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第一漢奸,此人的叛逃,直接導致忽必烈下定決心滅亡南宋王朝

千古第一漢奸,此人的叛逃,直接導致忽必烈下定決心滅亡南宋王朝

劉整(1212-1275)字武仲,河南鄧縣人,曾以12騎襲破金國信陽,軍中呼為"賽(李)存孝"。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任潼川府路安撫副使兼知瀘州時,因畏懼奸臣賈似道迫害,以所領15軍、州、戶口30萬向忽必烈大汗(元世祖)叛變。南宋方面丟失大半個四川,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叛降後,劃策繞過長江、嘉陵江上易守難攻的山城,改從襄陽中路突破。元兵遂得長驅南宋都城臨安,滅亡南宋。

簡介

劉整,鄧州穰城(今河南鄧縣)人,祖上幾輩生活在關中地區。金末時投奔南宋,隸屬名將江萬載、孟珙麾下,寶佑二年(1254年)隨李曾伯入蜀,選拔為將,屢建戰功。景定元年(1261年)四月,升任瀘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撫副使。身為北方人的劉整以武功獲得升遷,為一些南方將領所忌,這其中就有後來守衛襄陽的主將呂文德。剛好此時劉整最初的直接領導江萬載因不滿權權臣賈似道當權誤國,辭職歸里奉養慈母,賈似道為了排除異己,在各路武將中推行所謂的"打演算法",即派遣官會計查核各地軍費,凡在戰爭中支取官府錢物用于軍需者,一律加以侵盜掩匿的罪名治罪。大將多獲罪,趙葵、史岩之、杜庶等名將均因此罷官,還被勒令賠償。另一名將向士璧被奪官下獄,被逼而死,家族又被拘押償付軍需。名將高達、曹世雄對不學無術的賈似道十分輕視,賈似道懷恨在心,命黨羽羅織罪名,逼死曹世雄,罷了高達的官。又嫉妒在釣魚城立下蓋世奇功的王堅,故意把他調知和州,罷了他的兵權,不久王堅即抑鬱而死。呂文德當時為策應大使,與四川制置使俞興勾結,打算利用"打演算法"迫害劉整。劉整得知消息後,驚恐不安,派人到臨安向朝廷上訴,因一向看重他的上級禮部尚書江萬載等都已辭職,投訴無門。當他看到比他名氣更大的向士璧、曹世雄均被逼而死後,"益危不自保",於是秘密派人與蒙古成都路軍馬經略使劉黑馬聯絡,表示願意以瀘州及所屬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由於劉整是宋之名將,他突然以蜀之衝要的瀘州要求投降,讓蒙古方面感到難以理解。當時蒙古將領多認為劉整投降之舉真假難辯,不可信。只有劉黑馬認為劉整此舉毫不可疑,最終,他力排眾議,決定派兒子劉元振前去受降。景定二年(1261年)六月,劉整召集手下官員,殺死反對投降蒙古者,開門迎接劉元振入城,被蒙古任命為夔路行省兼安撫使。宋理宗聽說後勃然大怒,命俞興討伐劉整,結果卻被劉整打敗。呂文德奉命務必收復瀘州。宋軍首先克複了瀘州外堡,然後採取步步為營、堅壁圍攻的戰術向瀘州推進。劉整難以支持,次年(1262年)初撤出,將瀘州民徙往成都、潼川。正月,呂文德收復瀘州。宋朝廷改瀘州為江安軍,但其所隸之州,除瀘、敘、長寧、富順外,均為蒙古軍佔有。劉整投降蒙古對南宋是毀滅性的打擊,他不但提出了先取襄陽的戰略構想,還為蒙古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水軍,使南宋的水軍優勢蕩然無存。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認為"宋元後期戰爭的關鍵決策人物並非丞相伯顏,而是降將劉整。正是劉整使得元朝作出了重大的戰略調整,偏安江南,維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宋王朝也終因元朝的戰略轉變而滅亡"。

宋元局勢

蒙古1234年滅金,1236年宋蒙戰爭拉開序幕。當時南宋國力日衰,面對蒙古的金戈鐵馬,軍事失敗是必然的。但在宋蒙戰爭維持了將近五十年,在劉整降元前後,蒙古三路大軍向南宋全線施壓,但並未取得多大進展,在三處戰場雙方均處於相持狀態。具體概述如下:

千古第一漢奸,此人的叛逃,直接導致忽必烈下定決心滅亡南宋王朝

宋蒙戰爭

四川方面,理宗端平二年,蒙軍大舉入蜀,但宋軍在余玠、王堅、張珏等人的傑出指揮下,固守山城,發揮宋軍進攻不足、守城尚可的優勢,多次挫傷蒙軍的銳氣,並在合州用炮石擊斃蒙哥汗,蒙軍撤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四川局面始終未能打開。

