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文/劉澍


1792年,英國派馬格爾尼率船隊以為乾隆補祝八十大壽為名來到了中國。他們來中國並非官方史學界說的為今後滅亡中國來刺探情報,他們以賺錢為主要目的,因為當時中國的GDP是英國的8倍,俄國的6倍,日本的9倍。


馬格爾尼船隊隨行的有醫生、天文學家、化學家、翻譯等,共800人,馬格爾尼還帶來了英國喬治三世寫給乾隆的信,信中說「我大英帝國軍威遠達世界各地,即便對於戰敗的敵人也在最公平的條件下給予同享和平的幸福。」在他們登陸後清廷官員認為英國人是來進貢的,便在英國船上插上「英國特使進貢」的旗子。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在與清廷官員談到壽禮時馬格爾尼說:「我們的禮物很高大,怕你們放不下。」乾隆批覆:「避暑山莊很寬敞,即便是一丈多的東西也能放得下。」馬格爾尼還送給中國天體運行儀、地球儀、鍍銅榴彈炮、自鳴鐘、熱氣球和裝備110門大炮的英國戰艦模型,其禮單的說明書說「英國在歐洲是第一海軍強國,素被稱為海上之王。」


農曆七月馬格爾尼到北京,十八日參觀圓明園,據斯當東記載是福康安帶他們去參觀圓明園,當看到自動彈簧機時,福康安問:「英國有這種機器嗎?」「這些機器就是從英國運來的。」福康安很掃興。這次參觀中馬格爾尼請福康安看英國的先進武器,說:「大人是中國兵家,功業彪炳史冊,敝人很仰慕,此次敝人東來,帶有一個衛隊,頗擅長歐洲新式武器操練,倘大人有空,敝人請大人看一下,不知大人肯賞光嗎?」福康安竟說:「看也可,不看也可,看不看兩可,火器操練沒什麼稀罕。」馬格爾尼想表演實彈射擊,但他們的炮兵很快就被打發回來了,中國人告訴英國人,他們懂得發射技術。

馬格爾尼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福康安真蠢,他一生中從未見過連發槍,中國軍隊還在用火繩引燃的槍。」


參觀結束後,和珅接見了馬格爾尼,和珅:「俄羅斯與貴國相距多遠?現在兩國交好嗎?義大利與葡萄牙距貴國近嗎?是臣服於貴國嗎?」馬格爾尼:「俄國與我國很遠,目前英國與世界各國都很要好,與俄國女皇也很和睦。但我英國皇帝陛下居心仁正,以保障和平、扶助弱國為己任。有一次俄國要侵略土耳其,我英國皇帝出面干涉,使俄國不能在東方逞強,以致我國與俄國不免稍有芥蒂,然而現在仍很和睦,並無戰事。至於義大利、葡萄牙與我國相距甚遠,且非我國屬國。英國皇帝是西方盟主,對於各國均用友誼聯絡,用正義保護,對於義大利、葡萄牙也一樣。」和珅聽後,感覺很新鮮,起身與馬格爾尼握手,告別。


下一個日程就該是見乾隆了。按照中國的規定,藩屬國見皇帝都要下跪的,馬格爾尼說按照我們英國是不能向外國皇帝下跪的。就為了這個禮儀爭了很久,馬格爾尼堅持不能下跪,最多像見英國國王那樣行單膝禮,但是可以拉著乾隆的手親嘴。中國負責禮儀的大臣嚇了一跳,說怎麼能拉著皇帝的手親嘴呢,這絕對不行。馬格爾尼說:「那麼可以這樣,我給乾隆下跪,那邊要放一個椅子,放英國國王的像,也就是對英國國王的像也下跪,這表示雙方平等。這樣既可以向貴國皇帝致敬,又不損害我代表的國家在世界列強中的崇高地位。」但清朝的官員無法接受這個觀念,說你是我的藩屬國,我們天朝的官員怎麼能給你這個藩屬國國王下跪呢!所以就沒有跪。此時清朝官員想出一個絕招,斷糧,他們餓英國人,不給馬格爾尼等人吃的,企圖以此讓人家屈服,但馬格爾尼對清國提出強烈抗議,清國有識之士也覺得這不是個事,最終雙方都做出讓步,清廷恢復了對英國人的糧食供給,同意馬格爾尼提出的以見英王時單腿跪的禮節見乾隆。


