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新 MacBook Pro 上手體驗,蘋果第一次給筆記本裝上觸控屏

新 MacBook Pro 上手體驗,蘋果第一次給筆記本裝上觸控屏



蘋果更新了 MacBook Pro 產品線,包括 13 英寸和 15 英寸。


蘋果的 MacBook 家族剛剛經歷了 2008 年誕生以來最大的變化。


北京時間 28 日凌晨,蘋果在庫比蒂諾總部召開了一個 300 人規模的小規模發布會,推出新一代 13 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 筆記本電腦。


從邀請函上向初代 Mac 電腦「Hello」致敬的「Hello Again」、到發布會上回顧說這周是 PowerBook 筆記本誕生的 25 周年。蘋果都在強調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升級。

確實不是,這是蘋果首次將觸控屏融入筆記本電腦。在此之前,蘋果一直拒絕為 MacBook 產品線加入觸控。


不過根據我們的現場上手體驗,這大概會是有許多人喜歡、但同時也被許多人討厭的一代 Mac。


基本變化,更輕、更薄、性能和電力都更好


蘋果用自家筆記本達成 25 周年紀念來開場,把筆記本的幾個革命性變化拿出來做了一個回顧,比如滾球滑鼠、觸控板、內置 WiFi 等等。在這個回顧的最後,順水推舟介紹了這次新款 MacBook Pro 最大的變化:Touch Bar。



菲爾·席勒拿 25 年前的筆記本電腦和最新的 MacBook Pro 比了比


Touch Bar 是一條帶多點觸控的彩色 OLED 顯示屏,放置在現款 MacBook Pro 上 F1 到 F12 這一行,大小和位置基本上是完全替代。




除了這個被蘋果放在「革命性」地位的變化之外,新款 MacBook Pro 機身緊湊、輕薄了許多。



13 英寸版本厚度從 18 毫米減小到 14.9 毫米;重量從 1.58 千克減輕到 1.37 千克。


15 英寸版本厚度從 18 毫米減小到 15.5 毫米;重量從 2.04 千克減輕到 1.83 千克。


蘋果說沒有 Touch Bar 的普通版本是用戶換掉 MacBook Air 之後的選擇。


從屏幕、重量、厚度、續航上來說,13 英寸新 Pro 都比 Air 更好了。唯一的問題是——貴。

13 英寸 Air 國行也不過 7000 元,而最便宜的新 Pro 要 11500 元。有 Touch Bar 的還要貴上兩千多。




特別要提的是,15 英寸機型使用的獨立顯卡換裝了 AMD 「北極星」核心的 Radeon Pro 系列,使用 14 納米製程,理論上性能有顯著提升。這是它的顯卡自 2012 年以來真正大幅升級。




在性能提升的同時,蘋果還宣稱 13 寸和 15 寸的新 MacBook Pro 的續航都有增加,互聯網瀏覽續航時間增加到了 10 小時。


可能是因為 Touch Bar 那條 OLED 顯示屏成本太高,新版 Pro 的價格也比以往高了一些。







但你的視頻線、轉接線都得換了


為了更輕薄,新款 MacBook Pro 的介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的 USB、ThunderBolt、HDMI、MagSafe 磁性充電介面、標準 SD 卡讀卡器統統去掉了,換成了四個支持 USB-C 的 ThunderBolt 3 介面,老介面中只有 3.5 毫米耳機介面倖存。



這個介面的樣式使用的是正反都可以插的 USB-C 標準,除了正常的 USB 3.1 標準介面的功能以外,也支持 Displayport、ThunderBolt 的功能。也就是說,以後新 MacBook Pro 的顯示外接、讀卡器以及標準 USB 大介面都需要重新購買轉接線了。


這四個 USB-C 介面任意一個都能給 MacBook Pro 充電。當電腦距離插座比較遠的時候,左右都能充電是有幫助的。如果這四個介面都連接了線纜,系統會自動選擇一個進行充電。







鍵盤和 12 寸的很像,但手感好了點


新的 MacBook Pro 都全部換成了和 12 英寸的 MacBook 類似的「蝶式」結構鍵盤,蘋果說這個是第二代的「蝶式」鍵盤。




在現場體驗裡面我們發現,新的鍵盤用起來的感覺真的和 12 英寸機型不完全一樣,鍵程和觸發力度介於 12 英寸機型和老 MacBook Pro 之間。也就是說,很慶幸沒有 12 英寸 MacBook 那麼糟糕。



