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卓越的軍事將領,和石達開一樣被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卓越的軍事將領,和石達開一樣被凌遲處死

張樂行(1811~1863),一名洛行,乳名香兒,別名老樂,安徽渦陽(今屬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西北張老家村人,豪紳地主出身。少時略讀詩書,後在家務農,兼與他人合開作坊,經營雜貨。張樂行為人寬厚,仗義疏財,愛管不平,視惡如仇,深受貧苦百姓尊敬。咸豐二年冬18鋪捻股在雉河集聚義,推張樂行為首領,歃血為盟,祭旗舉事,成為抗清主力。咸豐七年正月,張樂行率部在霍邱城外與太平軍會師,在聽封不聽調的條件下,協同與清軍作戰。太平天國封張樂行為成天義,升任征北主將,同治元年封為沃王。同治二年因叛徒出賣,在西陽集被俘遇害。

生平簡介

張樂行(1811~1863)(張洛行),捻軍前期首領。安徽渦陽縣雉河集(今渦陽)人。出生於地主豪紳家庭,1852年,皖北饑荒嚴重,張樂行與龔得樹等率捻眾萬餘人起義,在蘇魯豫皖交界廣大地區活動,聲勢迅速擴大,各地捻眾紛紛起義響應。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雲集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成立聯盟,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制,擴大隊伍,積極活動。1857年,張樂行率捻軍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隊會師,被封為成天義,任征北主將,後改封沃王。與太平軍並肩戰鬥,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先後派勝保、袁甲三等人鎮壓捻軍。1863年,僧格林沁圍攻雉河集,捻軍遭受重大損失,張樂行在渦陽義門遇害。

張樂行出身於地主家庭。早年開糟坊、糧行、賭局,又結黨販運私鹽做"鹽趟主"。在販運私鹽時,常與官府發生矛盾,遂集眾成捻,進行自衛,並支持農民抗糧、抗差、吃大戶的鬥爭。1853年聯合龔得樹聚眾萬餘人圍攻河南永城,劫獄救囚,聲勢漸大。同年11月,與永、毫一帶馮金標、張鳳山等18股捻首在雉河集歃血為盟,被推為盟主,樹黃旗起義,號稱"十八鋪聚義",成為初期捻軍最高首領。1853年被清軍招撫。1854年與龔得樹、蘇天福再舉義旗,控制淮北廣大地區。1855年8月,永、亳及附近州縣各捻會盟於雉河集,被推為首領,稱"大漢明命王",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各路捻軍俱聽調遣,併兼領黃旗。還發布告示和《行軍條例》,使捻軍有了統一的組織和領導。捻軍於此正式起義,派兵四齣攻打附近州縣,控制區域南至潁上、霍丘,北抵江蘇蕭山、碭縣,東接懷遠,西連河南歸德府。1856年6月19日,雉河集失陷,率部南撤。7月16日,攻克淮河上游重鎮三河尖(今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旋迴軍北上,於8月24日奪回雉河集。1857年與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於霍丘、六安交界處,接受太平天國領導,受封為"征北主將"。從此,捻軍一律蓄髮,改換太平天國旗幟。同年10月13日,退至六安。1858年5月下旬率兵北上,經正陽關、峽石口,佔領懷遠、臨淮和鳳陽府縣兩城,控制淮河南北的交通,斷絕清淮北鹽運。11月與廬州太平軍南下,配合陳玉成、李秀成指揮的三河之役,大敗湘軍。次年夏,派龔得樹領兵渡淮河,聯合太平天國廬州守軍吳如孝部攻克懷遠,自此兩軍佔領地區聯為一片。11月南退定遠。1860年指揮張宗禹率主力3萬餘人出征蘇北敵後,佔領清江浦(今淮陰),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1年冬進駐潁上。1862年2月,與陳玉成所派陳得才、賴文光部合攻潁州府(今阜陽)。5月陳玉成被俘,率孤軍在淮河南北堅持鬥爭。次年再退雉河集,扼守尹家河。3月23日,率20萬大軍在渦河張村鋪北,背淝水列陣,與僧格林沁血戰。終因力量懸殊,孤軍無援而全軍覆沒,張樂行僅率10 余騎突出重圍,馳至阜陽馬家店,繼又夜走西陽集,欲去山東。四日,至西陽集藍旗捻頭李家英處。此時,李家英已降清,他一面假意款待張樂行,一面密報英翰,英翰隨即率兵至西陽集逮捕了張樂行父子3 人,由牛師韓押送義門集僧格林沁大營。面對僧格林沁的嚴刑審訊和威脅利誘,張樂行威武不屈,痛斥清廷和叛徒。是年二月十八日,張樂行及其子張喜、義子王宛兒在義門大周營英勇就義。

