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被稱為「一切的開始」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在1941年12月7日那個星期日的早晨,日本人投下第一顆炸彈的十五分鐘之後被炸毀。


一架日軍九七式艦上攻擊機投下了一枚艦炮改裝的800公斤穿甲彈,擊穿了亞利桑那號的前甲板,引爆了燃料儲藏艙中1600磅黑色炸藥,頃刻間,這艘排水量36000噸的龐然大物變成了一團火球,包括艦長范·瓦爾肯伯格上校在內的1177人在爆炸中陣亡。


時至今日,仍然有將近一千名士兵的遺體陪伴著這艘戰艦沉睡在太平洋的海水之中。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從瓦胡島上拍攝到的亞利桑那號的爆炸


亞利桑那號的慘劇只是那個悲傷早晨的一個縮影。這是太平洋戰爭的開始,世界就此改變。

大膽而狡黠——Z作戰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是帝國海軍中堅決反對對美英開戰,以及反對德意日三國同盟的將領。1939年間,陸軍主戰派曾派憲兵隊監視山本的宅邸,他不得不在家裡架設機槍防備暗殺。


不同於那些視野狹窄的陸軍軍官,山本在年輕時曾在哈佛大學進修,還擔任過日本駐美大使館海軍武官,深知美國工業實力的強大。他喜歡美國,也和很多美國海軍軍官有不錯的私交,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曾評價他「頭腦敏銳、警覺……是一位傑出的軍官」。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山本五十六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命運是如此的無情,在1941年把他帶入了一個自己竭力避免的戰爭旋渦之中。關於戰爭的結果,他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曾在私下表示,日本與美國進行的任何戰爭都將失敗。他堅信如果美日開戰,自己必將戰死,而「東京將被夷為平地」。


1941年11月13日,山本對正在岩國基地訓練的部隊下達命令,只要野村與赫爾的談判取得成功,那麼就算襲擊珍珠港的飛機已經起飛,也必須返航。


雖然抱著最後一絲和平的希望,但作為一名愛國者,在戰爭看似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山本五十六的職責要求他做出最可能獲得勝利的決斷。山本相信日本不具備和美國長期作戰的實力,因此他力求在戰爭初期利用先發制人和突然襲擊的方式,為日本贏得足以左右戰局的勝利。


為此,他命令參謀們制定了戰爭史上最大膽、最富想像力的作戰計劃。從1941年開始,美國太平洋艦隊就一直駐紮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在山本看來,這是一個機會。他堅信美國太平洋艦隊不可能在戰爭初期尋求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西太平洋決戰,因此世界上最大的大和級戰列艦沒有辦法派上用場。只有通過艦載機的機動作戰,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才有可能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取得重大勝利。

這一計劃首先由熟悉艦載機戰鬥的大西瀧治郎和源田實,以及航空母艦專家山口多聞制定。隨後交由深得山本信賴的作戰參謀黑島龜人補充完善。黑島性情古怪,極少洗澡,香煙從不離手,他經常把自己關在漆黑的房間里思索作戰計劃,為此廢寢忘食。1941年秋天,正是在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的房間中,他最終完成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Z作戰。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性情古怪的海軍大佐黑島龜人

1941年9月,海軍飛行員開始按計劃在鹿兒島錦江灣附近進行實戰訓練,訓練內容包括極低空飛行投擲魚雷和高空轟炸等等。參加訓練的人員並不知道他們訓練的目的是什麼,襲擊珍珠港的計劃保密得非常好,只有極少數人了解內幕。


針對珍珠港的海水深度,日軍魚雷攻擊機搭載的魚雷經過特殊設計,在尾部安裝了木質的平衡舵,大大增加了浮力和穩定性,可以在珍珠港深度小於45碼的海水中使用。轟炸機使用的炸彈則由陸奧號和長門號上的艦炮炮彈改造而成,重達800公斤,兼具穿甲和高爆性能,專門為擊穿戰列艦甲板裝甲而設計。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安裝平衡舵的魚雷和艦炮改裝的炸彈是為珍珠港量身設計的武器


雖然準備工作進行的十分充分,但當Z作戰計劃擺在軍部面前時,仍然遭到了強烈反對。很多海軍將領認為奔襲三千公里不會被察覺實在是異想天開。而且這一作戰計劃將動用大部分聯合艦隊作戰力量,這些艦船將無法支援日本對具有戰略資源的東南亞佔領行動,而這才是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海軍大學校進行的模擬演習中,聯合艦隊預計損失兩艘航母和近一半數量的作戰飛機,這個結果更加重了高層對這一危險的作戰計劃的懷疑。


對此,山本五十六的態度十分堅決,因為他清楚,南下的最大障礙並不在南方,而是在東邊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如果不使其六個月內無法行動(這也就是偷襲珍珠港的目標),那麼進軍南洋的計劃就會受到巨大的威脅。為此,山本聲稱,如果軍部不批准襲擊珍珠港計劃,他就將辭職。在這種情況下,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不得以同意了山本的計劃。


執行計劃的珍珠港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即機動部隊)由南雲忠一中將指揮,草鹿龍之介少將任參謀長,於11月17日開始,在擇捉島南部的單冠灣集結。整支艦隊包括南雲直接指揮的赤城號和加賀號,山口多聞少將指揮的蒼龍號和飛龍號,原忠一少將指揮的瑞鶴號和祥鶴號6艘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共350餘架;另有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


