他的部隊也是同樣不戰而潰,只求自保,更是反而將過責推到了王淵的身上。

面對趙氏的後院起火,劉光世先選擇觀望時局,呂頤浩、張浚先後遣書信於他,他選擇觀望時局。

而范瓊則是呂張從來沒有想過能派上用場的部隊,范瓊是原來的開封守將,金人攻佔開封后這位老兄和其它大臣一樣變節,不過范將軍很樂意為女真人服務,他做了一件帝國臣子們永遠記恨他的事,帶著兵進皇宮把欽宗皇帝的龍袍扒了下來。

後來范瓊美滋滋的積極擁立張邦昌,以為能當大楚國的軍事首腦,結果張邦昌本人不爭氣,范瓊的美夢落了空,灰溜溜的跟著老張南下扶立新皇帝趙構。

當時積極扶立張邦昌的幾個大臣都被秋後算帳砍了頭,罪大惡極的范瓊卻沒事,原因很簡單,他手頭有兵,就連李綱也不敢動他,只是把范瓊和他部隊調離南京。

范瓊原本手握重兵,王彥的八字軍南下後也交給他統轄,實力很雄厚。不過對趙家皇帝,已經上過賊船的范瓊不感興趣,張浚先後寫了五封信給他,請他派兵勤王,范瓊連回信都懶得請文吏動筆。

手握兵權的兩大將請不動,呂張只能指望王淵手下兵馬並不多的兩位門生故將,張俊和韓世忠。

最先是張俊,劉苗兵變時張俊駐軍鎮江,打探到張浚舉旗勤王,他沒浪費張浚的筆墨,立即率所部八千人,前往與張浚會合。

張俊到平江後不久,張浚就接到軍報說韓世忠的部隊也朝平江進駐,

張浚大喜,說良臣(韓世忠)到來,大事可定。

建炎三年的韓世忠已經四十二歲,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參軍二十四年的老將。

韓世忠字良臣,延安人,早年即以俠氣聞名鄉里,酒量脾性武藝都很烈,能騎生駒野馬,好飲烈酒佳釀,更能挽300斤強弓飛馬射箭,韓世忠十八歲即在西北從軍。一混了二十餘年,卻一直是一名低級武官,並非韓大俠酒囊飯袋,相反長期以來韓世忠的名頭就響冠三軍。,崇寧四年(1105年),當岳飛還是一名乳臭未乾的吃奶娃時,韓忠世已在西北銀川斬將奪關,立下大功,但並不受西北王童貫的常識,僅僅升為了一個義副尉(類似一個小排長的九品武職)。

頂頭上司的不待見,使得韓世忠的仕途走起來如此緩慢,直到後來他遇到了王淵,隨即跟隨王淵南下平定方臘之亂。

平定方臘成為了韓世忠的成名之戰,此戰中韓良臣大發神威,率領其部組成敢死小隊,深入方臘老巢,出其不意的將方臘擒獲,成為西軍南下平方臘的第一功臣。

韓世忠一戰驚天下,從此開始了他的表演。開始用他的拳頭一步步將官職打大,靖康元年,他因平淄、青亂兵有功,升左武大夫、果州團練使。

康王逃到濟州時,韓世忠帶著他的千餘部投奔,也許在一個手握二十萬重兵的童太監眼裡,一個領千餘兵能打點仗的小將領實在算不得什麼,可是當時康王趙構手頭就萬餘兵馬,韓世忠的到來顯得格外珍貴,隨即他被任命為御營左軍統制,成為南宋初期趙構倚重的幾員重將之一。

劉苗兵變時,韓世忠剛在沐陽被金帥粘罕(完顏宗翰)所擊潰,他正率領殘部南逃,半途接到了張浚的書信,韓世忠毫不猶豫改奔平江,於公於私,忠義重情的韓世忠都只能選擇與劉苗不共戴天。

呂頤浩、張浚、張俊、韓世俊組成了二文二武的勤王核心成員,但形勢不容樂觀,劉苗朋已經掌握了杭州,太后皇帝幼主都在他們手中,勤王部隊再多,也只能投鼠忌器,一切還要等待觀望杭州方面的時局發展。

謀朝篡位確實是一個難度係數巨大的技術活,劉苗兵變開始很成功,一切都順風順水,但接下來如何控制時局,二人卻難以把持。

對於呂張外圍重臣,劉苗本想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故事,控制諸人,對於在杭州外的呂張及韓張劉諸將,劉苗兵變成功後就發出了諸道任命,劉光世為太尉、淮南制置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定武軍承宣使、權同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韓世忠為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御營使司專一提舉一行事務都巡檢使,張俊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授以高官的同時,令諸將赴杭州受命。

簡單的任命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劉光世選擇暫時觀望,韓張等人打起了進京勤王大旗。劉苗有些束手無策。劉苗想來狠的,前途派了一名殺手,前去剌殺勤王派領袖張浚,結果剌客良心發現,半道反水。

此時劉苗手中其實還有不少牌,如韓世忠的家小就留在了杭州,對於韓世忠來說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大問題,這時候朱非勝給劉苗出了一個良策,說韓世忠最寵愛的老婆梁紅玉出身青樓,素來戲子無情婊子無義,總是愛慕虛榮喜好金銀富貴,如果當下許其妻梁氏以高官金銀富貴,再派梁氏去說服韓世忠投誠必會成功。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劉苗聽從了朱勝非的「良策」,封梁氏為安國夫人,賞賜甚厚,並派梁氏前向秀州,說服韓世忠。

