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到底什麼是娛樂?終極的疑問

到底什麼是娛樂?終極的疑問

文 | talich


當第一批殖民者踏上新英格蘭的土地,建立自己的社區時,他們是沒有什麼娛樂的。


這其實不難理解。

要知道,這些人既是拓荒者,也是出身於中產階級的宗教異見分子。他們大多不是農民,缺乏生存的技巧,第一件事,當然是學會怎麼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荒蠻之地生存下來。生存的第一要務,也是唯一要務,就是種田、漁獵,想法填飽肚子。


隨著勤勞的殖民者們的辛苦工作,他們的生活條件也開始改善,有了相對穩定的收成,也開始有了閑暇時光。但是,他們還是沒有什麼娛樂。


這聽上去就有點令人費解了。


原因在於,首批移民所持的是加爾文教派的極端教義,因為對新英格蘭教會的不滿,才選擇了來到北美這個地方,建立自己的完美家園。在他們看來,任何娛樂的本質都是邪惡的,貪圖享樂是一種罪,會把人騙入歧途。生命寶貴,不能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只有始終堅持勤儉的習慣,保持拓荒者的心態,才能純潔內心,得到上帝的嘉許。

但是,加爾文教派的教義里,其實並沒有反對娛樂。蘇格蘭長老宗的創始人約翰·諾克斯,在日內瓦追隨加爾文時,就曾在禮拜日見到加爾文自己在打草地滾球。當第一個感恩節到來時,清教徒們也曾經狂歡三天,只是這娛樂,不久就被明令禁止了。


可見,在新英格蘭清教徒們的宗教理想里,其實是夾帶了私貨的。這私貨,也是讓他們背井離鄉來到北美的原因。


清教徒是宗教上的激進分子,他們在英國時,不滿意新英格蘭教會的立場,認為他們對新教的支持還不夠。他們也就認為,英國的當權者所支持的很多政策,都是會讓國家陷入衰敗的作法,是敗德的行為。


其中有一項,就是英王詹姆斯一世在1618年公布的《運動書》(Book of Sports)。在這項政令里,英王允許民眾在周日的禮拜後,可以豎起象徵節日娛樂的五月柱(Maypole),並進行一些「合法的娛樂」,比如跳舞、射箭、跳遠等運動。


本來,詹姆斯一世宣布這項政令也是清教徒和天主教徒對抗的結果。他算計著如果不讓民眾有適當的娛樂,要是天主教再針鋒相對地支持娛樂,那民眾或許會禁不住誘惑被天主教吸引過去。於是他就拿出了這個妥協方案。但在清教徒看來,不僅周日不能進行娛樂,平時也不能,詹姆斯一世的妥協就是向邪惡投降,是英國貴族為了在周末放縱自己找出來的借口。

於是,新英格蘭的當權者燒毀了《運動書》,砍倒了五月柱,禁止了草地滾球、唱歌跳舞這樣的室外娛樂活動,就算是結婚過節也不例外。嚼煙草作為打發時間的行為,也不能在公共場合出現。


不僅公共場合如此,連私人活動也要控制。他們沒收了骰子和撲克牌,如果在家中舉行喧嘩的聚會,也會被舉報。在宗教權威看來,只有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可以被網開一面,那叫做「晚飯」。


對禮拜日的要求更加嚴苛,甚至有規定禁止任何七歲以上的人「在街道和田野上做沒有必要的和沒有道理的閑逛」。在康涅狄格的新倫敦,據法院記錄,名叫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和薩拉·查普曼(Sarah Chapman)的兩名年輕男女因為在安息日里「坐在谷德曼·查普曼(Goodman Chapman)的櫻桃園中的一棵蘋果樹下」而被抓。


在紐黑文的一次婚禮上,海員雅各·默蘭(Jacob Murline)遇到了一位名叫薩拉·塔特爾(Sarah Tuttle)的女孩。他們坐到一個木箱子上,雅各的手摟在薩拉的腰上,薩拉的手搭在雅各的肩上,兩人就這樣坐了半個小時,然後雅各被薩拉的父親以誘騙罪告上了法庭。當兩人聲稱這是你情我願後,法庭將兩人罰款以示警告:「年輕男女有這樣令自己和他人墮落的約會,我們應該因此感到痛心。」


