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都已經國慶節了,為什麼我們的電影院里還是沒好電影可以看?

都已經國慶節了,為什麼我們的電影院里還是沒好電影可以看?



檔期是電影發行時候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但如今,它開始讓電影生產本末倒置。


馮小剛離開國慶檔了。


《我不是潘金蓮》最初定在中秋節上映,之後調到市場更火熱的國慶檔,不過,在上映前十天,電影毫無徵兆地宣布調檔,馮小剛任性地解釋說,覺得國慶檔太熱了,自己要專門挑一個冷門檔期,「11 月冷,我們就讓潘金蓮把 11 月給燒燙了」,而近日,馮小剛又表示,選擇冷門檔期,也是出於電影局的一些考慮。


電影局的考慮是國慶檔上映電影太多了,導致資源浪費,曾找片方代表們商量,但大家大都不想改檔,最後耀萊表態,「我們在哪個檔期都行」。


無論這是否是真實的調檔原因,有一點毋庸置疑,馮小剛的離場,讓國慶檔的硝煙味道淡了不少,但同時,沒了這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獲獎作品,整個國慶檔的電影質量下降非常明顯。

今年六月,美國弗吉尼亞州一名 68 歲的女士瑪麗·安妮·諾蘭去世,在她的訃告中,她對這個世界留下了最後的話:「面對不得不把選票投給唐納德·特朗普或希拉里·柯林頓的前景,里士滿的瑪麗·安妮·諾蘭寧可選擇上天堂。」


國慶期間去電影院的觀眾,面臨的是相似的困境。在國慶的電影院里,他們幾乎只能在《從你的全世界走過》、《爵跡》、《湄公河行動》以及《王牌逗王牌》里挑選一部,在這四部里,《湄公河行動》的豆瓣評分達到 8 分,其他三部都沒能達到 6 分的及格水準——這幾乎重現了暑期檔爛片扎堆的盛況。而中等成本電影排片遭遇擠壓或者乾脆沒能進入國慶檔,好萊塢電影也不見蹤影。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劇照


沒有好電影可以看的首要原因,自然是沒有好電影。

去年是觀眾懷念的一年。幾乎每個月,總有一部電影能吸引人走進電影院,無論是特效大片,還是類型電影,或者文藝電影,幾乎每個領域,都出現有所突破並能讓人期待未來的電影。


這種期待並非只因為這些電影本身有多好,而是因為電影分別在不同領域往前邁了一步,而不是只待在舒適區中裹足不前,這讓人不禁好奇,在下一年,電影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但是,因為電影製作周期問題,電影市場也存在大小年,2016 年似乎是個特別小的年。


一部電影的製作周期通常在 18—24 個月之間——如果導演名字是王家衛,這個時間可能會無限期延長——當以導演為核心的項目團隊完成一個電影項目之後,從劇本開發,到電影開拍,再到後期製作,往往需要大約兩年的時間。中國口碑較好的商業片導演,如馮小剛、寧浩、周星馳、徐克等,幾乎都是隔幾年才出一部作品,而今年,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還在沉寂。


好萊塢的情況與之類似,但好萊塢擁有遠超我們的創意人才,同時製片公司會提前數年安排上映時間,以儘可能沖淡大小年帶來的影響,即便如此,這種影響依然無法避免,以至於《好萊塢報道者》稱暑期檔已經給好萊塢亮起了紅燈。

先前,電影大小年問題並非不存在,只是被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遮蓋過去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首先得益於人口紅利,也就是建電影院帶來的新增觀眾,他們為電影貢獻了不少票房。但根據影視調研機構凡影的研究,現在新建電影院能夠吸引的新增觀眾已經越來越少,建於 2011 年以前的電影院,2015 年平均票房為 790 萬元,而建於 2014 年的影院,平均票房只有 528 萬元。


因為新建影院大多向三四線下沉,人口密度低,因而帶來的票房增長十分有限。經濟學博士陳沁根據經濟學研究模型,指出在不考慮成本增建影院,人口城鎮化遷徙速度不變的情況下,測算出市場還潛在的票房增幅只有 26%。