在東面戰場,淮東和淮西兩地,兩軍主要隔淮河對峙,由於江南河網發達、水系眾多,水澤之地對蒙古騎兵馳騁極為不利,加上這裡是距南宋都城最近的防線,宋軍在此布防也最重,因此東面戰場也無進展。

另外忽必烈在取得大理,形成對南宋的西南面包圍後,曾經嘗試過直進中路、經長沙取鄂州、直下江左的戰術。但由於汗位繼承權的糾紛,忽必烈在與賈似道鄂州議和之後返回北方爭奪汗位。南宋乘此機會加固襄、樊城池,因而在忽必烈處理完內部問題後南進至襄陽處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主要獻策

據《元史·劉整傳》首段載:"劉整字武仲,信陽,整前鋒,夜縱驍勇十二人,渡塹登城,襲擒其守,還報。珙大驚,以為唐李存孝率十八騎拔洛陽,今整所將更寡,而取信陽,乃書其旗曰賽存孝。累遷潼川十五軍州安撫使,知瀘州軍州。中統二年夏,整籍瀘州十五郡、戶三十萬入附,投降元朝。

對於劉整降元的原因,《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劉整傳》第二段記載說:"整以北方人,捍西邊有功,南方諸將皆出其下,呂文德忌之,所畫策輒擯沮,有功輒掩而不白,以俞興與整有隙,使之制置四川以圖整。興以軍事召整,不行,遂誣構之,整遣使訴臨安,又不得達。及向士璧、曹世雄二將見殺,整益危不自保乃謀款附。"中統二年夏,整籍瀘州十五郡、戶三十萬入附。忽必烈授任他為夔府行省兼安撫大使。至元四年(1267),劉整入朝,向忽必烈獻策,說:"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正式向元朝提出先攻襄陽的策略。

襄樊之戰

"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襄樊之戰是元朝統治者消滅南宋統一中國的一次重要戰役,這次戰役從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終因孤城無援,咸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歷時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

蒙古忽必烈時期,滅宋戰爭的進攻重點改為襄樊,實現了由川蜀戰場向荊襄戰場的轉變。南宋襄樊地處南陽盆地南端,襄陽和樊城南北夾漢水互為依存,"跨連荊豫,控扼南北",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軍隊的邊隆重鎮。咸淳三年(1267年),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攻滅南宋策略,"先攻襄陽,撤其捍蔽",他認為南宋如果"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劉整"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的建議為忽必烈所採納,宋元戰爭進入了元軍對南宋戰略進攻的新階段。

忽必烈根據劉整的建議,開始實施對襄陽的戰略包圍。首先,建立陸路據點,作為攻宋的根據地。早在1261年夏,忽必烈根據劉整建議,遣使以玉帶賄賂南宋荊湖制置使呂文德,請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場,呂文德應允。蒙古使者以防止盜賊、保護貨物為名,要求在襄樊外圍築造土牆,目光短淺的呂文德竟然同意。於是元人在襄樊東南的鹿門山修築土牆,內建堡壘,建立了包圍襄樊的第一個據點。咸淳四年(1268年),蒙將阿術在襄樊東南鹿門堡和東北白河城修築堡壘,切斷了援襄宋軍之路。咸淳六年(1270年),蒙將史天澤在襄樊西部的萬山包百丈山築長圍,又在南面的峴山、虎頭山築城,連接諸堡,完全切斷了襄陽與西北、東南的聯繫,襄樊成為一座孤城。這一時期元軍在襄樊外圍修築10餘處城堡,建立起長期圍困襄樊的據點,完成了對襄樊的戰略包圍。其次,建立水軍,尋求制服南宋的戰術優勢。咸淳三年(1267年)秋,阿術率軍攻打襄陽,俘人略地而歸,宋軍乘蒙古回軍之際,在襄陽以西的安陽灘派水軍扼其歸路,然後派騎兵直衝其陣,蒙古軍隊大亂,都元帥阿術墜馬,險些被宋軍活捉。蒙將懷都選善識水性的士卒泅水奪得宋軍戰艦,其餘將領奮勇拼殺,才將宋軍擊退,轉敗為勝。安陽灘之戰,蒙古軍隊雖然打敗了宋軍,但卻暴露出水軍不佔優勢的弱點。咸淳六年(1270年),劉整與阿術謀議,"我精兵突騎,所當者破,惟水戰不如宋耳。奪彼所長,造戰艦,習水軍,則事濟矣"。忽必烈當即命劉整"造戰船,習水軍",以圖進取襄陽。劉整遂造船5000艘,日夜操練水軍,又得到四川行省所造戰艦500艘,

