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兩頭受氣的烏克蘭 奧匈帝國對盧森尼亞人的屠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處於兩大帝國夾縫中的烏克蘭來說,自己就是那隻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不管東邊的俄羅斯還是西邊的奧匈帝國誰來了都對他一陣禍禍,免不了一頓屠殺。
在1914年9月到1945年春。俄羅斯軍隊佔領了大部分原被奧匈帝國統治的加里西亞的期間,當地的居民對俄羅斯軍隊表現出了較為親和的態度。於是在俄軍離開後,奧匈帝國馬上就逮捕了數千名懷疑是俄國間諜的盧森尼亞人送進了格拉茨集中營。
在格拉茨集中營里這些受到了不斷的虐待和非人的拘禁,而這些在集中營中失去生命的盧森尼亞人,成為了他們歷史記憶中為信仰殉難和民族的象徵。
在經過了1914年-1915年的悲慘事件後,盧森尼亞人清楚的認識到奧匈帝國根本沒對他們正眼看過,於是普遍開始對奧匈帝國懷有敵意。奧匈帝國則教唆烏克蘭人作為密探,去發現盧森尼亞人反對奧匈帝國統治的線索。
在沙俄與奧匈帝國戰爭的最初9個月里,就有超過2萬盧森尼亞人遭到了奧匈帝國的處決,而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到底有多少人被絞死,更是無法統計。
西方將奧匈帝國針對盧森尼亞人的屠殺歸咎於戰爭,但戰爭不過僅僅是一個方便的借口。奧匈帝國針對盧森尼亞人的屠殺,在於他對羅斯民族的排他性,這也註定了盧森尼亞人悲慘的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在烏克蘭建立起了深厚的根基,不但影響了奧匈帝國的土地,還影響到了多瑙河流域的斯拉夫民族。也正是由於奧匈帝國對盧森尼亞人的種族屠殺,導致了盧森尼亞人轉而投向了俄羅斯並直接參加到俄軍中進行作戰。
奧匈帝國以及後來所長期推行的烏克蘭化造成了原本就與烏克蘭不同根部同族的盧森尼亞人民族意識的覺醒與反感,他們表現出了強烈的對俄羅斯民族的認同。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ilishi_com QQ公眾號:ilishi
※誰居然能與宋美齡同床 蔣介石心甘情願睡客廳
※蔣介石最後一次回鄉祭祖 依依不捨故土難離
※太平天國強娶的妻妾多規矩也多 稍有怠慢點天燈砍頭
TAG:愛歷史 |