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文 | 金何

宋江,和他的那些農村出身的頭領,有農民之皮,無農民之骨。


說他們有農民皮肉,是因為開篇第二章就是描寫農民史進的。惡了高俅高太尉的王進,棄了家連夜帶著老娘跑出了東京,準備投奔老種經略相公。正好因天晚,夜宿史進莊上了。史進是梁山108好漢中第一個出場的,他是正兒八經的農村戶口,書中這樣描寫他家:


轉屋角牛羊滿地,打麥場鵝鴨成群,田園廣野,負佣莊客千人;家眷軒昂,女使兒童難計數。


不光史進有這麼大家業,其後出場的晁蓋、宋江、孔亮等農村出身的頭領,都是各自村莊的地主富戶。所以說他們有農民之皮肉,畢竟都是有農村戶口本的。農民身份,是一些梁山頭領,清洗不掉的原始標籤。

然而史進的父親也說了,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槍使棒。想必史進父親口中的務農,不是親自下地勞動,而是管理龐大的農業家產。而這裡隱含的另一層意思是,正因為有家產,才能養活這麼一位是農民出身,但不下地勞動的人。試想史進家若是一些窮門小戶,哪有閑錢整日在家耍槍弄棒呢?


在電影《一九四二》里,乾旱肆虐,村裡人都在想方設法找糧食,而地主家的少東家,不但不用想吃飯問題,他還以糧食做誘餌,打算把長工媳婦兒給睡了。史進當然不像這位混混少東家,但本質上,地主家的二代們,與父輩一代整日里忙著管理家業不同,他們因為吃喝不愁,根本沒打算接過父輩們遞過來的家業。史進如此,晁蓋、宋江們亦是如此。


史進的農村地主二代身份,僅僅是個軀殼,好比現在的二代農民工,徒有農村戶口,根本不懂如何種莊稼。這正是無農民之骨。不但沒有,而且他還長了反骨——反農民之骨。


農耕文明時代,農業是社會的基礎,整個王朝是靠農業支撐和發展起來的。史進師傅王進投奔的延安府,作為宋王朝的西北邊陲,抵禦的是西夏政權。西夏政權和北方遼一樣,先是游牧民族起家,然後逐漸學習了漢民族的一些文化,開始變成半游牧和半農耕文明。游牧民族的搶劫習性不會徹底杜絕,因此提防他們,是農耕文明的宋朝必須做的事情。王進說的很清楚,投奔老種經略,鎮守邊庭。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史進作為王的嫡傳弟子,如果有王的志向和心愿,在父親去世後就該直接投奔王進才是。然而史進想的卻是尋人使家生,較量槍棒。王進第一次看史進耍棒,便直言史進的槍棒只是花拳繡腿,就是表演用的;在王進教授後,史進才學會了真正上陣殺敵的本領。他卻只想著揣著本領和別人一比高下,而不像師傅那樣去鎮守邊庭,把本領用在真正該用的地方,這是大丈夫所為嗎?


除了不主動去保家衛護農耕文明,史進的另一個做法,更說明他的反農民性。


少華山的草寇陳達選擇去史進的村莊借糧,所謂借糧,不過是搶糧的委婉稱呼罷了。不過陳達沒打過史進,還被史進抓了。誰料朱武、楊春二頭領略施一計,就讓史進「以抓了陳達去報官為恥了」。看來,朱武真對得起神機軍師的稱謂。


本來陳達草寇去莊上搶糧,已直接侵犯了史進和同村人的利益了,這樣的人別說抓了報官,哪怕在打鬥中殺了也不為過。然而在朱武楊春二人假惺惺的一番表態下,史進內心的江湖義氣之心被徹底勾引出來了。他不但放了陳達,此後也開始頻繁跟三人來往。至於山寨是否繼續去搶糧,書中並無交代。稍微思考一下,一群整日躲在山上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人,自己不從事農業生產,如何能保障他們的酒肉飯食來源呢?只能是搶劫。史進已是他們的好友,朱武他們再沒吃的,肯定也不會去搶史進莊上。那去搶其他地方的農民,史進會管嗎?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至此,史進由農民出身,蛻變成了反農民。如果說他對農民有刻骨仇恨,才會義無反顧去反對,那是在冤枉他。他只不過是從小到大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對農民和農業生產根本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跟「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清代的紀曉嵐,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幾千年前的宋江,拚命想做上聯里的忠臣孝子,卻不知道要想做到上聯的狀態,必須依靠下聯里的讀書耕田才有可能完成。尤其是耕田。

