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假期兒科醫生被殺背後,那些我們忽視的教訓

假期兒科醫生被殺背後,那些我們忽視的教訓

——譚梅/文


萊鋼醫院年輕的兒科醫生被殺,就在祥和的國慶節10月3日被殺了,被患兒的父親殺了。


醫療圈一片悲鳴。在悲鳴背後還有個信息外界可能不知道,那就是首發信息者據其說扛住很大的壓力,無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微博。原因你懂得。

被殺醫生的同事在自己醫院祭奠自己的同事,很冷靜很理性的祭奠自己慘死的同事,被保安豬欄,被院長豬欄。一醫務人員哭了:這蠟燭是給寶華的。如果還有信息,那就是,據說這個行兇者其實不是突然行兇,而是曾經大鬧過醫院幾次,甚至為此被拘留幾次。


其實,上面所有的信息都是據說,儘管從目前公開的綜合信息判斷,很可能都是真實的。原因很簡單,如此惡性事件,不見該院任何聲明或者接受採訪。截至10月4日23:30分,該院官方網站沒能打開,微信如下圖,微博沒搜索到,很多官網等引用的信息來源要麼是個人微信公眾號,要麼是地方警方信息,不見院方回應。哪怕國家衛計委表態的情況下。


這很常見的反應,也是很奇葩的。難怪一記者的微博直接罵了髒話。對該院說已經沒有意義,還是給其他醫院、院子和醫務人員談談個人看法。


對於醫務人員個人:

一、有預見。對於這類事件要有敏銳的意識,理性判斷事件的走向,比如鬧事者的精神狀態,鬧事的去向,應對方式,對於可能發生的惡性可能有所預見。


二、有應對。


1.個人主動避開。不少惡性案件,從目前掌握的案例來看,都有一個糾纏的過程。醫院在處理時幾乎很被動,要麼調解,要麼求助警方。警方對於未發送惡性案件前,處理的能力威懾力很小,加上畏畏縮縮,基本沒多大威懾力。院方如果不強勢,那麼主動休假、進修、調科。


2.個人有危機意識。防護真空太多。不少醫院的保安年齡偏大,機制不靈活,比如多長時間到達現場,如何採取措施等,其實很沒眉目。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惡性案件,幾乎是悲劇。這次被殺的兒科醫生很年輕,在對方有兇器並把其堵到醫生辦公室的情況下仍能有一次脫離的機會跑到護士站求助。但是再次被兇手拖回去。日本點滴藥液被注入消毒液造成48人死亡事件其實給醫療行業提了個醒:值班人員幾乎沒有應對惡性案件的能力。



假期兒科醫生被殺背後,那些我們忽視的教訓


對於醫院和院子:


當然,這已經不是給這個醫院和院子說的了。


一、把醫務人員當成人。醫務人員被殺,自己同事眼睜睜被砍死,如此惡性案件,你覺得「目前情緒穩定」這個詞鬼相信嗎?不相信你不能將心比心?把醫務人員當人看,把譚梅當成有血有肉的人看!


二、院子不能上前也學會避開。能理解一些院子考慮烏紗帽,不可能和醫務人員想的一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替醫務人員說話,還是不吭聲好。如果醫務人員理性表達憤怒,在醫院內祭奠,院子完全可以安排保安維護秩序,支持醫務人員。這個時候阻攔,可能平常是醫務人員眼裡的神,這個時候就是妖怪了。這個院長會成為典型,典型的傻了。


假期兒科醫生被殺背後,那些我們忽視的教訓



三、趕緊發聲和譴責。傻子都知道你不發聲別人也會發聲,醫務人員發聲了,健康類公眾號發聲了,國家衛計委官方微信發聲了,一些主流網站發聲了,地方警方發聲了,當事醫院沒事人似的,你想幹嗎?


本號提示語:聽從幾位醫學管理專家的建議,本號會陸續推出思考醫療市場的原創稿子。

凡是不標明轉載的俱為原創,轉載前請通過後台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凡不等授權轉載者,對不起,一律舉報。


顧問組所寫稿子署名來源格式:轉自醫院院長微信公眾號(yiyuanyuanzhang),譚梅。譚梅不是一個人。


讀者自由投稿署名來源格式:轉自醫院院長微信公眾號(yiyuanyuanzhang),XXX。


有朋友後台詢問投稿和合作事宜,歡迎賜稿和商談。


訴說是一種自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療 的精彩文章:

節日里,一個三級醫院的主任走了:把能用器官都捐了
人家的手術室:醫生休息在陽光房,房裡有按摩椅
河南一醫院節後雙休,雙休日節假日挂號費全歸醫生
鼓勵大醫院擴張分拆是走向真正意義上分診醫療的捷徑
近千萬醫務人員其實是萬馬齊喑

TAG:大醫療 |

您可能感興趣

孕期,和男醫生的那些尷尬事兒
快生了?婦產科醫生告訴你:進產房前你最該做的那些事兒
兒科醫生的秘密,做好這四點,你也可以成為孩子最好的醫生
關於備孕期間哪些謠傳的事情,婦產科醫生這樣解釋
生孩子時,無知醫生的一句話導致丈夫要和我離婚
產科醫生:坐月子關乎後半生,這些事不可忽視
醫生教你一個小方法助你擺脫婦科病炎症困擾,原來是這麼的方便。女生們,趕緊收藏起來
產科醫生建議:孕媽在產房別這樣,尤其是夜裡生孩子時
同樣是生孩子,可她這待遇連產科醫生都想體驗
兒科醫生:怎樣避免秋老虎帶來的兒童感冒高發期?
當胎兒生出後,產婦猛然的一生乾咳,醫生最擔心事情還是發生了!
產房生孩子時遇到的那些尷尬事,生完之後真感覺沒臉見醫生了
生孩子最痛的時候,你跟醫生說了啥?
生孩子並沒有那麼可怕,聽婦產科醫生怎麼說?
作為醫生,你會鼓勵身邊的孩子當醫生嗎?
兒科醫生眼裡孩子的挑食是這樣的!
這位孕媽睡覺時就把孩子生下來,根本沒勞煩醫生護士
生孩子時痛的要命,可醫生卻在玩手機!
有些疾病可能是「假」的!你沒看錯,醫生親自教你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