除了具有 Touch Bar 的新機型之外,蘋果還順便發布了一款外形和 13 英寸新 MacBook 完全一樣,配置稍低,沒有 Touch Bar 的最低配機型,作為了舊款 MacBook Air 13 寸的替代產品,預計不久之後現在還在售賣的 MacBook Air 產品線就會被徹底砍掉。







Touch Bar:Mac 上的第二塊屏幕、第二塊觸控板


在新 MacBook Pro 做演示的時候,能看到大屏幕上的展示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 Demo 時間大屏幕上只需要顯示一個 MacBook 屏幕的樣子就可以了,加入 Touch Bar 之後,大屏幕上也能夠顯示演講者手指在 Touch Bar 上的操作:一隻手操作觸控板的同時,另一隻手可以操作 Touch Bar 這第二塊新的「觸控板」。




蘋果官方 Touch Bar 視頻簡介




但不同的是,Touch Bar 上面的功能是可以變化的。在不同的應用里,Touch Bar 會顯示不同的快捷操作。蘋果在發布會上請三位演講者做了三個演示,分別使用了和 Touch Bar 適配了的 Photoshop、Final Cut Pro 和 DJ Pro。




在 Final Cut Pro 里剪輯視頻的時候,Touch Bar 就會變成時間線的縮略圖,手指在上面滑動可以快速選擇時間線上的位置,時間線旁邊可以選擇剪輯、切斷等工具。


在 Photoshop 編輯圖片時,可以一隻手控制筆刷的位置,另一隻手指可以在 Touch Bar 上控制硬度或者大小。


在 DJ Pro 裡面混音的時候,台上的演講者全程沒有碰鍵盤,在 Touch Bar 上面完成了選擇音軌、樂器和特效、重複段落、揉弦等等一大堆操作。




Touch Bar 說到底是一條 OLED 屏幕,這條 OLED 屏幕和上面那塊主屏的觀感完全不同,它的表面有一層類似磨砂的處理。但摸上去的感覺要比想像中光滑一些,如果你用過新款 MacBook 上的 Force Touch 觸摸板,會感覺它們有些類似,儘管他們的材質完全不同。




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試了 3、4 個應用,在默認狀態下它最左邊是 ESC 退出鍵、右端是 Siri 和音量調節。不過這些都可以在自定義里設置。


打開郵件編輯敲字時,Touch Bar 上會出現聯想詞、Emoji,可以直接點擊操作。在使用 Quick Time 看視頻時,它會自動跳出進度條供你拖動。


蘋果方面告訴《好奇心日報》,蘋果開放了介面,屏幕上顯示什麼由應用的開發者自行決定。每種場景下的虛擬按鍵能否自定義,也是由開發者說了算。




至於這個條形屏幕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應用實在差異很大。比如用來剪輯視頻的 Final Cut Pro,全屏預覽畫面時,Touch Bar 會出現進度條,這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跳回編輯頁面再修改時間線的功夫。但至於輸入法的 Emoji 選擇,其實並沒有節省很多時間。




從我們簡單的體驗來看,這塊 Touch Bar 相當於讓原本存在於屏幕上的一些工具欄變得可以觸摸了。這是一種介於鍵盤和直接觸摸屏的交互方式。但是,學習起來可能需要一點成本,至少我們在現場的體驗,最開始幾分鐘是有點不知所措的。







其實 Touch Bar 反倒對非專業用戶更友好


Windows 筆記本加入觸控屏已經有好幾年時間。而庫克此前曾評論說這是在把烤麵包機和冰箱強扭在一起。




那些筆記本的觸控體驗確實也不好,主要因為 Windows 平台軟體凋零,現有的生產力工具也沒有為觸控屏幕充分優化。微軟自己的 Office 團隊在提升觸控體驗的時候都更重視 iPad 而非 Windows,別家就更不必說了。


最後,Windows 筆記本電腦還是可以摸的 PC 而已。本周微軟推出的超大屏幕 Surface Studio 或許能推進這個過程,但也還只是或許。




MacBook Pro 的造型本身沒什麼變化。不同於雖然裝著鍵盤但屏幕更靠前的 iPad Pro 和 Surface,它的屏幕距離人手更遠,依然為鍵盤、觸控板的交互而設計。




MacBook Pro 的觸控被限制在窄窄的 Touch Bar 里,取代了原本頂部的 F 鍵盤區域。這一排本身就被用於調節亮度、音量之類的功能。這排實體按鍵的消失也不會影響你對手感的追求。


Touch Bar 靈活地根據當前運行的應用展示你最可能用到的按鈕。這裡的悖論是,去買 Pro 系列的專業用戶,往往都能熟練使用最常用功能的組合快捷鍵,Touch Bar 僅僅是將他們不看屏幕就能打出來的按鈕顯示出來。



