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著旋臂的原始太陽系
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旋渦星系,然而它並不是。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阿塔卡馬毫米/亞毫米波望遠鏡陣列(ALMA)拍攝的年輕恆星「埃利阿斯2-27」及其周圍的原行星盤。這個原行星盤擁有兩條界限分明的「旋臂」。ESO
原行星盤,是行星誕生的地方。恆星形成過程中,原恆星的周圍,沿著其自轉方向的平面上,物質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圓盤狀結構。這個圓盤的密度是不均勻的。密度的差異,會導致引力的差異。因此,在這個圓盤內部,在某些引力拖拽作用較為明顯的地方,就會形成行星等天體。
原行星盤的正中是年輕的恆星。圓盤上一條條像密紋唱片一樣的暗紋,是物質密度顯著偏低的地方。根據行星形成理論,行星就誕生在這樣的暗紋中。之所以這裡的密度會偏低,是因為正在形成中的原行星,會發揮其引力「清掃」作用,將其前進路上的一切物質「據為己有」,並越長越大。與這條暗紋所對應的,就是這顆行星運行的軌道。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阿塔卡馬毫米/亞毫米波望遠鏡陣列(ALMA)拍攝的恆星「金牛座HL」及其周圍的原行星盤。ESO
大部分原行星盤都是圓形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文章開始圖片中的那個原行星盤。這個原行星盤的中心是一顆名為「埃利阿斯2-27」的年輕恆星。和「金牛座HL」一樣,它和地球的距離也是約450光年。不同的是,它居然有兩條非常明顯的「旋臂」[1],看起來就像一個小號的旋渦星系[2]。
在理論上,原行星盤擁有「旋臂」並不意外,但是它究竟只是一種表面特徵,還是一種能夠影響行星形成模式的深層結構,尚不得而知。
據ALMA的觀測數據,這個原行星盤靠近中央恆星部分的半徑,大約相當於太陽系海王星軌道的半徑。在這一部分的外側,有一條狹窄的暗帶,其位置,大致相當於太陽系的柯伊伯帶。那裡可能有行星正在形成。兩條「旋臂」則和暗帶外緣相連,它們和中央恆星的距離在100億公里以上。
「旋臂」的存在,可能意味著該原行星盤內,存在著旋渦狀的密度波。這一發現這對於完善行星形成理論具有啟發性意義。
註:
[1] 旋臂,是指旋渦星系內,由年輕明亮的恆星、明亮的星雲等天體形成的螺線形帶,由內向外伸展。它是旋渦星系的主要外形特徵之一。旋渦星系的旋臂數量通常在兩條以上。
[2] 旋渦星系,是指外形呈旋渦狀的一類星系。這類星系通常擁有明顯的透鏡狀星系核,星系核外部存在著一個圓盤狀結構,內含多條旋臂。假如其星系核呈棒狀,旋臂內側與棒的兩端相連,那麼這樣的星系稱為棒旋星系(比如我們的銀河系)。
「星空天文」系頭條號簽約自媒體
※一段漸行漸遠的星空記憶
※如何在實驗室里造一個黑洞
※暗物質理論或將面臨巨大挑戰
※木衛二上究竟有多少水?
※木衛二上再次發現水汽噴流
TAG:星空天文網 |
※一個波蘭模特,長著一副天使的面孔
※一路看漲,長著一張娃娃臉的譚松韻,真是一個神奇的妹子
※長著客機的模樣的直升機,除了主螺旋槳,側面還有兩個槳
※長著一張娃娃臉,卻偏偏要走強勢御姐風的星座女
※這些人都長著一張動畫臉,那個模仿「閃電」的妹子太像了!
※長著長著,就成了一個快樂的胖子
※舊時農村隨處長的野草,是長著三個指頭的「白雞娃」,根部很值錢
※一隻長著一張金毛臉的寵物,卻有兩隻像牛魔王一樣的兩個鼻子!
※她看到河裡漂來的女屍,長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臉
※印度地位最神聖的動物——牛,甚至還有長著五條腿的牛
※我長著一張婊子臉,但你有一個婊子心
※旅遊發現一個背上長著腫瘤的小孩,和一個烏龜很像
※長著林志玲一樣的腿,擁有柳岩一樣的胸,可怎麼也火不起來
※長著一張禁慾臉,其實是個流氓的星座男
※長著一副「老鼠的尖嘴」,卻是一種稀有貓類
※長著鴨子嘴的怪鳥,最後一隻吊炸天!
※長著「紅唇」的神秘物種,一定要遠離!
※這裡的人都長著血紅色的牙齒,原來都是因為這個東西!
※世界上唯一一種長著四隻翅膀的鳥,莫不是傳說中鳳凰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