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熊月之在大隱書局「大夏讀書會」舉辦了題為「全球化的意外先行區」的講座。


「走在南京路上的時候,你會覺得好像在參加世界各族大聚會……老於世故的中國人坐在西式馬車裡,精瘦的美國人則乘人力黃包車。摩托車飛馳而過,差點撞到一乘帘子遮得密密實實的轎子,轎中坐的是中國的官太太。一個法國人在上海狹窄的人行道上向人脫帽致敬,帽子正好打在一名穿著精美黃色絲綢外套的印度人臉上。耳中聽到的是捲舌頭的德語夾雜著倫敦俚語。穿巴黎新款時髦衣衫的人旁邊站著近乎半裸的窮苦小工。一對水手踏著雙人自行車飛馳而過,兩名穿和服、趿拖鞋的日本仕女轉身避讓,顯得有點惱怒。著一身灰袍的和尚手肘碰到了一名大鬍子的羅馬傳教士。」


這段猶如長鏡頭一般的敘述出自上世紀30年代一個外國人描述上海的文章。短短300字中,出現了7個國家的國民,馬車、摩托、軟轎、自行車穿梭在同一條馬路上;禮帽、絲綢外套、時裝、和服混雜在不同人身上;和尚對著傳教士,時髦人士撞到窮苦小工。


這一場景反差如此巨大卻又和諧共處,「魔都」這個稱號也許給到那個時代,比現在更準確。


「現在認為中國比印度、美洲遲一點加入全球化,但是在這一步當中上海表現得非常奇特。由於多種因素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近代上海意外地成為全球化的先行區,成為全球化集聚型城市。」上海社會科院研究員、上海史專家熊月之提到,1930年代,來自亞、歐、南北美洲的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在上海工作、學習、生活,外僑人數最多時超過15萬。

近日,熊月之在大隱書局「大夏讀書會」舉辦了題為「全球化的意外先行區」的講座,分析為何在全球化進程中,上海會成為「先行區」。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印度巡捕在上海租界。



當時上海三四百萬人中有15萬外國人

現在上海有17萬多外國常住人口,比近代外國人口的頂峰15萬稍微多一些。然而如果考慮比例,則遠少於當年。


「那個時候是三四百萬人中有15萬外國人,今天是2000多萬人中有17萬多人。」熊月之研究過數據,發現今天外國人在上海的人口比例遠遠不如近代。


和今天更為不同的是,當年外僑中有相當多的人稱自己是「上海人」。他們在上海生活,在上海買地、蓋房子、生孩子、辦學校、辦工廠,把上海當成自己的家園。


當時中西文化在上海都不佔絕對統治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儘管也有矛盾和鬥爭,但總體上是相對平靜地交流、切磋、融合,出現了廣泛而複雜的異質文化交織的現象,諸如會審公廨、萬國商團、多教混合、混血兒、洋涇浜外語等。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1920 年代以後,公共租界工部局樂隊成員60%是俄國人。1926年成立的法租界公董局管樂隊成員大部分是俄國人。


那時中外有識之士已在上海討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宗教和文化問題,今天在全球熱烈討論的問題,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已經有人在非常認真、有學理地在討論。


「所以我有一個判斷,這種情況遠超當時倫敦、巴黎、紐約、東京的全球化廣度。我認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近代上海為人類全球化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地方性的知識。」

熊月之認為,每個地方都提供了全球化地方性的知識,深入研究這些知識,對於今人觀察、應對全球化問題,有極為可貴的借鑒意義。研究歷史離不開當下的問題,研究上海的現象,對於今天應對全球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德國製造在當時上海名氣很大,這是德國製造的汽油燈。



西方列強在上海有巨大的商業利益


當時,居住在上海的外僑一共有58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最高總數是15.2萬人,分別來自英、美、法、德、日、俄、印度、葡萄牙、義大利、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瑞士、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希臘、波蘭、捷克、羅馬里亞等。