現代人看當年的這些律法,或許覺得有如笑談。但再一想,真有了如此離譜的法律,也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種行為在當時已經變得相當普遍,不可控制了。娛樂是生活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社會需要。它能夠調節呆板不變、機械封閉的生活方式,讓人可以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尤其是遇到挫折或事故的時候,藉機紓緩調劑一下心情。同時,就像上面提到的青年男女們,娛樂為他們提供了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種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生物本能,不可能違反天性地永遠抑制下去。

於是,當你全力壓下去,想把這慾望摁住時,它就從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了出來:除了禮拜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積極地參加每周中間的教會日常佈道活動。作為虔誠的信徒,積极參加教會的團契,在社會領袖看來自然無可指摘。可對於會眾來說,這卻也提供了娛樂的機會:教會佈道固然難免會無聊,在活動中卻可以見到其他人,聊聊天。甚至,在教會活動中聽牧師宣布其他人違反娛樂禁令而受到懲罰這種事本身,也成了一種娛樂,如果有當眾受責的場面,更是一場好戲。


當我們的生活中,充斥了大多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時,我們往往會意識不到那些最基本的娛樂方式的重要性,就比如聊天和散步這些再自然不過的行為。


很快,地方政府就下了規定,要求周中的佈道不能在下午一點以前開始,也不能太晚結束。但是,他們也知道,民眾找樂子的慾望,已經無可抑制,這樣一味地彈壓是控制不住的。新一代的會眾,已經不像老一代人在宗教上那麼極端,從英國新來的移民里,清教徒的數量也大不如前。在1630年到1640年間,只有四分之一的新移民是清教徒。更何況,就算再忙,閑暇時間總是有的。比如太陽一落山,大部分農活就做不了了。新英格蘭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也使大家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此外,還有那些少不了的宗教節日,尤其是像感恩節這種,還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所以,既然擋不住,就不如疏導:娛樂是可以允許的,但是要置於道德的導引下。

出於對勤勞致富的提倡,從生產活動中演變出來的娛樂更容易被接受。因為從一定程度上,這些活動本身很難和勞作區分開。比如打獵和釣魚,既是一種農業生產活動,也是一種娛樂。但像打松鼠、浣熊這樣的活動,就已經具有相當的娛樂性。到秋天時,大家還會結成數十人的隊伍外出打獵。很快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就需要開闢出專門的水域來供大家釣魚打水鳥。打獵者也是第一批動物保護主義者,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無限打下去,很快就會沒動物可打。到十七世紀末,馬薩諸塞和康涅狄格都規定了狩獵季節,並對部分動物進行了保護。


同時,與工作有關的節日娛樂也開始被接受了。


像訓練日,就是從打獵演變而來,大家可以聚集在一起進行打靶訓練等活動。競選日則是每個自由民盡義務的日子,慢慢也變成了一個節日。集市是農民們交換商品,互通有無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免不了相關的集體活動。還有建穀倉這樣的大工程,一家人根本做不來,需要當地居民一起參與,也就成了地方民眾聚會的方式。訓練造房之餘,大家會跳舞唱歌,賽跑摔跤。節日上的遊行慶典也發展了起來。


通常,這些活動常會在酒館結束。


事實上,飲酒是最早被社會接受的娛樂方式,也是北美最常見的娛樂中心。飲酒對於殖民地的移民來說,是必要的求生手段,因為酒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避免喝生水染上莫名的疾病。酒也是萬能的打發時間調節情緒的神水,既可以借酒澆愁,也可以舉杯相慶。可以一個人喝悶酒,也可以一群人喝喜酒。新英格蘭地區人口密集,在被默許後,各種小酒館也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從釀製的啤酒和蘋果酒,到蒸餾的朗姆酒,都很受歡迎。


