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框哥說:「泉州彷彿有比其它地方更強的記錄和講述自身歷史的能力。歷史在這裡不僅僅是一種過去的存在,而是通過家族和廟宇的祭祀活動,與每個人締結了血肉的關係。走進泉州,便如置身在歷史之流與生動的文化脈絡中。」


撰文:曉瑾


攝影:趙鋼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清源山摩崖石刻。


泉州的神氣在海,更在山。

清源山距泉州城其實不足五里。一進山門,便有蝴蝶翩翩,古榕遮日,清氣逼人。仙境原來離城這麼近!通幽道上,孔子問道於老子:「今日晏閑,敢問至道。」前往老君岩道旁的這一組雕塑,讓入山的人不禁先斂起驕氣傲氣,所謂「望峰息心」。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西街可能是泉州城最老的街道,開元寺雙塔是最醒目的地標。以開元寺為起點,西街西段蜿蜒通向十幾里外的豐州古城;東段則通往傳說建於西晉的白雲觀,也就是今天的泉州元妙觀。


泉州有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兩晉時期,衣冠避亂南渡。泉州城西九日山下的豐州一帶,是移民最早的棲居地。考古學家在這裡搶救挖掘的六朝墓中,裝飾著豐富的人物、樂器紋飾的墓磚、青瓷茶具,無不講述著魏晉風流。由於泉州在山海之間,海路交通自然十分重要。唐到元代,泉州逐漸成長為一大港口,馬可?波羅遊記中描寫過一個香料堆積如山,帆船遮天蔽日的刺桐港,是無數商人夢寐以求之地。世易時移,今天的泉州更像老子告誡的「良賈深藏若虛」,內斂而含蓄。

或許是因為移民心中藏著對中原的記憶,來到泉州,異鄉人被問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你是哪裡人?」兩三個字的地名背後,是一個地方的歷史和威儀。只要報上姓氏和家鄉那古老的地名,你便被編織進一個活著的脈絡,你所屬的姓氏,所屬的地方,在每句話和行動後面拖著它們長長的影子。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顏先生祖先自江西遷入泉州,對祖屋所在的東街街區歷史瞭若指掌。


鄉土情結也許是過於單薄的四個字。在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屬的姓氏,每個姓氏有自己的記憶。泉州的圖書館、博物館把家譜當作重要而常用的一類收藏,泉南的晉江圖書館還製作了所藏家譜的全文資料庫——因為瀏覽查詢的需求真實存在。一冊典型的家譜,在序列和生平之外,還會記載進入家族中的每一位女性來自哪塊土地,離鄉的男丁又播遷在何方。「開枝散葉」是對播遷的期望,也是重要人生成就,「枝」、「葉」暗示著根系的存在,根系在哪方土地,又由家譜、建築和墳墓標示出來。

譜,提供著連續的記憶,又收容了每一個名字。一支精心製作的譜,可以將先人和今人,將天各一方的人織進一個鬆散卻活躍的網路之中。如果族譜部分丟失,或許可以找海外藏本對照補充;如果儀式中斷,可以到傳承有序的同姓祠堂重新學習接續。祭祀、譜系和相互間的義務,連結著一個個共同體。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鯉城區南門附近的富美宮始建於明,主祀西漢名臣蕭太傅,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爺二十四尊。

家族有祖厝、宗祠、家廟,地方有境主廟、鋪主廟、都宮。這些依然生長在泉州土地上,近三十年中被恢復或新建的祭祀建築,為一方土地一方人銘記著歷史。乾隆年間的《泉州府志》記載泉州城內分四隅、三十六鋪、七十二境。20世紀80年代,泉州民俗專家陳垂成、林勝利通過文獻、踏勘、訪問,記錄下這泉州特有的鋪境體系,在東南西北四隅,總分布有三十六鋪,鋪以下又有境,許多小廟分布其間,有些是境廟,有些是鋪廟。今天,許多面寬僅一間的小廟已從居委會或工廠用途中恢復,牆壁上石碑或題刻,講述著不同時間節點留下的宮廟歷史。