1910年以前,上海外僑一直是英國人最多,其次是美、法、德、日、葡萄牙等。1915年以後,日本人躍居第一。1942年,在滬日本人達94768人,超過所有其他外僑的總和。


不同國家的外僑在上海有不同的訴求和生活方式。據熊月之調查,英美商人在外商中所佔比例最大。1843年上海共有5家洋行,1844年增加到11家,全部是英國人所開。到1911年底,上海有643家外籍企業,其中英商258家,美商59家,「英美在上海商業上面,一直是領導潮流的」。


而法國人最初來到上海的主要是傳教士,在華商業並不發達。因而早期法國人在上海人數並不多,法租界的面積也並不大。


相反的,德僑早期來滬以經商為主。德國製造業比較發達,晚清民國時上海人都很認德國品牌,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在上海開的洋行數量一度可以與英美並駕齊驅。


俄僑占外僑總數量的比例較高,與其他外僑不同的是,俄僑散處在華人當中,跟中國人混居在一起,因而俄國的文化、歐洲的文化對上海市民社會影響比較大。這跟俄僑的背景有關係,1917年俄國革命爆發後,大批俄國貴族蜂擁抵滬。1936—1942年,上海有俄僑21000名。這些俄僑以難民為主,散處華人中間,文化水準較高,藝術人才突出。


「英、美、法、俄、德,這些我們公認的西方列強在上海有巨大的商業利益,有那麼多的僑民在這個地方,有那麼多商業利益在這個地方,上海是一個與他們利益攸關的城市。」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在滬英國人慶祝女王生日。



不同文化、利益如何共存


因為利益攸關,外僑在上海有很多訴求,租界和上海地方政府也有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治安、稅收、聯合禁賭、預防傳染病等。


熊月之特別提到《辛丑條約》中的一條。《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的不平等條約,然而其中有一條卻是規定中外合作出錢疏浚黃浦江。


《辛丑條約》第11條規定,「現設立黃浦河道局,經管整理改善河道各口……所派該局各員,均代中國暨諸國保守在滬所有通商之利益……(相關經費)此數平分,半由中國國家付給,半由外國各干涉者出資」。


「孫中山當時提議要建大港口。1911年的時候黃浦江淤積嚴重,大船已經很難進到上海,極大地影響了上海港口的吞吐。當時外國在上海有巨大的利益,黃浦江疏通跟他們有關係,所以他們提出在《辛丑條約》里加了一條關於黃浦江疏浚的內容。疏浚花了很多鈔票,每一筆都有清單的,不斷地疏浚,黃浦江的泥挖出來放在一個地方就變成了一個島嶼,這個島就是復興島。」


熊月之認為這是上海史上很有趣的一幕,體現的是上海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一個縮影。


不同國家的僑民還帶來了不同文化。豐富的文化在上海駁雜交匯,形成海派文化國際化的一面。


熊月之提到兩所當時的學校。一個是格致書院,地址就在今天的格致中學,由英國領事提議後中外合作建成。書院宗旨是向中國傳播科學知識,不傳宗教。「李鴻章、盛宣懷、王韜等都捐錢,那個時候大家合作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普及科學知識是好的。不同的文化有互相理解、相互合作的一面。」


另一個是中國女學堂,開始由外國人提出,1897年開會商議創辦學校之時,與會婦女有122人,中外各一半。


「你們能想像嗎?中國官紳夫人有盛宣懷夫人與女兒、經元善夫人、沈敦和夫人、梁啟超夫人、趙元益夫人、陳季同夫人、張叔和夫人等;外國婦女有西班牙駐滬領事夫人、瑞典駐滬領事夫人、江海關稅務司夫人、傳教士林樂知夫人、慕維廉夫人、艾約瑟夫人、中西女塾校長海淑德、著名律師擔文夫人、工部局董事威金生夫人、《新聞報》老闆斐禮思夫人。」這串名單中,中國夫人們都有一個名頭響亮的丈夫,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們當時也拋頭露面,積極創辦學校參與社會事務,也與「國際化」早早接軌了。