它對於專業用戶的幫助,更多可能還是在全屏編輯圖片、視頻的時候,可以在 Touch Bar 看到一些基本信息、做一些不太複雜的編輯。以往許多人會用兩個屏幕來解決全屏和編輯的問題,但沒法在移動的狀態下用。Touch Bar 讓這成為可能。


相反,裝在 Pro 系列上的 Touch Bar 反倒更適合非專業用戶。那些沒有一天十幾個小時對著電腦、不記得各種快捷鍵的使用者,可能會對著屏幕上的工具欄找上一會兒。


從小熟悉觸屏手機、平板的用戶對於直接顯示按鈕的 Touch Bar 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在將觸控融入筆記本這件事上,蘋果這次只走了一半


Mac 和 Windows 誕生後的三十年里,個人電腦都是屏幕上顯示了一個按鈕,然後你用滑鼠或觸控板移動游標去按它,或者按下對應的鍵盤按鍵。總之就是不直接。




看到一個按鈕,直接用手按這個按鈕。這是智能手機革命背後的最根本技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年紀稍長的人一直沒能適應個人電腦。但拿起手機、平板卻能自如地購物、看新聞、發信息。



Touch Bar 為 MacBook Pro 用戶帶來了一部分直接操作,軟體開發者認為最重要的按鈕都會顯示在這裡。


它的體驗最終將取決於有多少軟體開發者支持,以及軟體開發者是不是能找到最合適的功能放進 Touch Bar。


但蘋果這次沒有在全線產品都用上 Touch Bar,甚至連新出的 MacBook Pro 13 英寸都有老按鍵的版本。


這意味著軟體開發者必須同時支持兩種鍵盤,但這是矛盾的。如果想突出直接交互,彈窗按鈕、接聽網路電話之類的重要信息應該都直接顯示在 Touch Bar 里。甚至不用在大屏幕上顯示。


目前最便宜的幾款 MacBook,包括 MacBook Air 13 英寸、MacBook 12 英寸、新的低配 13 英寸 MacBook Pro,都沒有 Touch Bar。



加上用戶換電腦的間隔很漫長,四五年並不罕見。Touch Bar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小眾。軟體開發者必然更多考慮傳統的鍵盤。


這背後可能是 OLED 顯示屏成本的客觀因素,但它會影響觸控在 MacBook 上的普及。至於以後,蘋果是不是會通過 Touch Bar 逐步讓 MacBook 的整個鍵盤區都變成觸屏,那就更遙遠了。


選擇 Touch Bar,說明蘋果對筆記本電腦未來的看法依然是「改良」而不是「革命」。它依然會是數千萬人的辦公選擇、iPhone 的伴侶,但不會改變你使用電腦的習慣——這也意味著用戶換電腦的動力不會那麼大。



這個人一手把網易雲音樂送上軌道,現在他要來「拯救」百度音樂





矽谷最大的幾個科技公司,怎麼造個車就這麼難呢?





寶馬VS賓士VS奧迪:應不應戰,要看挑戰者夠不夠格|廣告大戰④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全新Magic Keyboard曝光:觸控條+Touch ID
蘋果翻新13吋MacBook Pro(配Touch Bar)上線
蘋果遇豬隊友:新MacBook Pro/iMac被曝光
選購請注意,蘋果iMac、MacBook、MacBook Pro、MacBook Air均有更新
蘋果新推Business Chat 在iMessage上做「公眾號」
蘋果更新MacBook MacBook Pro全系列產品
反饋不佳,蘋果考慮推出 15 寸 MacBook Pro 無 Tocuh bar 版
蘋果推送Swift Playgrounds 2第一個beta
蘋果將在WWDC上iPad Pro和Siri Speaker
蘋果新iMac/MacBook/Pro真機體驗:性能遺憾補平
叫板蘋果MacBook?微軟Surface Laptop賞析
發行遭阻:已故巨星Prince新單《Deliverance》上架蘋果音樂和iTunes
蘋果對手?微軟發布Surface Laptop筆記本
Hover Camera Passport跟拍無人機上架蘋果商城
西數推出G-Drive硬碟:可為蘋果MacBook Pro充電
Podcast 推手蘋果總算為 Podcaster 提供基本數
為挑戰蘋果,Android Pay 這下要變 Google Pay 了
蘋果發布史上最強iMac Pro,並下調MacBook售價
蘋果開售翻新版13英寸Touch Bar MacBook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