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作者簡介:明舒法師,俗名舒雪松,男,1968年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1985至1992年就讀於四川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赴禪宗雲門宗祖庭廣東省乳源縣雲門寺禮上佛下源老和尚為師剃度出家,並在雲門寺及雲門佛學院先後任講師、監學、知客、副寺、教務長等職。現為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寶雞寶頂寺住持。)

近日在「佛教文化遺產」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了一篇題為「印順法師思想研討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了辱罵德高望眾的已故前輩高僧事件」的文章,文章中主要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周貴華研究員在其論文中辱罵釋印順的問題,文中公布了論文局部照片,共涉及五條。這在周貴華研究員兼任研究生導師的閩南佛學院引起軒然大波,七十多位歷屆師生聯名要求撤消其佛學院研究生導師職務。但是,筆者發現所公布的五條論文局部論述中,只有第一條是周貴華教授論文中的,另外四條都出自於筆者的論文《己意進退還是回歸本懷?解偏重構還是打落凡塵?——評釋印順的所謂「佛學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所以聲明如下:


首先,使周教授承受了上述沉重的指責和無端的煩擾,個人聲譽和教學研究工作都受到影響,筆者深表歉意。


其次,不知道該文作者是否了解這四條論述不出於周教授,你既然得到了論文並照片,那你應該知道這是誰的論文,如果說真是出於粗心大意,也就罷了,否則是很不妥當的行為,筆者就此提出抗議。


第三,雖然該文沒有點名批評筆者,但是引用論文張冠李戴,已經引起不必要的風波,所以筆者還是對此四條稍作解釋。

我們先看看該文怎麼說的:


「沒關係,再看幾張圖片,就能明白周先生這次在佛教界為什麼這麼火了。」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說印順法師是『井底之蛙』」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說印順法師是『邪知邪見』」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說印順法師『用意險惡』、『用語陰毒』」

明舒法師:關於網傳所謂「批判印順法師」的聲明



「說印順法師同外道一樣」

「至此就能知道印順法師思想研討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了辱罵德高望重的已故前輩高僧事件!一些覺得印順法師是『井底之蛙』、『邪知邪見』、『用意險惡』、『用語陰毒』的人,再一次在這個所謂的『研討會』上,辱罵上印下順老法師是『獅子蟲』、『失道者』、『壞道者』、……!」


首先,關於「井底之蛙」,古漢語中有「井底之蛙」這一成語,是比喻見識短淺的人如同沒見過大海的 「井底之蛙」一樣。筆者文中提到「井底之蛙」有三處,另外兩處都是如此作的比喻,只有照片上這一處僅提到「井底之蛙」一詞,容易看不明白比喻的含義。所以將另外兩處列出供大家參考。


還有「《阿彌陀經》的『來生我國』,大有得到了歸宿的意味,與『佛法』及其他『大乘佛法』,有不太調和的感覺。」「大有得到了歸宿的意味」、「有不太調和的感覺」都屬作者個人的「心理感受」。「所以『華嚴法門』,盡虛空、遍法界的事事無礙,缺少些現實的人間感,無法從經典自身去推定編集的地點。」「缺少些現實的人間感」仍然還是作者個人的「心理感受」。唉,這只能說是作者非要用井底之蛙的個人經驗來看待他人對大海的如實描述了,宇宙並不是只有地球那麼小,現代科學藉助儀器的測量和科學的推算已經極大的提高了延伸了人類的認識能力,卻也遠沒有認識廣袤的宇宙,都還在努力探索。僅僅科學家所描述的他們已經認識的宇宙早已超過了常人的想像力和理解力,早已超越了普通人「現實的人間感」。我們佛弟子怎麼就能因為聖者所見「盡虛空、遍法界」,而覺缺乏「現實的人間感」,暗中就表達了持疑或否定的意見呢?


試想,宇宙無限廣大,十億個太陽所照耀的地方也如一粒微塵,幾千萬億年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這在小乘佛教也是承認的,這不超出普通人的感覺嗎?更何況納須彌於芥子,入累劫於剎那?佛具五眼六通,知過去未來久遠之事,知眾生心念,知眾生因緣,這不超出普通人的感覺嗎?諸菩薩累劫修行,所發之大心,及其福德、智慧、神通、方便威力,不都超出普通人的感覺嗎?那麼釋印順覺得「缺少些現實的人間感」,太正常了,不能作為否定大乘經的依據。就如同井底之蛙聽了別人講述大海之後,以它的個蛙感覺去否定大海一樣。


筆者認為,釋印順以其個人感覺而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大乘經的博大境界,而斷定「一切大乘經」都非佛親說,這見解如同「井底之蛙」不能接受大海的博大一樣。