不久,酒館成為了地方社交活動的中心。


比起教會來,同樣是公共空間的酒館,是個完全世俗的地方。而且酒館老闆都知道和氣生財,保持政治中立。所以在酒館裡,大家都被去掉了社會等級,自由地談天說地,發表看法。各種社會活動開始借著酒館開張,比如政治集會,地方事務辯論,甚至法院陪審團的討論,都可能在這裡進行。還有很多人會借著周中來參加教會佈道的機會,順道來酒館大喝一場。


但是,喝酒雖然被許可,它也逃不開宗教的道德標準,這就是不能醉酒。在清教徒看來,醉酒是一種罪,是人不能自控的表現,喝酒喝到醉,是內心軟弱不夠男人的標誌。一旦喝醉,就要被當眾鞭打,以警示眾人。經常喝醉的酒徒,還會在衣服醒目處被縫上一個大大的紅字D以示懲罰。怎奈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酒實在是便宜,只要兩先令就可以買到一加侖,所以雖有法律威懾,照樣有很多人醉倒不醒。


為了吸引顧客,酒館當然不止於賣酒,而是積極提供各種附加業務。大眾喜聞樂見的打獵活動,被移至酒館裡,打野禽比賽勝出的客人可以用獎金抵償酒錢。酒店老闆們還踴躍在當地報紙上做廣告來宣傳自家的娛樂項目。早在1722年麻省查爾斯鎮的一則廣告中,酒店老闆就為自己店裡的撞球桌做過廣告。的確,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室外空間的減少,人們對室內娛樂活動的要求增加了,撞球和棋牌也就成了酒店的主要招牌。


據後來美國的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說,在大部分村鎮里,幾乎每隔一棟房子,就可以看見這樣或那樣的娛樂招牌。依舊保守著清教徒遠離娛樂教條的亞當斯對此相當不屑,認為這些人花了太多時間在跳舞這樣無用的娛樂上。但是,娛樂的觀念即使在他們這些上流人士中,也在慢慢改變。在不遠的將來, 約翰·亞當斯的兒子約翰·昆西·亞當斯,就會通宵達旦地跳舞唱歌,還將是第一個在白宮裡安置撞球桌的美國總統。


到十七世紀末,賭錢也終於開始被允許了,只是,那叫做彩票。上流人士和普通民眾一樣,熱衷於購買彩票。村鎮和地方政府,會利用彩票來籌款以修建運河、道路、橋樑,還可以興建學校,甚至接濟地方教會,以「增進公眾的信仰」。


連教會佈道也開始改變。為了留住教眾,牧師開始帶領大家在禮拜上唱歌。到1720年,會眾們已經要按帶樂譜的歌本來唱,大量宗教歌曲開始流行起來。教會對歌曲的認可,讓音樂開始被社會接受,到1716年,新英格蘭已經開始大量從英國進口樂器,上流人士在自家彈琴唱歌。不出幾年,商業化的音樂演出也冒頭了,五先令一場。


同時,舞蹈這種形式也不再被認為是邪魔附身,新英格蘭出現了專門給上流人士開辦的跳舞學校。酒館老闆們,當然又是在第一時間裡抓住了這個機會,把酒館變成了舞廳。很快,城市裡出現了各種社交俱樂部、體育俱樂部,這些組織,也大都選擇在當地的酒館裡活動。1744年,一位來自馬里蘭的名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醫生(此人和後來的美國開國元勛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沒有關係),在自己的北上旅行中,就記述說曾在波士頓參加當地的健身俱樂部活動,在著名的夏日渡假城市紐波特,參加了當地的哲學俱樂部活動,還在紐約參加了一個叫匈牙利俱樂部的活動。


如果說新英格蘭的這些慢慢冒出來並被大家接受的娛樂活動有什麼共同主題的話,就是他們在清教徒凡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德觀念主導下,都更加鼓勵那些需要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欣賞的娛樂形式。不管是打獵還是跳舞,飲酒還是打牌,都是人人可以親自上手,樂在其中的活動。這些娛樂本身,都沒有等級高下,而是強調大眾平等的參與。