活動事迹

捻軍首領

一百多年前,在如今的渦陽縣出了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殺富濟貧,懲凶揚善,後又聚眾樹起了反清義旗,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在他生活和戰鬥過的渦河兩岸仍流傳著他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他就是農民起義領袖捻軍盟主----張樂行。

行俠仗義

張樂行的老家是在如今的渦陽縣渦北街道張老家村,在他年幼時,家中有土地500餘畝,是個富裕戶。但他仗義疏財,同情貧窮人,後來許多家財被他接濟了窮苦百姓,因此被鄉親們尊為"仁義光棍"。在未舉起反清義旗前,張樂行便常率領捻眾"行俠尚義",至今在其家鄉尚有其斗惡霸、救百姓的傳說。時的侯集有個堪稱一霸的侯永清,他帶著一個戲班子,到哪裡唱戲,只要一擺開場子,管你聽沒聽戲,都要按人頭收錢,即便陰雨天,不能唱,也要管飯,老百姓對侯永清和他的戲班子十分憎恨,並編出順口溜罵他:"侯永清的戲,不聽不生氣;麻秸槍,紅紙旗,鑼鼓一聲響徹雲霄,蹦出來個拿雞地。""情願耙套地,不聽侯老永的戲;打火吃袋煙,越想越生氣。"這事被張樂行知道後,他親自找到侯永清,警告並制止他。侯永清不聽,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張樂行找人殺死了侯永清,為當地除了一霸。1851年(咸豐元年),皖北地區久雨成災,恰黃河在江蘇豐縣決口。這年冬天,從黃河北岸逃荒到張老家的戶難民,在鄰村姓宋的大戶人家裡拾山芋被抓住,遭到打罵。張樂行知道後,對那個難民說,你明天繼續到那個姓宋的大戶地里拾山芋,不要怕,一切事,有我呢。翌日,那個難民去後,張樂行率眾在附近觀望。那姓宋的大戶見難民前來,一如昨日,便"聲色俱厲,凶如豺狼。"張樂行及時出來制止,結果與那大戶發生械鬥,致使"宋氏死者四人"。

大戶寫了狀子告到亳州官府(當時張老家屬亳州)。亳州知州派人到張老家捉拿張樂行。見張樂行人多勢眾,未敢輕舉妄動,來人僅對張樂行說"商請樂行赴城對簿"。但被張樂行拒絕了,並對來人說:"你們的知州要與我見面,就讓他帶兵來同我打仗吧。"來人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後來那知州自知力不能敵,也未敢深究。

