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風清,秋月明,寒露多珍重

秋風清,秋月明,寒露多珍重

秋風清,秋月明,寒露多珍重



寒露是九月之節,也即戌月的開始。時間在公曆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二十八宿室宿)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露水即將凝結成霜。《詩經》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述的大概就是這個從露到霜從涼到寒的過渡時節。


這一天,北京地區白晝時長已縮短至11小時29分鐘。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角度開始明顯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之後,白晝時間不斷縮短,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空氣溫度逐漸下降。


這一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也很難升至30℃以上,最低氣溫則可降至10℃以下。在亞熱帶的廣東地區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意思是天氣變涼了,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可見寒涼之氣已經到達南方了。


古人將寒露到霜降的十五日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花。」前五日: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中五日:海邊出現蛤蜊(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古人認為是雀鳥所變);後五日:晚節的菊花已遍地開放。

寒露過後,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雨季基本結束,只有雲南、四川、貴州等少數地方尚可聽到雷聲。東北和新疆的少數地區已可見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了。白天的氣溫還比較溫暖,夜晚的溫度卻特別寒冷;天上秋高氣爽萬里晴空,地上卻是一派蕭瑟肅殺的深秋景象。


二十四節氣中以寒為名者,寒露為寒之起始,大寒為寒之極致。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已經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白露、寒露、霜降完整地記錄了水汽凝結的過程,寒露是氣候從涼到寒、水氣從液態向固態的過渡。此時,人體的血液也會受到氣溫的影響,如果不加保暖血液也會趨向凝固,血流不暢導致的溫度下降局部供血不足會造成多種功能性疾病癥狀,很多慢性功能性癥狀都是氣溫影響體溫下降造成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注意保暖,讓血液保持足以流暢循環的溫度,是養生的重要注意事項,千萬不可輕視。


寒露養生方法:


1、暖胃姜棗湯——生薑四片,大棗(掰開)五枚,橘皮(晒乾)半個,古法紅糖一匙。每天早飯前沖服一杯,既可暖身禦寒,又助脾胃消化。

2、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右腿),每日上午八點到十點之前各灸十五分鐘左右,立冬之前一月都可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七養生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三七養生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秋風清,秋月明
秋分│秋風清,秋月明
古琴《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往事知多少?
心有明月,腹有詩書——中秋月明詩韻長
今秋月明,相思如霜(美文)
瘦下來了!魏秋月明艷動人,無愧中國女排顏值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