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0件作品帶你走近民國畫壇盟主陳師曾

200件作品帶你走近民國畫壇盟主陳師曾

原標題:200件作品帶你走近民國畫壇盟主陳師曾


11月11日,「陳師曾誕辰140周年特展」在中國美術館悄然綻放。本次展覽舉多家博物館、美術機構及私人藏家之力,呈現200餘件展品,全面展示陳師曾在書畫、印章、詩詞、漫畫等方面的成就,為其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個展。在頗具文人氣息的展廳中,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告訴記者,這次展覽不僅可以讓觀眾一次性領略陳師曾在詩書畫印諸領域的造詣,「還能通過多件作品窺見這位『民國畫壇盟主』蔚為壯觀的朋友圈」。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20日。


京華時報記者易小燕

□展覽現場


展廳儼如文人書房陳設雅緻


此次展覽展出了陳師曾創作的200多件作品,涵蓋了書畫、印章、詩詞、漫畫等,以題材劃分為「人物畫」、「山水畫」以及「花卉作品」三大部分。


對於觀眾來說,陳師曾的人物畫最接地氣。該部分以描繪清末民初老北京市井人物的《北京風俗圖冊》為主體,為了營造街景穿梭之感,這部分的展廳空間被作品分隔開來。同時,這一部分還遴選陳師曾創作的其他人物畫作品,以「古今」「現實」「俶詭」作為解讀的關鍵詞,輔

以王夢白所繪、姚茫父題長款的《陳師曾像》和陳師曾自寫漫畫肖像。


展廳的布置則無處不在提示陳師曾為「文人畫家」的身份。桌案、枯木、花卉、陶瓶、紫砂壺,加上暖色調的燈光,丹青碎影間,完全是典型的文人雅集之所。置身展廳,讓一位前來觀展的老者恍若隔世,「展廳內外,簡直是兩個世界」。這位老人是書畫愛好者,他告訴記者,「鮮少一次性看到如此多的陳師曾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往通常出現在一些群


展之中,偶爾看到一兩件」。


曾出版過《陳師曾》一書的朱萬章也是首次看到這麼大規模的陳師曾作品,「該展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陳師曾最大規模的一次個展,其展品規模之大、題材涉及之廣,我前所未見」。據朱萬章了解,目前陳師曾作品主要分布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魯迅博物館等機構,他將於11月26日下午在中國美術館藝術講堂主講《陳師曾和他的時代》。


□藝術特點

博採眾長人物畫最見其創造力


陳師曾出身名門,名衡恪、字師曾、號朽道人,是清末主張變法的兩廣總督陳寶箴之孫,民初詩壇泰斗陳散原之子,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之兄。令人惋惜的是,陳師曾47歲就離開了人世,海派大家吳昌碩為其輓詞曰「朽者不朽」。


因陳師曾在繪畫理論及實踐上的建樹及廣泛的交遊,被視為畫壇領袖。「如果民初北京畫壇少了陳師曾,中國近代美術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將如何寫,至少,這段歷史恐怕要顯得暗淡得多了。」藝術史


學者萬青力如是說。


對於陳師曾的藝術而言,其傳世作品屬花鳥畫數量最多,「四君子」題材尤為陳師曾所擅長。從展出作品可見,由於受到吳昌碩畫風的影響,陳師曾的花卉作品帶有濃郁的金石意味,「他將鉤點、鋪寫、暈染等多種手法相結合,在整體表現上呈現出寫意之風」,朱萬章說。但陳師曾不拘泥於師從一家,「從吳昌碩而上溯沈石田、徐青藤、陳白陽、八大山人、石濤以及李復堂、高南阜,博觀約取,最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

不過,朱萬章認為,最能體現陳師曾藝術創造力的還是其傳世作品數量相對最少的人物畫,「《讀畫圖》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這件作品中,儘管題材古已有之,「但以往的人物著裝均畫得很虛,而陳師曾則以寫實的方式將不同人群的穿戴逐一畫了出來,這是首創」。從畫法來看,《讀畫圖》中有著明顯的西方繪畫的影子,「如人物的比例、畫面的透視關係等,這也符合他主張的『以本國之畫為主體』,適當地融會西法,為傳統文人畫注入了生機」。


