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劉昊威


2016年年初,建築設計師劉昊威通過《夢想改造家》節目接觸到了一份特別的改造項目——委託人康達希望通過改造,幫助失憶的母親找回「腦海中家的感覺」。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委託人康達一家


尋找被遺忘的家


媽媽:這不是慶平胡同,你不要胡說。這兒是喜鵲胡同。這兒不是慶平。


康達:你看看門口那樹,看看環境你就知道了。門口那兒有門牌我給你看一眼。

媽媽:我知道,門牌不能錯。


康達:慶平30號,這是不是咱們家。


媽媽:是。


五年前,北京小伙康達的媽媽被診斷出了阿爾茲海默症。疾病一點點侵蝕著康媽媽的記憶,讓上面的對話逐漸成為令人不得不接受的日常。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康達也基本放棄了工作和個人生活。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的母親


康達一家住在北京傳統的四合院里,雖然宅子就有多年的歷史,但良好的朝向和還算寬敞的空間依然讓它成為不錯的生活場所。三年前,為了讓生病的媽媽生活的更好,康達親手將之前的家進行了重新設計。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委託人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的家是傳統北京四合院中的正房


媽媽愛熱鬧,康達便給媽媽設計了超大的客廳,每周都請媽媽的同事朋友們來做客;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將隔斷打通,為媽媽設計了超大客廳


媽媽腿腳不便,所以康達去掉了房間里所有的隔斷和門,盡量保障無障礙的通行;並把廚房分出了一部分作為衛生間,上廁所也不用出門了。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改造前的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改造後的空間分配


然而,這次重新設計卻成為了康達找到「夢想改造家」的原因——媽媽不認識改造後的家了,有時甚至在坐在家裡時也會拚命喊著要回家。「我家在慶平胡同。北京站,也是一個老宅子。我和我父母、姐姐哥哥一起。」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和媽媽


在康達看來,媽媽不斷提出要回家,是因為這邊有很多的人和東西能夠不斷提醒她:這裡是她熟悉的環境,這些是她的家人,她想把這種記憶努力地保存住。於是,他找到《夢想改造家》節目組和設計師劉昊威,希望可以通過專業的改造,來重塑母親腦海中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劉昊威


只是,改造想要靠近的方向,誰也不知道,它可能是這個老人64年居住生活中的任意一個片段、一個狀態。「家裡有5個房間」,「門外有花草」,「四梁八柱的結構」——康媽媽對家的回憶只剩下零星的碎片。


重塑腦海中的家


對於劉昊威來說,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設計能夠提供良好無障礙生活的房屋,堅持「造房於民」觀念的他曾在2012年與2013年分別設計了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和以色列殘疾人護理中心,但是這次改造依舊帶來了諸多問題和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內部設計即出自劉昊威之手


三年前康達自行改造過的房屋空間,存在很多漏洞和不合理的設計: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家的北牆修建了公共廁所,因此改建時康達取消了北側的窗戶,卻也導致家中存在通風問題;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增建了衛生間,但衛生間卻位於廚房裡。家中如廁後洗手、洗漱、洗菜、洗衣服共用一個水槽,極易造成交叉感染;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為了增大客廳面積,康達犧牲了自己的卧室,現在他只能睡在客廳的沙發上。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改建時去掉了兩根梁,增加了房屋的不穩定性;用窗帘代替牆體和門也減弱了房間的保溫能力;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大面積玻璃窗的設計更是讓家中無論如何加大供暖力度,散熱都非常快;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為遷就媽媽,全家人在天冷時在外租房;春天到來之後再返回老宅,過上了候鳥般的生活......


