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士無故不撤琴瑟」,秦漢以來,琴逐漸成為士大夫文人不可一日或缺的伴侶。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認為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工具。無論是「琴者禁也」的理性、還是「琴者情也」的浪漫,其本質或歸宿都是借琴來宣導情志,繼而更深地體察人性和天道。古書多載士大夫蓄素琴一張,弦軫初調,中夜鼓之,其音寬宏美妙、深幽難測,不唯怡然自得,久之,更有爽然自失、逍遙物外之樂。晉人嵇康說「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又謂「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其器既尊,則撫弄亦有講究。明代琴譜《風宣玄品》說:「凡鼓琴,必擇凈室高堂,或升層樓之上,或於林石之間,或登山巔,或游水湄,值二氣高明之時、清風明月之夜,焚香凈坐,心不外馳,氣血和平,方可與神合靈、與道合妙。」認為琴音應當和自然山水相伴,方能臻於妙境。又說:「不遇知音則不彈也。」對於聽眾也有很高要求,凡夫俗子、販夫走卒不得聆清音,高士佳人能稱知音者方為鼓琴,所謂「如無知音,寧對清風明月、蒼松怪石、顛猿老鶴而鼓耳,是為自得其樂也」。


琴是知音心意交流的媒介,不是市井舞台表演的工具。後來《文會堂琴譜》總結得更明確,有所謂「五不彈」、「十四不彈」和「十四宜彈」,其中「五不彈」為:「疾風甚雨不彈,塵世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十四不彈」為:「風雷陰雨,日月交蝕,在法司中,在市廛,對夷狄,對俗子,對商賈,對娼妓,酒醉後,夜事後,毀形異服,腋氣臊臭,鼓動喧嚷,不盥手漱口」;而「十四宜彈」則為:「遇知音,逢可人,對道士,處高堂,升樓閣,在宮觀,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氣清朗,當清風明月。」漢代人稱琴為「雅琴」,且多作詩褒讚其美德,觀此可以明白其中緣由。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撇開地點不談,就彈琴者本人來說,必須儀錶整齊,「或鶴氅、或深衣」,還需焚香洗手,方才可以操弄。在一般人看來,這種「儀式」似乎多餘,甚至接近於故弄玄虛。但以古代禮制社會的角度審查,其中不僅包含了士大夫自小所受的禮節教育,更是一種對內心的整肅行為,帶有強烈的道德內省精神。《風宣玄品》又謂「其身必欲正,無得左右傾欹、前後仰合;其足履地,若射步之狀」,對身體動作的要求和古代六藝之「射禮」相一致。射步講求穩定,是內心專一的表現,心專方可中的,這是載於禮書的先秦儒家「動作禮義威儀之則」(《左傳》成公十三年),撫琴的姿態也正是如此。儀態端正,心意方能專一,體內蘊含的勁氣也不會散失,在這種整體狀態下,才能達到古人強調的「按令入木、彈欲斷弦」的效果,撫琴的整體氣質也才能如「光風霽月」般坦蕩自在。清代琴譜《琴學入門》規定兩腿叉開,兩足成外八字式,微微含胸拔背、松肩垂肘等,強調的也是此意。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明末清初徐上瀛著《溪山琴況》,總結琴樂美學爲「二十四況」,所謂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就前「和、靜、清、遠」四況而言,不僅是意態上的放鬆,更是對音色、音質的要求。一方面,彈琴不可左顧右盼,手勢也不宜飛舞花俏;另方面,琴音必須和潤而清晰,不得焦燥以取媚他人、亦不可含混而缺乏清遠之趣,《風宣玄品》所謂「若要聲音艷麗以為好聽,莫若棄琴而彈箏,此為琴家之大忌也」,則言之尤為深切。

說到這,我們可以感受到琴在古代文士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狀態,親密而尊崇。古代的琴弦是蠶絲所作,音量比今天的鋼絲尼龍弦要小得多,如呢喃細語一般,正適合三兩好友倚窗品茗而賞。更多的情況是,撫琴者獨與琴言,琴應指而鳴,一起訴說著心事和懷抱。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唐代王維詩云:「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深夜的竹林顯得高聳而深遠,冷月當空,詩人的琴聲泠泠然如泉水般清澈,曲畢,激切的嘯聲劃破夜空。這個情景想來是孤寂的,但我們從中似乎難以捕捉到多少詩人的落寞,反倒察覺岀一些自得的意趣。因為詩人獨坐深林,正欲「人不知」;所共者一琴,相知者亦僅明月。皎潔的月光充滿了人情般的寬慰,是詩人無語但永恆的知音。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先生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北京師大、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虛鈴》 尺八吹奏:郭關道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素仁盆景
書法的反常美
古琴減字譜大全
全部甲骨文對照表
台北新象秋季拍賣會:郭關作品以480萬元成交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