如何吸引更多觀眾,答案很簡單,要製作好電影。陳沁博士以一家影院為例,指出當周末上映的所有電影豆瓣平均得分每高出一分時,票房便會提升 35 萬。


不過,在如今的製作方眼中,能夠吸引觀眾的電影便是好電影,而能夠吸引觀眾的無非是幾樣元素:喜劇、特效、明星。於是,製片方像產品經理一樣,分析用戶需求,增加或者減少元素。《爵跡》用了全 CG 捕捉技術,但電影依然保留了眾位明星的臉,以讓這個重要元素不至於浪費。

電影創意人才太少,不足以支撐每年的電影市場需求,而很多電影不過是粗製濫造的產品而已。


如何把爛片賣好?依靠外部因素來促銷。在這之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檔期。



《湄公河行動》劇照


對一部電影來說,檔期有多重要?


「生死攸關。」一位電影發行人員半開玩笑地對《好奇心日報》說。但這個形容並非完全誇張。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可,檔期能夠極大地影響電影票房表現,有人估計,「檔期對於一部電影票房的影響至少佔到 20%-30%」。


北美最重要的檔期是暑期檔,其次則是聖誕檔期,其他時候沒有明確的「檔期」概念。相比之下,內地的檔期要多不少,主要檔期便有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等 5 個重要檔期,此外幾乎每個節日都可以算成檔期,比如清明檔、端午檔、中秋檔、情人節檔、七夕檔、雙十一檔……只要是個假期,就能算成檔期。


最重要的檔期無疑是暑期檔和賀歲檔。暑期檔從六月份一直持續到八月底,不但時間長,而且正值暑假期間,學生空餘出來大量的時間,可以分配在娛樂活動上。而賀歲檔是中國傳統的檔期,廣義來看,賀歲檔從 12 月一直持續到春節結束,春節檔可以說是賀歲檔的進一步細分,今年春節檔,電影總共拿下 36 億元的驚人票房,《美人魚》更是連破紀錄。


合理的檔期帶來的票房增益,吸引著電影片方爭搶「好檔期」。檔期,簡而言之,就是電影在電影院放映的時間。電影消費的不僅是票錢,還有時間,而且只有當目標觀眾有時間娛樂時候才可能掏錢買票。因此,一個好的檔期往往選擇在觀眾有空餘時間並有較為強烈觀影意願的時間段。《失戀 33 天》、《泰囧》等因為合理選擇檔期,最終票房大熱,這些案例也讓發行方進一步增強了對檔期的迷信,以至於大片扎堆進入熱門檔期。


在暑期檔和賀歲檔之間,剩下的「好檔期」便只有國慶檔了。


國慶檔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放假時間長。在假期調整之後,國慶和春節是僅剩的兩個「長假」,也是娛樂消費最為集中的時候。有了時間,也有了消費習慣,構成熱門檔期的兩個要素都已經具備,也無怪乎電影紛紛「搶灘登陸」,每年都會吸引不少熱門大片爭搶——就今年來說,便是開頭提到的四部電影。


今年國慶檔「暴飲暴食」現象相當明顯。2016 年 9 月,整體票房以 22.91 億收官。其中《星際迷航 3》成為月度票房冠軍,但僅僅收穫 4.39 億票房,全月未產出一部票房過 5 億的大片。《大話西遊 3》《反貪風暴 2》《七月與安生》則分別貢獻了 3.6 億、2.08 億、1.62 億票房。


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便是大片扎堆奔向國慶節——沒擠進國慶節的又扎堆進了中秋節。片方對於檔期的推崇由此可見一斑。先前王中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檔期這個問題顯示的是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背後有非常多的不成熟。他表示,在當下的市場環境里,有不少電影對檔期的依賴性很強,但對很成熟的電影來說,檔期應該是起輔助作用。