11月26日,艦隊啟程向中太平洋進發。作戰計劃要求艦隊一旦被發現,即刻取消作戰,立即返航。11月27日,赫爾照會傳到東京,東條內閣一片嘩然,戰爭已經不可避免。12月2日上午10時30分,日本國會正式做出宣戰決定,下午2時,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向南方軍司令寺內壽一下達12月8日開戰的命令。


12月2日下午5時30分,山本五十六向機動部隊發出「攀登新高山1208」的電報,意為12月8日(美國時間12月7日)對珍珠港發起攻擊。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偷襲珍珠港的第一航空艦隊航跡圖


接到命令後,南雲忠一下令所有艦艇熄燈行駛,並且第一次將Z作戰計劃向全員傳達。


是夜,天氣平靜,歷史開始轉折,再無回頭之路。


陰錯陽差——美國人失誤連連


1941年為了對日本產生足夠的威懾,以期降低日本人擴張的野心,羅斯福下令將美國太平洋艦隊從西海岸的聖迭戈,轉移到位於太平洋腹地夏威夷的珍珠港。這裡距離亞洲足夠遙遠,不用擔心日本人的襲擊;但比起美國本土來,夏威夷又像是伸向東方的一隻手,可以對亞洲事務產生影響。


珍珠港坐落於夏威夷群島的中心瓦胡島,是一座天然良港,四周環山,可以在風暴中為船隻提供庇護,海水深度既可以滿足各類大型艦艇的停靠,也可以避免魚雷攻擊機的襲擊。港口中央是福特島,太平洋艦隊的戰艦就駐紮在福特島周圍。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珍珠港


看上去,珍珠港作為太平洋艦隊的基地已經足夠安全。如果不是美國人自己失誤過多,日本的計劃也不可能成功。


在珍珠港事件前,美軍在情報領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他們破解日本密碼的行動被稱為「魔術」(Operation Magic)。魔術在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戰前,它所提供的情報並沒有引起美方的足夠重視。


1941年,魔術行動已經掌握了日本使館與國內通訊所使用的「紫色」(PURPLE)密碼的破譯技術。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的情報官曾向華盛頓申請要一台「紫色」密碼機,但遭到了拒絕,理由是艦隊掌握外交密碼沒有意義,只是徒然增加工作量,而且艦隊事務也無法影響外交和政治。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電影《虎!虎!虎!》中展示了能夠得到魔術行動情報的官員名單,所有海外指揮官都不在其中


1941年9月24日,檀香山日本領事館總領事喜多長雄收到海軍情報局特急電報,要求他把珍珠港的水域區分為五個區域,並詳細標註每個區域停靠的軍艦的型號和等級。


這封戰爭意味明顯的電報被美國陸軍設在夏威夷的監聽站截獲,並被送往華盛頓破譯。但夏威夷的陸軍司令肖特將軍並不知道這一情況,他甚至不知道身邊就有這樣一個陸軍監聽站存在。這封電報被破譯後也沒有被送到珍珠港的指揮官手中。


11月26日,就在機動部隊從單冠灣開拔後數小時,負責監視日本艦隊動向的美國海軍威爾弗雷德·霍姆斯少校向珍珠港海軍通信情報部報告,有6艘日軍航空母艦仍然在日本本土海域。之後,霍姆斯發現他無法追蹤到這些軍艦了。直到12月7日前,這些航母的行蹤在美軍情報部門都顯示為「毫無消息」。但這並未引起美方足夠的警覺。


12月2日,喜多再次收到東京發來的電報,這封電報要求他對珍珠港內軍艦進出情況做出詳細記錄,還要求他報告港口是否有阻塞氣球以及魚雷防護網。這清楚地顯示了日本方面有襲擊珍珠港的計劃。電報被美方監控後,很快便被送到華盛頓的情報部門破譯。但由於這封電報只關係到夏威夷本身,結果被積壓在大量情報之中,未被及時處理。


在不可挽回的12月7日前,很多情報都表明珍珠港正處於危險之中。但這些情報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被送到最需要它們的人手中。由於官僚主義作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的前線指揮官肖特和金梅爾將軍並沒有得到足夠的信息,這是致使珍珠港遭遇慘痛損失的原因之一,也讓關於珍珠港的陰謀論有了存在的空間。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沃爾特·肖特將軍(前排左側)和哈斯本·金梅爾將軍(前排右側)


不僅有很多針對珍珠港將遭遇襲擊的情報未被送達,在送達的指令中也充滿了令人困惑的矛盾。在7月25日由美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和海軍作戰部長哈羅德·斯塔克聯合發布的一封電報中,肖特和金梅爾被告知,「預計日本不會採取敵對的軍事行動」,但同時要求他們「做好適當的防禦措施」。


這些含糊其辭的指令使得島上的防禦搞錯了方向。當時大約有13萬日本人生活在瓦胡島上,為防止其中某些人進行破壞,肖特下令所有沒有飛行任務的戰鬥機都卸除彈藥,集中停靠在一起。


