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遠在東瀛九州熊本縣玉明郡荒尾村(今荒尾市)有一個武士寒門,一門父子都是二天一流劍道的高手。父親宮崎政賢(宮崎長兵衛),為人豪爽,曾仗劍遊歷四方,是國內知名劍術大師,但不善理財,家境窮困得一塌糊塗。

宮崎長藏共有四子七女,長子宮崎八郎、次子宮崎彌藏、三子宮崎民藏、四子宮崎滔天(原名宮崎寅藏)都是出類拔萃的人中豪傑,合稱為宮崎兄弟。


宮崎八郎,是自由民權運動者,1877年加入西鄉隆盛的反明治政府起義,歿於西南事變。


宮崎民藏,致力於農民土地問題研究,著有《土地均享?人類之大權》一書,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


宮崎彌藏和宮崎滔天都是心懷天下的任俠之士。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在唐宋以降,清朝之前,中國國力雄大,萬國來朝,遠近都以沐浴中華文化為榮,日夜夢想想成為中國的藩屬國,甚至加入中國。可是,入清以後,特別是到了近代,英國人用槍炮敲開了中國國門,中國喪權辱國。其他美、英、奧、俄等國紛至沓來,中國備受凌辱。諸如越南等各藩屬國見勢不好,都趕緊劃分界線,努力去掉漢化,撇清與中國的關係。


日本國內也舉起了「脫亞入歐」之風。


宮崎彌藏和宮崎滔天兄弟卻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雖然暫時落後,但世界文化中心仍然是在中國,要實現世界和平,要亞歐力量均衡,就必須寄希望於中國強大。

也就是說,要拯救亞洲,要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的繁榮富強是關鍵。


宮崎滔天對二哥說:「倘若中國得以復興,申大義於天下,則印度可興,暹羅、安南可以奮起,菲律賓、埃及也可以得救。廣泛地恢復人權,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新紀元。」因此,他「決意親自深入中國,遍訪英雄,遊說他們共圖大事。如果找到治世豪傑,願效犬馬之勞,否則,將挺身自任。」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在滿清政府統治下,中國神州大地一度萬馬齊喑,但西風東漸,民智覺醒,豪傑紛起。

宮崎兄弟不虛此行,他們在中國國內結識了不少革命黨人。


革命黨人陳少白送了宮崎兄弟一本小冊子,說:「這就是你們要尋找的治世豪傑。」


這本英文小冊,乃是孫中山所著《Kidnapped in London》(《孫逸仙倫敦蒙難記》)。


書中所述,為孫中山在倫敦遭清廷拘押的蒙難過程。書經出版,在英語世界引起巨大轟動,聲名遠播。

宮崎滔天觀書後,急欲結識孫中山。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1897年7月,人在香港的宮崎滔天得知孫中山將在8月16日抵達日本橫濱,寓陳少白居所,趕緊啟程徑往橫濱。


宮崎滔天初見孫中山,孫中山尚未起床。


女僕讓宮崎滔天立庭院等候。


清秋梧桐,寂寞深鎖。


宮崎滔天一邊等,一邊狐疑:「此人果真能身負中國400州郡而立地者乎,能君臨4億蒼生而執號令之旗者乎,可堪輔佐以終遂我平生之志?」


終於,孫中山醒了,「嘎吱」一聲推窗探視,睡眼惺忪。


宮崎滔天看到孫中山的第一印象是:「有點輕率,不夠穩重」。


須臾,孫中山更衣落座,面對一臉虯髯的宮崎滔天,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詞鋒犀利,「一言重於一言,一語熱於一語」,宮崎滔天聳然動容。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宮崎滔天後來在《三十三年之夢》中感慨道:「乍一看去,其外貌氣質像是涉世不深的後生小伙,又如天真無華的村野姑娘。然而其思想何其深邃,其見識何其拔群,其抱負何其遠大,其情感又何其真切」,「從那一天我便為他傾倒」,「余於茲與孫逸仙初結刎頸之交」。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宮崎滔天欽服孫中山之學識與見地,遂許以驅馳,追隨孫中山左右,真正的參與到中國革命之中,前後二十年始終不渝。