廣靈境的萬仙妃宮或許是有記載的最早宮廟之一,可以追溯至五代閩國,而更多宮廟中奉祀的是南宋成神的法師和異人。在時間的長河裡,神明彷彿過往城中那些繁榮時代的影子,蔭庇著往後歲月中的人。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泉州石獅永寧鎮龍溪新村,高甲戲演出前的後台。請神、踩街、法會、酬神……持續多日的慶祝活動伴隨著強烈的儀式感,嵌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宮廟不僅僅是社區記憶的中心。書法、文學、雕刻、繪畫、音樂、戲劇,一座宮廟無愧於一個小小的藝術中心。不知是神明熱愛藝術,還是神明讓人們與藝術之間建立起豐富的情感聯繫。泉州城中不下百位神明,里中居民集資為之請戲是日常功課。每逢神明生日臨近,宮廟門口就會貼出紅紙預報演戲安排,同時公布籌資和花銷的細節。神明生日分布在一年中不同時間,愛戲的泉州人總有看不完的戲,高甲戲、南音,有時還有木偶戲、薌劇、打城戲。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石獅永寧鎮龍溪新村龍源寺關聖夫子詣山西進香回駕活動。


宮廟也與地方社會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繫。宮廟門前的燈籠上往往寫著「合境平安」。對「平安」的祈求,暗示了深層的不確定性和恐懼。古時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洪水、瘟疫都是常見的記憶。人口的聚集往往伴隨著高度的競爭,在泉州,競爭是個人性的,更是群體性的。泉州城西南的晉江邊,有石碑記載著清代兩「境」之間的碼頭之爭,官員的裁決清晰劃定了兩境的碼頭分別裝卸特定來源、特定品種的貨品。可是,一旦現實中有違背,則兩境的爭鬥在所難免。在老人們的印象中,宮廟娛神的舞獅、舞龍,也隱喻了泉州不同地方力量之間的對峙。越是競爭,越需要處理錯綜複雜的內部和外部問題。這時,儒、釋、道都成為可以援引、借鑒的精神資源。所以我們在宮廟中有時會看到儒生提寫的對聯和匾額,包含了對這片土地和歷史的讚美;有時會看到觀音大士,看到普度的慈悲;有時我們會遇到道士,為社區重新締結人與天的關係。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橋中亭附近遺存許多歷代碑刻,記載著這座中國現存最古跨海石橋的過往。如今洛陽江畔逐漸高樓林立,但古橋仍在,功能猶存。


明末作為傳統反叛者而聞名的學者李贄,出生於泉州一個有海洋貿易淵源的家庭。他曾毫不猶豫地稱讚潮州籍海賊林道乾的才識與膽氣,說他勝過終日推究君子小人的朝中官員:「夫國家多難,羽檄旁午,匪才弗達。上下多危,蕭牆交構,匪才弗定。醜虜窺伺,內猜外疑,匪才弗靖。奸雄僭竊,彼甲此乙,匪才弗協。」


充滿風險與機遇的社會注重實效,勝過區分君子小人。歷史的發展神奇地展開了李贄的預言:在李贄身後幾十年,當明王朝在起義軍和南下的清兵前漸漸崩壞,源自泉州的鄭氏海上集團在南明歷史中擔當起重要使命。


曾經控制從菲律賓馬尼拉到日本的貿易網路的鄭芝龍海上集團,生動地說明了中國南海的海上貿易並未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歸於沉寂。至少,它仍然與閩南地區有著深刻的聯繫。


海商、海賊亦或將領,身份在時勢中快速轉換,這轉換與時勢有關,又與泉州在明代文化的興盛密不可分。有明一代,泉州府進士人數與福州、莆田持平,尤其在弘治以後,人才集中湧現。在泉州和南京接受教育的鄭成功, 與清廷對峙十六年後,壯年病逝,連康熙也挽之:「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金魚巷26號以石雕和木雕精美聞名,堂屋中供奉祖先的龕楣雕飾令人浮想聯翩。無論古宅新屋,泉州人總會為祖先留一處位置,姓氏連接著家族的專屬記憶。


