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2016年5月6日,紐約佳士得公布了一則令全球中國陶瓷收藏圈為之沸騰的重磅消息:2016年9月15日在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隆重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拍賣:《美藏於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珍藏中國瓷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紐約佳士得2016年秋季拍賣會

《美藏於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中國陶瓷專場拍賣》

這次經館方細心甄選釋出的501件中國陶瓷,包括拍賣圖錄封面那6件燦若雲霞的康熙豇豆紅瓷器,均是大都會博物館自1880年開館以來破天荒首次公開拍賣的百年珍藏,很多拍品傳承自20世紀美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舊藏,如摩根氏與洛克菲勒氏。此外,還有來自博物館第一代贊助人的捐贈品。能真正擁有一件大都會藏品,堪稱百年不遇的機緣與殊榮,如何能讓一眾傾慕已久的陶瓷愛好者和收藏家們淡定呢!這次拍賣,再次揭開了大都會博物館傲人的收藏史,以及20個世紀「黃金時代」美國巨賈豪們前赴後繼、一擲萬金收藏中國陶瓷的傳奇。

▌獨立日的激情構想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幾乎是每一個到訪紐約的人必須去朝拜的藝術聖殿。它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美術館。這座藝術殿堂共收藏了300萬件藏品,「涵蓋了全球每個角落的文化,代表了從史前到當代5000年的文明史」。

最初,「在紐約建造一座博物館」的想法,是一位名叫約翰·傑伊的法學家,在法國巴黎布羅涅森林的一家餐館裡當眾提出的。這一天正是1866年7月4日的美國獨立紀念日。這個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倡議馬上得到了一群美國公民的熱烈響應,他們包括富有的商人、銀行家、著名的藝術家與思想家等。1870年,建立大都會博物館的倡議被美國紐約州議會正式通過。同年歐洲普法戰爭爆發,美國於此時乘機積極購進了許多戰爭中幸免於難的藝術品,這就是大都會博物館的首批藏品。

大都會博物館於1872年2月20日首次開放,起初是分設在紐約的兩個地方。1880年3月30日,位於第五大道與82大街交界處的博物館主館開幕,後又多次擴建,1902年全部完工。

大都會博物館主體為哥特式建築,全館分佔3層樓,設234間陳列室,收藏近5000年來人類文化文明的各種文物,主要有埃及藝術、希臘羅馬藝術、東方藝術、西歐藝術、伊斯蘭藝術、美國藝術等部門,還附設有少年美術館。在300萬件館藏中,亞洲部文物有3.5萬件,而中國文物在1.5萬件上下,「比例上來講,只不過是大都會博物館1%,但它在大都會博物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亞洲藝術部策展人孫志新說。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後人稱為「鍍金時代」的偉大時期。美國迎來了歷史上第一輪高速經濟發展,並造就了一批財富驚人的實業家。這些資本雄厚的銀行家、實業家、商人們,在商界翻雲覆雨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藝術品的魅力與價值,他們通過收藏藝術品來體現自身的高雅品位、理想追求與社會形象,視贊助藝術、捐贈博物館、分享藏品為彰顯財富與成功的一大途徑。正是在這種社會風氣里,大都會博物館得以迅速成長、擴張,獲得了源源不絕的捐款、捐贈。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東亞藝術風潮初起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1879年正式迎來了第一批中國陶瓷。這一年,館方向著名收藏家塞繆爾·普特南·艾佛利 (1822 - 1904)購入了超過1300件陶瓷,其中大部分是中國明清瓷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塞繆爾·普特南·艾佛利(1822-1904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大都會博物館藏艾佛利氏珍藏中國瓷器。約拍攝於1907年

艾佛利氏是大都會博物館創始信託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活躍的收藏家兼藝術品顧問。他曾出任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藝術專員,遍游歐洲各個著名畫廊、藝術工作室、古玩店、拍賣行,交際廣泛。大約從1880年左右開始,美國開始掀起了一股對於東亞(主要是中國與日本)藝術的風潮,艾佛利氏很顯然是其中一員。他對富有裝飾效果、色彩明艷的清代瓷器情有獨鍾。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雍正粉彩花卉紋盤 口徑:19.6厘米