面對種種亟待改善的狀況,劉昊威迅速和團隊進行討論,為這套房子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在房屋內增加鋼結構,加固房屋、配合調整布局;以地暖為主要熱源、空調作為補充熱源,再加上密閉性強的門窗來解決冬天寒冷的問題;利用房屋的層高增加二層的空間,給康達作卧室;增加天窗,並且恢復北牆原有的小窗做採光......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曾因鄰居反對而中止的方案之一


在多次討論之後,改造正式開始。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獨具匠心的設計卻遭到了周圍鄰居的激烈反對,施工被相關部門叫停!修改後的方案也依舊引起了鄰里的爭議,建好的牆體多次被拆除......劉昊威倍感痛心的是,設計和改造本身並沒有不符合法規或者侵占到鄰居的空間,但大眾對新設計、新事物所懷有的質疑和不信任,卻讓整個項目受到了重重阻力。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改造中的老宅


正當改造陷入膠著時,誰也沒有想到,康達的媽媽卻在咳嗽入院檢查時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進行中的項目面臨了最艱難也最殘忍的選擇。節目組問康達是否要停止項目,但他決定繼續。「這是媽媽最惦念的家,也可能是她人生落幕的地方,」康達希望媽媽人生最後的時光是溫暖的、舒適的。


「說實話,我老說照顧我媽像一場馬拉松,現在可能就是你看到終點的時候了,我突然覺得就是怎麼做都不夠了......這次最大的幸運就是參加了節目,有了這麼多(和家人一起)的影像資料,這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劉昊威和團隊在討論中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設計師和他的團隊竭盡全力尋找最優方案。十幾次修改方案,無數次的討論,數不清的不眠之夜,只為為重塑一個重症媽媽深藏在腦海中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點擊播放 GIF/1144K



改造後動態模型圖


走進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家


11月初的北京已經有了冬天的模樣。在一個有著和煦陽光的下午,康達一家人回到了慶平胡同。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個嶄新又充滿回憶的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劉昊威將三年前改造時被移動的門還原到了正中的位置,恢復了正房應有的氣派,古色古香的外表以原始木柱的顏色為主調,木頭與金屬銜接的部分都用竹鋼包括了起來,牢固又自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門口增加了適合輪椅行進的無障礙坡道。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屋內原始的屋頂被進行了翻新,新做的傢具卻進行了做舊處理——這樣新的裝修就不會讓康媽媽覺得太突兀。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外公留下的老茶几放回到了客廳最顯眼的地方,康媽媽在進屋之後很快便認出了這件自家物。根據醫院裡醫生的建議,舊物件被儘可能多的放回到了屋裡,而空間也根據不同功能被粉刷成了不同顏色,這些都可以方便康媽媽記憶。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客廳向里走,是康爸爸和康媽媽的卧室,牆上的掛著二人外出旅遊時的合影。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客廳的另一側是餐廳,坐在餐桌前就可以見到康媽媽以前在義大利旅行時購買的繪畫作品。凝聚著回憶的畫和照片,讓康媽媽可以更好地適應改造後的空間。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設計師改造後與媽媽記憶中房子的平面圖對比


改造後的家不僅更接近康媽媽記憶中的格局,同時還調換了原本不合理的衛生間和廚房的位置;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衛生間和浴室的面積都得到了相應的擴增,浴室里還增加了適合老人在淋浴上坐下的檯子;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廚房三面採光,設備齊全。從窗口可以看到的月季,和康媽媽記憶中門口都是花草的家別無二致。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除了可以讓兩位老人更好的生活,劉昊威還為康達設計了屬於自己的空間。沿著隱蔽的樓梯來到新劃分中的二樓,可以見到屬於他自己的卧室。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不用再睡沙發的康達不僅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從二樓還可以看到樓下客廳母親的動態。如果恰好忘記關掉客廳的燈,利用手機里的智能家居軟體就可以在二樓控制一樓燈光的開關。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與康達卧室相對應的是一間客房,不僅可以方便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居住,還回應了中式傳統建築中的對稱美感。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窗戶全部選用了保溫性能最好的玻璃,玻璃上又增加了保溫膜,配合地熱和空調,房間的溫度即便在冬天也會保持在22度左右。屋內的所有邊線都被打磨成圓角,非常安全。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窗戶全部選用了保溫性能最好的玻璃,玻璃上又增加了保溫膜,配合地熱和空