緊隨著明後期繁榮而來的,是大量的向外移民和清初的遷海。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伴隨著地方各種力量的消長、複雜的情感和激烈的衝突。今日懷想清-鄭戰爭,可以感到在拉鋸和對峙的歲月中,不只是個人,許多家族都不得不選擇一方立場,並承受此後的代價。今天在泉州地區講述歷史的抄本中,仍不時可見將每個地名與抗清事迹聯繫起來的表達,而在民間信仰的宮廟中,也常常可見對宋時忠烈的紀念。


泉州彷彿有比其他地方更強的記錄和講述自身歷史的能力。歷史在這裡不僅僅是一種過去的存在,而是通過家族和廟宇的祭祀活動,與每個人締結了血肉的關係。透過這片土地上豐富多彩的對南宋、南明的講述,我感受到的是民間未曾失落過的文化自信。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泉州南音古樸優雅,民間曲社多達數百家。泉州府文廟廣場的一座古厝內,每晚都有南音演出,專業演員和票友均可登台,「絲竹相和,執節者歌」。


康有為曾言:「數千年之文教,不能以數十年之貧弱屈也。」泉州的妙處,在於它不曾有這種貧弱而屈的感受,也從未退居「世界」文化的邊緣。在近世中國遭遇外來衝擊,朝野爭論「中體西用」時,泉州人憑藉縱橫的海內外貿易和移民網路,仍在不斷向外拓展市場的邊界,維繫著蓬勃的商業組織網路。而在這個使用方言的商業世界網路中,泉州城是一個重要的精神中心。廈門大學國學院的教授們在上個世紀20年代訪問泉州時,還很難找到幾位會講官話的讀書人。可是方言的環境,毫不妨礙書法、南音等人文藝術在泉州鄉野間傳承與發展的自在。


在泉州古城,我有緣得見一本從菲律賓流傳回來的南音曲譜,羊皮封面,秀麗的字跡記錄下它是在民國時抄自泉州城中「老范志」大厝的吳氏家族。複雜的記譜系統、考究的樂器、精緻而苛刻的批評,都標定了傳承的難度。可是另一方面,家族與廟宇的儀式中,祭祀或酬神的場合常有南音,足見土壤之豐厚。在泉州,常令我驚訝的是「俗」的土壤滋養著「雅」,「雅」又無處不在得以化俗。曲高和寡本不奇怪,可若能曲高而和者眾,一定是因為這裡有著值得珍惜的生態環境。

泉州,一座充滿文化自信的城



阿真(右)和她的朋友們在古榕巷「真水閑院」中喝茶。七年來,她在西街先後租下七個院子,改成茶社、書店、客棧、酒館等不同樣態的公共空間,推廣本土文化,為老宅注入新的活力。


我講述的並不是「宗教博物館」所指向的那個曾經的宋元港口。宋元的富庶已化為遍布這城市各個角落的古迹與藝術,又化作隱藏的審美趣味。置身泉州,便身在歷史之流與生動的文化脈絡之中。


註:本文為《華夏地理》10月刊《元氣泉州》的刪節版,欲看全文,請訂購《華夏地理》雜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渡渡鳥:居然是被人和豬一起趕盡殺絕的物種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這組照片剛發布就收穫了625萬個zan,震撼了國人的心!
北京不只是高樓大廈,還有這些讓人令人咋舌的風景!
為何有些猴類擁有藍色的蛋蛋?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
龍泉,一個被譽為用礦泉水洗澡的歷史文化小城
皖北的一座小城亳州市是歷史文化古城人文薈萃、是曹操和華佗故里
群賢輩出的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
泉州歷史文化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茶文化!
重走荊州古城,感悟歷史文化
這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城建雖小卻是環山伺水古迹林立市井生活
段鋼:一座城市的文化治理,從城市精神開始
蘇州再添城市文化地標
一座千年古城,一座文化地標!
閩南文化普及 泉州南音曲詞總匯 一別情人隔幾秋
甘川文化村,一個被陽光沾滿顏色的地方
盛京城,融合了滿、漢、藏傳佛教三種文化的精華!
這座城市,既是華夏文化的祖脈,又是秦國的發源地!
兩大歷史文化名城,休閑之都、成都杭州,你選擇哪一個?
塔山突出古樸的文化氣息,曾是縣城唯一的公園
文小君帶你去鄭州百匯地「文化創意集市」浪一圈
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