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警惕:過量補鋅易受艱難梭菌感染

警惕:過量補鋅易受艱難梭菌感染

警惕:過量補鋅易受艱難梭菌感染



艱難梭菌是一種革蘭陽性產芽孢細菌,是梭菌屬中一種常見的專性厭氧菌,對氧十分敏感,很難分離培養,故得名。厭氧性細菌是指那些在無氧條件下要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而人的腸道正好是一個相對無氧的環境,如果過度服用某些抗生素,艱難梭菌的菌群生長速度加快,影響腸道中其他細菌,會引發炎症,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甚至發展成假膜性腸炎。近年來,艱難梭菌感染有持續增高之勢,它可以通過「糞-口」傳播的形式在人體定植,且其芽孢抵抗力非常強,在環境中甚至可以存活數月,使醫院感染的防控面臨嚴重挑戰。

警惕:過量補鋅易受艱難梭菌感染



這張圖描繪了艱難梭菌在血瓊脂平板上生長48小時之後的情況。放大4.8倍的艱難梭菌,一種厭氧的革蘭陽性桿菌,它是引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的最主要原因。大約有15-25%的AAD病例由它引起。


膳食中的鋅過量會增加艱難梭菌(C. diff)感染的易受性,這是在醫院最常見的感染原因。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病理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Eric Skaar博士說:「了解自己究竟吃進了什麼非常重要,只有那些飲食中有營養缺陷的人才需要多維生素劑和其他的補充劑。」


Skaar和他的同事Joseph Zackular博士發現,高含量的鋅會以模擬抗生素治療的方式改變腸道微生物群,這是艱難梭菌(C. diff)感染的主要風險因素。


除了引起對多維生素劑攝入的擔憂,這些發現對於住院患者或者抗生素使用者,以及服用鋅補充劑的人都很重要,因為這會使他們患艱難梭菌感染的風險增加。


Skaar說:「我們需要考慮患者的飲食中需要多少鋅,也許還有其他的微量營養素會影響腸道菌群。」


這項發現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很多沒住院或者沒有使用抗生素的人患艱難梭菌感染的比例也在增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美國每年大約有50萬人被艱難梭菌感染,會導致從腹瀉到威脅生命的結腸炎症等一系列疾病。

Skaar和他的同事使用小鼠模型研究了飲食中金屬元素對傳染性疾病易受性的影響。他們發現,飲食中含鋅量高的小鼠的腸道菌群發生了變化,相比於飲食中鋅含量正常的小鼠,在更低劑量抗生素的情況下更易被艱難梭菌感染。此外,艱難梭菌感染會導致這些攝入鋅更多的小鼠患上更嚴重的疾病,死亡率也更高。


Skaar說:「抗生素會導致很多人易被艱難梭菌感染,因為它殺滅了腸道中的很多健康有機體,並降低了微生物多樣性,這使得艱難梭菌得以生存。高劑量的鋅改變微生物群結構的方式與此類似,並降低了將具有抵抗能力的微生物群落轉變為易被艱難梭菌影響所需的抗生素門檻。」


研究人員還指出,鋅結合蛋白(鈣衛蛋白)對於通過在感染期間限制鋅的可用性來對抗艱難梭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發現為微生物群在很大程度上受飲食影響提供了證據,並表明,使用「理想的」微生物菌群來治療艱難梭菌感染非常困難。


糞便移植(將健康人的糞便移植到艱難梭菌感染患者的胃腸中)對於治療複發性的艱難梭菌結腸炎很有效果,這激勵了一些使用少量微生物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想法。但是最近,第一次「降低微生物移植」的臨床試驗失敗了。


Skaar說:「每個人的微生物群都是獨一無二的,每種微生物群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比如飲食。關於影響我們的微生物群的因素,還有很多需要了解,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設計出針對這些重要微生物群組的有效治療方法。」

Skaar指出,這項發現對於農業也有指導意義,因為農業中常常使用鋅補充劑使動物長得更大。


Skaar說:「對牲畜使用鋅補充劑會使它們更容易被艱難梭菌感染,從而導致艱難梭菌感染被傳遞給人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1800米深海生物體內竟然也發現微塑料!
科學家: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歸為這四種
脫髮有望徹底治癒:歐萊雅研發3D生物列印毛囊
科學家在蝙蝠中發現跨科重組的新型冠狀病毒
石墨烯的醫療應用:這麼近,那麼遠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