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學之本在於「真」

文學之本在於「真」

文學之本在於「真」



首都師範大學育新學校 焦子原

這兩天讀了周國平先生的這篇《青春不等於文學》,文章里發表了一些對於當今文壇「青春文學」的看法。如果提煉一下的話,我認為,文學的根本在於「真」,當然這裡的真不一定是指真實的故事,但一定是真實的感受、真實的邏輯關係和社會背景,沒有這三點的,在我看來算不上文學。


就當今社會大多數青春文學來講,讓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非人之真感。周國平先生用「臆想」與「裝酷」二詞來形容,可謂一針見血。原因往往是作者為吸引眼球,故意將矛盾尺度誇大,描寫則直白、甜膩、矯情。這些以裝腔作勢之心寫出的文章,看似華麗,其實蒼白;看似活現,其實浮誇!只臆想出青春時「愛情」的美好與複雜,拽出青春時的酷炫與叛逆,而並沒有對那些情感與矛盾有一個深沉而冷靜的思考,甚至怯於發表自己真實的感受。這便是「不真」的緣由,用周國平先生的話講「各種『戀』實際上是『自戀』」。


會不會因為過於蒙昧而無法駕馭愛情?叛逆是不是一種違背和平的怯懦表現?它們的代價如何擔負?得失如何取捨?矛盾如何化解?像這樣能表現青春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蒙昧到理智所凸顯活力的東西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多是粗俗偏激的觀點,這樣的文學頂多算娛樂,弄不好就是文字垃圾!


其實,古人的很多作品都是以「真」吸人眼球的。晉代隱士陶淵明,所作《歸園田居》五首和《歸去來兮辭》可謂千古絕唱,其之所以傳承至今,就是他把自己不善入世、無世俗韻的真感與歸去田園的那種自然之景、和諧之事相結合,體現出一種超脫的境界。而這種程度,一定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情理邏輯。如果不是官場的腐敗,陶淵明不可能有出世之心;如果不是田園的那些經歷,他也不會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樣的體悟。這一切都源於真感與真景,真理與真情,才在潛移默化中使美感幻化而生,體現文學的價值。唐代白居易以童叟之語揭露了多少社會問題,沒有意見是脫離實際的。現代作家曹禺在《雷雨》中,描繪了如此錯綜複雜的人倫關係,也沒有意見是不符合真實邏輯的。由此可見,真實的邏輯是文章的骨架,真實的背景是文章的脊樑,可見「真」是文學的根本啊!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最珠寶」的多肉
「科學」號起航維護升級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網
黃奕做高難度瑜伽 半身懸空身姿曼妙
美女班主任用鏡頭記錄學生學習生活點滴 感動網友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學真實論(下)
文學真實論(上)
沈從文:從新文學轉到歷史文物——在美國聖若望大學的講演
田彬聊文學 十九之《再談文學的美與丑》
龍昇:日本的文學碑和文學散步
科幻文學正在改寫當代文學的面貌?
關於純文學/嚴肅文學/通俗文學的討論(小波作品……
本期壁紙為「文學少女」
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道教文學
文學常識:文學史最帥叔侄——兩潘
論文學的「當代性」
「文本細讀與文學研究的推進」主題沙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召開
科幻文學之冰「與」火
從愛文學到懂文學只有一本書的距離
文學的數學
編導必背文學常識篇!中國文學從先秦文學開始找重點!
十月文學月新logo正式發布,以文學之名因文學華彩
歐美中國文學史寫作與文學史研究新變——以《劍橋中國文學史》為例
英文文學語句也可以這麼美(文學不分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