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放話要「取代中國」 但美國恐將毀滅「印度製造」
雙十一,印度總理莫迪作為「准光棍」,跑到日本「血拚」,收穫滿滿。「海外探客」認為,兩國之間的「核協議密約」、進口12架日制軍機等等都體現出「抱團取暖」的姿態,不過對於莫迪而言,參觀新幹線工廠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探客分析,印度正在借鑒亞洲最大國家探索出的方法,用市場和合同換取技術,即以魚換漁。2015年,印度只是將一條500公里的高鐵合同交給了日本,手裡還握著另外6個,日本想以低息貸款及培訓4000名印度技術人員就成功輸出工程和資本,未免過於樂觀。印度早晚會獨立修建高鐵,無論採取什麼手段。
憑恃超過7%的經濟增速,莫迪敢喊出「印度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豪言。的確,印度的發展模式具有可取之處,儘管三面環海,這個擁有超過12億人口的南亞大國卻搞出了「內向型經濟」,以國內市場作為主要驅動力,消費的作用大於投資,服務業強於工業,重視高技術外包業務而非製造業,讓「印度模式」獨樹一幟。服務業貢獻了超過50%的GDP,僅看數據,以為這是一個西方發達國家。
20多年前印度提出「IT立國」,10多年前提出「知識立國」,長期的「重軟輕硬」和「偏食」讓這個野心勃勃的國家成為「瘸腿的大國」,只能居於二流角色,這對三哥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現實。探客發現,印度儘管手握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5型彈道導彈,但LCA戰機與「阿瓊」坦克研製幾十年依然難以獲得軍方青睞。核潛艇租了好幾艘,也琢磨了幾十年,卻連常規潛艇都不能獨立製造。高端軍工不行也就罷了,民用製造業也是一地雞毛。從手機到手錶,從電燈到電腦,都已經成為外國品牌逐鹿的戰場。2015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到448.57億美元,這種焦慮從高層蔓延到民間,最後演變成一場「抵制華貨」的鬧劇與騷亂。
痛定思痛,看看本國羸弱的製造業水平,莫迪當政後就一直在大力倡導「印度製造」(MakeinIndia)戰略,為此已經勤奮地出訪了至少40個國家,足跡遍及歐美和亞太。這不僅是為了振興製造業,推進產業升級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更是一種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探客認為,印度在製造業上有天然優勢,將近6億的25歲以下青年構成令人生畏的人口紅利,每年新增勞動力至少1000萬,加上的儲量豐富的原材料,從棉花到鋼鐵都不缺,難怪國際機構預測再過10年印度製造業總產值就將突破10000億美金,佔GDP的四分之一以上。
為了實現「取代中國」的誓言,莫迪動了真格,除了與日本合作吸引資本和技術改造糟糕的基礎設施外,還向令投資者怨聲載道的腐敗宣戰。莫迪政府的手段出其不意,直接廢除500盧比和1000盧比兩種舊版貨幣,打擊黑錢和贓款。印度的金價在瘋狂中直線上漲了20%。決心已下,出招雷霆,「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也已隱然成型,卻不料國際局勢風雲突變,「黑天鵝」來了。
「一切向錢看」的「瘋子」特朗普在失望且憤怒的藍領及中產支持下,竟然當選總統。而就在今天(11月11日),特朗普領導的團隊沒有食言,明確表態將廢除TPP,意味著自由貿易將不再是「新美國」的必選項。探客看到,特朗普可是信誓旦旦承諾過,要將企業稅率從35%直接降至15%,以迫使福特、通用和微軟這樣的公司重返本土。這股熱潮打擊的,正是印度這樣的新興製造業大國。這個過程,恐怕夾雜著溫情脈脈與利益交換,但最終摧毀的卻是「印度製造」。
長期以來,印度想要的,西方往往會授之以魚而非漁,不想要的,卻拚命要塞給印度。杜特爾特曾怒斥美國「將菲律賓當成狗」,在美國眼裡,印度又何嘗不是這個角色?近些年,美國在印度面前放低姿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支持印度進入核供應國集團。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印度怎麼能拒絕引進引進F-16生產線的誘惑?美國媒體居高臨下,教育印度這並非是一個「老舊多餘」的工業項目,相反會使印度的製造業水平獲得飛躍發展。不過這種鬼話,欺瞞不了印度專家。有了蘇-30和「陣風」這樣出色的雙引擎戰機,鄰國的隱形戰機也剛剛亮相航展,這款戰機進入印度,只會浪費緊缺的經費,還會推遲裝備五代機的時間。至於從「價格接受者」升級為「價格制定者」,看看氣勢洶洶的特朗普,就知道這種賺大錢的買賣是輪不到印度的。一夜之間打造出世界頂尖的製造企業,這個夢印度做了好幾十年,而現狀已經證明了它的荒謬。
作為美國緊張防範的新興大國,除了循序漸進的獨立摸索,印度不可能發展出完備製造業體系。亞洲最大國家在500餘種主要工業產品中,至少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3年前製造業產出佔世界比重就超過20%,這不是靠與西方國家合作、單純出讓市場就能得到的東西。探客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印度與美國合作生產戰機,最終失去的是整個航空工業。稍微聰明一點的話,印度應該和新興大國站到一起,合力構建新的國際體系和秩序。懂得「做交易的藝術」,的確會經常走捷徑,但最終會淪為既得利益者的一張牌。(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獨家原創稿件,歡迎理性評論與科學指正。關注「海外探客」微信donatehour007,這裡有最另類最個性的國際新聞評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印度「東成西就」:美國主動示好 英日兩國搶著巴結
※一個失敗商人的逆襲:抓住趨勢紅利 靠髒話喚醒選民
※北約面臨解體?新美國或向盟國強征1000億美金保護費
※這個亞洲富國剛獨立45年 又出錢請回昔日佔領軍
※日本「最後一搏」:5年內若不能「遏華」就只能跪伏?
TAG:海外探客 |
※美國解除限制,對越軍售許可追平俄國,中國大受威脅
※美國坦克神話就此破滅:中國一招反擊讓其後悔莫及
※美國欲結盟印度遏制中國
※俄國專家稱中國沒有一枚核武器能攻擊美國:但是他卻忘了一件大事
※美國為中國培養的導彈大師逝世,但他一句愛國語言足令洋奴羞愧
※不是「美國製造」的美國知名品牌——原來不止是耐克阿迪
※希拉里愛用「中國」證明自己,今年美國大選更愛談「中國」
※美國加強對華技術封鎖:這個國家卻將神秘雷達送給中國氣暈美國
※美國經濟霸權遭「威脅」,中國經濟將「取而代之」
※中國武器賣的多好?美國盟友不買美國貨就買中國火炮
※全球最快的潛艇將為中國製造 美國卻為何造不出
※印度進口美國最新火炮,狂言可戰勝中國自研型號
※美國想讓中國自廢武功棄核武 專家一席話讓國人頓悟
※美國最懼怕的中國三大巨頭:為中國打造世界上最強的利矛堅盾
※中國這種導彈走在美國前面 美專家要中國不許賣外國
※美國人終於說了實話:印度跟中國比就是個渣
※中國國防改革及對美國的影響
※中國研「聰明」彈藥不遜美國 俄先封鎖既而又求合作
※美國發明航空母機針對中國,誰知卻是中國拿手好戲!
※中國遼寧號航母服役後無數國人落淚:但最痛恨中國成功竟不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