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總是情緒疲憊?
聲音資源載入中...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甄大甄朗讀音頻
◆ ◆ ◆
文 | 溫姬拉
不只我,像這樣碌碌無為又十分焦慮的人在我詢問朋友的比例中,達半數以上。
總結起來,原因有三。
一是工作不如意,價值感和成就感很低。每天工作感覺就是在混日子,而非通往自己喜歡的道路。
二是人際關係很令人煩惱。男朋友、女朋友、父母、家人、親戚、好朋友……總會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干擾。
三是業餘生活密度低。每天工作、家庭已經讓自己萬分疲憊,想培養的興趣,想完成的旅行,一直在擱置。
以上,只要佔據一條,你都會很容易情緒疲憊,活得很累。
什麼是情緒疲憊 (emotional exhaustion)?
是指情感在動力性、激動性、強度、緊張度上存在著的對立狀態。人的任何一種情感,都有一個度,過度緊張也可能引起抑制,使情緒疲憊。
從強度上看,各類情緒情感的強弱是不一樣的。例如,從愉快到狂喜,從微怒到狂怒,從好感到酷愛等。強度在增加,但是從悲傷到狂喜,從愉悅到絕望,情緒情感的變化頻率過快過高也會引起情緒疲憊。
這就是諺語:「切忌大喜大悲」存在的原因。
情緒疲憊比心理疲勞囊括的範圍更廣。
心理疲勞是指人長期從事一些單調、機械的工作而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情降低,直至產生厭倦情緒。
而如我一般碌碌無為那50%以上的人,顯然是情緒疲憊。
本以為可以拓展自己的圈子,認識到有趣的人。誰知,煩惱也來了。
一是每天早上我都要花不少時間,刪除無聊的搭訕記錄。
二是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評估別人,志趣是否相投,談吐是否有修養,以後才決定要不要讓他通過申請。
三是為了維持在陌生人圈子裡的形象,我說話、發朋友圈都要經過多次思考,最終決定不說和沉默。
四是有人找我聊天時,為了不尷尬,我要找話題,回復也要經過思考。這樣寫對不對?會不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我這樣說會影響別人對我的正確評判嗎?
果然,人多了關係就複雜,關係一複雜,標準就單一。處理完工作後,已沒法處理太複雜或太多的人際關係。
連續登錄五天,感覺身體被掏空,情緒從有陌生人讚揚的狂喜,到為陌生人不友善的憤怒和失落,整個人疲憊不堪。連帶著我對工作和業餘寫字的熱情也減少。
連現實生活都過不好了,還跑去過網路生活?
於是關掉網路上的人,刪除網路ID,卸載了那款APP。
一身輕鬆。
又回到我跑步、工作、寫字的生活里。發現我愛極這種規律的生活,和簡單的人際關係。
因為自己非得整出個幺蛾子的心態,讓我更珍惜當下的生活——減負輕生活。
此前因為要考慮網路上大量的人際關係,心理上本就有負擔,加上花費時間、精力去處理,導致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到一件事上——比如工作,比如學習。
因為沒法專註,所以沒有成就,不良情緒滋生,又跑回網路上擴散……如此惡性循環。
後來發現,寫一篇有思考的日記比跟陌生網友閑聊的成就感大得多;
簡化自己的關係,規律地生活,活在打造的舒適圈裡,更能專心做好一件事。
如果仍有精力,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跑步、逛圖書館、看電影、學尤克里里……
我告訴自己:快樂來自我們自己的壁爐邊,你在陌生人的花園裡摘不到快樂的花朵。(《霧中回憶》)
這種略有盈餘的舒適生活,很充實滿足。別說有多大成就,至少,避開了大部分情緒疲憊的可能。
每每看她的朋友圈,不是在感恩就是在感謝美好,感覺好運總伴隨她。
她是真的如此幸運?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大到遠遠超出普通人?
不,不是的。她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
只不過,她喜歡「不追問過去」「多暢想未來」。
每次演講的主題都一樣,內容會根據面向的受眾做更改。
最近一次演講,對方公司很重視,不僅挑選了最好的會議室,有一面牆那麼大的投影儀,還特意挑選了公司的高層來聽。
然而,那次Angel發揮得很一般。
一上車,Angel就跟我說:這是我這麼多次演講得最不好的一次,比我昨晚和他們對稿的要差。
剛說完,轉臉又對我笑著說:不過沒關係啦,走,咱們去吃好吃的,犒賞一下自己。小龍蝦ok嗎?
我腦子還沒轉過來:您沒事吧?