與史進的無知觀念比起來,宋江先是知之卻不為,後來是不知卻瞎為。上梁山之前,宋江一心想入仕途,家中農業的一應管理都扔給了父親和弟弟。誰料仕途沒踏入,卻成了縣衙小吏。一如吏道深似海,從此當官成做夢。整日憂鬱苦悶的他,更不會把農業農民放在心頭,可你也不想想,自己的戶口本上並沒有「非農業戶口」這幾個字啊。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正因心有不甘,才會醉酒吐真言。黃文炳羅織宋江文字獄事件,恰好撕掉了宋江真正想脫離農民身份的遮羞布。上山之後的宋江,決心走「曲線救國」的道路,想要通過招安,繼續踏入仕途。然而不了解響馬的打家劫舍特性,讓宋江犯了致命的方向性錯誤。打家劫舍,天然的與朝廷的社會穩定觀格格不入,更進一步破壞了農民的利益,讓社會陷入動蕩不安之中。


宋江不但不會打土豪分田地,草寇的存在結構,註定他和他的手下還是以反農民為生的。


本身不具備生產能力,使得梁山的收入來源就是搶劫。雖然今天可能沒搶這裡,但卻搶了另外的地方。反農民的特性,給宋江獲得朝廷信任蒙上了陰影。假如宋江真有戰略眼光,做到安撫和保護農民,別說獲得朝廷信任,在農民的擁護聲中,自己都能開創全新的宋姓王朝了。這不算宋江的局限,應該是作者自身的局限。不過雖然宋江沒能做到,後來有人做到了。


另外,晁蓋他們第一次在梁山泊里,與何濤帶領的官兵作戰的時候,阮小五唱的山歌,也透露出了梁山泊的反農民特性。


打魚一世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作為漁民的阮氏兄弟,肯定是不種莊稼的;但更深層次的宋江、史進、晁蓋、孔亮等地主出身的頭領,也不種青苗莊稼。自商鞅改革以來,歷代封建王朝,都把鼓勵農桑視為頭等大事。就宋朝而言,朝廷在輕徭薄賦的同時,甚至默認了農民私自開墾的農田,而不必登記在冊繳納賦稅。朝廷這麼做,無非是想政權穩固,自家江山千秋萬代。但歷代王朝崩塌初始,都是從農業、農民開始。於是反過來,後繼者王朝會吸取前朝教訓,更進一步對農民施以恩惠。比如清王朝,自開始變執行輕徭薄賦的稅收政策,且承諾永遠不給農民增加賦稅。清王朝兌現了承諾,一直到清朝滅亡,農民繳納的賦稅,還是兩百多年前的賦稅額度。


所以,不種青苗不種麻和忠心報答趙官家,是自相矛盾的。趙官家是農耕文明社會,尤其北宋王朝未能像之前的漢唐那樣實現大一統,北邊和西邊始終有虎視眈眈的游牧民族政權。此種情況下,內部農業社會的穩定,直接關係到整個朝廷的穩定。


而梁山打家劫舍的反農民特性,就是在間接破壞趙官家的社會穩定。試問,趙官家會相信宋江的忠心報答嗎?


趙官家會覺得宋江們在報(暴)答(打)他呢。



宋江為什麼不打土豪分田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何 的精彩文章:

農民是梁山泊宋江的最大受害者
李逵吃相難看,你裝矜持就好嗎
八月十五殺韃子:灶王爺如何從漢族的神變成了蒙古人
常遇春血洗「一箭之地」:令人細思極恐的河南平定

TAG:金何 |

您可能感興趣

農村田地荒廢,為什麼農民們都不願意種田了?
讚美詩 田地里的莊稼
非洲海地田地荒蕪,窮到「吃土」百姓卻是滿臉幸福感
鄉下田地里,膽子太大了!
農村田地里,驚呆了!
田地里挖出古董惹全村挖地潮!鑒定之後不得了!
非洲海地田地荒蕪,窮到「吃土」,百姓卻是滿臉「幸福滿足」
農村田地,才是城市人奢華的風景
田地乾旱無水,水渠被抽干,農村大叔苦中作樂來摸魚
農妹子在田地里挖泥鰍,很興奮很緊張
《龍珠》現在只能靠著老角色賣情懷!悟天克斯淪落到這副田地?
烏拉圭為了籌集軍費 竟然落到了要拍賣納粹文物的田地
李彥宏竟開始掏牛糞、吃蟲子、爬沼澤..百度已經到這田地了?| 快爺3分鐘
曾經能賣礦乍富的蒙古國,怎麼淪落到今日這番田地?
趙麗穎下鄉種田,穿新衣服惹網友爭議,田地里玩泥巴莊稼險些被毀
村民田地打井挖出古錢幣,村長下令停止挖掘!
遼寧600噸中華玉石王竟淪落這副田地,解密巨無霸原石的歸宿
農村田地里種植的最普通的藥材竟是「不老神葯」
田地里的玉米全部長滿了這種「白斑」,把老農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