自此,張樂行在難民中和當地窮苦老百姓中樹立了崇高的威信,難民們爭相歸附,"彙集其中",這為他以後揭竿起義、一呼百應打下了基礎。

販運私鹽

張樂行雖出身地主豪紳之家,家境較富裕,由於他"貴義輕財"、"江湖亡命多依之",家境逐漸敗落貧困,最後只好"販私鹽以食"。當時清廷將全國劃為十一個鹽引地區,為壟斷鹽價,規定一個地區只能銷售某種食鹽。長蘆鹽區與兩淮鹽區壤地相接,"蘆鹽味鮮,淮鹽味苦",而且蘆鹽只有淮鹽的半價。"居民利食私鹽",因而皖豫交界一帶,販運私鹽的活動非常活躍。張樂行從事販運私鹽後,很快當起了包運私鹽的鹽趟主。張樂行包運私鹽,深得參加販運私鹽活動的窮苦農民的擁護,投靠他的私鹽車越來越多。張樂行包運的私鹽車多了,保運費收入日增,漸漸他手下匯聚了一批出名的槍手,最出名的有十八人,如張德才、楊春、司馬永等,這些人後來成為捻軍的中堅力量。由於張樂行的力量強大,連緝私的鹽巡也不敢輕易與之交鋒。據說,當時只要鹽車上掛著張樂行的"義褲腿",一般都通行無阻。張樂行深受人們的愛戴,除因其仗義疏財外還因為張樂行會辦事,是個能"成事"的人。張樂行身材高大,腰有點彎,就是所謂"麻蝦腰",臉上有幾點白麻子,平時寡言少語,但是遇到問題時,他又勤于思考,處事果斷。那怕是在突發的事故面前,他也能鎮定自若。因此他身邊的人都十分信任他。據說有一次清兵前來抓他,有人得到消息,急忙告訴他"清兵來了"。他置若罔聞,好似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了一會,又有人來通報,"清兵到莊子外面了。"他依然如故,不當回事,直到清兵走進莊子,快到他家時,他才挎個糞箕子,大搖大擺地出了庄。

慷慨就義

1863年3月捻軍因戰失利,張樂行僅率十餘騎突圍。3月23日張樂行帶著兒子張喜和義子王宛兒來到西陽集(今渦陽縣西陽鎮),投奔他的表親也是捻軍所屬的藍旗李家英的圩寨借宿。

太平天國卓越的軍事將領,和石達開一樣被凌遲處死

而此時的李家英已叛變投敵。他表面上殷勤接待張樂行父子,暗中卻派人密報給宿州知州英翰翌日黎明,英翰率團練和藍旗叛捻驟至,將張樂行父子逮捕,送往僧格林沁大營。同治二年二月十八日,張樂行及其子張喜和義子王宛兒就義於義門集周郢。傳說就義前,張樂行見僧格林沁時,立而不跪,對僧酋不理不睬。僧酋問道:你何苦造反?張樂行凜然答道:"害人的才是反,我不好反,反的是你們。"僧酋無以對,即命推出凌遲處死。"還有記載,"僧格林沁曾進行威脅和利誘,叫他寫信招降在外的張宗禹、任化邦等,他不但不屈服,反而大罵僧格林沁,痛斥了一些叛徒。"張樂行慷慨就義,死得極為慘烈。據說劊子手行刑時,竟先用鐵鉤從其肛門拉出腸子,然後凌遲處死。噩耗傳出,渦河兩岸的人民以無比悲痛的心情,唱出了下面的歌謠:"看看義門好心傷,想起沃王淚汪汪,看著地在人不在,太陽從此失了光……",此歌謠表達了人們對這位捻軍領袖、抗清英傑的無限緬懷之情。