來自塞繆爾·普特南·艾佛利舊藏,為大都會博物館於1879年第一批購入的中國陶瓷之一。

於2016年9月15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公開拍賣。

根據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介紹,這一收藏風尚,很可能得益於1876年在費城舉行的美國獨立百年紀年博覽會的宣傳與推動。這是美國首次舉辦的世界性博覽會,轟動一時,總共招徠了超過1000萬名觀眾。博覽會上展出了五花八門、令人目眩神迷的中日裝飾藝術品,不但引領了新的藝術品收藏熱潮,同時也對當時藝術界和設計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受到東方美學和藝術形式啟發的,包括路易斯·蒂芙尼(1848 - 1933)和詹姆斯·惠斯勒(1834 - 1963)這樣的著名設計師與藝術家。

班哲明·阿爾特曼(1840 -1913)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第二位重要捐贈人。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班哲明·阿爾特曼(1840 -1913)

這位紐約出生的猶太籍商人,以溫文爾雅、低調內斂、慷慨慈善而著名。他是世界著名的B.Altman & Co.百貨公司的創辦人,對大都會博物館捐贈了無數藝術瑰寶,包括51幅倫勃朗、波提切利和利皮等西洋古典大師的畫作,還包括了400多件清代瓷器。阿爾特曼氏珍藏的藝術品大多是從同時代紐約著名的古董商Henry J. Duveen 與 Joseph Duveen 杜維因兄弟處購入。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位於紐約第五大道與56街處的杜維因兄弟畫廊。拍攝於1953年。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著名的藝術品經紀人約瑟夫杜維因,約1920年

他於1913年逝世時,其私人遺產高達4500萬美元,而他歷年的捐贈善款合計也超過3500萬美元,皆用於藝術與教育,福澤後世。

阿爾特曼之後,接下來就是如雷貫耳的摩根氏。

▌摩根氏的驚人秘密

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最具權勢的財閥巨賈摩根氏(1837 - 1913 )也是大都會博物館歷史上最重要的捐贈人之一。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1837-1913)

他的商業帝國版圖涵括報紙、金融、鋼鐵、航運,統領美國國家經濟長達50年之久。這位勤奮過人、興趣廣泛的金融巨人同樣對藝術收藏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於博物館成立的翌年即開始進行贊助,於1888年加入了博物館的信託人委員會,並在1897年捐贈出第一批藝術品。摩根氏在1905年被正式推選為大都會博物館委員會總裁,並一直連任至去世。他積极參与博物館的各種擴建,並將收藏品借展於幾近博物館所有部門。摩根氏去世時,並無對其龐大藝術收藏做出任何特別指示,僅表示應用於教育與大眾觀賞。其子小摩根氏隨後將其父7000餘件藝術珍品捐贈與大都會博物館,但奇怪的是,這其中並無包括已經在博物館中借展的大批中國瓷器。

中國陶瓷是摩根收藏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清末至民國時期,正值清帝國瓦解崩潰,不但有大量清宮珍寶流散民間,更有大批遜清王室遺老遺少們依靠變賣宮中古董度日。由內務府主辦的宮中拍賣會不斷,引來日歐美眾多銀行家、古玩商大肆搶購,包括著名的倫敦大維德爵士和山中商會。精明敏銳的摩根氏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他聘任了倫敦古董商拉金和駐北京美國花旗銀行駐遠東全權代表麥克奈特作為他的私人顧問,開始以重金四處收購中國古董。