11月27日,夏威夷方面陸海軍高級軍官和作戰參謀齊聚一堂,討論珍珠港及外圍基地的防衛計劃。他們計劃由列剋星敦號和企業號兩艘航母組成特遣艦隊,運載飛機到中途島和威克島,增加當地的防備。陸軍參謀官莫里森在會議上反對這種削弱珍珠港防禦力量的行動。


金梅爾問莫里森:「你認為我們有遭遇襲擊的危險嗎?」莫里森表示:「日本人有這個能力」。金梅爾承認:「能力,是的。但是可能性有多少呢?」


隨後金梅爾向艦隊作戰參謀麥克莫里斯詢問道:「你是否認為日本人會發起針對珍珠港的空襲?」麥克莫里斯回答道:「不,絕對沒有這種可能。」


會議最終決定將航母和飛機派到威克島和中途島去。


在與金梅爾的會議之後,肖特和他的參謀長一字一句地研究了由馬歇爾簽署的戰爭部472號電報。其中提到與日本的談判實際上已經破裂,預計日本可能在未來任何時間採取敵對行動,如果衝突不可避免,美國絕不會率先發起進攻。信中同時提到,這一政策並不限制防衛行動,要加強巡邏和戒備,但要求務必不可使民眾感到恐慌。


由於在此之前,肖特已經制定了遠距離空中偵察的計劃,並獲得了馬歇爾的批准,因此他判斷這封包含巡邏指示的電報並不主要針對珍珠港,而是「為菲律賓的麥克阿瑟上將而發」。肖特不認為日本具有對珍珠港發動空襲的能力。而金梅爾將航母派出執行任務,以及會議上麥克莫里斯對空襲可能性斬釘截鐵的否定都讓他相信珍珠港不會遭到空襲。


12月6日8點,就在珍珠港遭遇襲擊的24小時前,金梅爾得到了日軍正在南下的消息,他與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情報官萊頓少校、戰列艦指揮官威廉·派伊中將以及派伊的參謀長哈羅德·C·特雷恩上校一起分析了局勢。派伊斷定日本不會與美國開戰,因為「我們太大、太強、太壯了。」艦隊高層一致認為,由於航空母艦不在港內,艦隊出海將失去空中保護,而且主力艦離港很難不會驚擾到百姓,因此,金梅爾做出了把軍艦留在港口內的決定。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12月6日參與決策的三位軍官(從左至右):萊頓少校、派伊中將以及特雷恩上校


肖特和金梅爾的職業生涯終止於1941年12月7日,其後也一直生活在這一天的陰影之下,但仍有很多人為他們辯護,認為他們做到了在僅有資源下所能做到的一切。接替金梅爾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尼米茲在戰後曾說過,「12月7日當天我軍艦隊留在珍珠港內,是上帝的恩惠」,因為如果金梅爾得知日軍來襲,派軍艦前去迎戰,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太平洋艦隊將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


無論如何,12月7日的歷史已經無可避免的發生了。在那天早上遭到襲擊後,金梅爾以最快速度趕往司令部,進屋後他徑直走到一扇敞開的窗子前,注視著日本人對他的艦隊進行的攻擊。突然,一顆彈片打碎玻璃彈入屋內,正好打中他胸前口袋裡的眼鏡盒。眼鏡盒掉到了地上,被他撿起來放回口袋。隨後他說道:「如果這顆子彈打死我,那就太仁慈了。」


陰雲密布


1941年11月,外交談判逐漸進入僵局。隨著東鄉茂德的兩套交涉方案均被美方否定,美日雙方都已經意識到,戰爭已經在所難免。11月11日,日本的潛艇部隊作為先頭部隊出發駛向珍珠港。11月24日,山下奉文的部隊離開柱島,駛向馬來西亞。11月26日,就在機動部隊駛向太平洋的同一天,本間雅晴的部隊也離開了佐世保,向著菲律賓群島方向開拔。一張戰爭的大網已經鋪開,只等待一聲令下。


作為防守一方,美國人面臨著戰爭將在何時於何地開始的疑問。


12月3日,美國方面掌握了日本已經向駐香港、新加坡、巴達維亞、馬尼拉、華盛頓和倫敦的外交機構和領事館發出銷毀密碼與密碼機,並燒毀所有機密文件的命令。


海軍作戰部相信,日本人可能會在幾天之內發動戰爭。金梅爾得知了這一消息,但他並沒有向肖特通報,他以為陸軍方面一定會有同樣的情報傳達,但事實上沒有,肖特直到最後時刻都不清楚日本銷毀密碼和文件的情報。


12月6日,這天華盛頓的天氣異常寒冷,各種信息彙集於此,密布的戰爭陰雲已經壓的人們透不過氣來。


上午6點56分,日本外務省通知駐美大使館,準備接收一封被分為14個部分的電報(實為宣戰文件)。外相東鄉茂德命令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在接到指示後,立刻把文件抄好,做好一切交送美國人的準備。」為了嚴守機密,野村被要求不能使用打字員去準備這份報告,他只好讓大使館秘書奧村勝造去準備打字。


