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作者簡介:


胡太衡,出身於道門後裔,曾在各種媒體上發表多篇文章,目前在某大集團任高管。


如何實現道化天下?作為道教後裔的我們,應當向白玉蟾祖師及陸文榮道長學習,積極地將老子的玄同理念,滲透到任何一個傳播道教精神的機會中去。

文/胡太衡


一、道教的現狀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重視現實、珍視生命、重人貴生的宗教,是中國國人文化催生的信仰砥柱,換句話說:中國的根祗全在道教。以深厚的華夏文化為底蘊的道德信仰,是我們不斷崛起的原動力。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資料圖)


中國如今光耀於世界,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目前公認的只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要想讓道教躋身於世界四大宗教行列,雖不是易事,也並非不可能。若以儒家智慧作後盾,以先賢經驗做借鑒,是完全有可能實現這一中國夢的。


縱觀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已做到全球傳播性。而道教全球傳播性不力,且又遭遇外國學者大多用西方的宗教觀念來觀察道教,下了很多洋定義,就這樣誤導了道教在世界上的傳播。再加上國內的外來宗教的彼此消長,致使中國道教讓世界人士信仰,似有「隔靴抓癢」之感。


道教雖然沒有辦法,讓老外們相信太上老君的爐里可以練出不死金丹,但有辦法讓老外們相信「尊生貴生、生道合一」與「道可養生、道醫延年」。

道教雖然沒有辦法,讓國人們看得到「人能成仙」,但有辦法讓國人們相信「天人合一」,相信道教可以解決「人世憂慮」與修道可以「凈化人心、頤養天年」。


如何實現道化天下,讓道教神學、道教倫理、道教哲學、道教醫學、道教文藝、道教丹術等等讓世界有所認識與接受呢?作為道教後裔的我們,應當向白玉蟾祖師及陸文榮道長學習,積極地將老子的玄同理念,滲透到任何一個傳播道教精神的機會中去


我們向白玉蟾祖師學習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他那「道化天下」的思想,具體到實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到借鑒運用


二、學習五祖將南宗發揚光大


道教體系並不複雜,現今只有兩大分支,即正一道與全真道。全真道是道教主流教派,嗣老君遺教、秉東華演教、承鍾呂傳教,開宗於輔極帝君王重陽,以全老莊之真、苦己利人為宗旨。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道教南宗五祖師(資料圖)


在道傳發展中衍生南北二大門派。宋時,以張伯端開的道教主流——南宗延續五代,是為南宗五祖,主要傳播於江南地區。至元代,全真北宗開始向江南傳播。南北兩宗本是同宗同源,僅是煉養方法略有不同和因宋、金統治地域而分南北。北宗得到元朝統治者的支持,發展較快;而南宗「性命雙修」繼承中國傳統隱逸仙學,大都隱居山林清修,與上層社會極少交往。

這種狀態下的南宗,有其實而無其宗。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涉及到「宗」的內涵。眾所周知,宗者,「尊祖廟也。從宀從示」,所謂「宀」,即屋也;而「示」字,表示置祭品於祭桌上。引申開去,則同屋所祭者為祖,同祖所祭者為宗。由此看來,「宗」意味著屋宇下有一批弟子徒孫。延伸到道教組織方面,所謂「宗」就是要有一批傳人,既有祖師,也有徒弟,他們按照一定的章法而組織起來。


根據這樣的標準來觀察南宗傳承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白真人之前的傳道方法存在不足,每一代所傳授的人很有限,大多為單傳。到了陳楠四祖時,傳有弟子鞠九思、沙蟄虛、白玉蟾、黃天谷四人,這看起來象是有個團隊了,但他們並沒有形成組織系統,大多還是個人隱修。所以說白玉蟾之前南宗有其實而無其宗。


五祖白真人是如何將南宗發揚光大的呢?首先是確立自己的傳道信念,然後是身行力踐。在身行力踐的傳道過程中,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才華,去感染世人,讓世人眾志成城地去推動南宗的發展。


三、學習五祖修練自己的才華以怡情悅性


白真人的道德修養與才華動人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乃道宗詩仙大家,歌詠山水,記敘故實,宣揚道法,直抒情感。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白玉蟾真人(資料圖)