熊月之:近代上海為全球化問題提供了難得的地方性知識


尚賢堂當時的集會討論。



當時文化融合已是熱議話題


上海當時全球化程度很高,不僅是今天學者們案頭上的研究課題,在當時,生活在上海的中國人和外僑就已經從實際生活出發,討論不同文化在一起應該如何融合共存。


最典型的是傳教士李佳白1894年創辦的尚賢堂。1912—1926年,尚賢堂舉行各種各樣的論壇,請了儒、佛、道、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波斯教、婆羅門教等不同宗教的代表人物,來討論不同的文化該怎麼梳理。演講者、撰文者中包括中、英、美、俄、日、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各國人士,各種宗教、各類派別都有。最後提出要「宗教對話,互換智識,宣傳理解、對話、自由、平等、友愛、求同存異。」


而尚賢堂辦理各教聯合會之宗旨也頗有「融合共存」的姿態:一,各教互相親慕,尊重友誼,無爾我之見,無等級之分,如此乃與尚賢堂宗旨不背;二,開會時不可批評他教之教理,更不可毀謗他教及凌辱他教之人;三,各教友人可以隨意研究他教之道,協力同心以成善舉,方與眾人有裨。


「宗教問題是人類在全球化史上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當時的上海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想像這個問題的路徑。」熊月之感嘆,「這個路徑到底怎麼樣我們可以討論,但是至少在今天看那個時候的人已經秉承了那麼好的價值。」


《海底兩萬里》譯者、北大教授曾覺之1930年代從法國回來,曾這樣描述上海:「人常譏上海是四不像,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無所可而又無所不可的怪物,這正是將來文明的特徵。將來文明要混合一切而成,在其混合的過程中,當然表現無可名言的離奇現象。但一經淘煉,至成熟純凈之候,人們要驚嘆其無邊彩耀了。我們只要等一等看,便曉得上海的將來為怎樣。」


如今回看這段活,全球化日漸深入,「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混合文明早已成為全球大部分城市的圖景。


2014年3月27日,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也說,「文明是平等的,要在文明的互鑒中認知文明。……文明均是在不同地理、人文環境中內生,任何一種文明反映的均是特定地域人們的理念與價值取向,沒有普世的文明。……人類文明共存的結果是共榮,而不是某一文明絕對地處於優勢和領導地位,更不是某種單一文明統治人類。」


「這段話是共識性的,就是今天我們對待不同的文明到底應該持什麼態度。」熊月之總結道,「回顧上海近代史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對上海歷史做新的解釋,而不能照抄原來的教科書,一定要回到歷史的場景。」(文/ 楊寶寶,澎湃新聞記者)


轉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空間在哪裡?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第一個向世界報道紅軍長征的人是埃德加·斯諾嗎?
《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勛解讀宋徽宗《桃鳩圖》
朝鮮文人對話清代江南士子:誰更思念明朝?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月球上的氧氣可以提供解答遠古地球的答案
地球上水的由來:是月球提供的?
美向敘反對派提供物資,有了如此多「實錘」,特朗普又得上火了!
地球母亲提供的最可怕的事情
對滅絕事件的關注,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不同的觀看進化史的角度
如何應對食人魚的攻擊?這種魚為所有的生物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了!印度力求扮演印度洋地區安全的「凈提供者」的角色
內幕:以色列在伊戰前向英美提供了什麼方面錯誤情報?
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星系提供了對早期宇宙的認識
撐不下去了,樂天終於要崩盤了!這就是給薩德提供用地的下場
慈禧有個特殊的怪癖,所有為她提供奶水的奶媽,最後都不得善終
對付難治性癌症,從各個角度提供見解!
毀滅恐龍的小行星可能穿透了地殼,並為新生命的進化提供了條件
地球母親提供的最可怕的事情
讀書不能解決人生的困惑,卻能提供更多角度去思考問題
有隻兔子:為現代人提供一個舒適、健康、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環境
只要提供照片就會把你變成動漫角色的他,真是有夠酷
為聯想和想像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帽天山,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