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不只是個片兒
提到《西遊記》,最先想到的總是這些「片兒」:
然而《西遊記》不僅有「片兒」,更有「畫兒」。
《西遊記》最早的插畫可追溯到明代。
明代多戲曲,戲劇雖是舞台藝術,但還是要靠劇本和舞台演出結合才能最終完成。在當時的戲劇劇本中,穿插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插畫,為枯燥的文字增添了不少意趣。
再加上明代印刷業的發展,自《西遊記》小說問世,插圖本也隨之誕生。
(明)金陵唐氏世德堂刊本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
左邊的鐵扇公主,你老公身手不凡,兒子是菩薩欽點的公務員,交扇子用不用跪下這麼沒尊嚴?還有,那表情是什麼鬼?
(清)康熙三十六年由陳士斌《西遊真詮》
糊人一臉的簡筆畫即視感不說,小說文字也隨意刪改。相比明金陵版本,清此版相差太遠。
1941年,中國聯合影業公司製作的《鐵扇公主》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巨作,完全依靠手工完成,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前後繪製插畫達幾十萬張,足以媲美當時國際水平。那個年代就能把鐵扇公主畫出三分妖嬈,當真不簡單。
猴哥這腿是不是比金箍棒還細?
建國後,插畫界也是文化藝術的「戰場」,但《西遊記》插畫仍是佳作頻出。
畫麵線條細膩,流暢,人物形象鮮活傳神,是這一時期工筆畫風格插畫的典型代表。
趙宏本、錢笑呆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劉繼卣的《鬧天宮》、《筋斗雲》
不論彩色還是白描,人物刻畫極為精細。
50至80年代,《西遊記》連環畫大量出現:
此類作品多選單獨篇章成冊,故事完整,形象精美。
1964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彩色動畫長篇《大鬧天宮》上映,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白胖白胖的三太子
極有戲曲人物特徵的二郎神
耳垂三尺長的玉皇大帝
土肥圓代名詞的土地公公
進入90年代,《西遊記》內容開始進入各個圖畫領域。
年畫
「寶寶版」取經隊萌萌噠
沒有女兒國的《西遊記》是不完整的
版畫
版畫由於在製作工藝上的限制,效果上總有些甩不開的「魔幻現實主義」氣息。
總覺得唐僧在向耗子精賣安利
郵票
皮影
點擊播放 GIF/28K
當然,也不乏「創意」之作。
《西遊記全圖》,聽上去十分高大上,然而近觀細節則發現:
二位師弟辛苦
幾年來,伴隨網路文化的迅速發展,《西遊記》插畫的現代化氣息更為突出。
這人設一看就有故事
從當年的簡單線條,到如今的豐富,所謂「經典」便是留下無限想像空間給後人,常作常新,永無止境。
-END-
【 廣告 】
※上班打卡,去他娘的!
※拉票,希拉里和川普都是弱雞
※女人為什麼不能「干政」?
※都讓開!讓我點了這一炮!
※為什麼醫生處方像「鬼畫符」?
TAG:拾文化 |
※《西遊記》中,那些你不知道的潛台詞
※《西遊記》:太上老君原來是個多情種
※到底是誰寫的《西遊記》
※吳承恩不只寫了《西遊記》,還做了一件事,才讓《西遊記》流傳至今
※《西遊記》里的天上是什麼樣子?
※星座也西遊?《西遊記》里的那些不得不說的星座秘密!准到離譜
※你也許不知道:《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的三個缺點
※《最遊記》不一樣的西遊記故事
※頭條|那些年,我們看過的《西遊記》動畫……
※《西遊記》,菩薩干這點事兒,仙人都看不下去
※《西遊記》:孫悟空竟然是個太監?
※吳承恩竟然不是第一個寫出《西遊記》的人!
※你不知的歷史:吳承恩寫《西遊記》那些年,西天已不屬於如來
※為什麼說《西遊記》里偷桃的不止孫悟空一個?
※孫悟空在《西遊記》里哪個神通最了不得?
※你從沒看過這樣的西遊記——沙僧篇!
※沒有《西遊記》的童年會怎樣?
※《西遊記》書名為何說與丘處機相關,只有一個人知道!
※為何《金瓶梅》在明朝不是禁書而《西遊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