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三陵未發掘陵寢為何一直不被開啟?

十三陵未發掘陵寢為何一直不被開啟?


十三陵未發掘陵寢為何一直不被開啟?



德陵的祾恩殿被農民起義軍損毀,斷裂的欄杆被擺放在一旁

法制晚報訊(記者 徐琨堯)今年是定陵發掘60周年。在明十三陵中,只有長陵、定陵、昭陵面對公眾開放,其餘四分之三的帝陵仍在長眠。


昨日,記者探訪德陵、永陵,與開放景區相比,它們舊而不破,沉寂近600年的帝陵再次呈現在眼前。專家稱未發掘的陵墓都不會發掘,目前會按原貌進行保護,會在存在潛在損毀風險時就進行修葺。


永陵 獨特花斑石牆垛保存完好


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是十三陵中規模僅次於明成祖長陵的陵寢,是一座非常華麗與考究的帝陵。如今院落雖然長滿雜草,但是舊而不破。據介紹,1955年,北京市園林局曾組織修繕陵宮建築,另外由於清代曾經對該陵進行過拆改,現在外羅城牆已全成遺址,僅有條石牆基遺存。

由於外圍建築殘損或者被破壞,很快就可以看到明樓。這座明樓仍是明朝舊物,且保存較好,石雕的望板、枋、斗拱等部件完好,且有彩畫遺存。


探訪時,人們對花斑石垛牆讚不絕口。記者看到這些存世近600年的石頭看起來非常新,它們以榫卯結構層層堆砌,嚴絲合縫,這種材料和建築方式是永陵獨有的。


嘉靖皇帝生前酷愛閱讀《永樂大典》,算是日常讀物。該書曾因失火損毀,他命大學士重新抄了一份,作為留存。目前存世的《永樂大典》均為副本,有人懷疑原本已隨嘉靖葬於永陵地宮中。


但十三陵特區帝陵研究會會長鬍漢生表示,未發掘的陵墓都不會發掘,會按原貌進行保護。


德陵 清代因缺木料「拆大改小」

明朝後期農民起義軍四起、北邊滿洲人犯境,再加上災荒不斷,國家財政收入大都用來發軍餉和賑災。天啟皇帝朱由校的德陵,原本需要兩三百萬兩白銀修建,但朝廷只撥了50萬兩。不足的款項只能東拼西湊。比如讓大臣捐俸祿,提前徵稅,允許人花錢捐官等。


從神功聖德碑亭出發,原來四面的垂帶踏跺多已散佚,在十年前修繕時進行了歸安,石碑保存完好,其形制同定、慶等陵。


據介紹,在第一座院落的祾恩門,明代所建的台基上有四塊角柱柱礎石,鼓鏡部分已剔去,前後階條石的內側各鑿有兩個柱礎窩,系明代安放柱礎石的地方。


乾隆年間大修十三陵後,人們發現有陵內建築從大變小。坊間流傳乾隆皇帝借修繕之名,盜取金絲楠木為己所用。


胡漢生對此表示,根據目前研究來看,這種推斷只是傳說。因在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令修繕十三陵,目的在於懷柔漢滿兩族關係,以維護大清王朝的統治,其政治目的是居於首位的。並且當時楠木的產量非常稀少,不足以支撐大修所需的建材,因此採取「拆大改小」的做法,「將永陵享殿等處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盡長陵均勻配用」。

清人記載:「如此轉移籌辦,不獨長陵規模可仍其舊,輪奐維新,即永陵殿宇亦得與諸陵一律繕治整齊,觀瞻並皆宏敞」。


多知道點


明樓: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樓。樓中立書寫帝王廟號、謚號的石碑,下為地宮,明樓前有石供桌


地宮:安放帝後棺槨的地下建築

寶頂:位於地宮上方的圓丘狀封土


寶城:環繞在寶頂四周的封閉城垣建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長征時哪支部隊為中央紅軍主力斷後幾乎全軍覆沒?
毛新宇揭秘:我爺爺曾以什麼方式來考察未來兒媳婦
毛澤東稱紅軍時期何人出面整鄧小平致鄧被打倒
蔣介石為何如此估算抗日戰績:將日公布損失數乘10
彭德懷為何向蕭克道歉:1958年的事讓你們受苦了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十三陵中「未露面」地宮將不發掘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它們最終去哪了,秦陵的發掘能否揭開
武則天乾陵千年未解之謎,為何乾陵一直不發掘?
乾陵被盜過嗎?發現了乾陵地宮墓道,為什麼又沒發掘呢?
雍正死後為何不葬在清東陵康熙旁邊?發掘其陵墓,最後被緊急叫停
直擊中國至今未被發掘的兩座皇陵,一座絕不能挖,一座挖不動
萬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發掘後,出了什麼狀況?以後就不能挖帝陵了
搶救發掘一隋朝棺材,上刻四字:「開者即死」,專家十分猶豫
中國至今未被發掘的兩座皇陵,一個挖不動,一個絕不能挖
發掘雍正墓為何開挖兩米被緊急叫停?解密雍正皇陵里的金頭顱之謎
考古專家發掘定陵,在皇帝身邊發現一物,幾十年不願公開
郭沫若盜朱棣墓不成,便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沒一件文物保存下來
八十年代考古隊發掘雍正陵墓,金頭屍身說可望破解,卻被緊急叫停
明朝皇陵被發掘,周圍村民貪便宜拿走一木板,卻發生兩件怪事
一座距今五千年的墓葬被發掘,出土一頭骨讓整個醫學界直呼不可能
考古發掘萬曆皇帝的陵墓時,為何要先放一條狗進去?
郭沫若曾提議發掘秦始皇陵墓,為何被否決了?原因很簡單
老郭生前最想發掘的三座皇陵,明定陵成備胎,最後一座是終極目標
為什麼不能輕易發掘帝王陵?晒晒定陵出土龍袍的保存現狀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