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想必中国军迷对「捷克造」机枪并不陌生。很多人会发觉「捷克造」另一种轻机枪「布伦」式外形很相似,事实上「布伦」式正是「捷克造」的改进版本。布伦式轻机枪也称布朗式轻机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联邦国家军队的支柱,不仅广泛列装于英联邦国家,还作为军事援助一部分流往中国在内的很多同盟国。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英军在一战时期装备的刘易斯机枪,是另一款史上著名机枪。20世纪30年代,为了取代老旧的刘易斯机枪,英国军备部门决定竞标选用新机枪型号。竞标通过一轮竞赛,英国本国的威克斯?波斯尔机枪和一代名枪——捷克造ZB26进入了最后竞标。极优秀的可靠性让ZB26轻机枪成功中标并改为布伦轻机枪。


但是ZB26并不能完全满足英军的需求,因而对ZB26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最现实的改进首先是将ZB26发射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改为英制的7.7×56毫米步枪弹。捷克工厂还根据需要进行一系列改进,编号也由ZB26变为了ZB27/ZB30、ZB30J和ZB33。最后一款ZB33进行的改动非常大,包括缩短枪管长度,将导气孔后移,使机枪在射击时枪管不会松动,换装重型枪管,取消枪管散热器、将直弹夹改为弯曲弹夹,增加抵肩板和折叠握把。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1945年,扛着布伦轻机枪的加拿大士兵


布伦轻机枪同ZB26轻机枪一样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管下方备有瓦斯汽缸及瓦斯活塞,枪机采偏转式闭锁方式,即利用枪机后端的上下摆动来完成闭锁。弹匣位于机匣的上方供弹,从机匣正下方抛壳。


布伦轻机枪在导气管前端有气体调节器,设4挡调节,每一挡对应不同直径的导气孔,可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供弹口、抛壳口、拉机柄等机匣开口处均装有防尘盖。提把与枪管固定栓可快速更换枪管。装有两脚架,亦可以装在三脚架上以提高射击稳定性。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与ZB26相同,布伦轻机枪枪管前部装有喇叭形消焰器。为了避免枪管过热无法射击,机枪采用可快速更换枪管——只要将枪管固定栓抬起让原本契合的螺栓脱离就可以轻松取下来。


布伦轻机枪采用觇孔瞄准,但是由于弹夹在上方,因此瞄具设在了左侧。由于弹夹从上方插入,因此射手在卧姿射击时能够在很低的位置完成,这意味着更好的隐蔽性,这一点也深受前线士兵的喜爱。


时至今日,印度的部队仍然装备着布伦轻机枪的微改型L4轻机枪。即便在今天来看,布伦轻机枪都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机枪,直到现在,我们不但在影视剧中市场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偏远地区和印度军队中看到这款名枪的身影。这不得不说又是枪械史上的一个永恒经典。

参数


自动方式:导气式


口径:7.7mm)和7.92mm


容量:25发梯形弹匣,30发弯曲弹匣、100发双层弹盘

重量:23磅


全长:1156毫米


枪管长:535毫米


初速:743.7m/s


膛线:6条,右旋


枪管冷却方式:气冷


理论射速:500发/分


衍生型号:Mk I、Mk II、Mk III、Mk IV、L4(北约7.62mm)



从二战走下来的经典老枪:布伦式轻机枪



Mk I


1937年9月,基于ZB vz.26开发的原型布伦轻机枪。


孔型后照门;枪托垫板令肩射更舒适;枪托加装后置握把;后置握把可折叠


Mk II


1941年,从Mk I作小量改进的版本,只有小量试验型。


折叠式孔型后照门;移除后置握把;轻量化两脚架;轻量化握把


Mk III


1944年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制造的轻量化短版本,提供英军的东线部队及伞兵部队。


Mk IV


1944年的Mk II改进版本。


L4


到1958年北约各国统一步枪制式口径,英国将布伦轻机枪重新设计改进成L4轻机枪系列,以适应北约制式7.62 × 51 毫米NATO步枪子弹,并改为使用30发容量弹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战争事典 的精彩文章:

二战德国空军作战飞机代表机型介绍
如果你是洪承畴 「标题为什么一定要十个字以上」

TAG:战争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