第二,「邪知邪見」的問題。


筆者認為,象釋印順那樣對因果輪迴的理論否定或持疑,或者半明半暗晦澀的語言誘導讀者對因果輪迴的理論否定或持疑,就是邪知邪見。


可以參看筆者論文第三章第二節「關於因果輪迴的問題」。論文已公布。


第三,關於「險惡」和「陰毒」的問題。


因為釋印順在其文字中對佛陀陰語譏諷,所以筆者個人有所感慨,誠實表露就是「用意險惡」、「用語陰毒」。因為照片中只有很小一個片斷,讀者可能看不明白,我把相關文字整個披露如下:


他說「釋尊有他的自覺聖境;他吐露在語言中,表現在行為中。這意境、言說、身行的三業大用,出現在世人的認識中,是這個世間的佛法根源。這三者,我們不能忽略哪一端,要從他——言說與身行的相關性、統一性,深入釋尊的本懷。否則,偏重這,忽略這,都是不夠健全、不夠正確的認識。然而,不幸的很,由於印度的重視口口相傳,佛法早被誤解為佛說了。」這樣,專重佛說就是三者中「偏重一端」,「是不夠健全,不夠正確的認識。」所以「要從他的言教與身行的綜合中,從形式而體會到實質,才能洞見全體的佛法。佛法,特別是如來的功德,佛心的深處,哪裡都能從釋尊的言說——自稱自贊中得來!佛法並不等於佛說,佛法而被誤解作佛說,真是佛法的大不幸!」因此,不能將「佛法」「誤解作佛說」,而要靠學佛者綜合的由「從形式而體會到實質,」去「洞見全體的佛法。」這裡筆者禁不住脫開主題順便說一下,釋印順一句「那裡都能從釋尊的言說——自稱自贊中得來!」是在推論的過程中看似漫不經意的順帶把釋尊譏諷了一下,這是怎樣的「語言誘導」呀!筆者真是不禁要感慨其用意的險惡和用語的陰毒了。


請問有必要特別謗一句「自稱自贊」嗎?


佛弟子見人謗佛,謗大乘法,《梵網經》中說「如三百矛刺心」。我之所以把話說得比較重,也是要讓人知道,穿著僧裝,你怎麼還可以對佛如此亂說。


第四,關於「外道」的問題。


聖言量,就是在義理討論當中,引用佛陀或諸菩薩聖者的教導來作為依據。這必須是討論的雙方都要同意這些聖者的教導是正確的,是可以作為是非的標準才行。所以,同外道進行討論是不能用聖言量的。但是,同釋印順討論的話,也沒辦法用,原因如下:


筆者在這裡不禁要很啰嗦地感慨一下,在這裡引用《四十二章經》大概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同釋印順討論的話,就同與外道討論一樣,是無法使用聖言量的,上文中他剛才說了「佛法決不即是佛說」呀。因為他認為「部分聲聞經」和「一切大乘經」都不是釋迦佛親說,即便有可以考實是釋迦佛親說的,那也要根據「智者」的「取捨」來確定是佛陀的本懷還是姑且採用的方便,而「不能無條件的引用為權威的教證,不妨加以抉擇」。但是釋印順的抉擇,筆者常常會察覺到邏輯上很有些欠缺,存在著明顯的邏輯跳躍和意識飄離(按釋印順本人所說是「無意識」的「想像」)的現象,不能信受。而且只要他說「《阿含經》的傳說」,《阿含經》的相關記載就成傳說了,他說律藏的某某說法沒有可信的依據,就不可信了。沒有共許的「權威的教證」,所以本文中也就只好極少或幾乎不用聖言量來進行論證了。


2016年11月12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印順法師佛學思想:反思與探討」論文綜述
菩薩度眾生,會被世間法染污嗎?
天台為什麼稱小乘為「三藏教」
作為仰信者,我對大乘佛法和凈土法門的態度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印順法師論「禪宗」
明章法師:唯我獨尊
弘一法師:書法如佛法
清凈法師:適時論信仰
《僧語》印良法師
清凈法師:精彩
慧律法師:四正勤法
明海法師:自凈其意 怎麼個凈法?
對於批判印順法師事件的幾點看法
《極樂》印良法師
弘一法師明信片
【法音梵唱】《極樂》印良法師
演蓮法師法語
【法音梵唱】《僧語》印良法師
慧命法師、法音法師往生傳
【法音梵唱】《菩提心》印良法師
慧律法師:諸法無我
忠明法師教你解脫惡道的最佳方法
法尊法師:何謂佛教的「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