建立起一支頗具規模的水軍,從而彌補了戰術上的劣勢,為戰略進攻準備了必要條件。

千古第一漢奸,此人的叛逃,直接導致忽必烈下定決心滅亡南宋王朝

襄樊之戰

從咸淳四年(1268年)蒙軍築鹿門堡、修白河城到咸淳六年(1270年)完全包圍襄陽,蒙古軍隊已處於戰略上的優勢,南宋政府為挽救危局,進行了反包圍戰與援襄之戰,從而揭開了襄樊之戰的序幕。

咸淳三年(1267年)冬,南宋任命呂文煥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次年十一月,為打破蒙軍鹿門、白河之圍,呂文煥命襄陽守軍進攻蒙軍,但被蒙古軍隊打敗,宋軍傷亡慘重。咸淳五年(1269年)三月,宋將張世傑率軍與包圍樊城的蒙軍作戰,又被阿術打敗。七月,沿江制置使夏貴率軍救援襄陽,遭到蒙古軍與漢軍的聯合伏擊,兵敗虎尾洲,損失2000餘人,戰艦50艘。咸淳六年(1270年)春,呂文煥出兵襄陽,攻打萬山堡,蒙軍誘敵深入,乘宋軍士氣衰退,蒙將張弘范、李庭反擊,宋軍大敗。九月,宋殿前副都指揮使范文虎率水軍增援襄陽,蒙軍水陸兩軍迎戰,大敗宋軍,范文虎逃歸。咸淳七年(1271年),范文虎再次援襄,蒙將阿術率諸將迎擊,宋軍戰敗,損失戰艦100餘艘。

咸淳八年(1272年)春,元軍對樊城發動總攻,襄樊之戰正式開始。三月,阿術、劉整、阿里海牙率蒙漢軍隊進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築重圍,進一步縮小了包圍圈,宋軍只好退至內城堅守。四月,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陽府(今湖北襄樊市)、郢州(今湖北鍾祥縣)等地民兵3000餘人,派總管張順、路分鈐轄張貴率領救援襄陽。二張率輕舟百艘,士卒3000及大批物資出發,臨行前張順激勵士卒說:"這次救援襄陽的行動,任務十分艱巨,每個人都要有必死的決心和鬥志,你們當中的有些人並非出於自願,那就趕快離去,不要影響這次救援大事。"當時3000水軍群情振奮,鬥志昂揚,表示堅決完成任務。五月,救援戰鬥開始,二張在高頭港集結船隊,把船連成方陣,每隻船都安裝火槍、火炮,準備強弓勁弩,張貴在前,張順在後,突入元軍重圍。船隊到達磨洪灘,被布滿江面的蒙軍船艦阻住,無法通過。張貴率軍強攻,將士一鼓作氣,先用強弩射向敵艦,然後用大斧短兵相接,衝破重重封鎖,元軍被殺溺而死者不計其數,宋軍勝利抵達襄陽城中。當時襄陽被困已有5年之久,二張入援成功,極大的鼓舞了城中軍民的鬥志。然而這次戰鬥中宋將張順陣亡,幾天以後,襄陽軍民在水中得到他的屍體,披甲執弓,怒目圓睜,襄陽軍民懷著沉痛敬佩的心情安葬了張順,並立廟祭祀。

千古第一漢奸,此人的叛逃,直接導致忽必烈下定決心滅亡南宋王朝

張順

張貴入援雖然給襄陽守軍帶來希望,但在元軍嚴密封鎖下,形勢仍很嚴峻。張貴聯絡郢州的殿帥范文虎,約定南北夾擊,打通襄陽外圍交通線,計劃范文虎率精兵5000駐龍尾洲接應,張貴率軍和范文虎會師。張貴按約定日期辭別呂文煥,率兵3000順漢水而下,檢點士兵,發現少了一名因犯軍令而被鞭笞的親兵,張貴大驚,對士兵們說:"我們的計劃已經泄露,只有迅速出擊,敵人或許還來不及得到消息。"他們果斷地改變了秘密行動,乘夜放炮開船,殺出了重圍。元軍中阿術、劉整得知張貴突圍,派數萬人阻截,把江面堵死。張貴邊戰邊行,接近龍尾洲,在燈火中遠遠望見龍尾洲方向戰艦如雲,旌旗招展,以為是范文虎接應部隊,舉火曉示,對方船隻見燈火便迎面駛來。等到近前,才發現來船全是元軍,他們先佔領了龍尾洲,以逸待勞。宋元兩軍在龍尾洲展開一場遭遇戰,宋軍因極其疲憊,戰鬥中傷亡過大,張貴力不能支,被元軍俘獲,不屈被害,元軍派4名南宋降卒抬著張貴屍體曉示襄陽城中,迫使呂文煥投降,呂文煥殺掉降卒,把張貴與張順合葬,立雙廟祭祀。