宮崎滔天不僅將孫中山引薦給犬養毅等日本政經界要人,而且為孫中山廣作宣傳,將孫中山寫的《Kidnapped in London》譯成日文,定名為《清國革命黨領袖孫逸仙:幽囚錄》,在《九州日報》上連載,稱孫中山的革命黨乃當今中國秘密會黨中「最文明、最革命的組織」,為革命正名。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1899年,美菲戰爭爆發,宮崎滔天在朝野間斡旋,並參與了介入戰爭的計劃。


1902年,宮崎滔天發表自傳《三十三年之夢》,詳述與孫中山的革命歷程。孫中山為該書作序(原為日文),大意為:宮崎滔天,乃是當今之大俠客,識見高遠,抱負不凡,胸懷拯危扶傾之志,心憂亞洲同胞慘遭歐洲人欺凌,不忍我中國被削弱。數度遊歷中原,尋訪海內英傑,以建不世奇勛,成就振興亞洲的偉業。其聽說我等有再造神州之謀、創建共和之舉,不遠千里前來訂交,期許之情,極誠極摯。比起唐朝奇俠虯髯客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慚愧我等沒有唐太宗的資質,缺乏軍神李靖的謀略;驅馳奔波數年,一事無成,辜負了宮崎滔天君的殷殷厚望。


《三十三年之夢》於1903年由章士釗節選並翻譯,以《大革命家孫逸仙》為名出版,「風行天下,人人爭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宮崎滔天成為第一批外籍會員。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家是早期同盟會會員的活動據點,也是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最早發行所。


宮崎滔天也因此與黃興、胡漢民、汪精衛、戴季陶等人來往密切。


宮崎為孫中山介紹了日本政界相當有影響力的犬養毅等人,數度參與孫中山發動的革命。從軍火籌備到作戰方略的制定,甚至於親臨前線,數度涉險。


十多年來,宮崎滔天傾盡自己所有支持孫中山及其革命事業。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時,宮崎滔天卻沒有盤纏前往中國。據宮崎夫人槌子回憶,宮崎滔天一生為革命奔走,不顧家計,致使妻兒窮困不堪。宮崎對妻子說:「為革命用的錢,我能弄到,可養妻活兒的錢卻弄不到。你該自己想想辦法了。」宮崎夫人不得已,只得燒貝為石灰,養家糊口。


宮崎滔天在日本從報上密切關注武昌起義的消息,稱:「二十五年的辛苦,這才算看到了結果。被人們嘲笑成空想啦、夢想啦,總算成功了。」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前往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躬逢其盛的宮崎滔天在典禮上放聲大哭。人們問他為什麼這樣激動,他回答說:「恨我生不是中國人!」


1922年12月6日,51歲的宮崎滔天與世長辭。改年1月,孫中山在上海親自發起並主持了「宮崎滔天先生追悼大會」,稱其為「偉大的日本改革家」,「中國人民失去一良友」。孫中山說:「為革命捨生忘死者,乃宮崎兄弟也。」



該虯髯客為俠之大者,遍訪英雄,惟恨此生不是中國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著名撩妹事件之一,浪漫表象下並不浪漫的算計
大家說他是白痴皇帝,但他的某些表現卻讓很多人汗顏
武聖岳飛後裔,戰功赫赫,被皇帝稱為三朝武臣巨擘
美國有個州要求從聯邦中分離,鬧得很兇,原因有兩個
這梁山頭領武功蓋世,偏是個比武大郎還要怯懦的渣男

TAG:歷史大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挽救近乎失傳的皇家貢品,遍訪大江南北手工藝人,他們這十年來的七夕都在路上
日本密藏的中國文物,遍訪專家無人認識
男子遍訪世界只求同病相憐者,為2歲男孩他立刻定下機票
書家陸維中,6歲隨父學字,遍訪名家,書法雄強穩健,多次獲大獎
小扎開始遍訪美國五十州:並非為競選總統造勢
原創新人#遍訪東京熱土,苦覓執刀大夫——島國尋醫記
環帝王陵之旅——遍訪陝西五大陵墓
美軍持二戰墜機地圖遍訪滇西,尋找722名飛行員獲救之迷
2個月時間,一位媽媽帶倆娃遍訪濟南72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