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科院研究員張宏:大隅良典雖七十多歲,但仍在實驗室做實驗

中科院研究員張宏:大隅良典雖七十多歲,但仍在實驗室做實驗

(原標題:中科院研究員張宏:大隅良典雖七十多歲,但仍在實驗室做實驗)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發現了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機制。


10月3日,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頒布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榮獲該獎項,以表彰他發現了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張宏與大隅良典在學術上有深入的交流,私下交情也很好。據他說,還曾邀請大隅良典到過自己的家鄉安徽黃山。


張宏同時還是國內研究多細胞生物中自噬作用的機理和調控機制的專家。在接受澎湃(www.thepaper.cn)採訪時,張宏稱,大隅良典不僅在學術上見地非常深,還對促進中國自噬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10年,大隅良典和張宏聯合發起了中日細胞自噬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安舉辦,第二次則到了東京,第三次會議選在了中國敦煌。大隅良典本人也曾多次來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


2015年大隅良典還獲得了中國生物物理協會頒發的獎項。

在張宏看來,大隅良典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對科學的見地非常深。雖然七十多了,仍對學術研究十分執著。「他告訴我,去年又開始在實驗室做實驗了。」


而據中新網報道,當大隅良典接到獲得諾獎通知時感到很驚訝,他說:「我很驚訝,我在我的實驗室。」


對於中日兩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問題,大隅良典也有自己的見解。張宏轉述大隅良典的觀點稱,日本現在比較專註轉化醫學,對於基礎醫學不夠重視。中國在這方面是一樣的,「他希望自己獲獎能夠推動日本基礎科學的發展」。


此外,大隅良典還認為日本都在追逐高影響因子的文章,而他比較反感這個。張宏向澎湃新聞介紹,大隅良典發表的很多很好的學術文章,並沒有發表在學術界的頂尖期刊上,「他認為發表在哪裡並不重要,也建議中國的學者不要太追逐這個。」


「總之他是一個極其謙遜的人,很溫和。」張宏強調,大隅良典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學術成就,就在其他人面前顯得高傲,沒有那種捨我其誰的感覺。

責編:海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國家大劇院十月「星星點燈」
焦點科普:新科諾獎成就為對抗衰老帶來新希望
豐田為沒有子女的女性造「機器人孩童」
英國打壓房產投資 以租養房貸款條件將更加嚴苛
記住這些海鮮里的超級食品 其實也是營養寶庫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隅良典對獲諾貝爾獎表示驚訝:獲獎時正在實驗室
大隅良典:日本科研仍存危機
諾獎得主大隅良典曾對中國科學家這樣說
實拍日本第一艘自主研製的登陸艦,取代了美國的大隅級坦克登陸艦!
諾獎獲得者大隅良典探明細胞自噬 有助研究帕金森
大隅良典:做別人沒做過的工作
大隅良典:大器晚成者
諾獎得主大隅良典出身學術世家 曾獲日本學士院獎
大隅良典:我這人 其實不是很有競爭力
諾獎在即:這一篇寫在諾獎得主大隅良典中國行之後
大隅良典捐資與東京工業大學合作設科研基金
坎坷的研究經歷!諾獎得主大隅良典,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日本皇居舉行文化勳章授勛儀式 大隅良典等獲獎
日本人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個獎還有些事值得知道
16年諾獎回顧:熱愛酵母的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的故事
大隅良典成長故事:熱愛植物的生物細胞研究者
他 6 年前預測大隅良典獲諾獎 看他解讀「自噬」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諾獎 其研究可以使人更長壽
2016諾貝爾生理學獎:大隅良典,和「吃掉自己」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