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假第 4 天,感覺現充點這個讀書筆記(知識)架構攻略

長假第 4 天,感覺現充點這個讀書筆記(知識)架構攻略



雖然方法滿大街都是,但是到底如何科學地做筆記?


長假的諸多選擇,歸根結底都是這倆:喪,或者成為現充。

喪著玩遊戲釋放壓力,還是趁著大家都在放鬆時學新東西,兩種選擇都有無法辯駁的理由。


於是我們就準備了國慶特別版的 Hack Your Life,每天兩篇,內含兩種口味。


恭喜選擇了積極的人生,另外一篇喪版請往左轉。(由於微信不支持外鏈,請戳「閱讀原文」到好奇心日報官網查看這個系列的其他文章。)


「我們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在鬥志滿滿地開始實操前,得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於我來說,筆記充當著 「第二大腦」 的作用。我想很多人做筆記的目的也和我一樣,是為了能更好地吸收當下的知識,來日進行回顧,在你需要的時候,隨時用起來。


當然,做筆記的方法網上一搜就有一大堆,你可能也看了不少,但真正用起來的估計不多。


從繁冗的方法論中,我挑選出了一個成功的筆記,具有普適性且不可或缺的三個部分,分別是構建筆記體系 、記筆記的實操和筆記電子化的工具和方法。


一起來看看。







先別忙著寫筆記,想想筆記體系的事兒


構建筆記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兒,它能幫助你將每天遇到的各種碎片知識系統地整合起來,在你日後需要使用的時候,及時搜索到。


在構建筆記體系以前,首先要你需要認真回想一下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有哪些內容是需要被整理和記錄下來的,再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分類。


比如,我通過使用場景來構建我的筆記體系。它們分為: 工作、個人興趣/自我提升、讀書筆記、生活、暫存/待處理,五個大的分類。



然後再根據每個欄目下面日益增加的內容進行調整和更細緻的分類。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筆記體系 。


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後,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次做的筆記內容扔進對應的分類筆記本當中。除此之外,有兩個小習慣能幫助你更好地整理筆記系統。


Tips:


1、儘可能地為你的每個內容加上詳細的標籤。比如,在讀書筆記的子目錄,我按照閱讀的書目進行繼續分類,但我給每篇具體的筆記打上詳細的標籤。這樣日後也可以按照標籤的主題性來進行瀏覽。


2、及時整理、及時整理、及時整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平時時間緊張的時候,讀書筆記可能會直接寫在書上,好的文章可能用 Pocket、Evernote 或 Instapapper 暫存,但不管一開始內容被存放在了哪裡,每周都需要抽出一個固定的時間,將你需要保存的記錄匯總、整理到筆記體系當中。







說到記筆記,到底有什麼訣竅?


具體到如何科學地寫筆記,這裡主要介紹康奈爾筆記法的應用。這套筆記方法最早由康奈爾一位教授 Walter Pauk 總結,一開始為學生做上課筆記提供指導。但它的核心要點可以衍生到所有讀書筆記的記錄中。


康奈爾筆記的標準範式長這樣。



其中有三個核心點分別是 1、線索 (章節要點、提綱) 2、筆記(句段摘抄、符號等)   3、總結。


你不一定要完整地按照這個格式走,我的筆記本分區就是這樣的,但核心依然是按照三個部分來做筆記。



左邊頁記錄書籍結構,摘要,和看完一章節後自己的想法。右邊則是具體的知識點,句段摘抄,知識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內容,如果需要做思維導圖,也會放在右邊。


Tips:


不一定每個筆記的分區都需要像康奈爾筆記的分區那樣,在電子文檔里做記錄時,我會直接按瀑布流的版式記錄這三個部分。







電子化筆記的工具選擇


紙質的筆記不易搜索,記錄效率低。所以還是強烈推薦最後將你的筆記電子化。這也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是將原本做的紙質筆記電子化,如果你原本就在筆記本上寫了很多的內容,又不想再重新打字輸入一遍,可以利用 Evernote 中的 OCR 圖片文字識別功能。然後再利用標籤,將這些電子化後的紙質內容整理進筆記體系相應的分類當中。




第二,如果你此前並沒有太多紙質筆記,那麼也可以直接利用現在各種方便的電子工具來進行收集和匯總。


收集工具:


● Good Notes(iPad | iPhone) &  Notability (iPad | iPhone)


支持你直接在 iPad 上標記文稿,注釋,記錄讀書筆記,並在電子設備上進行靈活的排版。也支持你導入 PDF 文檔,一邊閱讀一遍記錄。


● Evernote(Android | iPhone)、Instapaper(Android | iPhone)、Pocket(Android | iPhone)、瀏覽器的收藏夾。均可用來存儲臨時文章和信息,Evernote 開放了微信介面,可以將微信文章直接存入 Evernote 中。


● iPhone 的備忘錄、AudioMemos (Android | iPhone)用來記錄隨時出現的靈感和想法,後者是一個錄音工具。


匯總工具:


● Evernote,這是最後匯總所有收集內容的主陣地,也是筆記體系建立的工具,與此類似的應用還有 Onenote(Android | iPhone)。 


在了解了基本原則和方法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增補內容、選擇工具,形成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幫到想好好做筆記的各位,祝開心。


題圖來自 豆瓣



都已經國慶節了,為什麼我們的電影院里還是沒好電影可以看?





中國最厲害的說唱歌手之一,進樂視這樣的大公司是要幹嘛呢?





剛結束的全球最大廣告大會上,大家也在討論「信任」 | 乙方日報·紐約廣告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推廣 | 還在挖空心思找代購海淘?新中產早就不這麼幹了
結伴旅行,可能是一種委婉的分手方式 | 好奇心辭典
有個療養院老闆在用一項奇特的計劃對抗氣候變化:買煤礦賣煤
機會?氛圍?為什麼一些人更願意在大城市裡生活? | 好奇心大調查
匡威要開始認真賣衣服了,希望年輕的人們能買賬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spring boot 項目筆記2一自定義配置文件的讀取
Django 學習筆記(二)第一個網頁
Creator Laptop概念筆記本:擁有兩塊顯示屏
死亡筆記 夜神月cosplay
浪子的筆記 | 廢名
<>摘要筆記一
第一次想在筆記本上用「質感」這個詞——華碩靈耀 Deluxe
Surface Laptop測評:微軟真正第一款筆記本
spring boot 項目筆記3一環境切換配置
有道雲筆記:最省事的做筆記方式,用它掃描 1 步完成 #iOS #Android
Dell Inspiron7000筆記本 微邊框的另一種詮釋
Aggie的精讀筆記#15
Surface Laptop 評測:摸著這台筆記本,感覺連女朋友都可以不需要了
openresty使用筆記(一)
吳恩達導師Michael I.Jordan剛去清華手寫版書講了三天課,這有一份他的課程筆記
Dapper的學習筆記
HttpClient筆記與踩過的坑
Type-C筆記本救星 有了這個就能爽遊戲了
ElasticSearch裡面一些小坑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