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和疫苗學家李河民研究員病逝

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和疫苗學家李河民研究員病逝

我國著名病毒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檢院離休幹部,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原中檢所所長李河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9月29日凌晨病逝,享年94歲。

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和疫苗學家李河民研究員病逝


著名病毒學家李河民


他是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和疫苗學家,他走過了風雨人生的光輝歷程。李河民研究員,生於1922年的台灣高雄。1955年10月畢業於原蘇聯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研究生。先後任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科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顧問兼國家肝炎研究中心負責人,任衛生部病毒性肝炎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艾滋病疫苗研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顧問,專家組成員,《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名譽主編。回顧李河民的一生,成果豐碩。他最初研究方向為痘苗、乙型腦炎、狂犬病、麻疹等疫苗,後來轉向病毒性肝炎診斷試劑和疫苗質量控制及新產品研發,其中重點研究乙型腦炎活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在醫學病毒學研究和生物製品檢定中培養了多名技術骨幹和20多名研究生,為祖國在這一領域的人才儲備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自由之名赴日學醫


李河民原名蔡川燕,1922年出生於台灣高雄一個並不富裕的手工醬油工人家庭。他的童年、少年時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度過。16歲時,父親將他送到屏東一所農校學習,希望孩子將來能謀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

志不在農學的李河民在學校並不「安分」。受到日本侵略者壓迫和進步思想影響,李河民與當時台灣很多年輕人一樣,將生活希望寄託於祖國早日擺脫被壓迫的地位,日益強大昌盛。


在學校中,他們與日本教職人員摩擦不斷。某次衝突後,李河民被關禁閉一個禮拜,並拿到了學習生涯中唯一的成績「丙」,這讓他感到不甘和憤怒。在備受歧視和不公的情況下,通過艱辛的自學,他如願考上了東京醫學專科學校(現在的東京醫科大學)。


大學期間,李河民與很多台灣、大陸的青年一樣熱衷於閱讀魯迅,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國人的屈辱和無盡的戰爭,讓滿腔熱血的青年們都希望投身祖國的自強和安定事業。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很多大陸到日本學習的年輕人,其中包括很多思想先進、滿腔熱血的共產黨員。1944年8月,李河民在畢業典禮當天離開了日本,他藉由應聘到日本駐北京醫療機構工作的機會,回到祖國大陸。


從1956年至1986年間,李河民研究乙型腦炎病毒變異和活疫苗。他從71株強毒株中選出s14株,經一定減毒路線培養出s14—4—2疫苗株,而臨床和流行病學驗證,證明安全有效,保護率達9096。當時這屬於國內外首創,如今己大規模推廣應用。乙型腦炎為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豬是其病毒的主要擴展宿主。受孕的無免疫力母豬受病毒感染等又將上述乙腦減毒活疫苗在上海市郊區用於免疫母豬90頭,結果在預中得到效果。仔豬存活率由5096提高到9096以上,此科研成果被評為農業系統科技成果二等獎。


李河民從80年代開始組織或參加乙型肝炎血源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製。為了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基因工程疫苗製備路線,從1985年開始結合方法比較國內外疫苗的免疫原性(特別是細胞免疫)和效果,證明酵母(特別是漢遜酵母)表達系統的無糖基化抗原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單位表達量均優於其他表達系統,有利於大規模生產和使用。在新生兒免疫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前後使用基因晶元檢測母嬰雙方血液病毒時,證明病毒表面抗原決定簇126A、126S和145R變異株能被阻斷,也就意味著酵母基因重組抗原對上述變異病毒免疫有效。他在甲、乙、丙型肝炎的診斷試劑標準化和質量控制研究方面取得實際可用的成果,已在全國推廣使用。

同時,李河民取得的學術成就和各種榮譽也為業內津津樂道。他在國內外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130餘篇,出版論文專輯一部,多次被邀請參加國際乙型腦炎和肝炎的防治工作討論會並被選為大會副主席。1986、1991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攻關獎,1987、1988、1992年3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 2002、 2003年3次榮獲二等獎,1993年獲三等獎1次,部級獎多次。1991年獲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和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個人稱號。


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李河民足以為我國的病毒和疫苗研究工作把脈。為此,他提出三個看法,希望能對業內有所啟示。


(1)疫苗是用於健康人、保護廣大群眾的特殊產品,其發展和研製是政府主導產業。我國是生物製品生產大國,但品種、質量和工藝仍落後於國外,需要加快步伐,建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機制。


(2)創新是科研的靈魂,又是前人工作基礎上的發展。生物製品是應用學科的產物,需各方面知識和技術的配合方能更好發展和創新。因此,應用基礎研究和信息交流是創新的重要措施。


(3)科研領頭人必須努力培養高尚風格,能團結合作,善於處理順利和挫折時的關鍵問題,提出好點子,推動工作向前發展。現己任副院長的一位研究生在出國進修時依李河民建議帶一份未查清病原的肝炎血清經與英國同事協作確定基因序列並經動物實驗確認後首次命名戊型肝炎4型(HEV-4),他又在國內主持流行病學研究,其中特別發現其人畜共患的特性,豬是主要擴散宿主,並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中和性抗原位點,為研究診斷試劑和疫苗提供基礎知識。這些建議可謂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李河民對未來充滿信心。他相信在我國國力不斷強盛,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生物製品事業定能發展得更快、更紮實。

來源:中國台灣網、趙芳萱. 科研結碩果警言勉來人——記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和疫苗學專家李河民[J]. 海峽科技與產業, 2013(7):92-92.


本期編輯:Tony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病毒學論壇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與復旦大學合作設計出新型強效的HIV-1病毒進入抑制劑
掃盲貼:如何評估NGS文庫的質量?
CRISPR專利紛爭升級
誰給癌細胞穿上了「哈利波特的隱身斗篷」?

TAG:中國病毒學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神仙家與科學家葛洪:開創醫學上之免疫學先例
中國科學家變家蠶為病毒殺手 或可對抗艾滋病病毒
著名物理學家李蔭遠院士逝世
哲學中的女性——劍橋大學女哲學家社團
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宗教信仰
媒體稱中國科學家研發活病毒疫苗 或可消滅任何病毒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活病毒疫苗 或可消滅任何病毒
武漢友芝友:招聘高級科學家、資深研究員、腫瘤免疫科學家
著名土壤學家陳恩鳳教授學術思想研究
國際漢學家在中央社院講儒學
美國科學家被控孌童,曾研究食人魔病毒及罕見怪病
德國醫學家和韓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安全套會增加患癌幾率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女科學家研究影響力與男科學家相當
中法科學家聯手 攻堅艾滋病
科學家從希臘村民中發現預防心臟病的基因
需要更多的科學家研究中醫真氣學
科學家攜人工智慧研究癌症耐藥性
美國國家科學院新任院長:我為科學家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