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在西山遠眺牛津,閃閃發光的金頂、宮殿式的建築群,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夢幻的大學城。


每年10月是牛津的開學典禮,一年級的新生身穿禮服,非常具有紳士風範。牛津是一所精英學校,上世紀30年代的學生大多數是貴族子弟。宿舍有兩間,學生自帶僕人,僕人負責衛生洒掃和日常起居。直到80年代,學生也是每天不用理床。牛津是英國紳士文化的典型代表。校園文化瀰漫在空氣中,彷彿飄著幾個字:「學會正派」「學會正直」「學會講禮貌」。


牛津和劍橋悠久的歷史傳承,瀰漫著精英文化,思想上充滿現代氣息,精神氣質上保守與浪漫,囿於傳統而又渴求超越自我。劍橋大學的一位勛爵說,「一所學院除了有好的教授,還需要一個好的花園」。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在河灣、樹叢和草坪遠處教堂尖頂後面的城市找到無處不在的詩情和畫意。富於詩情畫意的校園孕育了傑出的詩人,劍橋的詩人以拜倫為首,牛津的詩人以雪萊為首。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沉靜內心的劍橋校園,你能感受整個宇宙的脈搏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牛津大學是浪漫和奇幻小說的發祥地,如《愛麗絲漫遊記》《哈利·波特》等



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多是教會大學。12世紀左右,因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需要,教會學校聯合組成了大學,開始學習實用的知識,也就是七藝,如幾何、化學、數學、物理、文法、修辭、邏輯學,形成了最早的學科。13世紀牛津大學的首任校長格羅塞斯特對希臘哲學,對亞里士多德辦的學院非常喜歡。他上任之後組織翻譯了許多希臘哲學科學著作,模仿希臘人民的組織體系,奠定了牛津大學的發展方向和學術傳統,那就是追尋純粹的科學,探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科學。牛津從13、14世紀開始發動科學革命,在近代科學技術的每個領域都做出了貢獻。


牛津、劍橋學術殿堂的名人


培根,也是在13世紀時就讀於牛津,他通過實驗探索自然奧秘,號稱世界上第一個實驗科學家。14世紀的奧卡姆,不滿於經院哲學、基督教神學的宇宙解釋,企圖用實證主義,簡單明了的概念解釋世界,摒除神學概念。以上這些,奠定了牛津的學術基礎。19世紀30年代,也是牛津大學首先開始思考怎麼創立一個近代實驗科學,劍橋重複了牛津的學術傳統。劍橋大學校長威廉·卡文迪許於1871年捐款幫助籌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物理實驗室。1897年,約瑟夫·湯姆孫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電子。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發現中子。1937年,喬治·湯姆孫進行電子衍射實驗,證明波粒二象性。1953年,沃森與克里克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1973年劍橋共產生了28位諾獎獲得者。

牛津大學不僅發明了科學,還創造了政府。霍布斯,1600年代在牛津大學摩德林學院學習,他是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創始人。洛克,1650年代在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畢業,他提出了自然法,為後來的代議制政府提供了理論支持,成為指導世界革命的思想家。亞當·斯密,1740年代在牛津大學貝利奧學院學習,他論證了一個國家怎麼發展,如何積累財富,是為全球化思想之父。當此之時,牛津、劍橋培養了世界各地最傑出的管理者。坦言說,當時牛津是一個世界的學術中心。在牛津,你可以找到所有的課題專家,這裡是由眾多的博物館、圖書館、出版社、實驗室、教師組成的城市。


近年來,牛津、劍橋又開始反思全球化,引領了英國的政治思潮,以至於英國最終公投退出歐盟。牛津不僅能積聚一批偉大的學者,而且高瞻遠矚,把握知識發展的脈絡,適時地調整科研和教學的方向和布局。牛津大學還成立了「未來研究所」,其宗旨是「研究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未來的技術發展會怎樣從根本上影響人類的生存狀況;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評估和應對這些劇烈的變化;當前的重點是研究如何改善人類自身,預估和應對全球性災難風險。」牛津「副博士」錢鍾書的學籍卡


