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延安志丹馬頭山道教真身之謎

延安志丹馬頭山道教真身之謎

2004年年末,在陝西志丹縣永寧鎮孫樹坪村馬頭山上發現了一尊道教真身(肉身)塑像,塑像的發現立即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和陝西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陝西省文物局專門邀請專家赴現場進行了考察。經鑒定:馬頭山道教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是一件稀罕的文物,有著重要的歷史、科學、文化和藝術價值。為此,記者專門赴志丹縣採訪了這一新的發現。


馬頭山的歷史淵源


據縣誌明史記載,馬頭山原稱為「九吾山」。在我國古代名山、古建築,尤其是宗教神山、北京的皇家建築都和「九」字有關。香港有九龍山、安徽有九華山、福建有九日山等,天安門的城樓是九楹重樓,故宮四角樓是九染十八柱,天壇圜丘的石板、石台階、石欄杆的數目,都是九或九的倍數。按照古老的說法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陽數中最大者,稱為「極陽數」古代常用「九」數象徵天,所以佛、道名山與皇家大型建築多用九和九的倍數來命名與建造,以此象徵神、仙、皇家都是至高無上的。又據明弘治本《延安府志》記載,九吾山(現稱馬頭山)原為玄天上帝宮,上有湫,每旱祈雨獲應,宋重建封神為順惠王,今民歲祈之。又云:「順惠王廟,在縣治東北90里,上有靈湫,祈雨獲應。」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建順惠王廟,祀宋將李顯忠。此廟說的就是九吾山上的廟宇。單從字面理解,九吾山之意為「我為大」「我為天」。後來馬頭山何以叫馬頭山,是因為馬頭山從南到北由三個相連的山頭形成似馬鞍似的風貌,又酷似馬頭而得名。這尊道教真身彩塑正是藏於歷史淵源深遠的九吾山(現稱馬頭山)之中。大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中國伊斯蘭教「哲和忍耶」門宦第五代教主馬化龍,聯合甘肅省固原縣(今屬寧夏)哥老會首領董福祥攻佔安化,保安(今志丹縣)等地。攻佔保安永寧後,馬化龍重修了馬頭山上的廟宇。

又據資料記載,馬頭山上曾建有劉志丹的兵工廠;1936年中共中央在馬頭山舉行了全國哥老會代表大會;劉志丹與謝子長領導的瓦子川戰役失敗後,陝北哥老會龍頭大爺馬海旺,用騾子把在戰役中負傷的高崗、張策送到馬頭山上養傷,直至傷愈。依次看來,馬頭山不僅是中國古代的道教的名山,而且是中國陝北紅色革命的搖籃。

延安志丹馬頭山道教真身之謎



黃土高坡上的青山秀水

5月19日,記者在縣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米玉金的陪同下前往這個神秘的地方。雖然一路上黃塵飛揚,但是沿途兩邊的原始次生林,極為茂盛。米主席介紹說:「這片森林是黃土高原尤其乾旱地區極為罕見的,周邊地區山樑基岩裸露,嶺谷交織,灌木叢生,蹬其頂而四顧,莽原山峰如浪,偶得山風拂面,猶如置身於天然氧吧,清爽無比;若逢雨後清晨,那山間雲霧繚繞,似仙境一般。米主席驕傲的對記者說:「你知道嗎,我們現在就行走在秦直道和秦行宮的遺址上,你看,那是2000多年前秦直道和直道邊高大的夯土台。」是的,據專家考證,這條道路是著名的秦、漢和唐時從首都直達北部邊塞要地的軍事快道。(相當於今日的高速路)秦始皇、隋煬帝、唐太宗曾走過這裡,就連大夏國的皇帝赫連勃勃也曾縱馬賓士在這條道路上。地方志記載,這條道路在唐代以及唐以後便被稱作「聖人道」又被稱作「聖人條」而「條」是後來胡語的稱呼。它位於志丹縣永寧鎮東南19公里,東接安塞,北連靖邊,南與甘泉、富縣相鄰,西南與甘肅省接壤。屬黃土梁狀和峁狀丘陵溝壑區,地形破碎,梁窄坡陡,溝壑縱橫。一年四季乾旱少雨,稱奇的是這裡卻綠樹成蔭,百花競放,飛禽走獸隨處可見。谷底溪水涓涓不息,形成了「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幽」的人間仙境。