上午10時40分,英國海軍部向美國報告有兩支日本艦隊已經從柬埔寨角出發,向西駛去。日本的南方行動已經開始。


這天早晨,羅斯福的朋友E·斯坦利·瓊斯博士悄悄進入白宮,他為總統帶來了日本大使館的請求——希望羅斯福本人直接給天皇發送一封呼籲和平的電報。當天下午,羅斯福經過慎重考慮,同意向裕仁天皇發出一份電報。在這封信中,羅斯福回顧了日美雙方友好交往的歷史,提到兩國的和平是促進全人類進步的好事,他保證,只要日本撤出印度支那,美國及其盟友絕不會「進軍印度支那」。


在這封信的最後,羅斯福寫道:「我堅信,為了我們各自國家人民的利益,為了鄰國人民的利益,我們正肩負著恢復傳統和睦關係、避免世界上再次出現死亡和毀滅的神聖義務與責任。」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羅斯福的信件並未及時交到裕仁天皇手中


但這封電報並沒有及時送到天皇手中,東京時間7日中午已經到達的電報,直到晚上22點30分才被交付美國駐日大使格魯。這是日本軍部的要求,除日本政府的來往電報,其餘所有電報推後10個小時發送。就這樣,兩位國家元首之間的信函被日本的下層官員扣留了10個小時的時間。


信件的延誤讓格魯大為光火,他立刻前往外相東鄉的府邸,請他把這封電報交送天皇。東鄉給內大臣木戶幸一打了電話,詢問這個時間打擾天皇是否合適,木戶認為這種情況可以叫醒天皇,同意他進宮。


隨後東鄉來到首相東條英機的官邸進行溝通,東條關心這封電報中有沒有關於美國讓步的內容,東鄉表示沒有,東條說「那就沒有辦法了」。於是兩人一起草擬了一個婉拒的答覆,隨後東鄉前往皇居,把信件呈交天皇。


送東鄉離開官邸前,東條說道,「電報遲到,倒是件好事。如果早到一兩天,我們可有事情做了。」


這個時候,無論如何都已經無法挽回即將爆發的戰爭了。


華盛頓時間12月7日上午8點,就在格魯收到羅斯福給天皇信件的同時,日本的14部分電報也已經全部發送完畢。10點20分,另一封電報發來,要求大使野村吉三郎和特使來棲三郎務必於下午1點(夏威夷時間早晨7點30分)把完整的14部分電報交給美國國務卿赫爾。這時,日本大使館中亂作一團,當奧村終於把全部共11頁電文列印出來之後,野村卻發現其中修改之處甚多,完全無法作為正式外交文件使用。奧村只好重打整個文件。


美國情報部門也接收到了同樣的信息。電報先被送到海軍作戰部長史塔克上將手中,他對下午1點這個時間格外警覺,有情報參謀建議他給金梅爾打個電話,他拿起電話,但有覺得之前給太平洋艦隊的警告已經足夠,於是改變了主意,撥打了白宮的電話號碼。


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保持著每個周日上午外出騎馬的習慣,等到他讀到這幾封電報已經是上午11點左右。和史塔克一樣,他敏感地意識到下午1點這個時間會發生重大事件,因此馬上起草了給太平洋戰區各司令官的一封加急電報:「日本人將於今日東部標準時間下午1時遞交一封等於是最後通牒的照會。他們還得到命令立即毀壞密碼機器。所定時間究竟是何含義尚不清楚,但務必做好戒備。」


這封電報被表明為「特急-密件」,被要求發送至巴拿馬運河、菲律賓、夏威夷和舊金山。華盛頓時間12點剛過,除夏威夷外,其他幾處都已經收到此電報。但夏威夷由於天氣原因沒有接收到電報。最後,負責發送電報的弗倫奇上校選擇使用與檀香山沒有直連線路的西聯公司代為發送這封電報。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馬歇爾(左)與史塔克


華盛頓時間12點30分,日本使館的奧村勝造焦急地打著字,第14部分電報已經翻譯完畢,但前13部分還是沒有列印出來。野村和來棲坐立不安地等待著,距離他們和赫爾約定的下午1點的見面時間只有半個小時,無論如何都一定會遲到了。


幾乎與此同時,在珍珠港以北200海里,重巡洋艦利根號和築摩號分別彈射的兩架偵察機已經到達了預定的偵查位置。利根號偵察機到達拉海納水道,向機動部隊發出情報「艦隊不在拉海納」;幾分鐘後,築摩號偵察機從瓦胡島發報:「敵艦隊在珍珠港。」


虎!虎!虎!


夏威夷當地時間12月6日上午,就在金梅爾做出把整個太平洋艦隊留守珍珠港的決定的同時,南雲忠一的艦隊已經到達瓦胡島西北600海里的地方。上午11點30分,艦隊轉向正南180度,以20節航速向珍珠港方向駛去。10分鐘後,旗艦赤城號上升起了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曾在對馬海峽升起過的Z字旗,隨後用信號發出山本五十六發來的電報:「帝國沉浮繫於此戰,請各位務必格盡職守。」


一時間,海天之間響徹艦隊將士的歡呼之聲。


12月6日晚間,肖特參加了一個慈善晚宴舞會,金梅爾則出席了幾個朋友組織的小型聚會。兩位將軍都在晚上10點左右就寢。與此同時,日本人的艦隊正在以24海里的時速向他們逼近。