牛津的基本課程是七藝,這是來自中世紀聖奧古斯丁的教學傳統。人類的基本知識,按照希臘的體系分為七門,後三門是文法、修辭、邏輯,基本包括了一個人能理解事件、表達、組織語言等方面。從牛津、劍橋的學科設置,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文藝復興時期會出現完人、全才式的教育。牛津的教育是培養感受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精神生活習慣。一個人要不斷地反思,理解這個事件,思考如何造福人類。


錢鍾書、楊絳曾於1930年代留學英國。錢鍾書在牛津就讀於Exeter學院,他的學籍卡以及成績單還保存在學院的地下室里。有一天,錢鍾書坐在電車上,電車轉彎,錢鍾書被甩了出來,牙被摔壞了。教務長開玩笑在學籍卡上記了一筆,說錢鍾書第一次在學校親吻牛津大地。錢鍾書的學位曾經引起過一番爭議,因為楊絳先生說錢鍾書在牛津得了副博士學位,其實錢鍾書得的是文學學士(B.Litt)學位(楊絳先生後來有澄清)。他當時的論文大概6萬多字,兩年的時間完成。按照牛津的習慣,10萬字是博士學位。30年代,牛津大概有100多個博士,沒有錢鍾書的名字。但是按現在的標準,5萬字是碩士,錢鍾書也就可以算「副博士」了。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錢鍾書的學籍卡



徐志摩的靈魂和奔涌澎湃的詩情是在劍橋被喚醒的


德國教育家、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徐志摩與劍橋的相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徐志摩的學籍卡顯示他在1921年10月5日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此之前曾先後在美國卡拉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學習。他本身研修政治經濟學,來到古樸、寧靜、美麗的劍橋後,徐志摩作為一個詩人的靈魂突然被喚醒,「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我所知道的康橋》)在星光與波光之間沉靜內心,他能感受到整個宇宙的脈搏。狄更斯、拜倫、濟慈這些英國文學巨匠的作品陶冶了徐志摩的文學情操和寫作技巧。一讀華茲華斯、拜倫的詩,他的靈魂就在激動。從此開始了他的文學浪漫之旅。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徐志摩的學籍信息



徐志摩初來劍橋,住在離劍橋十多公里的地方。他同妻子張幼儀一起來,於是在校外獨立找了一間房子。這個地方現已無人居住,很少有人知道,也沒有保留徐志摩故居,成了喂馬的地方。劍橋大學一位學習戲劇的女碩士,曾聯繫劍橋市政府在康橋河畔為徐志摩立一個塑像。幾年後一直沒有成功,最終在劍橋的河邊上有一塊石頭,上面雕刻了徐志摩的幾句詩。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徐志摩化成一塊石頭,靜靜地躺著康河邊



牛津和劍橋卓越的奧秘


牛津、劍橋為什麼能長久做出傑出的學術貢獻?主要有這些方面的原因:


一是學術環境。牛津、劍橋擁有高質量的師生和圖書資料,並經常邀請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學者做講演,學術視野開闊。


二是制度健全。包括學術民主制,實行學術職務定期輪換,行政事務、院長兩三年更換。一人長期佔據某個學術職務,一種學術觀點獨大的現象難以存在。還有學院制。牛津大學由約30個學院組成,學院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提供了一個適度的小環境,便於師生之間的思想和學術交流。以及導師制。每周一次,學生進入導師的私人學術空間,享受到單獨的指導;導師布置閱讀書目,要求每周一篇論文或讀書報告,之後進行批改和進一步的閱讀與探究。大量的閱讀使你學會迅速積累知識,論文寫作使你把已有知識沉澱下來,討論又進一步產生問題。這種貴族精英制,融合了蘇格拉底式的啟蒙方法和奢侈的精英教學。劍橋的學生牛頓就是在導師巴羅的指導下,大量閱讀,勇于思考,站在巨人的肩上開啟了科學之旅。