當然,觀賞型的娛樂也並非絕跡,除了前面提到的音樂會,還有馬戲和雜技表演這樣的活動,通過巡遊的藝人來到了各地的酒館裡。一位叫約翰·柴爾斯(John Childs)的藝人,還曾在波士頓表演過「飛躍卡特勒博士的教堂」,但是類似的活動馬上被當地政府禁止了,理由是吸引了太多的群眾圍觀。另一類受歡迎的活動是各種奇異事物的展覽,通常都是各種當地人聞所未聞的動物。或許是上流人士和普通民眾一樣,對這些古怪展覽充滿了好奇心,認為它們也算是一個增廣見聞的方式吧。在1716年時,就有一隻從非洲運來的獅子在北美各地展出,1721年,又來了一頭駱駝。接下來,水牛、白熊、大象,接踵而至。有些動物的名字甚是古怪,比如在一則廣告中,提到了一隻叫作「日本人」的動物,「身高約兩英尺,全身上下除了尾巴和腳,酷似人體」,想來應該是一隻日本猴子了。這些演出,無疑讓人看見了後來馬戲的影子。


到了北美獨立戰爭前夜,新英格蘭的娛樂活動已經成了大眾生活的一部分。宗教領袖們在現實的壓力面前,慢慢後退,讓娛樂走上前台。但是,只有一種觀賞型娛樂,卻在新英格蘭無落腳之地,就是戲劇。


在清教徒看來,戲劇本身乃是惡魔的工具,演戲行的是一種高明的騙術,會在潛移默化中鼓勵民眾欺詐,讓世風敗壞。容忍戲劇的存在,會讓公眾不再虔誠。而反過來看,牧師佈道,當然也是一種被動觀賞性的娛樂形式,是牧師通過講述聖經故事這樣的表演形式,來傳達宗教和道德信念。從很大程度上,戲劇表演和牧師佈道,對於需要打發時間的民眾來說,就是一種直接的競爭關係。比如,雖然殖民地政府禁止任何戲劇表演,當地民眾,尤其是一些有相當教育程度的人士,會選擇在公開場所里朗讀經典文學作品,或進行道德宣講的方式,通過業餘的演出活動,來進行變相的戲劇表演。


在這些世俗娛樂的壓力下,牧師也不滿足於帶領信眾唱歌,而是進一步地改變佈道的方式。他們開始用更加形象的語言來描繪罪惡和享樂,用各種罪與罰的細緻故事來吸引會眾:從醉酒到謀殺,從不守教條的下場,到各種地獄酷刑的場面,有時甚至不惜流於庸俗淫穢。


就這樣,娛樂打起了道德的名義,讓民眾可以堂而皇之地樂在其中,而這樣的表演,也還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反覆上演。這或許就是一種娛樂的邏輯吧。



到底什麼是娛樂?終極的疑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最美妙的電影聲音就是幫助觀眾進入人物的大腦
美國人一輩子要看這部電影八十遍,已經成了習俗
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教授的最重要代表作,來了!
上海最大的影迷黑幫,出了一本書記錄二十年坎坷歷程
華語電影最牛的三個年輕導演,在金馬獎一決雌雄

TAG:虹膜 |

您可能感興趣

終極拷問:養魚到底為什麼?
到底什麼才是根除瘧疾的終極良方?
樊和平:「我們」的世界缺什麼?人類文明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麼?
撩妹的終極套路到底是什麼?
一個終極問題:什麼才是愛情最好的歸宿?
哪裡是終極快樂的歸宿呢?
是什麼讓你變胖的?終極答案!
活著為了什麼?這是一個終極問題
項羽寧死也不肯過江東,背後的終極原因到底是什麼?
娛樂圈的這些終極「爺孫戀」你認同嗎?但這一對過的是真的幸福!
孕期到底能不能養寵物?終極疑問大揭秘
每個媽媽都逃不掉的終極提問:「我是從哪裡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爐石傳說大討論!終極感染,你認為到底值幾費?
房子和愛情,什麼才是你的終極安全感?
想睡宋仲基,到底有什麼錯?!睡到男神的終極大攻略
女人的終極安全感是什麼?
化學的終極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都說范冰冰是李晨的終極歸宿?
顫抖吧吃貨們!靠吃到底能不能瘦下來?終於有了終極解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