7日清晨5點,飛行總隊長淵田美津雄中佐從睡夢中醒來,穿上了為本次行動特意準備的紅色襯衣。飛行休息室里播放著夏威夷本地電台的音樂,輕柔的聲音意味著他們並沒有被發現,瓦胡島上毫無防備。


距離黎明還有1個小時的時候,艦隊已經抵達預定起飛海域,南雲忠一找到航空參謀源田實,對他嚴肅地說:「我已經把你們帶到了進攻地點,從現在起,擔子就落在你們飛行員肩上了。」源田回答道:「飛行員們一定會取得成功。」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甲板上等待起飛的日本飛機


5點50分,在距離瓦胡島以北220海里處,6艘航空母艦一起向左轉向,以24海里時速逆風行駛,Z字旗在夏威夷海域清晨的霞光中飄揚。第一批出發的所有飛行員都已經進入座艙,他們的頭上系著一條寫有必勝的頭帶。零式戰機首先升空,隨後是高空轟炸機,之後是俯衝後炸機,最後是魚雷轟炸機。日本帝國的戰爭機器轟鳴作響,嚴格的訓練帶來了如齒輪鏈條般精準的效率,15分鐘時間,第一批183架飛機升空,向瓦胡島飛去。


第一批飛機升空後,南雲命令艦隊向南轉向,以20節時速前進。與此同時,水手們緊張地準備著第二批進攻飛機,將它們推上甲板。7點05分,航空母艦再次轉向東加速逆風航行,10分鐘後,第二波飛機開始起飛。


就在機動部隊的第二批飛機在甲板上等待起飛的時候,珍珠港戰鬥的第一槍在港口外的海域已經打響。6點30分,美軍驅逐艦沃德號在巡邏時發現不明潛艇行動,艦長奧德布里奇下令開火,10分鐘後,這艘潛艇中彈下沉。隨後,沃德號投擲了深水炸彈,並向海軍值日官彙報了情況。但由於這段時間誤報潛艇事件較多,這份報告並沒有引起上級軍官的重視,美國人錯過了在發現日本人企圖的一次機會。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兩波進攻的路線


這還不是他們錯過的最後一次機會。7點整, 在位於瓦胡島北段卡胡庫角的奧帕納流動雷達值班的約瑟夫·洛克哈德和喬治·埃洛特中士發現雷達示波器上出現異常圖像,顯示一個大型機群正在向瓦胡島方向駛來。埃洛特給情報中心打電話彙報了這一情況,卻被告知不用擔心,這是從本土飛來支援的B-17空中堡壘。


當馬歇爾的電報終於到達檀香山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7點33分,也就是華盛頓時間的下午1點03分,已經超過了最後期限3分鐘。在日本大使館中,奧村還在一個字一個字地打著電報,野村給赫爾通了電話,要求把見面時間延後一些。


這個時候,瓦胡島已經進入了淵田美津雄的視野,島上很多人,包括艦隊的水手和士兵們,都還在睡夢中享受周日上午的閑暇,絲毫不知道已經大難臨頭。對於亞利桑那號上的一千餘人來說,生命的時鐘還有最後半個小時。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1941年12月7日清晨,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停靠的軍艦情況


淵田幾乎不敢相信他的眼睛,沒有防空氣球,沒有警報,沒有美軍飛機的阻擊,瓦胡島上一片平靜,當地電台正在播放著為迎接本土飛來的B-17而準備的日本音樂,戰列艦在珍珠港的海水中排成整齊的隊列,奇襲成功了,美國人毫無防備。


7點49分,淵田向全體飛行員發出「脫,脫,脫」的進攻指令,這是日語「衝鋒」(Totsugeki)的第一個音節。7點53分,淵田向機動部隊發出「虎!虎!虎!」的密碼信號,這是在向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內的所有焦急等待前方戰鬥信息的指揮官的信號,它的意思是「偷襲成功!」


老虎在日本被認為是一種具有神性的野獸,很多人相信,它是無論前往多遠地方都能平安歸來的神奇動物。用「虎」來作為偷襲成功的代號,是希望這些奇襲的飛行員能夠乘勝歸來。在那個早上,他們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投下的炸彈喚醒了沉睡的美國人。


在第一波進攻中,村田重治首先指揮40架七九式魚雷攻擊機,用魚雷攻擊主力艦艇;淵田率領49架七九式高空轟炸機,在村田的飛機進入低空飛行時,集中轟擊美軍戰列艦甲板。板谷茂指揮43架零式戰機,在轟炸機前保護其安全,在取得制空的情況下,進入低空掃射美軍的航空設施。最後,由高橋赫一指揮的51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集中力量轟炸瓦胡島上的軍用機場,確保美軍飛機無法升空進行反擊。


7點48分,日本戰機開始對美軍機場進行攻擊。美軍停靠在一起的飛機成為了日本人的絕佳目標,第一波攻擊就已經造成了致命的打擊。惠勒機場有四分之一的戰鬥機被擊毀,兵營和機庫被炸,完全失去了作戰能力。停靠轟炸機的希甘姆機場遭到了同等程度的打擊。


