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1935年5月15日,偽滿國務院總務廳發布了《關於北邊振興計劃的聲明》,聲稱在偽滿東、北、西部與蘇聯接壤地帶(即北邊)進行邊境地區綜合軍事基地的建設。〔《滿洲政府公報》,第1525號,康德六年(1939)五月十八日版〕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北滿鐵路(舊稱中東鐵路)延至大興安嶺地區,是日軍對蘇防禦的咽喉要道,這裡修築了中國東北最長的南興安隧道。圖為大興安嶺南興安隧道口的日軍碉堡。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海拉爾北山日軍地下軍事工程由主十道和多條支道組成,總長約4000米,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位於偽滿洲國北部邊界的海拉爾北山日軍地下軍事工程入口。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位於內蒙興安盟五岔溝的日軍飛機掩體。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關東軍在偽滿東北邊界虎林縣修築了龐大的地上地下軍事工程。圖為1943年關東軍在虎頭要塞進行演習。〔《別冊一億人的昭和史·日本殖民地史(2)·滿洲》,第72頁〕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邊界的東寧縣勛山日本關東軍地下工事出口。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偽滿東寧縣勛山地下軍事工程的儲備庫。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關東軍在虎頭要塞最前端的臨江台哨所,士兵以林秸作掩護,窺視蘇軍哨所及軍事設施。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烏蘭浩特附近日本關東軍機場的飛機窩遺迹。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七卷《建立偽滿洲國與對東北的殖民統治(1932-1945)》,趙繼敏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本頭條號目的在於用老照片佐證歷史事實,並祈願中日永遠友好,再無戰爭之殘酷。歷史真相的複雜性不是用數字或照片能夠全部揭示的,期望讀者能夠獨立思考,理性看待歷史與現在。

不止「虎頭要塞」:歷史照片揭示關東軍所修築的「邊境」軍事工程

《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辦公樓」圖鑑——走進「執政」時期的偽滿洲國殖民統治機構
多是婦孺:霧社事件後被俘山民原始照片
日本人橫屍操場:原始照片看日本人如何為霧社事件善後
一座城市的「日資」記憶:戰前青島的日資企業

TAG:日本侵華圖志 |

您可能感興趣

「偽滿洲國」的邊境要塞:一組日軍邊境工事的原始照片
蘇軍和關東軍最後一場戰役,鬼子躲在地下要塞不出來,蘇軍用此方法全殲敵軍
歷史上「走西口」的故事發生地,古代抵禦蠻夷入侵的軍事要塞
龜城:中國古代軍事要塞,今戈壁灘上的歷史奇觀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 步兵連配重炮
軍事要塞和講說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日本宏偉要塞背後的中國勞工血汗:東寧要塞原始照片
千年軍事要塞玉門關 為何選址一望無際的戈壁灘無人區?
世界大戰時的軍事要塞既是堅固的防禦軍事設施又是強大的火力點
圖說歷史 一組海防要塞炮台圖片,領略古炮台的滄桑與雄威
此國軍隊龜縮要塞嚴防死守!德軍神兵天降炸開堡壘頂部
草帽海賊團掉入海軍要塞,路飛卻豎起剪刀手玩弄海軍士兵
探秘:西域要塞,樓蘭古國神秘消失之謎?
「俄羅斯海參崴大興土木修建愛國者公園」要塞巨炮之下「大秀各種軍事愛國活動」
歷史上為海防要塞,明洪武八年,為防海寇襲擾創設炮台於主峰之側的冠頭嶺
一小國邀華軍艦進南海要塞 釋善意還是「套路」深?
古代軍事要塞:羅浮山羌王城
全球最大的海上軍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