縱觀白真人的一生,就是以「道化天下」為目的。白真人是「為文制藝,無所不能」,他是不可多得的詩人、文學家,且能騎射劍擊、善琴棋書畫。


他以雲遊為樂事,歷洞府、涉山川,發其飛揚沉鬱、牢落激楚之氣。他的詩文雄博瑰麗、放言高論,宏肆詭奇。明代林有人評價說:「開口而吐煙雲,出吻而唾珠璣。」


道教具有強烈的熱愛大自然的傾向,水的靈動、大自然的豐富、社會的五彩繽紛,讓雲遊的白玉蟾獲得了藝術創作源泉和靈感,從而實現他在藝術審美上的超越。


白真人也是一位精於文辭的成就者。白真人的書法工於隸篆, 草書則有龍翔鳳翥之勢;他尤好畫梅、 竹、 蘭,自繪其容數筆立就,工畫者不能及。他通過雲遊,以境界高邁的文學、藝術修養成就了他的具有文化審美意味的人生。


白真人具有「胸中一幅別才,眉下一幅別眼」的審美能力,雲遊中他有易覺之心和能見之眼,杖策所經,耳目所接,觸處皆見端倪。 他的許多詩文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無不凸顯出一個遺世洒脫的方外高士的鮮明形象。


1、問道以學詩為媒


白真人周覽名山大川,所到之處,皆有題詠。他著述宏富,現存詩歌尚達1200 首之多。


白真人不僅在修道成真的道法上注重「玄同理念」的研修,即使在勸道修行及詠物明道的詩詞意蘊上,也充分地表達了「玄同理想」的和諧之美。比如他寫的:


華陽吟


人身自有一蓬萊,


十二層樓白玉階。


奼女金翁常宴會,


堂前夜夜牡丹開。


從白真人的詩中我們不難看出,道在萬物之中的和諧思想與天人合一、道化自然的理念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白玉蟾《天朗氣清詩》(資料圖)


2、天地境界是玄同


白真人的人格魅力和才華對傳道事業大有幫助,他能給予大家印象的是為「南宗之崛起而修身立說」。他在人生的「四種境界」中,達到「天地境界」這一層。人生的境界有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在這四種人生的境界中,前兩種都是人的自然狀態;後兩種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個境界可以說是來自天然,後兩種境界則是人自己的心靈所創造的。自然境界是最低級的存在;功利境界比自然境界稍高一點;更高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這樣排列是因為自然境界的人生,不需要對生有任何理解和自我意識;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有一點對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識;天地境界需要的人生理解和自我意識則最高。道德境界所講求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求的則是超越道德的價值。


超越道德的價值是什麼樣的價值呢?那就是傳播「玄同」的理念,是為培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方向性的選擇;人類文明的進步與世界和平的發展,離不開我們不斷建構並且完善彼此的相處之道。


四、學習南五祖的「交友論道」之道


白真人的尋師訪道、交友論道、收徒傳道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在《華陽吟三十首》中道:「找遍洞天尋隱者,不知費幾草鞋錢。」他篤志仙學,希望通過遊歷名山,訪真遇仙,與上師接緣;並不斷尋覓新的悟道之所,尋求修鍊速成之路。


我們從他交友類型中探索,對弘揚道法是有所收穫的。


1、融哲學大儒朱文公理念入道


白真人云游至武夷時,對理學大師朱熹讚譽有嘉,寫下《贊文公遺像》、《題精舍》、《武夷精舍文公像贊》。他作詩讚云:皇極墜地,公歸於天,武夷松竹,落日鳴蟬。


朱熹外示儒術,內慕道法,晚年化名崆峒道士鄒,竭力研究《參同契》而無所獲,後來雖有白玉蟾的啟示,卻礙於一代儒學宗師的身份,不能誠懇謙虛請教,所以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朱熹引為終身遺憾。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交友論道(資料圖)


2、匯儒家五常理念入道教倫理


白真人的思想與儒家並無心理距離,反而在道教的倫理道德建設時對儒家倫理多有借鑒,構成道教倫理的內核,與之並行不悖。他推崇業師陳楠的《五寶說》:「一曰智,二曰信,三曰仁,四曰勇,五曰嚴。」其實仁、義、禮、智、信」原為儒家的「五常」。而「五寶說」實與儒家的「五常」有異曲同工之妙。