1912年12月2日,《紐約時報》披露了一則引人入勝的消息:來自中國清宮皇室的絕世珍寶即將在倫敦出售!秘密的背後,正是摩根氏最後的一個驚世收購。原來他派遣的密使已經與慈禧太后的貼身「御前女官」 裕德齡進行了多次秘密商洽,準備買下一整批來自北京紫禁城、盛京大內(今瀋陽故宮)與熱河行宮(今承德避暑山莊)的清宮珍寶。1913年3月8日,一封由麥克奈特從北京發往紐約的秘密電報證實了這筆龐大的買賣。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由摩根氏私人密使麥克奈特於1913年3月8日從北京發往紐約的電報

紐約摩根圖書館珍藏

交易談判顯然進行得非常迅速而順利,至3月12日,發往紐約的電報已確認了清王室對交易條款的確認以及代表民國政府的袁世凱的特許。麥克奈特在電報中建議摩根氏出資400萬美金,以確保整批寶藏能儘快運往倫敦。可惜這筆交易尚未完成,摩根氏就不幸於3月31日在羅馬因病去世。這批珍貴的清宮珍寶最終被軍閥們瓜分盜賣,散失殆盡。

假如摩根氏的運氣能允許他再多活幾天的話,也許今天的紐約真的就收藏了半個熱河行宮!這個不為人知的驚天買賣,如今僅剩下留存在摩根圖書館珍藏著的幾封電報。這段傳奇顯示了摩根氏一貫的風格:以犀利獨到的眼光與富可敵國的財富氣量來搜羅天下最美的藝術品。

▌嘎蘭特至摩根氏的輝煌

購買清宮寶藏的壯舉未遂,但那僅僅是摩根氏對世界奇珍異寶無數搜購中的最後一次。摩根氏珍藏的中國瓷器,大部分來自另一位著名的美國著名的銀行家詹姆斯·嘎蘭特的收藏。

嘎蘭特氏對康熙瓷器情有獨鍾,珍藏的康熙瓷超過1000件之多,蔚為大觀。當嘎蘭特氏於1902年去世時,精明的古董商杜維因兄弟以50萬美金的代價向其家人買下整批當時仍在大都會博物借展的這批中國瓷器,並隨即作價60萬美金售予摩根氏。摩根氏不但欣然全盤接手,還囑咐杜維因兄弟繼續採購其他遺缺的瓷器品種,並為此再度支付額外的20萬美元!正是這批瓷器奠定了摩根氏中國陶瓷收藏的基礎,並以康熙作品獨佔鰲頭,精彩絕倫。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摩根氏珍藏中國瓷器。

陳列於大都會博物館D翼二層南廳。拍攝於1907年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摩根氏珍藏中國瓷器。

陳列於大都會博物館D翼二層南廳。拍攝於1908年

為此,摩根氏精心定製了250套精美豪華的瓷器圖錄,分兩集,分別於1904及1911年兩次出版,用於饋贈親友,彰顯這個藝術榮耀。圖錄由當時兩位最著名的學者執筆撰寫,收錄瓷器近2000件,製作格式完全按照摩根先生私人要求製作:摩洛哥皮紙鍍金壓花外封、書頂刷金、書口書底毛邊、高檔綵綢環襯,所有彩頁均由人工按真品繪製,手工上色、描金繪銀,詳細瓷器名稱、尺寸、形制、成品年代等,極盡奢華,精美無比,為20世紀初期美國出版中最為奢華、重要的中國陶瓷經典名作。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摩根氏珍藏中國瓷器圖錄。1904年出版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康熙 黃地素三彩玉蘭洞石紋方瓶一對

著錄於摩根氏珍藏中國瓷器圖錄。1904年出版

1913年,摩根氏去世,其家人決定出售當時仍在借展於大都會博物館6號展廳中的大批中國陶瓷,用以支付巨額遺產稅。1915年2月,敏銳的杜維因兄弟此時再度出手,以200萬英鎊合390萬美元(合今日約7000萬美元)納入囊中,並在隨後兩年中,將這批新戰利品的大部分分別售予小洛克菲勒氏(1874 - 1960)、亨利·弗力克氏(1849 - 1919)及約塞夫·魏登納爾氏(1872 - 1943) 等收藏巨擘。顯赫一時的摩根氏收藏,數千件中國陶瓷至此四散東西。矗立在曼哈頓麥迪遜大街上的摩根圖書館中,僅保留下來一件郎窯紅膽瓶,見證著當年無比的輝煌與榮耀。