三是學術傳承。偉大的學者幫助形成了重要的學派和學術傳承。首先是研究方法和態度,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追求知識、真理,對教育事業、對藝術的追求,對高尚的人格的自我培養。其次是學術傳統中有批判主義、經驗主義的精神。注重培養獨立批判精神以揭示問題,通過邏輯實證主義方法尋找答案,這也訓練了思維的清晰性。劍橋不斷革新知識,像牛頓、達爾文等曾改變了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


四是人文氣質。源自內心的知識追求,和對高尚人格的推崇。


怎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一所大學在成立之初的文化精神和學術傳統影響巨大,宛如一個人的遺傳基因。牛津最古老的學院St. Ediment Hall的首任院長是一名修道士,所以牛津注重學生人格魅力和行為規範的培養,追求的價值觀是禮儀、正派、正直。若申請牛津,需要在短短1000—1500字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優秀的全能的人,一個追求知識的純潔的人,充滿理想的人。牛津大學的校訓是:「主啊,啟迪我吧!」來自於13世紀教堂懺悔、禱告的時候,他想尋求人生的真諦。啟迪我吧,告訴我怎樣生活,怎樣認識世界,怎樣解救人類,是極其宏大的人生觀。


劍橋大學的本科生面試,給你一個紙條,需要你去圖書館查,下午你提供你回答問題的提綱和參考書目。劍橋大學的教育,首先打好學生的哲學和邏輯基礎。通過對話來實現自己更適合哪個專業,提出建議,再安排相關課程,因材施教。學習後期不在於獲取已有知識,而在於理解、分析性、批判精神、刨根究底的思維模式。對基礎概念進行定義,任何事情,都需要把基本的原理搞清楚。劍橋鼓勵的是往深處思考,打破常規,超越知識的界限。他們的精神氣質源於內心對知識的渴求。劍橋大學的校訓是「啟蒙之所,智識之源。」一個偉大的大學,一所真正的大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啟迪學生,培養高層次學生,不斷探索知識、追求學術的人。這是大學的根本之道。


牛津和劍橋大學追求純粹的知識,純粹的價值,她成立之初的學術精神影響至今。她的學術方法追求純粹知識,還有準確地把握對象和情緒的概念、原理。注重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深化一個人的底蘊。牛津大學的畢業典禮用拉丁語念,大意是「我在牛津大學這麼多年,已經滿釋了。不辱沒我在牛津所受的教育。」這是來自中世紀教育行會的習慣與信仰。



四川大學教授何平:什麼樣的人適合去牛津、劍橋?



作者在牛津


(本文根據何平2016年10月13日在華中師範大學的演講整理而成,部分照片由身在歐洲的王力拍攝,謹致謝忱。)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莫奈筆下的愛與絕望
這個天氣和火鍋很配?營養科醫生:太燙可能誘發癌變
故宮發布大高玄殿修繕成果;暫不回應《畫譜》「侵權」事件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專訪牛津大學教授戈爾丁、柯塔納:這個時代為何如此不平等?
哲學家貝淡寧、艾維納與清華教授劉瑜:理想中的城市氣質是什麼?
如何拿下東大建築學大牛教授隈研吾?
楊冪的大伯竟然是清華教授「肌肉男」?
復旦大學教授駱玉明讀《紅樓夢》:王熙鳳為什麼不識字?
耶魯大學藝術教授、幾何空間抽象大師:阿爾·赫爾德
盧森堡大學教授:如何實現沒有第三方的公平交換?
黃永玉: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斯坦福大學胡佛學者羅曼教授:藝術品投資的「十萬個為什麼」
陳兵教授:「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
長江學者、四川大學教授姜生
【娛樂】華師大副教授諷范冰冰:不歡迎這樣的戲子
一分鐘佛訊:寬運大和尚受聘華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普林斯頓教授:什麼樣的中國學生被淘汰?
黃永玉: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到漢陰定去三沈紀念館,看新文化運動先驅,北大的沈氏三教授
南昌大學千人計劃特聘教授:讓大腦和肌肉交流的蛋白
牛津心理學教授教你:如何教小孩子學數學
師從婁師白、王遐舉,擅畫能書,北京聯合大學教授郭鍾永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