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開天經》全名為《太上老君開天經》,是一部講述天地開闢到夏商周時期太上老君下降為帝者作師,宣行教化的道教經典。

此經不知具體作於何人何時,經今之學者考證,則出於隋唐之前。宋張君房編撰的《雲笈七籤》收有此書。


道教根本信仰是「道」,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道」而生,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是我國最早的宇宙生成論,但是因為老子用的是抽象數字,所以後人對於一、二、三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老子的弟子文子認為「萬物之搃,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又說「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渾而為一,寂然清澄,重濁為地,精微為天,離而為四時,分而為陰陽,精氣為人,粗氣為蟲,剛柔相成,萬物乃生。


……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骨骸者所稟於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後有以一指天,二指地,三指人為天地人三才,也有以一為元氣,二為陰陽,三為陰陽相衝而成為「和氣」,北宋張紫陽真人著《悟真篇》中有一首詩:「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相合成為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被認為是最好的註腳。


關於宇宙生成論,自老子提出後,不斷的被深化細化。


從老子的一二三,在列子時便形成了「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對於歷代帝王,道家的莊子有個版本:「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


《開天經》認為天地形成至於周初經歷過以下階段:

洪元:無天無地,無陰無陽;……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虛空未分,清濁未判。洪元一治,至於萬劫。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混元: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萬劫至於百成。

太初:百成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


太初始分別天地清濁,剖判溟涬鴻濛,置立形象,安豎南北,制正東西,開暗顯明,光格四維。


……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三綱既分,從此始有天地,猶未有日月。


天欲化物,無方可變,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太初時雖有日月,未有人民。漸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類,無形之象,各受一氣而生。


或有朴氣而生者,山石是也;動氣而生者,飛走是也;精氣而生者,人是也。萬物之中,人最為貴。


太初一治,至於萬劫。人民之初,故曰太初。是時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識名。


太始:太初既沒,而有太始。


太始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太始。流轉成練素象於中而見氣,實自變得成陰陽。


太素:太素者,萬物之素,故曰太素。太初已下,太素已來,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死不知葬埋,棄屍於遠野,名曰上古。


混沌:太素既沒而有混沌。混沌之時,始有山川。


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嶽四瀆,高下尊卑,乃其始起也。


混沌以來始有識名。混沌號生二子,大者胡臣,小者胡靈。


胡臣死為山嶽神,胡靈死為水神,因即名為五嶽四瀆,山川高下。


九宮:混沌既沒而有九宮,……結其九宮,識名天地。


清氣為天,濁氣為地。


從九宮以來,天是陽,地是陰。


陽者剛強,遠視難睹,在天成象,日月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嶽四瀆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臟是也。


分別名之有異,總而名之是一也。


元皇:九宮沒後而有元皇。


元皇之時,老君下為師,口吐《元皇經》一部,教元皇治於天下,始有皇化,通流後代,以漸成之。


太上皇:元皇之後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時,老君下為師,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


地皇:太上皇之後而有地皇。


人皇:地皇之後而有人皇。


尊廬:人皇之後而有尊廬。


句婁:尊廬之後而有句婁。


赫胥:句婁之後而有赫胥。


太連:赫胥之後而有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名曰中古。


伏羲:太連之後而有伏羲,生於一源之始,繼天而生;調習陰陽,以定八卦。自伏羲以前,五經不載,書文不達。


……大道既分天地以來,開置皇化,轉佐天帝,通流後世,以自記之。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伏羲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無化子,一名郁華子,教示伏羲推舊法,演陰陽,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陽經》以教伏羲。伏羲已前,未有姓字,直有其名。


爾時人民樸直,未有五穀。伏羲方教以張羅網,捕禽獸而食之。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穢。男女無別,不相嫉妒。冬則穴處,夏則巢居。


女媧:伏羲沒後而有女媧。


神農:女媧沒後而有神農。神農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大成子,作《太微經》,教神農嘗百草,得五穀,與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獸之命也。


燧人:神農沒後而有燧人。燧人時,老君下為師,教示燧人鑽木出火,續日之光,變生為熟,以除腥臊。


祝融:燧人沒後而有祝融。祝融之時,老君下為師,號廣壽子,教修三綱,齊七政。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經》。次有高原、高陽、高辛三世,次有倉頡、仲說,教書學文。


黃帝:三皇之後而有軒轅黃帝。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力牧子,消息陰陽,作《道戒經》、《道康經》。


黃帝以來,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


少昊:黃帝之後,次有少昊。少昊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隨應子,作《玄藏經》。


爾時昇平,嘉禾生,醴泉出,麒麟至,鳳凰來,景星照。


瑞頊:少昊之後,次有帝瑞頊。瑞頊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元陽子,作《微言經》。


帝嚳:瑞頊沒後而有帝嚳。


帝堯:帝嚳之後而有帝堯。帝堯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務成子,作《政事經》。


帝舜:帝堯之後而有帝舜。帝舜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尹壽子,作《太清經》。


夏禹:帝舜之後而有夏禹。夏禹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直寧子,作《德誡經》。


殷湯:夏禹之後而有殷湯,殷湯之後而至周初。


周初:周初時,老君下為師,號曰郭叔子,作《赤精經》。


道教認為太上君是「道」的化身,「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不僅如此,太上老君還化現人間,累世為聖者作師,教化天下。


《開天經》從洪元之時講到天地開闢,再講到周初,太上老君在各個階段都起著重大作用,實際上是道教創世論的部分內容。


基於這種觀點,道教實際上自認為是中華文明的開創者,只不過是因為現在道教不景氣,又被學者任意奄割,沒人敢說。


道教遠追黃帝,尊黃帝為始祖,道教也認為教內某些學術是黃帝學術的流傳(如《黃帝陰符經》),但黃帝問道廣成子,廣成子之道從何而來以至於不可考。


我讀《漢書》,看到漢昭帝時人們對於曆法有一番爭論,有人認為黃帝距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有三千六百二十九年,有人認為六千多年。


據《竹書紀年》、《十紀》、《世本》、《三統》等,有人推算中國自三皇至公元2000年,至少已經有了2762480年歷史。


當今道教的道歷採用的是黃帝紀元,以公元前2697年為元年。今年為2016年,則為道歷4713年,相比於這兩百多萬年實則滄海一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常搓三個部位可補腎健腦!
中藥治腎氣不足有用嗎,推薦七種補腎中藥!
中藥外洗治療頭皮屑!
道教修仙,五種方法教你成仙得道!
胖子「早拍手」 瘦子「晚泡腳」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