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此行惠山古鎮,悄然邂逅江南細雨。

舉著素傘輕步而行從青石小徑路過,


仿若擁一泓清泉於心,置身於歲月的紅塵中,


細數一路路茶靡花事,


幾分欣喜與憂傷,幾分痴纏與輕狂,

卷卷如煙氤氳在人生最盛美的青春年華。


眺望,細雨朦朧如清秋的夜般散發一襲煙涼。


怎奈,紅塵深深始於心,一念起,便千山萬水。


佛曰:心有靈泉清洗,善由佛主恩賜。


願這一場雨能拂去世間那一袖之塵,讓所有凡俗之心得到一次心靈洗滌。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1

惠山古鎮觀雨


梅雨天的江南,空氣濕的都能擰出水來,如果沒下雨的話會被稱為「桑拿天」,讓人如此難受的江南,卻是最有靈氣的時候。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雨天里最愜意的事情不是窩在鬆軟的床上睡覺,也不是約朋友去茶館喝茶海聊,而是走入雨中,去感受雨帶來的暢快、去感覺與帶來的溫潤、去感受雨帶來的靈氣。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惠山古鎮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特別是陰雨天里。在雨的潤澤下,乾巴巴的老房子又煥發出生命力,展現出特有的魅力。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沿著石板街,艷陽天里的熙熙攘攘不見了,各種嘈雜的喧囂聲也消失了,只有嘀嗒的雨聲和自己的腳步聲。也只有在雨天,能夠讓自己駐足,仔細的看看這被綠樹包裹著的古鎮,看看這下河塘上的石板拱橋,惠山園安靜的坐落在身旁,或低吟、或淺唱。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只有在梅雨季節的雨天,下河塘才展現出自己原本的魅力,就如江南女子般溫婉,這時候的江南女子也如古鎮般清秀。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2


禪行靈山·拈花灣禪意小鎮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禪意小鎮拈花灣便得名與此典故,為了一個禪字即便是極為普通的籬笆,也是尋到了竹籬笆「非遺」傳人兩位七十多歲的匠師,在他們手把手教導下完成。選竹、分竹、烘竹、排竹,編織手法、竹節排布技巧、結繩技法,光打結的麻繩就選了三十多種、十幾種技法。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這裡無處不是禪意,也無處不是生活。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其實拈花灣是一種生活方式,把自己從煩擾紛爭的俗世中解放出來,在這裡放慢腳步,放空自己。打坐、深思、撫琴……在拈花灣,任何一處喝茶、吃飯、品酒、聽琴、聞香、沐浴、觀水、經行的地方,都有與之相應的禪藝,載著你的記憶,讓你將它們帶回紅塵。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夜晚的拈花灣與白天完全不同,入園處的禪行燈光秀夢幻又炫麗,站在水岸邊身邊遊人如織,或在談笑風生或全神拍照,站在擁擠的人群里:靜心、凈心,從熙熙攘攘中走出來,從喧囂吵鬧中走出來,鳳凰涅槃、佛手拈花、北雁南飛。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佛祖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豈又不是在大廳廣眾之下,這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是可以不被周遭環境和行為所打破的。便如在這遊人如織的街道中,內心的純凈無染、坦然自得、無拘無束是可以不被打擾和改變的…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一幅幅畫面真實又虛幻,如同我們的人生一般似乎觸手可及卻又什麼都抓不住。放下執念,隨心而行,率性而行…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3


觀禮靈山浴佛節


中國佛教中,三大重要節日分別為佛誕日、佛成道日、佛歡喜日。佛誕日為每年四月初八,也被稱為浴佛節;佛成道日為每年臘月初八,也是民間的臘八節;佛歡喜日為每年七月十五,也被稱為盂蘭盆節,也是民間的鬼節。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我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亦名浴佛節。相傳在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拜佛的時候心清凈真誠,心裏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雜念。祥符禪寺的大德誦唱經文,香花浴佛,聖水灑凈,祈福國泰民安。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繞佛身體不斷在運動,心裡也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雜念,這是修禮敬。自祥符寺至阿育王柱轉而往東經梵宮至曼龍飛塔,再往西經無印壇城至五智門前,繞過佛足壇後,在菩提大道前停下面對大佛。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近百位大德將齊聚一堂,舉行「佛生我心?萬眾頂禮」佛誕萬眾嘉年華浴佛節大德禮佛頌讚。他們隨梵音以恭敬、至誠的心禮佛頌讚。以此殊勝功德,衷心祝願國泰民安,祈願社會和諧,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祥符禪寺的大德誦唱經文,香花浴佛,聖水灑凈,祈福國泰民安。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4


禪修靈山勝境


站在靈山香水海前,背倚著五印壇城眺望梵宮,就這樣安靜的站在水邊,任清風拂面、任海水泛起波紋,漸漸心底會生出一種寧靜,從未有過的安寧慢慢充盈著心靈。忽然想對禪修方式做一種新的嘗試,不再是喝茶、聽經、吃齋、抄文,而是在梵宮與壇城間往返行走,直到累了、倦了、不想走了。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曾經有位大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梵宮是商業的成功,而非佛教文化的成功,自己也深受此話的影響,一直把梵宮和壇城當做旅遊景點來看待。如此行走過後發下自己其實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心在景點那麼看到的就都是景點,心在禮佛那麼處處都是在禮佛。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觀雨惠山古鎮 禪行靈山勝境



作者:@藍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途記風景大師 的精彩文章:

TAG:途記風景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