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

如何令「戒」清凈?


文 / 牧牛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善護諸根」


佛法的修行次第,在上一篇「略說佛法的修行次第」一文,引了《瑜伽師地論》一段,大體可以歸納為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漸次修行。那麼,如何讓「戒」清凈?成為這一修行次第的首要問題。

《六門教授習定論》中講到作為「定資糧」的「戒律儀」時,提到了關於令「戒」清凈的四種要素,可供我們參考:


「若求戒淨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


其中第一點「善護諸根」,與上一篇《瑜伽師地論》的引文一樣,也是將「善護諸根」列為首要位置,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以下就此「戒凈四因」的第一點「善護諸根」,略為說明。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善護諸根」,通常稱之為「根律儀」,通俗說就是要善於保護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記得有人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禮記·大學》來解釋「守護六根」,未必準確,或者只說對了一半。佛教的戒律歸根結底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並進原則,不僅僅是「止惡」的消極一面,同時還應該「行善」的積極態度,兩者並進。因此,「善護諸根」或「守護六根」,並不能停留在「視而不見」上,成了什麼都不看了,或者看了也當做沒看。試引一段《瑜伽師地論》的說明:


《瑜伽師地論》卷24:「於此眾色一分應觀。或有一分所不應觀。於不應觀所有眾色。當攝其眼善護諸根。於所應觀所有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何色類色。……」


對於外境的諸多現象,一部分是應該進行觀察,一部分是不應該進行觀察的。那麼,哪些是應該觀察?哪些是不應該觀察?比如像現在網路的各種不準確、不可靠的信息,看多了其實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那就要進行取捨,該看哪些信息?不該看哪些信息?一樣的道理。如果進一步說,就算看了其實也沒什麼,關鍵在於能不能辨別其中的是非、真偽、善惡才是重點。說實在的,現在網路的大多信息,太雜了,看了都是「累」。對於不應觀察的現象,遠離為好,以免妨礙「心念」,浪費精力;對於應該觀察的,持續保持正念,善分別之,正如《六祖壇經》引《維摩經》的話說:「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應觀」與「不應觀」,繼續看《瑜伽師地論》的說明:


《瑜伽師地論》卷24:「所不應觀。謂諸伎樂戲笑歡娛。或餘遊戲所作歌舞音樂等事。如是復有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或復有餘所見眾色能壞梵行。能障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如是色類所有眾色不應觀。視何色類色是所應觀。謂諸所有衰老朽邁上氣者。身傴僂憑杖。戰掉者身或諸疾苦。重病者身腳腫手腫腹腫面腫。膚色萎黃瘡癬疥癩。眾苦逼迫身形委頓。身形洪爛諸根闇鈍。或有夭喪死經一日。或經二日或經七日。被諸烏鵲餓狗。鵄鷲狐狼。野干種種暴惡傍生禽獸之所食噉。或命終已出置高床上施幰帳。前後大眾或哀或哭。以其灰土塵坌身髮。生愁生苦生悲。生怨生憂生惱。如是等類所有眾色。我應觀察觀是眾色。能順梵行能攝梵行。能令諸善尋思現行。……」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從以上的引文來看,所不應觀的內容,基本上是有關戒律上「不該做」的事情。另外,所應觀的內容,主要是觀察世間苦相以及諸行無常等。觀察無常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自己精進辦道,因為我們不知道生命哪一天會結束,也不知道下一時刻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只能時時提醒自己不能隨便浪費當下,要把握生命時光,在無常的時時觀察和提醒下,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善護諸根」,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重要內容和準備工作。佛陀在經論中也常常提起這一內容,閱讀經論時應該關注。再引一段《遺教經》(全稱《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關於「善護諸根」的一個比喻,與「牧牛」有關。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跳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其心。」(T12, p. 1111, a8-21)


此經最後將重點放在「制心」上,也是重要的指示。「心」,是五根之「主」,是「主謀」,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我們面對經論的各種側重點,要有自己的抉擇和取向才行,不然我們的認知總是搖擺不定中,無法獨立思想,人云亦云。《遺教經》的側重點表面上看是在於「心」,通常戒律行持的開遮持犯的判定標準表面上看是比較側重於外在「行為」的。但是,實際上這兩者都重要,很難將「心」與「身」、「語」行為各自單獨的分開吧,只是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側重點。對於修行而言,應該是身、語、意(唯識學將心、意、識分別解說,但此處暫且將心與意等同來看)三業相輔相成的良性環循的關係。反過來說,如果一味著重視「心」,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很難一下子達到的,還是需要先從行為上逐漸規範自己;如果一味的重視「行為」,那難免失去「重心」,一直在「枝末」上「苦」了自己。


「善護諸根」,簡單說是善護我們的「六根」,其中包括了身、語、意的內容,雖然經論對身、語、意有不同的側重,但總體而言,三業應該是並進的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的關係。那麼,在身、語、意三業中,哪些行為該做、該聽、該思?哪些行為不該做、不該聽、不該思?成了我們修行的首要內容,也是令「戒」清凈的第一大要素。我覺得是不是應該這樣去思維「善護諸根」的內涵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不正知」
誰是佛陀真正的關門弟子?
用酒治病,會犯酒戒嗎?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掉舉」
牧牛隨筆:信仰者的選擇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黃立行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明賢法師:絕大多數修行人,並沒有解決好「我為什麼要修行」的問題
脊椎問題如何形成?我們要怎麼正確調養?
戒色後脫髮問題如何恢復?
《北清事變寫真帖》的問題:何謂「北清」?
暫行解決辦法:網頁無法顯示的問題!
猿哥:程序猿,如何問問題?
卧室你是如何裝修的?裝修卧室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古代政府如何解決單身問題?
關於跑步,什麼是錯的問題?什麼是對的問題?
如何踏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如此複雜艱難的感情問題,該如何選擇?
老公提出無法改變的問題,你該怎麼辦?
痴情叔:女生的陷阱問題該如何回答,你知道嗎?
中醫怎麼判斷肝臟問題,你知道嗎?
膽固醇的常見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豬八戒與沙和尚為何沒有成佛?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出身問題
孕期做四維彩超能檢查什麼問題?你真的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