3、納理學家周敦頤學說於道法


南五祖白真人納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於《無極圖說》之中,細述「順生人」和「逆成丹」兩層,其思想觀點和陳摶的《無極圖》十分類似。


4、與佛教禪僧寒松交友


南五祖白真人的丹道思想與佛學也是相通的。他遊歷江西時,曾作《寒松序》,推許禪僧寒松的禪學境界。他在《修仙辨惑論》中說:「人若曉得《金剛》、《圓覺》二經,則金丹之義自明。何必分別老釋之異同哉。天下無二道, 聖人無兩心, 何況人人俱足,個個圓成。」這裡的內丹思想具有援儒入道、援佛入道的特點。 白玉蟾雲遊中對道教宗壇無不一一參訪。龍虎山的嗣漢天師道派、 西山玉隆萬壽宮的凈明派、 閣皂山的靈寶派、南豐的神霄派均與他發生密切聯繫,元以後經他著文立論的各道派,逐漸像百川歸海一樣,融合成一個大道派,即正一派,與全真派交相輝映,這就是從元明至今的道教整體格局。


5、得宋代皇室賞識


白真人曾駐鶴南昌西山玉隆宮,受到皇家禮遇,「使者督宮門力挽先生回,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又邀先生詣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神龍見於天,具奏以聞,有旨召見,先生遁而去」,後來在宋寧宗嘉定間,詔征赴闕,召對稱旨,封為紫清明道真人。


南五祖這種以「交友論道」之道的方式,獲得眾多支持者的同時,自己也為道教吸納到眾多的文化營養。


五、學習南五祖的「雲遊弘道」之道


白真人還是一位成功的雲遊大家。他認為雲遊是一種文化經歷,通過雲遊的時空轉換,觀察體味大千世界,可以改變雲遊者的眼界和知識結構,滿足旅遊審美的需要和實現理想。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白真人還是一位成功的雲遊大家(資料圖)


白真人曾雲遊羅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天台山、匡廬山,多遇異人,頗得符瑞。每所到處,間有異應,遇到道士,並得其秘傳。他在《雲遊歌》中道:「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師問。」雲遊是雲遊者苦行勵志的一種手段,可以使其實現人生境界的再精進。


南宗五祖終生雲遊。避世隱逸,志在林泉,得道成仙的理想和尋師訪道、交友論道、授徒傳道的人生目標構成他雲遊的主要動機。他由此踏上了求道和文化傳播的雲遊之旅,其足跡幾乎遍及南宋轄區。雲遊促使他形成了恬淡詭異的隱仙人格,身通三教、學貫九流的思想人格和為文制藝無所不能的藝術人格,讓他屹立於芸芸眾生之上,萬眾學習嚮往的楷模。


隨緣度化的白玉蟾為人間樹立了仙道的典範,他多面立體的文化人格具備了馬斯洛所說的 「自我實現」的積極特徵。他一生不畏艱難困苦,遍游靈岳,參師訪友,授徒佈道,不倦地遊歷,希圖通過雲遊調適個體小宇宙,使其像天地這個大宇宙一樣永恆,從而使其能夠身寓世間,心超物外,實現對人生的超越。


他的雲遊是堅毅的求道之旅,也是文化傳播之旅;既是自化,也是化他。由此形成的文化人格具有對旅遊文化超功利傾向的啟迪作用,給後代嘯傲風月、翹首天外的隱士,失意官場、徜徉山水的士大夫和安土重遷、情結鄉土的普羅大眾以極大的心靈慰籍和旅遊模式示範,豐富了我國旅遊文化的內容。


他那追求自我超越、執著求知、熱衷審美、恬淡自由的文化人格依然可以成為當今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白玉蟾的文化人格可以為今人人生境界的提升提供一種有價值的參考。


六、學習南五祖的「人格傳道」之道


白真人的人格建立在「道本虛無,世界玄同」的基礎之上。他的觀念是:只有自己歉虛、中道、和諧與圓融,才能讓相同興趣者參與聚集在一起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白真人的隱仙人格是從塵網約束中掙脫出來,實現自由和不朽的精神(資料圖)