當日軍飛機投下第一枚炸彈的時候,金梅爾家中的電話響了,值班參謀向他了報告沃德號與潛艇的遭遇。就在接電話的這幾分鐘里,福特島上的機庫遭到了轟炸,開始劇烈燃燒,停靠在福特島西側的靶艦猶他號遭到了魚雷攻擊,福特島東側的海倫娜號輕型巡洋艦也被魚雷擊中,爆炸同時擊傷了和它並排停靠的奧格拉拉號。與此同時,美國人在最初的震驚中緩過神來,開始用手頭的武器進行反擊。


金梅爾的電話還沒有掛斷,一名士官衝進屋喊道,「日本人正在轟炸珍珠港,這不是演習。」艦隊司令摔下電話聽筒沖了出去。


8點,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同時被9至11枚魚雷擊中,船體嚴重傾斜,很快便傾覆了。船艙中的400餘名船員被這艘戰艦壓在了身下,幾乎全部葬身大海。8點05分,單獨停泊在F-3泊位上的戰列艦加利福尼亞號被三枚魚雷擊中,為應付將於8號進行的視察,艦上幾個出入孔的蓋子都處於打開狀態,中彈後,海水瞬間就湧入了艦體內部,整個船身發生嚴重傾斜。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傾覆的俄克拉荷馬號和燃燒的馬里蘭號


日軍的魚雷攻擊了位於外側的戰艦後,淵田指揮高空轟炸機,對內側的軍艦進行了集中轟炸。就在俄克拉荷馬號傾覆後不久,日本人的炸彈傾瀉在亞利桑那號和西弗吉尼亞號頭上。


8點07分,亞利桑那號的巨大爆炸發生了,一瞬間奪取了1177條鮮活的生命。戰艦和士兵的殘骸布滿了停靠在它旁邊的維斯塔爾號和田納西號。很多士兵跳入水中逃生,卻被滿是油污的海水困住,難以動彈。


8點08分,兩顆炸彈在已經身中6顆魚雷的西弗吉尼亞號上爆炸,一顆飛濺的彈片擊中了艦長默文·本尼昂上校的腹部,醫務兵用盡全力包紮了傷口,但仍然沒有挽救他的生命。這位指揮官直到最後一刻仍然保持頭腦清醒,還在指揮戰鬥。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幾乎沉沒的西弗吉尼亞號上飄揚的星條旗


在所有戰列艦中,只有內華達號成功起航。他們的左舷在8點02分被魚雷擊中,船艙進水,但沒有被高空轟炸直接命中,只是受困於亞利桑那號爆炸後燃燒的大火。為了躲避火焰,當時船上的最高指揮官J·F·托馬斯少校指揮內華達號開船。這艘巨大的戰艦緩緩地向珍珠港外駛去。


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一封「珍珠港遭遇空襲,這不是演習」的電報已被發往亞洲艦隊總司令、大西洋艦隊總司令和海軍作戰部長。8點12分,金梅爾正式通知整個太平洋艦隊和斯塔克將軍:「同日本人的戰爭,以空襲珍珠港開始」。


司令部內氣氛凝重,金梅爾知道,所有關於損失的報告背後,不僅僅是一個個數字,更是一個個生命,太平洋艦隊在這一刻遭遇了沉重的打擊。雖然熱切地渴望復仇,但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金梅爾默默走進屋內,把肩章上的四星換成了兩星。


華盛頓,下午1點,海軍部長富蘭克林·諾克斯剛剛結束了與國務卿赫爾的會面回到辦公室,不久便接到了關於珍珠港遭到襲擊的電報,他疑惑地看著上面的文字,說道:「這不可能是真的,這一定是指菲律賓。」


「不,先生,這是珍珠港。」斯塔克回答。


第二波進攻


就在淵田發出「虎!虎!虎!」信號的時候,島崎重合少佐率領著第二波攻擊的167架飛機正在飛往瓦胡島的途中。其中包括島崎指揮的54架高空轟炸機,他們的任務是進一步摧毀軍用機場。在高空轟炸機身旁略低的位置,是由江草隆繁少佐指揮的78架俯衝轟炸機,他們要做的是進一步摧毀美軍的軍艦,使其無法修復。在所有轟炸機上方,是進藤三郎大尉率領的35架零式戰機,他們的任務是保護轟炸機和攻擊機場。


在兩波攻擊間隙的半個小時的時間裡,珍珠港從睡夢中徹底醒來。所有人都意識到下一次攻擊很快就要到來,為了職責,也為了活命,每個還能行動的人都在準備應對接下來的空襲。士兵們清理機場跑道上的碎片,架設防空機槍和高射炮,復仇的怒火在心中燃燒,他們等待著還擊的機會。


8點50分,日本飛機已經到達瓦胡島卡胡庫角以東10英里的地方,島崎重合命令所有飛機展開戰鬥隊形。8點55分,他下達了攻擊指令,最先到達戰場的是速度最快的零式戰機,飯田房太大尉的分隊給島上的貝洛斯機場和惠勒機場造成了很大打擊,不過飯田本人也在戰鬥中被擊落。進藤率領16架飛機攻擊希甘姆機場和福特島機場,至此,在瓦胡島上,只有哈雷瓦機場沒有遭到日本人的攻擊。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遭到空襲的美軍機場


第二波進攻的高空轟炸機全部來自新航母瑞鶴號和祥鶴號,絕大多數飛行員都是首次參加戰鬥,緊張的情緒和混亂的場面讓他們的轟炸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但是他們沒有任何損失地返回了航母。