歷史評價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正當偉大的太平天國革命風暴席捲神州大地的時候,捻軍這支農民起義武裝也英勇戰鬥於北方廣大地區,成為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中國近代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反抗清朝封建統治者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所建樹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但是,對於捻軍的主要領導人、盟主張樂行的評價,史學界的意見分歧很大。持肯定態度的同志認為:張樂行是"偉大的"或"傑出的農民革命領袖"、"反封建的戰士","他為了中國農民的革命事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鬥爭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張樂行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他在捻軍鬥爭中起過何種作用,應該如何評價,有必要進行探討。遵照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評論歷史人物的教導,本文擬對張樂行各個階段的表現作些考察,提出自己的粗淺意見,以就正於史學界的同志。 尚未擔任捻軍盟主之前的張樂行,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張樂行所處的時代,是中國社會急劇變動的時代。封建制度的暮色籠罩全國,清朝統治的衰敗日甚一日,西方侵略者的魔爪開始伸入。通過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的鴉片戰爭,列強迫使清朝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象沉重的枷鎖,套在中國人民身上。原有嚴重的社會矛盾,因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而加劇。清朝政府賦斂有增無已,地主階級封建剝削變本加厲,水旱災荒接連不斷,農民加速破產,如皖北地區的群眾異常困苦。"等死不如來起反!"(《捻軍歌謠》,安徽人民出版社版,第八頁。"起反"即"造反"。)全國人民反抗的浪潮連連相接,越來越大,終於匯合成以太平天國革命為中心的巨大洪流,猛烈衝擊清朝的腐朽統治。這個風雷激蕩的時代,把張樂行推進了捻軍起義的行列。 張樂行的這種地位,引起了清朝政府的注意。在皖北負責鎮壓捻軍的兵部侍郎周天爵,狡猾地使用反革命兩手策略,把張樂行作為招撫對象,一八五三年春,派其長子至雉河集,"盡賞頂戴以籠絡之"(《捻軍》第二冊,第六三頁。)。張樂行有沒有接受招安,說法不一。張家後代說,當時"張樂行有一個小老婆叫杜(金)嬋,極力反對投降,結果張樂行拒絕投降。"(《安徽史學通訊》一九五九年第六期,第五四頁。)有的同志據此認為,張樂行"並沒有為了做官而出賣良心、出賣農民、出賣革命" 被推為捻軍盟主之後的張樂行,比較堅定地踏上了聯合抗清的戰鬥歷程。 在會盟中,張樂行發揮了領導作用。在困難面前,張樂行沒有氣餒,帶領捻軍主力向淮南進發。一八五七年三月初,他們在霍丘、六安交界地區同太平軍會師。兩軍會師淮南,是和當時形勢分不開的。捻軍因為受到清兵的沉重壓力,必須爭取太平軍的幫助;太平天國由於一八五六年的天京變亂,力量大為削弱,急需團結友軍一致對敵。共同的鬥爭把他們聯結起來。張樂行意識到這一點,主動派龔得樹、蘇添福等迎接太平軍;太平軍豫天侯陳玉成、合天侯李秀成等也率部北上應合捻軍。通過這次會師,捻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兩軍旌旗齊奮,向敵人發起強大攻勢,佔領了安徽正陽關和霍丘,取得初次戰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繼衛青、霍去病之後漢朝的第三名將,歷史欠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史書中沉默的長沙王,西漢唯一一個未被劉邦誅殺的開國異姓王
史上最慘烈的守城,卻延續了大唐帝國一百多年的壽命
北宋開國名將,與曹彬齊名,卻被黑了近千年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太平天國的軍事:絕非烏合之眾,有一點清軍遠不能比
太平天國名將,此人的死,標誌著天國的軍事走上了下坡路
中國在軍事方面的裝備越來越先進,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落後的國家了
軍事:美想在這個領域趕超中國,不料差距越拉越大
隋朝開國名將,軍事天才,政治白痴,父子兩人皆禍從口出,被誅殺
日本和印度這幾年走得很近,在軍事和平安範疇的協作搞了不少,或明或暗都指向中國。
哪位開國大將的經歷最顯赫?悼詞中罕見地稱其「卓越的軍事天才」
石達開是軍事天才,但有一個致命弱點,註定了他的失敗!
歷史上的九位軍事天才,政治覺悟卻非常低,死得窩囊
當時的伊拉克是一個地區軍事大國,擁有先進的戰鬥機和飛毛腿導彈等
越南近期經常找事,兩國軍事實力相差懸殊,軍迷:哪來的勇氣?
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不但軍事才能傑出,智謀也很出色,號稱智勇將軍
細數太平天國九位封王的軍事將領及其歸宿
他是軍事上的天才,也是政治上的侏儒,最後卻也在劫難逃
越南顏值最高的女槍王,一擊必中,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
東晉末年的軍事、官務天才,一直在陞官,最後卻慘死荒野
越南,一個地區的軍事強國
俄羅斯是中國1個世紀的軍事老師:對不起!現在中國要開始超越了
他是開國元帥,軍事才能比周瑜和諸葛亮加起來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