「沒事啊,錯了就錯了,過了就過了。趕緊去吃飯,下午還要去另一個地方做事。」
錯了就錯了,過了就過了。
這才是情緒最大良性化的秘訣。
及早把自己從過去的錯誤和遺憾中抽離,投入到另一件事上,是對自己負責。
未來比過去重要。
人們往往容易想明白一個問題,但卻無法改變現狀。這是因為執行能力跟不上思維轉換。
這時候,夾在中間的情緒就受罪了。
曾有同學問我為什麼總能笑得那麼燦爛,哪怕才剛剛出糗完?
我說:沒有誰在乎我的出糗啊,而且,我也不想的,過了就好,要寬以待己啊。
那同學是個比較悲觀的人,總想著過去自己能多努力一些,現在也不至於淪為社會底層。
同學家裡親戚建了個群,她總會在裡面汲取到無數負能量。各種比較、各種不如願,各種悲慘,各種抱怨。
我告訴她:屏蔽群,把自己隔離起來。如果事情真的那麼重要,他們會打電話給你。如果沒有,事情已經解決。
她整個人氣色好了很多。她說,現在她會特意騰出自己的私人時間,不接電話,不開網路,就做自己想做的事。
幾小時私人時間過去,發現並沒有什麼未接電話和其它網路消息找她。
「以前總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她笑了。
是啊,人們總習慣於往自己身上套很多不必要的責任,然後解決不了,自我愧疚。
人們也總習慣於懷念過去,不可自拔。想著過去自己怎樣怎樣,現在就會怎樣怎樣。
呵呵,狡猾的人類。從來只想把該受的罪留給過去的自己,卻不捨得現在或未來的自己要多努力一下。
不要總想著改變過去,那會把你困在原地,甚至你的未來也會變成你的過去。
那現在怎麼辦?
解決方法很簡單。
簡化關係,規律生活;不糾結過去,遺憾和失敗都無法改變;給自己設定目標,去努力達成,不要擔心自己會犯錯。
再大的錯誤和洋相都會被時間沖淡。問問自己,小學體育課你褲子裂開那會是不是想死?現在是不是想笑?
刪掉幾個不必要的APP,刪除無用的網路ID,列出近期奮鬥目標如:漲工資500或者跑一次馬拉松,然後去做。
但一段時間內不要同時做幾件事情,最好不要超過兩件。因為,過多的事情和選擇會讓我們產生決策疲勞,消耗精力。
承認自己不可能什麼都做得到,然後給自己騰出私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想明白一些問題。
一個人有所成就往往是獨處時。因為關係簡單,需要做的決策少,不輕易疲勞。才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想完成的事情里。
如果做了以上嘗試:你問問自己,想回到過去嗎?
如果是:想。麻煩把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或者轉發給朋友一起看,好好交流探討。
如果是不想,恭喜你。你成熟了,情緒也處於非常好的狀態。
然後,相信現在的自己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好。
未來,也將繼續好下去。
-背景音樂-
《冬夜漸暖》《因為有你》
-作者-
溫姬拉,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90後職場小白,愛好讀書寫日記發牢騷,攝影,想成為超正宗文藝女青年,但目標是30歲之前參加一次鐵人三項。輕度人格分裂,異性戀。簡書@溫姬拉,微博@溫姬拉,知乎@溫姬拉。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本文。
-主播-
甄大甄,新疆奎屯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微博賬號甄大甄。還記得曾經的詩和遠方嗎?我在這座聽起來遙遠的城市,用聲音溫暖你。
十點讀書正在尋人
小夥伴們,十點讀書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急需更多有才華有能力的高手的加入。目前以下崗位正在尋人中:
內容主編、十點讀書公眾號編輯、十點電影公眾號編輯、十點電影視頻編輯、她讀公眾號編輯、廣告和銷售總監、電商運營總監/運營、電商客服、課程總監/運營、出版總編輯/編輯、人事專員。更多詳情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學歷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
需要全職,歡迎實習生
你是自我驅動型人格,學習能力強,善於溝通協作,能承受壓力與快節奏。
工作地點:廈門
請發詳細簡歷(註明期待薪資及應聘崗位)到郵箱:sdiread@qq.com。
歡迎附上你更多作品,公眾號編輯職位請附上文字作品,設計職位請附上設計作品。
回復「晚安」,十點君送你一張晚安心語,祝好夢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購買【王小波文集】
※是什麼讓你總是身心疲憊?
※為什麼你總是如此疲倦呢?
※為什麼你總是錯過好的愛情?
※你為什麼總是很累?
※總是晨僵是什麼情況呢?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累?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累?
※你為什麼總是覺得那麼累?
※為什麼錯的總是你?
※你為什麼脾氣總是那麼好?
※為什麼你的愛情總是沒有好結果?
※為什麼你的戀情總是不能長久?
※為什麼你總是那麼累?
※她的錯,為什麼總是怪我?
※沒關係是愛情啊,但為什麼你的愛情總是失敗?
※身體總是感到很疲憊 是為什麼?
※你為什麼總是易喪?
※為什麼你總是悶悶不樂?
※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