江草的俯衝轟炸機遭遇了強烈反擊,他們在高射炮的炮火和地面的濃煙中艱難地尋找有價值的目標,飛行員把炸彈扔到還能看到的目標頭上。江草的飛行員發現的最好機會是正在緩慢向港口外航行的內華達號,把它擊沉在港口的出口,就可以把整個太平洋艦隊困在珍珠港內動彈不得。第一波攻擊後在高空評估戰果的淵田命令俯衝轟炸機集中攻擊內華達號。


一共6枚炸彈在內華達號上爆炸,這艘軍艦看起來沒有辦法挺過去了。但是托馬斯少校還是在9點30分成功把它擱淺在珍珠港外的沙灘上。在內華達號上共有50人陣亡,其中有3名軍官。


停靠在干船塢的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也遭到了轟炸,一枚炸彈擊中了它的右舷,造成了2名軍官和16名士兵犧牲。和賓夕法尼亞號停靠在同一個船塢里的唐斯號和卡辛號驅逐艦也被擊中,艦上的彈藥被引爆,卡辛號傾覆到了唐斯號上。距離賓夕法尼亞號不遠的漂浮干船塢中的肖號驅逐艦被炸彈擊中了前彈藥庫,艦首發生了巨大爆炸。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擱淺在港口外沙灘上的內華達號


美國人並沒有被空襲嚇到,從第一波進攻開始,他們便進行了英勇的反擊。西弗吉尼亞號上的勤務兵多里斯·米勒在沒有接受過正規武器訓練的情況下,仍然使用軍艦上的.50口徑機槍向日軍飛機進行射擊,他至少擊落了一架日本飛機,後來被授予了十字架勳章。第47飛行中隊的飛行員肯尼斯·泰勒和喬治·韋爾奇從沒有受到攻擊的哈雷瓦機場發動了兩架P-40戰機,在整場戰鬥中,他們擊落了7架日本飛機,被授予了銅十字英勇勳章。


雖然美國戰士在全無防備的情況下表現英勇,但日本人的損失仍然微乎其微,他們一共只損失了29架飛機,包括9架戰鬥機、15架俯衝轟炸機和5架魚雷轟炸機,其中第二波攻擊損失了14架俯衝轟炸機和6架戰鬥機。另外損失1艘大型潛艇和5艘微型潛艇。


9點45分,日本戰機陸續離開了珍珠港領空,空襲取得了日本人不敢想像的成功。美軍全部390架飛機中有188架被擊毀,這些飛機大部分都沒有離開地面就變成了廢鐵。


太平洋艦隊停靠在珍珠港中的大小96艘軍艦中,有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8艘輔助性船隻遭遇了襲擊,戰列艦中,亞利桑那號和俄克拉荷馬號完全被摧毀,只有馬里蘭號受到的損失較小。在被襲擊的1小時50分鐘時間裡,美軍共有2403人死亡,1178人受傷。


日本艦隊從10點10分開始陸續接回了兩批飛機,所有的人都為取得的戰績感到興奮。在珍珠港,尚有儲油庫、潛艇基地和船廠等很多戰略目標沒有遭到襲擊,飛行員們聚在一起,要求再次起飛進行進一步空襲,徹底毀滅珍珠港。但逐漸惡劣的天氣情況、第二波攻擊遭遇的比較嚴重的損失,以及對不在港口內的美軍航空母艦的忌憚,讓南雲忠一和草鹿龍之介做出不再進行攻擊的決定。


事後,這個決定被認為是美國人的幸運,如果指揮艦隊的是航母專家山口多聞而不是魚雷專家南雲忠一(山口在海軍學校中低南雲一屆,論資排輩的傳統讓他無法擔任艦隊司令),第三波進攻肯定會發動。屆時,珍珠港的儲油庫將被轟炸,太平洋艦隊將在戰爭初期徹底失去機動能力;船廠也將遭到襲擊,美軍的受損戰艦將無法及時得到修復。有人甚至認為,珍珠港的基礎設施是比軍艦更具戰略價值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卻被日本人忽視了。


不繼續攻擊的決定讓眾多指揮官和飛行員失望,這符合南雲的性格——他們已經勝利完成了戰前所布置的任務,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使其無法在戰爭開始的前六個月進行反擊,從而保護了日本南進的側翼。對於南雲來說,剩下的事情,就是把機動部隊完整地帶回日本。


下午13點,南雲的艦隊調轉方向,以26節的時速向北駛去,迅速遠離了夏威夷海域。

太平洋戰爭︱:歷史轉向之日



被日軍忽略的目標:A、儲油庫,B、太平洋艦隊司令總部大樓,C、潛艇基地,D、海軍造船廠


華盛頓時間下午1點50分,對珍珠港所發生事件毫不知情的野村和來棲帶著終於列印完成的照會文件,匆匆忙忙地趕到美國國務院,此時,赫爾已經接到珍珠港遭受攻擊的通知。赫爾朝照會瞥了一眼,不屑地說:


「在我任公職的50年時間裡,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厚顏無恥、充滿謊言的文件。我至今才敢想像我們這個地球上,竟然還有一個政府能夠如此不顧事實去撒這樣一個彌天大謊。」