□交遊廣泛


與姚茫父書畫唱和助齊白石走出困境


陳師曾交遊甚廣,與同時代的文化名人如魯迅、李叔同、蔡元培、吳昌碩、金城、姚茫父、王夢白、徐悲鴻、梅蘭芳等過從甚密,在這一次展覽中亦有所體現。

走進展廳,來者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配有長文陳師曾的畫像。「這是在陳師曾過世後,其好友、著名畫家王夢白所繪,並有民初通才姚茫父的長題」。朱萬章認為,該作是陳、姚、王三人情誼的見


證。本次展覽中,《北京風俗圖冊》配有姚茫父所寫的大量詩詞。


美術史上廣為人知的一段佳話則是陳師曾與齊白石之間的情誼,在業內看來,「如果沒有陳師曾,也許就沒有繪畫大家齊白石」。朱萬章覺得這種說法並不過分,「齊白石初來北京時,不被畫界接受,窮困潦倒,後來與陳師曾相識後,才走出困境」。


朱萬章說,陳師曾不僅啟發了齊白石「衰年變法」,


還為其推廣藝術。「1922年春,他受邀去日本辦展覽,順帶也攜帶齊白石的幾幅山水畫,帶去的作品被銷售一空,並且畫價猛增」。齊白石曾回憶這一盛況:「我的畫,每幅就賣了一百元銀幣,山水畫更貴,二尺長的紙,賣到二百五十銀幣。這樣的善價,在國內是想也不敢想的……從此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永遠忘不了他的」。


■重要作品


《北京風俗圖冊》


《北京風俗圖冊》產生於陳師曾的創作盛期,由於沒有確切的創作時間的記載,學者們推斷它可能產生於1914年至1915年間。


《北京風俗圖冊》共34頁,題材可分四類:第一描寫普通勞動者和窮苦市民的生活百態,佔半數以上,如收破爛者,撿拾破紙碎布的老人等;第二描寫舊時北京的婚喪嫁娶和民間娛樂活動,如吹鼓手、執旗人員;第三是前清的遺老遺少百無聊賴的情態,如品茶客、玩鳥者等;第四是諷刺畫,如「陸地慈航」「隔牆有耳」。


《北京風俗圖冊》運用真實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初的民俗風貌,是陳師曾美術創新及文人畫思想最全面、最徹底的詮釋,被譽為「民國版《清明上河圖》」。


《讀畫圖》


陳師曾在自題中交待了這件作品的創作背景。1917年,國內發生水災,北京一批文化藝術界的知名人士大行義舉,在中央公園(即現在的北京中山公園)舉辦展覽,「因圖其時之景以記盛事」。自題中提及的葉玉甫、金鞏北、陳仲恕三人,都是當時北京文藝界的領袖級人物。


畫家身臨現場,將自己看到的畫展場景從第一視覺的角度如實地記錄,真實生動,具有接近新聞照片一樣的寫實性。畫面上社會各階層人士彙集一堂,氣氛熱烈,有穿長袍馬褂的老少國人,也有西服革履、金髮碧眼的西洋人士,還有身著洋裝的時髦女郎,人群排列錯落有致,形成一定的空間層次。這幅畫不僅有新鮮的內容,更是陳師曾對於「融合中西」的努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澳華人京劇表演藝術家弘妃將在悉尼歌劇院舉行演唱會
虎門展覽中心全面完工
長沙松雅湖畔上演民國閨秀旗袍秀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弘瑞X500,帶你走近3D印表機
走近700年書畫男神趙孟頫
170730 藝興化身歷史講解員 走近英雄楊根思
《走近2050》——每天十分鐘,讀完一本書
走近國頌簽約畫家吳國亭老師的「朋友圈」
研究發現喝酒致癌,2012年奪走近37萬性命
走近大師 國寶 陳垣
走近大師:2月13日,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王選逝世
優才書畫課堂|每日美圖賞析|走近維米爾帶來的《倒牛奶的女傭》 |NO.60
一起走近英格蘭最美的200個金色村莊
史上最情懷旗艦走近國人!3699來一發?
山東一蒙面男子38秒搶走近20萬元首飾
1969年,帶你走近神秘的越南
2016 CDN中國汽車設計大賽:走近獲獎選手
走近教育黨代表 | 肖國安:省內外調研20餘次,只為這件事
《走近科學之素顏霍建華慘遭200棍追打為哪般?》
她是著名品牌設計師,獨特設計理念,帶你走近2018春夏時裝周
年僅30的全球青年領袖!走近中國女科學家楊璐菡博士
走近大師:1931年2月14日 水利水電工程專家谷兆祺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