八月十日凌晨四點馬格爾尼終於來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但他們卻亂成一團,上千名天朝官員,各國使節在等待皇帝到來,英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的等級制度,在微弱的燈光中天色漸亮,曙光初現,皇帝來了!全體人呼啦啦雙腿跪下,英國人則單腿下跪,大夥叩頭時英國人低頭,大夥抬起身子,英國人也抬頭。隨後馬格爾尼將英王的信交給乾隆,並把西洋表作為禮物奉送。乾隆賜給他一件十分精緻的蛇紋石,此時英國副使斯當東和他的10歲的兒子小斯當東上前致敬,乾隆聽了小斯當東講幾句漢語,很高興,於是從身上解下一個荷包送給這個小朋友。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這次會見中乾隆問:「英王年齡多大?婚否?有幾個嬪妃」馬格爾尼一一作答,乾隆對英王沒有嬪妃感到驚訝。乾隆得知英王年齡後說:「朕今年83歲,望你們國王與我一樣長壽。」這次會見就此結束。


八月十一日和珅、福康安陪同馬格爾尼遊覽避暑山莊。馬格爾尼說:「熱河本是窮鄉僻壤,現在美如錦繡,爛若春花,令我輩能徜徉其間,飽享清福,實在是康熙帝的功勞,而康熙開創熱河的功勞也足以讓後人敬仰。」和珅很驚訝,「你怎麼知道康熙帝?誰告訴你的?」馬格爾尼:「敝國系文明進化之國,學童、學子都學歷史,豈有像貴國這樣強大,且聲名威德震懾全球的而敝國人反而不知的?」和珅不太高興,認為英國人沒必要有文化。八月十二日和珅身體不適,馬格爾尼隨行醫生診治了和珅的病情,並拿西醫藥方給和珅看,和珅看後說:「雖然你這方案與中醫醫理不同,很新鮮,好像從別個世界來的,然而卻頗有意思,頗有道理。」


八月十三日是乾隆生日,這天乾隆看了英國人給自己的禮物,他看見一塊巧克力放在派克式透光鏡的焦點很快被熔化時,他說:「無論透光鏡,還是望遠鏡,原料都是玻璃,同一種東西經西洋人製造,而做成功能不同的儀器,西洋有能人呀!」乾隆看到那艘裝有110門火炮的戰艦模型,便詢問英國造船業達到什麼水平,以及軍艦機械零件等問題。


八月十四日乾隆與馬格爾尼等一起看戲,乾隆說:「朕已是80老翁,尚且來園子停息,你們見了不要驚訝,便是朕自己,平時也以為國家疆域廣大,政事紛繁,除非有什麼重大慶典,像今天一樣,也總覺沒空玩。」馬格爾尼:「貴國長治久安,方有此種歌舞昇平的盛況,敝人東來,趕上這盛況,感到很榮幸。」

八月十五日乾隆得知了馬格爾尼提出的條件,馬格爾尼提的條件是:1.允許英國派人常駐北京,並在北京開設商館進行貿易。2.開闢寧波、天津等地為通商口岸。3.佔用舟山群島的一個島作為英國商人居住和存貨之地。4.將廣州附近的一地給英國商人使用。5.減免英國貨物稅收。八月十七日馬格爾尼使團有一人吃水果吃死了。八月十八日乾隆給英王寫了封信,信中將馬格爾尼的所有條件一一批駁,說「我是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不需要跟你們互通有無。我們的方式毫無共同之處,你們的公使也無能力掌握禮節,並將此帶到你們蠻夷之地。那些奇異而昂貴的禮物並不能打動我,你們的大炮朕也看了,我們應有盡有,我認為這些怪誕和精巧的物品毫無價值,你們國家的產品對我國來說毫無用處。」(章開沅《清通鑒》,嶽麓書社2000年版)