說完這些話,赫爾擺擺手,阻止了野村的回答,示意他們離開。野村和來棲只得低著頭走出門去。


由於可想而知的交通阻塞和通訊混亂,馬歇爾的警告電報於當天下午15點後才被交到肖特手中,這時距離戰爭開始已經過去了7個多小時。肖特把電報轉交給金梅爾,後者在看後憤怒地把它扔到了紙簍里。


太平洋戰爭的開始


羅斯福在13點40分接到了關於珍珠港遭到突然襲擊的報告,意識到戰爭已經到來後,他與馬歇爾一起對海陸空軍的部署進行了研究。12月7日下午,整個華盛頓都忙碌了起來,所有公職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待命以應對業已到來的戰爭。


下午16時,上百名市民來到國務院門前,表達了他們對襲擊的關切和對日本的憤怒。與此同時,總統的新聞秘書在白宮對焦急等待中的記者們進行了珍珠港後的第一次新聞發布,布洛克將軍報告說:「傷亡慘重、損失慘重。」


當晚,羅斯福在橢圓辦公室與內閣成員和國會議員進行了一整晚的討論,震驚、憤怒與悲傷,這幾種感情極為少有的同時聚集在美國的權力中心。


1941年12月8日,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說」,隨後美國國會以1票反對,通過了對日宣戰的法案。已經進行了兩年零三個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來到了美國人身邊,太平洋戰爭開始了。


1941年12月8日,羅斯福簽署對日宣戰書


在太平洋的另一邊,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成為了國民英雄,他那看似異想天開的計劃起初遭遇了軍部和很多將領的反對,但他的固執己見為日本帶來了輝煌的勝利。12月8日之後,山本五十六獲得了和東鄉平八郎齊名的地位。


和他一起成為英雄的還有南雲忠一、草鹿龍之介和淵田美津雄,12月26日,他們得到了裕仁天皇的接見,興緻勃勃地為天皇講述了偷襲珍珠港成功的過程。隨著東南亞戰事的順利進行,一切都在按照大日本帝國的計劃發展,事情看起來是如此的順利,人們很快就忘卻了關於12月7日那天應該發動第三次進攻的爭論。


珍珠港的勝利給日本人帶來了一種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巨大幻覺。1942年的新年,裕仁向自己的臣民公布了新年的征詩題是《山上的雲彩》。對此,日本的新聞媒體評論道,「山上的雲彩,是新的一天到來的象徵。」


歷史的轉向


在南雲忠一的艦隊成功襲擊珍珠港後,除了為勝利而歡欣鼓舞的日本人外,有兩個人興奮異常。


在太平洋以東,遠離海洋的內陸,蔣介石在深夜的重慶得到了珍珠港遭遇襲擊的消息,他興奮地爬起身來,在日記中寫道:「凌晨一時,得知米國對日開戰,此乃良機......閉目續眠」。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身在契克斯的溫斯頓·丘吉爾在吃晚餐時,通過隨身攜帶的小收音機得到了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事後他在回憶錄中說,「現在有了美國在我們這邊,這對我來說,是最高興的事情」。


丘吉爾和蔣介石,他們都是美國的盟友,甚至比美國人更了解美國的實力,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參戰可以改變戰爭,可以挽救自己的國家。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帶入了另一個階段,一個真正世界性的階段;更重要的是,這個事件把美國從孤立主義的歷史禁錮中釋放了出來,讓它成為了世界的霸主。


從戰術的角度思考珍珠港事件,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大膽而且成功;從戰略的層面上看來,這完全是一場毫無勝算的自殺;從更廣闊的視角上說,正是這一事件把世界帶向了今天這條軌道,就像911事件塑造了二十一世紀的國際關係一樣,日本戰機投向珍珠港的炸彈決定了今天的日本與美國的模樣,也決定了戰後的世界體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重讀三國︱曹操殺了多少名士
劉淵:想做皇帝的匈奴單于
日本為什麼敢襲擊珍珠港,向「巨人」美利堅宣戰?
宿敵:漢人與匈奴的五百年恩怨
重讀三國︱疾疫、戰爭與士人武將

TAG:冷熱軍事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日戰爭歷史的彎道 永遠的滇緬公路
歷史趣聞:鄢陵之戰的歷史影響:晉楚爭霸戰爭落下帷幕
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四大戰役,抗日最深刻,太平最慘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抗日戰爭兵器
丹陽之戰,秦盛楚衰的歷史轉擇點
歷史趣聞:繻葛之戰的歷史背景:周平王東遷後權威漸漸失去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地位
圖說歷史:抗日戰爭鏡頭下的動人瞬間
開皇之治的歷史背景:南北朝分裂日久終於統一
中國歷史上最「名不副實」的戰爭——淮海戰役
武藏號戰列艦:二戰日本製造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之一!
太倉南園:戰火與閑情的歷史光影
「烽火戲諸侯」背後的歷史真相:西周鎬京之戰
中國歷史上的東西之爭與南北對峙
日本關於侵華戰爭的「歷史寫真」照片,把北京拍的太好了
德日在二戰歷史問題的態度為何天壤之別?
兩晉南北朝: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戰爭
最中華,中國歷史上的南北之爭與南北對峙
另一面歷史:日本雜誌里的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