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王安石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每年公曆10月8日或9日,太陽達黃經195度,寒露至。時屬晚秋,露氣寒冷,泫然欲凝。於上,星空換季,火星西沉;於下,蒼風逼衰,疏雨催涼。草木凋落晚榮,江山深入靜穆,悲客驟多,傷情遽豐。而淡定者,更願意把外物的清曠寂寥當作是天地用沉默之姿指導人內心安詳的深化。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白露節氣時,雁始南飛,至寒露時為最後一批。斷鴻聲里,遍野衰黃,不知是否能識得歸航;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這是古人對寒氣肅穆的一種比喻;三候菊有黃華。菊花士氣已旺,尤其黃菊,對應深秋土旺之時,迎陰氣充足而花容烈艷。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逢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九為陽數,日月並陽,二九相重,故稱「重陽」。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至唐朝確定為正式節日。2012年起,我國法律確立此日為老人節,「九九」諧「久久」,認為宜於長久。長長久久是美好祝福,這一日老人們登山,賞菊,佩茱萸,燦黃秋陽的輔助下果然紅潤健朗意氣風發。


心愿美好,現實無法迴避。《長阿含經》中謂老者:「頭白齒落,面皺身僂,柱杖羸步,喘息而行。」生壽向盡,不會因為登高祈福就能阻止無常的到臨。而事實上,能將生命歷程完整到老是很幸運的事,稚少夭折或中途退出者比比皆是。只是殘歲匆促,黃陽勢盡,最好還是能從子孫事中奮力抽身,認真地、徹底地、奮不顧身地為自己打算一下。

比如須跋陀羅,佛陀臨終前所收的最後一名弟子。他本是印度拘屍那城的外道婆羅門,聰慧多智,根機敏利。年一百二十歲,始信佛法。他聞佛將在娑羅林中涅盤,急奔佛所前往拜謁,並於其夜出家受戒,凈修梵行。據稱,佛陀料其將至,預先告知弟子阿難在夜裡將他引至床前,佛陀為他講授八聖道等佛教奧義,入夜未久,即成阿羅漢,並於佛陀之前行取滅度。


於最後關頭,尋找並依止光明,這是對自己最大的善待。

蘋花漸老 梧葉飄黃——今日寒露


根據中醫理論,寒露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易患上季節交換導致的感冒發熱。此節氣養生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補脾胃,又養肺潤腸,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而暮秋,最應注重還是精神調養。秋風急勁,草木向衰,容易使人產生憂傷垂暮之感。多面向真理的方向吧,多憶念授道的慈容,由此獲取的盎然的正能量會令你曠放抖擻,甚至連一天下的秋,都在瞬間春氣蓬勃。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來 隨喜轉載 功德無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慧日 的精彩文章:

沒有出離心,就是輪迴中的一個苦眾生!
傳喜法師:癌細胞從哪裡來?
心清凈就是供佛,每時每刻都是修行
印光大師:應當怎樣使用財富才可獲不可思議的功德?
傳喜法師:遵循因果規律 獲得歡喜人生

TAG:佛教慧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