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在參加珠海展出的運20上,人們發現了艙門附近有「緊急時請砍開此區域」的提示。雖然從外觀上,它只是幾個文字和圖標而已;但是它反映的是中國運輸機在應急救生等諸多方面,設計思想全面向C17等西方最先進型號看齊的努力。


運-20採用這一設計的明確線索,最早可以從2007-2009年的學術論文中找到。2006年6月3日,一架空警200預警機由於遭遇機翼結冰而墜毀,5名機組成員、35名專家全部遇難;在這起解放軍建軍以來最嚴重的空難以後,國內關於大飛機應急救生的論文、著作開始大量出現。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圖:空警200試飛中的6.3空難,雖然直接的技術原因是運8/安-12平台的原始設計在抗結冰上有重大缺陷,但它對國內大飛機應急救生髮展的刺激是全方面的。


而其中涉及到運20運輸機救生設計的公開資料,主要來自飛機的總體設計單位、航空系統內專業負責救生設備研製的兩家。從諸多論文來看,運20的救生設計從一開始就被放在飛機的基本設計重點中,特別注重在伊爾76基礎上,儘可能吸收C17的設計特點。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圖:中國空軍的伊爾-76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圖:伊爾-76救生設計分為空中跳傘、水上迫降、地面迫降三種模式,並據此安排了主撤離路線設計和備用撤離路線,全機一共8個出口


由於設計思想的差異,C-17的救生模式設計上沒有考慮機上人員的空中跳傘救生,因此未安排相關的逃生通道和防護救生設備。而伊爾-76多數型號(伊爾-76TD等民用型號則取消了),比如伊爾-76MD,在駕駛艙下部設計有供機組人員跳傘的應急艙口,並配備救生傘等相關設備。而根據國內單位的論文看,運20保留了伊爾76這一救生能力。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圖:C17應急區域設計


而此次出現的「砍開」應急區域救生設計,則是運-20學習C-17的結果。C-17由於執行的主要是跨洲際的戰略運輸任務,因此極為強調水上迫降救生;全機設計5個應急水上出口,駕駛艙頂部1個,貨艙側上部前後2對一共4個。

當這些應急艙門無法打開(比如機身結構變形、艙門鎖止機構損壞等情況),或者人員擁擠的情況下,就可以用應急斧,從內部或者外部砍開艙門附近的應急區域蒙皮。目前尚不清楚運20的全部應急區域設計,包括總數量、分布位置是否和C17保持一致,但相信總體救生能力可以保持在相同檔次。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運20救生設計:機身鋁殼不到2毫米,一斧頭能砍穿



圖:大飛機機身蒙皮下面都是用橫向的框架和縱向的桁條、縱梁組成的一個籠狀封閉承力結構,還有很多地方要鋪設各種管路和線纜。應急區域設計時,必須用加強的框架隔出一塊區域,這個區域只有表面的金屬蒙皮。


單純從技術上說,應急區域設計並不難;但是它對於結構設計、液壓機電設備、電子電氣系統的綜合協調要求比較高,必須在飛機進行基本設計時就確立下來。它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要砍得開出一個較大的、可供人員出入的開口;其次是砍開這個區域,不能引起額外的風險——比如高壓油液、氣體泄漏,短路起火,機載設備工作中斷等等。


要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飛機在結構設計時,必須在艙門附近仔細考慮人員行動的便利性以後;儘可能協調機身中那些粗壯的主要承力結構,包括隔框、縱梁、桁條,在飛機表面留出一大塊只有蒙皮的區域。按照一般規律來說,200噸級的大飛機,鋁製蒙皮厚度常常小於2毫米,使用應急斧是很容易砍開的。而另一方面,飛機的液壓管路、高壓氣體管路、電氣線纜,在分布設計上也必須完全避開這個區域。


從目前的公開資料來分析,運20設計時對於應急救生能力極為看重,設計上也很到位,這是中國航空歷史上的重要進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中美海軍差距體現:殲15飛行員竟然只會八百米蛙泳
中國進口兩百台俄制發動機:殲20已等不及渦扇15
巴鐵不滿武直十防護能力另加陶瓷防彈,只因動力不足
美軍戰機六十年前實現水下彈射救生,中國卻嚴格禁止

TAG:候知健 |

您可能感興趣

比錫柴機貴1萬,鋁殼變速箱 搭載濰柴13L的JH6牽引車來了
庫克偷笑:將iPhone8鋁殼換成玻璃,售後已經賺翻了
富士康員工爆料:iPhone8在測試階段,7S還會使用鋁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