調,房間的溫度即便在冬天也會保持在22度左右。屋內的所有邊線都被打磨成圓角,非常安全。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小小的平台空間不僅可以成為康達休息的小天地~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圓形的天窗也為下面的廚房帶來光亮。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房屋的兩個智能開關分別在客廳和康達房間,它們能夠根據設定好的時間自動調節光照。當夜晚來臨,燈光會自動調暗,暗示休息時間已到。零點後,房屋內的夜燈會自動開啟,以方便起夜的老人。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在看完改造後的新家後,康達問媽媽覺得怎麼樣,媽媽的回答很簡單,「好,暖和,你看,這花多好。」幾個月的努力,似乎就是為了這一刻的實現。今年冬天,康達一家不再需要經歷候鳥般的遷徙,「腦海中的家」就在眼前。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康達家的小狗黃黃坐在新家門口


劉昊威的話


設計了整個空間改造的設計師劉昊威,在從開始進行項目討論的9個月後,終於幫康達實現了願望。關於整個項目,劉昊威是這樣說的:


「我小的時候也曾住在大雜院生活。那時候為了考美院附中,在錢糧胡同、美術館后街都生活過。胡同里的生活有很多好的地方,但也的確存在不方便。胡同和四合院的空間,我一直都在關注,也經常思考將它們和現代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可行性。


這次的項目很特殊,中間遇到了很多困難,我也曾經猶豫。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對新事物最先有的反應還是懷疑,也會發現「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的現象真實的存在於人和人之間......這都讓人很難過。


但我最終決定要堅持完成這次改造。」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夢想改造家》記錄了劉昊威項目實現的過程


「康達的爸爸媽媽老來得子,現在兩位老人本應安靜地享受晚年生活,但有時生活就是很殘酷。


我和康達年紀差不多,他的經歷也會讓我思考。我們的父母都會老去,任何人都可能會面對類似的事情,也都無法逃避面對生老病死。


那麼我可以做什麼?


一餐好吃的飯可以讓你開心半天、買件新衣服或許能令你興奮一個季度,但如果把家進行一次全新的改善,那麼在接下去的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裡,都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幸福感。


有很多人會說,我以前的設計很時尚,但其實我覺得做設計重要的不是追求什麼標籤,而是要探索屬於自己的風格語言,將某種情感、或者說是生命力注入一個空間,營造溫暖的感覺。


因此,我希望可以幫助到康達一家,幫助他們的意義遠遠大於完成一件商業作品或者能賺多少錢 —— 生活空間的改善可以給人全新的希望。」

與時間賽跑,建築師劉昊威為失憶老人再造「腦海中的家」



劉昊威


YT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採訪整理吳小霜,圖片由劉昊威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傳奇歌手萊納徳.科恩去世,沒人知道他在唱什麼
「拋磚引喻」,行為藝術家請慰安婦之子來砸門
悼念Leonard Cohen,終其一生追求兩種美:女性之美和藝術之美
就算總統一職吃土,川普還有他的藝術收藏品撐腰!
張愛玲錦衣華服的童年照

TAG:藝術雲圖 |

您可能感興趣

「建築師中的畫家們」——王海康
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度百歲生日,成就最美建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建築師的愛情
逃離城市的喧囂,帶你去瑞士瓦爾斯四位頂級建築師創造的「建築師之家」
「建築師中的畫家們」——張易生
作家許知遠、建築師青山周平、GQ主編王鋒:男人的堅持與思考
澳大利亞建築師自宅,一場建築師的自我救贖之旅
建築師竟然建出了愛麗絲的鏡中世界?
建築師家裡的牆面,美得鄰居都偷著學!
在沒有CAD與建模的時代,每一個建築師都能成為「宮崎駿」和「新海誠」!
劉昊威:西班牙的畢爾巴鄂是建築師的艷遇聖地
不會開挖掘機的演員不是好的建築師,男神吳彥祖爆改古鎮老宅
建築師變身「雕刻家」,在泰國曼谷打造了一幢石雕的房子
用建築師心愛的口紅,構建一座絕美之城
父親節,我們與成為爸爸的攝影師、主廚、建築師們聊了聊孩子的藝術啟蒙
匯智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讀書會—夫妻:家庭的建築師
全能藝術家PK天才建築師:誰才是建築史巔峰對決的勝者?
吳彥祖重拾建築師本行,哪四位建築師和他一起爆改古鎮老宅?
清華畢業的建築師,愛把牛皮往小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