梁氏小鳥出籠,帶著兒子韓亮直奔秀州,韓世忠見家小逃脫,勤王再無顧忌。

朱勝非所做的遠不及此,他開始接近劉苗的部下,探口風,當初劉苗起事,說王淵康覆等人富可敵國,殺了他們就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大家可享受富貴,但殺掉王康等人起事,也沒從王淵家中搜刮出多少金銀,手下的兄弟們現在也很不滿,朱勝非開始在劉苗軍中遊說,很快劉苗叛軍軍心動蕩。

諸路大軍從平江前往杭州,劉光世看到叛軍勢孤,也開始倒向勤王部隊,派手下大將王德部趨平江,參加勤王。

勤王大軍逼近,朱勝非再出「良策」,說諸將起兵的借口無非就是高宗皇帝被廢,現在讓在顯忠寺的趙構發手詔,讓勤王部隊退兵

趙構的手詔到了韓世忠軍中,韓世忠說如果高宗皇帝重新上台,可考慮退兵一事。

朱勝非再次說勸劉苗,說勤王部隊的借口無非就是高宗皇帝被廢,如果到顯忠寺請出趙構,重新登基,勤王諸部退兵。

劉苗再次聽從的朱勝非的提議,趙構被迫退位一個月後,於建炎三年四月初一重新登基,此時離劉苗起事僅二十多天。

趙構重新當了皇帝,但勤王部隊沒有停止前往杭州的步伐友,趙構登基次日,韓世忠部到達臨平,劉苗率兵與勤王部隊交鋒,很快被擊潰。

劉苗看大勢已去,朱勝非對二將說你們跑吧,我去給皇帝商量商量,賜你們免死鐵券,和皇帝兩不相害,劉苗同意了。

臨平兵敗次日,劉苗拿著二塊免死鐵券,率領二千兵逃離杭州,結束了一場並不光彩的兵變,而他們帶走的鐵券也明顯保不住他們的命,他們逃到福建一帶,先後被韓世忠捕獲,送到南京,同磔於市。

劉苗兵變為時不到一月,卻是南宋初年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對南宋的政治格局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事變中高宗皇帝被迫退位,在杭州的大臣們在張邦昌之後再一次「屈辱變節」,而通過勤王之功,張浚呂頤浩及韓張劉三大將正式浮出水面,張浚呂頤浩組閣,主戰成為了南宋初年的主旋律,而中興四將之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也浮出了政治水面,可以說這次兵變促進成了南宋政府文武領導班子的搭建。

而對於趙構本人來說這次兵變更是刻骨銘心的。他不僅僅是狼狽退位這麼簡單,兵變中他唯一的兒子、被劉苗扶立的小皇帝趙旉在兵變中受驚嚇過度,一病不起,當年的八月即病逝,成為了這次兵變的最大犧牲品。兒子矢折讓趙構痛不欲生,他和潘賢妃抱著兒子的屍體哭了三天三夜,而更令他感到悲哀的事,因為兵變之夜的驚嚇,年輕的趙構竟失去了生育能力,太宗一脈竟在他趙構這代斷了煙火,那條在帝國流傳很久的詛咒似乎顯驗。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同時明受之變,更造成了趙構對武將終生的不信任,也為後來岳飛的悲情命運埋下了伏筆。

夜狼嘯西風/文

夜狼嘯西風,歷史作家,新浪文史論壇超級版主,今日頭條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曾出版歷史長篇《百戰風雲》《一個帝國的生與死》《兩宋烽煙》等。

造反是個技術活,這兩位活太糙,卻嚇得趙構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造反了!鄧超可能活膩了 放言:老婆就是用來打的
李自成真心想造反嗎?在他身上發生了這幾件事,讓他不得不造反
皇帝想試探大將是否有反心,做了這樣的事,大將不造反,國卻亡了
明朝藩王除了造反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有兩個就是取得非凡成就
此人為戰神的孫子,卻跟著叛軍造反,並且有一項神技能
歷史慣出來的壞毛病:沒有錢就造反,有了錢就腐敗
皇帝無能,算命先生帶人造反,最終的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原來李淵也是被迫造反 而且還是因為兩個女人
曹操發現此人行為,有點像「野獸」,懷疑他會造反,結果一一應驗
一個太監養子,內心自卑,聽了一個故事後,選擇了造反
清朝皇子皇孫很多,卻沒人敢造反,除了家庭教育,還有一點很重要
諸葛亮殺魏延的原因不是因為他長了反骨怕造反,而是有私心的
其實攛掇孫悟空造反的就是獨角鬼王,這人身份很可疑
孫悟空為何造反?天上兩次大會都沒請他,能不造反嗎?
犯人在監獄裡造反,獄警還不能進入,這種監獄是不是很奇葩
為戰神的孫子,卻跟著叛軍造反,並且有一項神技能
中國牛人造反成功,差點當皇帝,卻被親人活活烤死,兒孫一個不剩
拿破崙得知外交大臣密謀造反,一氣之下竟這樣做,結果失去權威
最窩囊的皇帝,被大臣打不能還手,還被質問:你是要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