國慶節相當於三個周末,通常來說,一個周末能容納一到兩部大片,以及兩三部中等成本電影。但是,國慶七天假期相連,在國慶中後期很難空出排片給後來者。在假期剩餘的時間裡,只有四部並不起眼的小片上映,這遠低於三個周末的電影上映數量。於是,當四部電影進駐國慶檔之後,也就意味著國慶檔電影空間基本佔滿,沒有給其他電影餘地,但凡對票房有所追求的電影,只能退避三舍。


好萊塢大片自然也想進熱門檔期。但檔期問題至關重要,國內發行方不會在這一問題上輕易讓步。幾乎每一部好萊塢大片的上映,都需要經過層層公關博弈。有人透露,《自殺小隊》之所以沒能成功引進,並非是審查上遇到了問題,而是一些國產電影片方擔心電影表現太過強勢,分走自己的蛋糕。正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在熱門檔期中,很少會出現進口片的身影。換句話說,幾乎每個假期,都可能成為「國產保護月」。


搶佔檔期還可能影響電影質量。


好萊塢大片習慣提前數年確定檔期,這樣子可以預先確定未來幾年的營銷策略,指導工作進展,同時也給其他體量沒那麼大的電影提個醒,讓他們合理安排自己的上映時間。好萊塢這麼做,其實也展現了對自己工業流程的自信。但即便如此,好萊塢電影調檔也並不鮮見,這是為了電影最終的完成度不得不做的妥協。


而中國電影卻往往為了檔期,而不得不在完成度上做出妥協。


《盜墓筆記》導演李仁港曾經承認,這部電影的後期特效製作並沒能達到心目中的理想水準,因為片方急於搶佔暑期檔,因此不得不加快進度。而《爵跡》似乎也遇到了類似問題,《數娛夢工廠》援引某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由於受到了某投資方的壓力,他們希望今年能夠上映,並將影片業績算作本年度營收併入財報,因此在明知道特效製作周期過緊,影片完成度不足的現狀情況下,依然要求電影在國慶檔必須上檔。」而且,「2016 年暑期檔相比於去年同期票房下降了 6.6%,如果要搶在本年度上映,國慶檔作為最近的集中性票倉,不容有失。」


負責《爵跡》特效製作的是在業內赫赫有名的原力動畫,他們曾經參與《斗戰神》、《鎮魂曲》、《馴龍高手》等作品的 CG 製作。但因為過於趕工,原本三年的工作被壓縮到 17 個月進行,讓特效團隊不得不放棄次要鏡頭的製作,首先需要保證主要鏡頭的製作。因此,在一些主要鏡頭上,《爵跡》表現出了不俗的水準,但非關鍵鏡頭細節缺失嚴重,這也是為何對於特效水準,評論意見迥然不同的重要原因。


迷信檔期,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對影片本身缺乏自信,因而過分希望外部因素能夠儘可能幫忙。而讓檔期決定電影生產,甚至影響電影質量,無疑是本末倒置。


這似乎走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電影質量下降導致電影過分依賴檔期,而檔期反而會影響電影質量。也正是因為這個循環,當觀眾走進電影院,抬頭看看排片表,黯然離開。


於是在今年的 10 月 1 日,總共有 879.6 萬人走進了電影院,比去年下降了 67 萬,票房同比下降 3780 萬。相比去年,今年國慶票房很可能出現明顯的下滑。



中國最厲害的說唱歌手之一,進樂視這樣的大公司是要幹嘛呢?





剛結束的全球最大廣告大會上,大家也在討論「信任」 | 乙方日報·紐約廣告周





微信閱讀量造假被曝光,但刷的生意並沒停。弄個真數字為什麼這麼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 6 個 Ins 賬號,都把有趣的作品展示給你看
「這個行業最值得羨慕的,是和聰明人比賽」 | 創意人說
在這個布滿套路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辨別真愛?
要了解如今的設計風潮,我們推薦這15個 Ins 賬號
「日本語」新海誠《你的名字》火,是因為各種利好都疊加在了一起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