此時乾隆得知馬格爾尼還沒有離開中國的打算,便問左右:「他們英國人事情辦完了怎麼還不想回國去?難道他們忘記了家鄉不成?奇怪奇怪!」左右說:「英國人來中國這段時間已經病死好幾個了。」乾隆:「他們英國人究竟不配到中國來,來了便要死的。」


由此,馬格爾尼被迫離開了北京,他們從北京走陸路到寧波,沿途搜集了大量中國軍事情報,馬格爾尼總結說:「清國不堪一擊,中英一旦爆發戰爭,中國或者土崩瓦解,或者俄國乘虛而入。」「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150年中沒有沉沒,僅僅由於一班幸運的、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相鄰船隻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有紀律和安全了。希望中國由一個沒有才幹的人指揮,這樣英國將得到比任何國家更多的好處。」「中國人根本沒有準備與歐洲列強打仗,因為它到處充斥著貧窮,文人對於物質進步興趣索然,士兵還在使用弓箭。」「中國國民的科學知識比他國差得很遠。」「中國軍隊是拿著棍棒的農民。」「中國軍隊手中拿的是蒲扇,而不是火槍,他們與其說是武士,還不如說是跑龍套的演員,他們的繡花背心和緞面靴子和蒲扇看起來笨拙不堪而又女氣十足。」(劉半農譯馬格爾尼著《乾隆英使覲見記》,重慶出版集團2008年版)


英國人對中國人的麻木不仁有深刻的印象。隨行人員巴羅寫道「北京一地每年有近9千棄嬰,我曾見過一個死嬰的屍體漂浮在珠江,中國人對此熟視無睹,彷彿那只是一條狗的屍體。但如果真是一條狗,也許還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英國人也對中國人的品行有深刻的印象。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中寫道「中國人狡猾奸詐,偷得快反悔的也快,而且毫不臉紅,他們一有機會就會偷,而且一旦被人抓住就會說出窩贓的地方。一次吃飯時,中國廚師曾厚顏無恥的欺騙我們,他給我們上兩隻雞,每隻雞都少了一條雞腿,當我們向他指出一隻雞有兩條腿時,他笑著把那兩條腿送來了。」


從寧波上船,馬格爾尼的中國之行結束了,他的隨從安德遜總結道「我們進入北京時像乞丐,在那裡居留時像囚犯,離開時像小偷。」


馬格爾尼離開中國是在農曆十一月,乾隆認為英國人也過春節,他估計英國人這次肯定在海上過春節,於是送給英國國王自己寫的福字一個,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六對,錦緞5匹,這次英國人來華就這樣結束了。


回國後,斯當東說:「如果必須把中國人和歐洲人比較的話,那麼他們像君主制時的法國,舉止瀟洒,但內心孤芳自賞,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他還說「這個龐大的帝國過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資源,所以不願和歐洲各國建立關係,它幅員遼闊,別人無法強制它,它從不容許與西方發生任何關係。」為了讓中國於西方發生關係,英國人開始醞釀第二次來華。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回國後,馬格爾尼寫道:「中國人一切思想都出不去本國的範圍,他們的書上很少提到亞洲以外的地區。」


摘自《麻辣近代史:1840—1885》

馬格爾尼來華為乾隆祝壽:中外近代第一次碰撞什麼樣?



十點歷史


每日十點,不只有文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統一台灣後,是如何治理台灣的?
10件你所不知道的關於凱爾特女戰士的事情
張九齡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外國人眼裡的日本侵華戰爭什麼樣?推薦看這本《拉貝日記》
挑起這場蛇吞象戰爭的豐臣秀吉是天才還是瘋子?

TAG: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