▌小洛克菲勒的禮物

繼摩根氏之後,美國出現了史上第一個億萬級富翁家族,這就是輝煌的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神話從創始人約翰·戴·洛克菲勒算起,已經繁盛了整整6代人,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如此驚人的財富創造與傳遞,實在與家族的財富觀念和從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他們的家族崇尚節儉並熱衷創造財富,也積极參与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與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驚人財富。「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貢獻將被公認為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里程碑。那些能慷慨解囊而又獨具慧眼的富翁對現代科學所做的貢獻,堪與歷代教皇和諸多王公為文藝復興時期所提供的庇護相媲美。在這類富翁當中,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可謂佼佼者。」這就是溫斯頓·丘吉爾對洛克菲勒氏的評價。

在1910年時,老洛克菲勒名下的財富就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但他並不屑於購買藝術品或其他時髦的豪華玩意,只熱衷於投資各種大型生產企業和慈善活動。到了第二代小約翰·洛克菲勒(1874 - 1960 ),這位新的家族掌門人卻是個天性謙虛勤勉、雅好藝術的虔誠教徒。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1937)

摩根氏名聞天下的藝術收藏,對小洛克菲勒的影響很大,所以,當杜維恩兄弟宣布出售摩根氏遺留的中國瓷器時,他毫不猶豫地準備買下。

他向其父老洛克菲勒商借200萬美金:「 我從不在馬匹、遊艇、名車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揮霍金錢,瓷器是我唯一的鐘愛,也是我唯一捨得為此花錢的愛好……我想你並不知道我喜愛瓷器的程度,因為你不了解瓷器的藝術魅力。」這封誠懇而情真意切的借款信,竟然神奇地得到了老洛克菲勒的首肯。

柳暗花明又一村,眼看就要瓦解流散的摩根氏珍藏,其中一部分終於又團聚在小洛克菲勒的手中。他以165.7萬美金的代價,如願從杜維恩兄弟處買下了大部分的摩根瓷器,並使它們再次回到了大都會博物館中。他似乎對康熙釉上彩瓷器有著特殊的偏愛,這應該來自於他在青年時代多次對百貨巨頭班哲明·阿爾特曼寓所的拜訪。那裡陳設收藏的各式華麗的中國瓷器,給小洛克菲勒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也因此成為一名中國清代瓷器的狂熱愛好者。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康熙 五彩海礁瑞獸紋大長頸瓶 高:50.9厘米

摩根氏舊藏。後轉洛克菲勒二世珍藏。

於2016年9月15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公開拍賣。

以不菲代價換來的摩根舊藏,更加激起了小洛克菲勒對中國瓷器的熱情,他不但陸續又從其他著名收藏家與古董商手裡買下更多精美作品,並開始全神研究、靜心細賞,更囑託知名的建築設計師魏樂斯·博士沃夫親自為重要的收藏品定製底座。有些精心設計的底座甚至巧妙配上了固定裝置,使瓷器的擺放更加安全牢固,真可謂是關愛備至。1960年,小洛克菲勒去世,他留給了大都會博物館一份豐盛的禮物:400餘件精美無比的中國陶瓷,留予後世共賞。

▌洛克菲勒三世的新視角

傳到第三世,洛克菲勒家族的掌門人是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906-1978)。出生於世界上最富有、最有權勢的家庭里,洛克菲勒三世完全繼承了父母對亞洲藝術的熱愛。他在年輕時加入了美國海軍,擔任指揮官辦公室首席海軍少尉,並為一個跨部門專責小組工作,專門規劃對日本的戰後政策。1945年退役時,憑藉他的戰時經驗,被任命為文化顧問,主要工作為改善美日關係。因此,洛克菲勒三世對日本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他多次訪問日本,與出光美術館創辦人出光佐三結為至交,並認識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女婿、中國和韓國瓷器收藏大家麻生太賀吉,藉此逐漸走入收藏領域。