故此,他所交遊者不乏專業的道士、慕道的官吏、文人騷客、其它信仰者。據記載,「時髦世彥,雖敬慕之者,不可得親。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踏遍江湖,名滿天下,其從之如毛也」,是以雲遊方式收徒佈道。


恬淡詭異的隱仙人格,世間榮華富貴,都是漫天之網,眾生被它罩住,故不開懷。白真人的隱仙人格是從塵網約束中掙脫出來,實現自由和不朽的精神。


他在《靜勝堂記》中又指出:「世人以玉帛為貴,鐘鼎為榮,吾所貴者煙霞,所榮者泉石;世人以名利相高,子女相華,吾所高者松筠,所華者丘壑。」「人行嗜欲,我行獨介。世人學俗務,我學恬漠。世人學老死,我得長生!」企及的高標一格的人格境界,使他反而備受世人矚目。神仙是隱顯莫測、變幻多端。其隱是為了清靜自修,其顯則是為了懸壺濟世。白真人說:「心,以清凈為道場,以恬退為法事,不欲與物累,以安樂為眷屬;逍遙山谷,放曠丘鄽,游逸形儀,寂靜心腑;不可以朝野拘其心,不可以身世阱其志,以此修之謂之隱。」


身通三教,學貫九流的思想人格,使白真人成為一代道教宗師。他博洽儒書,究晰禪理,該通六籍,身通三教,學貫九流。據彭耜所云:「先生至龍虎山,上清籙才一閱,記誦無遺,至於符篆,亦不少差。」李訦在《詩贈瓊山高人》中評價道:「有人飽讀世間書。何曾地脈斷滄海,自是神仙混市區。到處炎涼無冷熱,隨緣煙滅不飢虛。定應月里長生藥,竊得成功號玉蜍。」他的博學多才,如果離開不斷的雲遊求索,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七、學習南五祖的「改革興道」之道

一位玄門後裔關於「我道日興隆」的肺腑之言



白玉蟾繼承了許遜信仰教團的「道靖」制度(資料圖)


1、向改革求興


細究白真人是如何讓南宗大興的,對於探索今日道教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當年白真人建宗立學從單傳向集團邁進。他改變單傳的傳法陳式,建立了南宗教團體系,併兼修雷法。白玉蟾的弟子很多。著名的弟子有彭耜、留紫元、陳守默、洪知章、詹繼瑞、葉古熙、張月窓、孟煦、趙汝渠、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簡、陳知白等。這些道士都服膺白玉蟾,恪守師法。他與眾弟子相聚時常以升堂說法方式解難答疑,開示玄機,使得南宗及神霄派在他的弘揚下均光大於世。


2、向要求跟進


白真人提出了學道的基本要求。其代表性理論標準是《道法九要》。其內容要點是:立身、求師、守分、持戒、明道、行法、守一、濟度、繼襲。這九大綱要,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學道者應該履行的職責和行為規範。後來被確定為是南宗組織的基本綱領。


3、向規矩靠攏


白真人親自確立了道堂的規矩。由於學道與傳教的需要,白玉蟾繼承了先前許遜信仰教團的「道靖」制度,並且予以擴展,建立了許多新的道靖或道堂。為了規範秩序,白玉蟾特地寫了《堂規榜》、《道堂戒論文》。這兩種文獻所言皆為道堂管理問題上了一個新台階。


今日幸喜南宗宗壇的五祖後裔,玉蟾宮主持陸文榮道長,在出席於以色列舉辦的亞洲宗教領袖聯盟——「宗教與文明」大會上,發表了「道教傳統,世界玄同」的主旨發言。他闡述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世界和平的發展離不開我們不斷建構並且完善彼此的相處之道,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他演講老子《道德經》中『玄同』的理念正是為培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方向性的選擇之一」。為此我們欣慰,南宗五祖教庭,在陸文榮等眾多道長的引導下,作出表率。倘若道教所有道徒,都想有所作為的話,那麼「道化天下」,誠篤可期。(編輯:若水)


溫馨提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修行有道的高人應該是什麼樣?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 斫琴演道傳後世
影像紀錄:作為一個道士 我只想給後人留點好的東西
培植善根 入道有份:兩位天師跨越時空的師徒情緣
點滴間即可悟道 關鍵要懂得這一點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