順著一條蜿蜒崎嶇的小道,我們驚奇的發現這尊道教真身(肉身)塑像。真身塑像位於馬頭山中峰西坡的半山腰的山脊中,這裡是一處由自然崖體伸出的尖嘴,人工稍作掏挖,形成了10平方米左右的崖窟空間。崖窟坐東面西。塑像端坐化在其內一泥方台之上。(坐化,亦作「坐脫」。宗教稱僧、道端坐而逝。)塑像高0.85米,寬0.45米;方台高0.4米,寬0.93米。塑像頭部微前傾,兩眼遠望,頭頂挽發貫笄,著開大襟長袍,胸前現存兩對長紐系,袍內還有多層衣服,盤腳坐於方台之上,猶如一朵平地展開的蓮花。塑像額部隆息,有皺紋,眉弓凸起,鼻準較直,面頰顴骨稍高,稜角分明,嘴唇較厚下顎後圓,兩眼原來可能使用了其它料珠為眼球,可現在已不復存在。兩手掌心自然向下搭放在兩腿膝處,神態安詳,自然靈動。端坐期間可見遠處群山起伏,層林疊嶂。


據說,早在1982年,有人準備盜走時,損傷了胸部,發現胸骨裸露出來,盜者被嚇退,外界人才漸漸知道。於是,留下了胸前那塊令人嘆息的遺憾。據專家考證發現,塑像是以道士真身為胎骨來塑造的,這正是不同於其它塑像的絕妙之處。人體真身之外,是用陝北特有的穀子秸稈包裹,在谷稈上直接施細草拌泥,最後,再敷一層極細的白色泥漿,作為彩繪的底子。塑像採用了傳統的捏、雕、刻、塑等手法,衣紋的線條凸起而流暢,面部及雙手雕塑入微,塑像小處精細,大處簡約平穩。塑像身上可以觀察到青蓮色,金色和紅色,還有頭髮的黑色。如此看來,這尊塑像應該算是一尊「真身彩繪敷金塑像」。經眾多專家學者的認識及相關碳十四測試的驗證,馬頭山道教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的年代應在明末清初,是目前全國已知的唯一一件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科學和藝術研究價值!


專家還證實,馬頭山道教所依託的尊神為「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天上帝是道教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看來,馬頭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是一塊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殘垣破瓦足以證明當年的輝煌

馬頭山從南到北由三個相連的山頭形成似馬鞍形的自然風貌,南邊的山上僅有一些散亂的磚瓦建材,數量很少。而中間山頭的北坡上,有一座建築,磚石砌成的牆體還在,有長條的沙石石條,轉角處還雕有簡單的紋飾,建築主體周圍散落有青灰色的蔓草紋脊瓦。在中峰與北峰相接處有開鑿在天然紅砂石中間的走道。北峰的南坡,由山腳向山峰拾級而上,你就會發現牌坊、山門、石台基、石門礅、石鼓、及部分椽、檁、柱等還散亂的留在那裡。山門後留有東倒西歪的碑石、石柱礎、石水槽等,石碑上大部分的文字已漫滅不清,但由其碑石的形制特徵和文字可知,有明代晚期、清代時期所建造的、更多的應是清代中期及以後的遺存。山門之後再向北峰山頂還有幾座主要的院落,遺留的殘牆斷壁仍清晰可見,原來廟宇中的比較粗大的松柏大多還存在,挺拔的守護著這片建築群落的遺存,向人們證明著這裡曾經的輝煌和興旺。山上的金山寺與附近的的崖墓(懸棺)共同見證了馬頭山曾是名道、高僧共同修行的風水寶地。五嶽之一的衡山即是千百年來佛道共居一山,共融一廟的特色中國宗教文化之一絕。因此,馬頭山雖為道教勝地,卻也為佛教所青睞,是宗教資源豐富的聖地。至於這些廟宇的毀壞,目前有兩種傳說:「其一:明代晚期陝北連年乾旱,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橫掃陝北,造成了大面積的失控和混亂,同時也使得當年曾經興盛的廟宇遭此厄運。其二:劉志丹的兵工廠就建在馬頭山上,國民黨掃蕩馬頭山,廟宇也被破壞。


馬頭山真身(肉身)塑像的發現,使當代人可以進一步了解這片原始次生森林的人文和歷史變遷,還可以為我們研究道教,弘揚道教提供了最真實的資料。目前,志丹縣將投巨資開發這一道教名聖,並結合「中國革命紅都」的歷史文化而加大開發力度,為旅遊者提供一個追溯道教文化,發揚「紅都」精神,遊覽自然風光,領略民俗消閑等為一體的旅遊發展格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他當過七位國家領導人的老師 堪稱中國第一高僧
江西遂川道教聖地——碧洲白水仙景區榮膺「中國森林氧吧」稱號
雲岡映像 獨特的「二佛並坐」
「霜降」過後,莫忘補腎滋陰
京西百年窯神廟完成修繕 未來將向市民開放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陝西馬頭山發現一尊明末清初道教肉身坐化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