洛克菲勒三世與其他熱衷於修造美術館的美國富豪有所不同。他的收藏觀念在於通過精美藝術品來展示和鼓勵美國與亞洲之間更深的文化認知與交流。基於這一偉大理想,他在1956年於紐約成立了美國最重要的公眾藝術教育機構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1963年起,洛克菲勒三世聘請克利夫蘭美術館館長李雪曼為藝術顧問,全面搜求東方美術名品。至此,洛克菲勒三世和他的妻子布蘭切特成為世界上亞洲和美國藝術最主要的收藏者。

1978年,洛克菲勒三世趕著出席紐約近代美術館理事會,途中遭16歲無照駕駛少年開車撞擊,不幸因車禍喪生。洛克菲勒三世去世後,他的夫人將兩人30年心血集藏的258件亞洲文物精華名品,包括中國官窯瓷器,印度、東南亞雕塑,日本浮世繪版畫、織品等捐贈給亞洲協會,充分體現出洛克菲勒家族的優良傳統。1999年,為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亞洲協會在上海博物館舉行了《亞洲藝術遺珍——亞洲協會洛克菲勒三世伉儷珍藏精選展》,展出85件瑰麗無比的亞洲古代藝術珍品,包括兩件震撼人心的曠世名品:明宣德青花游龍紋大扁壺與清雍正粉彩折枝花果紋梅瓶。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明宣德 青花游龍紋大扁壺 高:47 厘米

洛克菲勒三世伉儷舊藏。亞洲協會珍藏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傳奇


清雍正 粉彩折枝花果紋梅瓶 高:34.3 厘米

洛克菲勒三世伉儷舊藏。亞洲協會珍藏

▌結語

清咸豐十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法聯軍縱火焚燒了圓明園,這座號稱匯聚了地球一半智慧、文明與財富的「萬園之園」,僅在3日內就化為廢墟。這起人類文明史上最殘酷的暴行,也預示了綿延數千年的東方文明的隕落和西方工業文明的開端。遙遠的東方帝國在黃昏地平線上坍塌瓦解,而歐美的工業革命則在另一個地平線上冉冉升起。19世紀是東西方文明轉折的交接點,人類從古老的精神智慧文明走向了物質資本世界,但全球資本與網路一體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當我們重新回頭思考人類的來時路,看到時輪之齒所碾壓後的文明碎片,就是藝術品。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如實地折射出東西世界的巨變中,文化、文明的傳遞路徑。像摩根氏與洛克菲勒氏這樣富可敵國的豪門家族,能將藝術品的收藏、捐贈、資助、保護作為一種家族榮耀和社會責任,而藝術的創造、累積和傳承,其實也需要這樣的社會精英來推動,這才是藝術品真正恆久的價值——傳遞人類的真善美。財富只能通過藝術,轉化為一種永恆的價值。100多年前,藝術慈善家們以立足於全人類文化、文明的價值觀,成就了一段段大都會博物館的傳奇,100年之後,當這些遺產再度易手,是否也在暗示著另一個東西世界交替的時代契機呢?

※ 本文原文刊載於2016年《收藏》雜誌第10期,敬請關注。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收藏》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中國瓷器
讀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國寶文物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搶的中國國寶!
韓國博物館的中國瓷器珍寶
大都會博物館藏中國玉器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文物
藏在美國博物館裡的中國古代藝術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寶藏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走向世界的中國設計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出巴西私人收藏中國瓷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古代造像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雍正瓷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中國宋代陶瓷珍品
印尼博物館的中國瓷器
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國國寶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流失的國寶,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大都會博物館珍藏的中國精美漆器,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國的瑰寶
大英博物館裡:精美熠熠的中國瓷器欣賞
藏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