元軍為儘快攻下襄樊,咸淳八年(1272年)秋採取了分割圍攻戰術。元將阿里海牙認為:"襄陽之有樊城,猶齒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為切斷襄陽的援助,元軍對樊城發起總攻。咸淳九年(1273年)初,元軍分別從東北、西南方向進攻樊城,忽必烈又派遣回回炮匠至前線,造炮攻城。元軍燒毀了樊城與襄陽之間的江上浮橋,使襄陽城中援兵無法救援,樊城有全孤立了。劉整率戰艦抵達樊城下面,用回回炮打開樊城西南角,進入城內。南宋守將牛富率軍巷戰,終因寡不敵眾,牛富投火殉職,偏將王福赴火自焚,樊城陷落。

樊城失陷以後,襄陽形勢更加危急。呂文煥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但權相賈似道排斥名臣江萬里等的正確主張,一直對宋度宗隱瞞襄樊被圍的消息,襄樊終無援兵。襄陽城中軍民拆屋作柴燒,陷入既無力固守,又沒有援兵的絕境。咸淳九年(1273年)二月,阿里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陽,炮轟襄陽城樓,城中軍民人心動搖,將領紛紛出城投降。元軍在攻城的同時,又對呂文煥勸降,呂文煥感到孤立無援,遂舉城投降元朝,襄樊戰役宣告結束。

貢獻

當時,蒙古於宋朝在前線處於相持階段,由於宋軍擅長守城,加之在丘陵及水澤地區蒙古騎兵並不佔優勢,所以前線戰事蒙古進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當劉整第一次入朝獻策,勸說元朝抓住時機力攻南宋時,當時是"廷議沮之",由於元憲宗蒙哥大舉猛攻的失敗,使元朝一度喪失了吞滅南宋的信心。在劉整的力勸下,世祖曰:"朕意決矣!"才最終堅定了信心。

劉整對於元朝的影響有二:一是提出先取襄陽的戰略構想;二是為元朝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水軍。

對南宋的影響

關於劉整本人的地位,史家所予以的並不高,《宋史》中並無劉整的傳記,《元史》中篇幅也並不長,在過去宋元戰爭研究中,劉整的地位也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毫無疑問地看到,劉整是宋元後期戰爭影響到整個局勢的一個重要人物。王曾瑜先生在《宋朝兵制初探》中對劉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宋元後期戰爭的關鍵決策人物並非丞相伯顏,而是劉整。正是劉整使得元朝作出了兩個重大的戰略調整,……偏安江南,維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南宋王朝也終因元朝的戰略轉變而滅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欽佩的對手,唯一一位擊敗過徐達、常遇春的絕世名將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之君,但他的一個錯誤決定,直接導致大宋滅亡
趙匡胤遷都失敗,直接導致了宋朝滅亡?
此人是劉禪麾下大將,一戰狂滅曹魏十萬大軍,導致曹魏滅亡
是誰導致了蜀漢滅亡?並非昏庸後主劉禪,另有隱情
歷史上第一個大奸臣,直接導致秦朝的覆滅
南宋王朝這一軍事行動,直接導致了國家最後被毀滅
李鴻章讓買這個武器,遭慈禧拒絕,間接導致清朝滅亡
導致明朝滅亡的李自成,是否是千古罪人?
此人才是導致東漢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曹操對其評價一語中的
司馬炎接手孫皓五千後宮窮奢極欲,再加上政策錯誤,導致八王之亂
導致明朝滅亡的最大罪人不是吳三桂而是他
劉備臨終前留下一道遺囑,但是諸葛亮不聽,直接導致蜀國走向滅亡
吳三桂是使清朝的大奸臣?其實,此人才是導致清朝入關的罪魁禍首
孫權死前為何猶豫不決繼位人選,最終導致一代王朝的覆滅
賈似道為何從名將變成奸臣,做了哪兩件事直接導致南宋滅亡?
此人三千人馬就敢稱皇帝,傍上最弱霸主,挑戰曹操導致屠城
他沒上過戰場,卻導致數十萬無辜者死亡,二戰後東躲西藏猶如老鼠
闖王手下第一猛將:為自己私慾,霸佔吳三桂愛妾,導致闖王被殺
本可與秦國一戰,長平之戰的失敗卻直接導致趙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